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

霍維華整軍南下了。

這段日子裡京師不斷瀰漫的緊張氣氛消散了不少,如今朝廷每天的事情繁複嘈雜,每一個新式司局之間的事情並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和聯絡。

就如現在兵部和兵器總局為了平南軍南下的事情忙的焦頭爛額,但其他部門的官員卻依舊各司其職。

這種成效的好處就是大明的發展正在蒸蒸日上。

皇家工業總局的後院裡,有不少工匠在這裡擺弄著各種的零件工具,最近在皇家科學院找到的一張圖紙,讓整個皇家工業總局紡織工業司焦灼不已。

不少人已經在這裡加班加點幹了很久了,而今天便是檢驗結果的時候。

得益於現如今朱由檢對於工業總局發展的傾斜幫助,工業總局旗下掛上了不少的工匠作坊,這些作坊之中大多都是一些原本朝廷冗餘下來的老舊作坊,被一股腦的塞入了進來。

飛梭..

彈簧..

“不要用這個了...換那個精鋼打造的彈簧上來!”為首者見正在組裝的一名工匠沒有按照要求使用精鋼彈簧,隨即便出聲指了出來。

“是是..大人,這就換!”

彈簧、導軌、沉欄,各種零部件不斷組裝,構件是提前差人打造好的,今天在後院裡只是要完成最後彙總組裝的步驟。

不一會,便完成了組裝,但所有人都明白,完成組裝只是第一步。

“取一些面紗過來..”

試驗操作很快開始,隨著織機之中的飛梭不斷的來回穿越,經緯線不斷交織穿梭,織布的速度相當可觀,負責擺弄織機的那名匠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也是京師有名的織機修理師傅。

大大小小的織機不知道擺弄了多少,見過了多少,雖然這一次皇家工業總局研製的這臺織機,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內部精細的結構上比起以前的傳統舊制織機都要看起來精緻不少。

但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改造,卻能夠讓織機織布的效率在一瞬間提升了大概一倍多有餘的樣子。

而隨著他操作的不斷熟練,織布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織機內部的飛梭在穿梭的時候,沒有用多長時間,一塊寬布便被織機織了出來。

只見這布從織機之中取出後,質地緊密,長寬都遠勝於大明現有的技術。

眾人頓時欣喜異常。

發出雷霆一般的歡呼聲,這群年輕人在大明的這片沃土上,第一次除了皇家直接傳授的技術外,透過自己的手段,將書上的知識變為了現實。

而王毅思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如今已經正式接手皇家工業總局技術研發和數個下屬司的王毅思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在老王頭背後學徒的孩子了。

如今已經是掌管整個工業局技術事務的副局長。

只見他同樣是一臉興奮的接過那塊剛剛被織機織出來的布料,眼前的這臺機器別看並不是太大,結構也算不上特別精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背後的意義卻是巨大的,王毅思比任何人都清楚。

有了這臺織布機,大明的紡織業,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全大明的百姓都會在此過程之中受益!

織布機還需要大批量生產之後的檢驗。

但這個檢驗之中的時間註定不會太短,王毅思想了片刻之後便開口對著周圍的官員說道:“這織布機關乎大明紡織業命脈,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只有做到嚴格的保密和高質量的設計,我們才能無愧於大明,無愧於皇上!”

“所以,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我們所有人都要在皇家工業總局內進行加班加點,所有精力都要放在對於這臺織布機的進一步改造上面,吃透這項技術的同時更是要將織布機繼續穩定運轉一段時間。”

就在這時,一旁的另外一位官員倒是開口回應到王毅思說道:“王大人,不如我們直接在城外找一片場地,讓京津工業園區給我們送一批紡織女工和紗線來,實踐出真知嘛..”

王毅思點了點頭。

“也可以,這新式織機有沒有人算過成本,如果大批量生產的話成本現在大概在多少銀子。”

一旁一人竄了出來,手中還拿著厚厚的一本賬冊,一邊翻看一邊開口說道:“王大人,這新式的織機的成本並不是太高,目前的成本也只不過停留在五塊龍元左右,如果將來要大批量生產引進蒸汽機等生產裝置助力...”

“成本將會降低到三塊龍元左右。”

王毅思一聽這話,直接開口說道:“既然如此,組織人手,加足馬力,先生產出一百臺織機來,就當我們皇家工業總局給京津工業園區的織布企業幹好事了!”

“是!王大人!”

這邊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另外一邊王毅思回到自己的屋內,連忙磨墨抬筆,撰寫奏摺一封送到宮中。

而看到奏摺的朱由檢...

“好啊!好啊!朕果然沒有看錯人!”儘管之前對於紡紗機進行了改良,但是織布的效率一直上不去。

朱由檢不是不知道飛梭織布機,但是對於這種織布機的瞭解僅僅停留在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比較耳熟而已。

但當皇家工業總局的奏摺以來,朱由檢只是看了看內容中對於這種織布機的大致介紹,就頓時明白了這種織布機比起原本的那種大明傳統的織布裝置有著天然的優勢,要知道這種裝置對於織布效率的革新堪稱歷史性的。

有了這種織布機,可以說大明有了再多的棉紗,都不怕不能夠及時的織成布料。

而工廠的建設更是簡單了,看到奏摺之中王毅思提出的要在京師附近率先進行一百臺左右的裝置試驗。

朱由檢大手一揮,在奏摺上寫道。

“此物頗佳,轉大明皇家銀行,給予專項研製款五萬龍元!”

五萬龍元什麼概念,能夠在京師城外至少構建十數個廠房,兵器還要加上裡面的裝置,才能夠花出去這麼多錢。

由此可見,朱由檢對於飛梭織布機有多麼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