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

其實在來到京城之前,不少官員都已經感覺到現在朝廷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例如《大明月報》從整月刊轉變為半月刊,並且在面向全大明發行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控制一般文章的數量。

而是更多的選擇刊發朝廷的各項政策,大明第一個五年規劃時間將近,這一次主持經濟研討會第一場的官員是畢自嚴。

有官員認出了這位大明的財神爺。

但還是忍不住問道:“畢大人,朝廷若是要我們地方建設銀行,那麼原有的大明皇家銀行又應該如何呢?”

“大明皇家銀行將會在第二個五年規劃到來之前,全面取消現有的收儲等功能,將所有的權利移交給地方銀行,也就是說..最多六七年的光景,大明皇家銀行就不會參與到地方的銀行業務之中了。”

不少官員聽完,紛紛點了點頭...建設地方銀行,幾乎每一位官員都知道這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畢大人..難道說每一個州縣都可以建設地方銀行嗎?”

畢自嚴一愣,表情微微變化後說道:“請你先翻開綱要好好看一看,其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有布政使司,也就是各個省能夠設立地方銀行..其他地方只能夠設定分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啊!...畢大人..下官這就看..”

那名官員連忙低下了頭,開始不斷翻動手中的綱要,其實..也就是地方銀行建設發展的規劃書。

第一天,發展地方銀行的計劃受到了大部分地方官員的贊同,並且提出了部分的意見。

就連畢自嚴也覺得很有用..

比如說要在每一個地方重新設立歸屬於大明皇家銀行的直屬皇家國庫,將地方銀行一定比例的儲備金儲存在其中以保證穩定。

並且紙鈔只能夠由大明皇家銀行發行..

但如果各個地方要承接過量的紙鈔,那麼承擔了中央銀行的大明皇家銀行就要發揮調節功能,及時從其他地方的銀庫第一時間的劃歸龍元過去。

大明崇禎四年,大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那就是搞錢..

朝廷需要錢,地方建設同樣需要錢..移民計劃不斷加碼,就連畢自嚴都忍不住咋舌。

要不是大明之前在各地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少的家底,恐怕現在早都撐不住了..

鹽鐵茶煙,四個原本歸屬十分混淆的稅種已經全面劃歸大明國稅之中,只有大明皇家稅務總局有權向參與到這些行業的商人們徵稅。

鹽業原本由朝廷嚴格把控,可隨著鹽業稅收的逐漸清朗..朱由檢下旨,專門放開了盤踞在鹽業中的嚴格限制。

不過,該交的稅...卻一毛都不能少。

少了,就等著朝廷來抄你的鋪子和廠子吧...

....

經濟研討會第二日。

《大明商業準則法》橫空出世,明確規定哪些行業可以由民間參與、哪些需要受到嚴格管制、哪些只有經過相關司局的審批才能夠從業、哪些只能夠由皇家產業獨營。

地方官員一片歡騰!

為了刺激地方經濟的發展,朱由檢幾乎放開了大部分原有對於地方產業發展的限制,也就是說..

只要地方衙門有本事找到人來幹,那麼他們就可以幹了。

當然..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地方衙門一旦涉及到使用土地、甚至花錢參股,乃至於自己下場親自幹等情況。

還是需要經過大明皇家發展規劃署許可才行。

不然如果毫無頭緒的無序競爭,只會讓很多剛剛萌芽的產業迅速崩塌,而不會有什麼其他的好果子。

經濟研討會第三日。

《大明地方稅務管理法》出臺。

第四日。

《大明地方工業投資條例》出臺。

....

來到京城參加本次經濟研討會的每一個大明的地方官員都能夠感受到這一次會議的非比尋常。

每一處,幾乎都透露著不一樣的東西。

“趙大人..朝廷昨日發的地方稅務管理法你們有沒有看懂啊,似乎從今往後,朝廷將稅收分為了國稅和地稅,我們也能夠留取一部分作為地方建設的錢。”

一名官員小聲開口說完,而一旁聽著的那名官員也是面色一改,連忙說道:“我也看了..說實話,我這幾天就在琢磨這一個東西了,地稅啊..到底怎麼分我還沒看明白呢...”

“再等等..再等等!”

地方稅務的推行,是朱由檢經過十分謹慎的思考後才做出的決定,大明現在對於地方衙門強有力的控制。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是扼殺了地方衙門的積極性,儘管朝廷曾經多次說過..

只要與民有益,那麼哪怕是地方衙門也可以出面經商。

但這畢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在這一次經濟研討會之前,都還有不少地方衙門的官員時不時的就跑到京城哭窮。

要麼,是尋找一個可以穩賺不賠的買賣..

譬如直隸府的肥皂產業,又或者是京津工業園區的紡紗和織布產業。

要麼,就是乾脆厚著臉皮來要錢了,語氣之中滿滿都是活不下去的感覺,以至於演變到後來...甚至都出現了部分省府或者州縣,專門就在京城的某家客棧長租那麼幾間房間。

常駐那麼幾個官員,只要京城有什麼新鮮東西誕生,那就一定要先去看看能不能搬回自己家中使用。

到後來...這居然逐漸演變成了各個地方駐京司的前身,但此處卻是暫且不表。

崇禎四年的經濟研討會是重磅的。

一本《大明地方稅務管理法》徹底明確了什麼是國稅,什麼是地方稅。

譬如每一年農稅,國稅將收取六成,結餘地方四成;地方商業稅中,國稅將收取八成,結餘地方二成,譬如茶稅,國稅將收取七成,結餘地方三成。

茶稅也是四條國稅(鹽鐵茶煙)中目前唯一一個朝廷與地方分稅的稅種,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地方上鼓勵百姓種茶的積極性。

與地稅制度一同誕生的,還有國稅監察,歸屬於大明皇家稅務局,卻擁有對地方稅務的監督職能。

為的,就是防止有人藉助機會在稅收上面做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