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

在這句話的影響之下,王敏順勢開始推行他眼中的工匠型大學院,也就是既要學習一定的新學知識,更要將大量的時間用來和工廠內的工匠們跟著學習操作。

用王敏的話說:“光學不做,學不明白!”

所謂“尋名師訪高友”,王敏再一次為了自己直隸府內的大學院發揮了不要臉不要皮的硬磨精神,只不過這一次從皇家科學院到了皇家工業總局和皇家兵器總局,乃至於京津工業園區內都出現了王敏派出去的直隸府官員到處拜訪那些有名的工匠。

由於朱由檢推行了每個禮拜,也就是七天之中最少要有一天時間休息的工作制度,而王敏果斷的就盯上了這一天的時間。

工廠內的生產是沒有停歇的時候的,所有工匠師傅們的休息時間都是提前按照生產計劃以及個人意願來靈活選擇。

王敏為此,不惜花費大量代價,尋找了大量的工匠,以更高的收入作為誘惑,並且來回馬車接送,到了直隸還有好菜好飯招待,只要能夠讓這些學生跟在他們後面學習一些生產技術就可以了。

原本這些工匠就是在皇家工業總局或者在皇家兵器總局內,無償的學習到了現在的這門加工手藝,現在對於傳授更多的年輕人根本沒有藏私的意思,幾乎大部分都是想都沒有想過就直接答應了。

聽完了黃立極的一番介紹。

朱由檢頓時都感覺到,這王敏會不會也是穿越而來的,這所謂的工匠型大學院,不就是明擺著就是後世之中職業高等院校的雛形嗎?

並且這王敏還在大明就將老師首先確定在了正在車間內從事工業製造的這些工匠身上,不僅僅能夠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符合需要的優質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也更加容易獲得。

朱由檢頓時明白了為什麼直隸府可以直接上馬如此數量的新學大學院。

“王敏做的不錯...讓他在直隸府再多待幾年,就讓他換個地方吧。”

黃立極點了點頭,這件事情按理來說如果是因為教育部,的確和他黃立極說不著,可他卻還是內閣首輔的話..倒是足夠了。

王敏未來的前途,就連黃立極都能夠看得出來,絕對不是池中之物,在各個方面表現出的優秀才華。

在將來至少也會是類似於舊制度之中封疆大吏一般的存在。

“既然直隸府的發展這麼好,朕也就破例,再給王敏添把火,加把柴吧!”朱由檢想了一下,以現在的規模來說,王敏無疑是將現在的新學教育很好的和大明所需要的工匠教育所想結合在了一起。

但朱由檢清楚,現如今的這一萬六千多餘名學生士子之中,光是填滿這六所直隸所屬的大學院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且恐怕很多學生士子應該不會主動前往直隸求學。

想到這裡,朱由檢沉思了許久之後開口說道:“現在新式科舉的第一考是在州縣,第二考是在省府嗎?”

黃立極隨即點了點頭說道:“正是!”

“那麼可以嘗試將透過第二考的考生士子准許報考地方建設的各個大學院,這一部分的學生大概有多少人呢?”

朱由檢剛一開口,一旁的黃立極連聲說道:“回稟陛下,約有近六萬學生士子。”

六萬學生..

朱由檢在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這樣的規模的話,現在地方上面建設的十一所新式大學院大部分都可以招到不少的學生。

只不過這一些透過兩輪考試的學生士子之中肯定還有一些不甘心,想要繼續再想明年繼續參加新式科舉的學生。

差不多...於是朱由檢就開口說道:“如果說讓這些透過省府第二輪考試的學生,給他們一個上學的機會,讓他們去地方開設的大學院內學習技術知識,是不是也是一件好事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立極有些目瞪口呆的開口說道:“陛下此舉定然是可行的,工匠型大學本身對於新學的要求就不高,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學生就可以不用一直參加新式科舉,能夠早一些為國貢獻學識和技術!”

一連過了數日,大明月報上面刊發出關於朱由檢允許大明境內所有地方省府建設的大學院,面向透過新式科舉第二考的學生招錄。

訊息一出,大量的學生開始沸騰。

儘管如今新學剛剛開始推行,大明的新式科舉考試難度並不算特別高,可現如今所有地方的學生士子的新學底子也很差啊,要知道禁錮在八股文章之中數十年,在聖賢書之中學習所謂虛無縹緲的為官之道的他們,怎麼可能一時半會就將觀念轉變過來。

甚至到現在都有不少的學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還在苦苦追求那已經為數不多的傳統科舉考試入朝出仕為官的名額。

直隸府內,新式學堂林立。

大量的學生士子齊聚在這裡,所有人都是滿臉洋溢著激動的神色,一名學生率先將手中的書本端端正正的放在了桌子上。

之後便大聲衝著周圍所有人開口說道:“大明月報和直隸日報都同時刊發了關於我們這些透過第二輪新式科舉考試的學生,能夠進入地方性的大學院內進行學習的通文!我想去直隸工業學院讀書,有沒有願意和我一起的!”

此言一出,全場立即沸騰了,名落孫山的滋味是相當難受的,更有一些學生在這裡已經待了兩年。

參加了兩次新式科舉都沒有透過的學生士子已經逐漸開始放棄了透過新式大學院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道路。

可現在朝廷拿出了這樣寶貴的機會。

所有人都沒有多想,紛紛開口附和說道:“你們去直隸工業學院嗎?我想去直隸紡織學院,聽說現在那邊的大學院已經和京津工業園區進行了合作,等我學成之後一定可以為大明的紡織工業發光發熱!”

“對啊!同窗們,吾輩何必要在這裡苦苦等待透過三輪考試,進入京師直屬的大學院內學習,其實地方省府建設的大學院一樣不差,咱們直隸如今差什麼?”

這番話,引起了周圍不少學生的大聲附和,而更關鍵的是在這一間新式學堂之中還有不少女學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