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為第一要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為第一要務!

稅務上朱由檢正不斷的按照心中所想。

不斷構建更加科學的稅收體系十分重要。

他知道大明的崩潰其實到後期說白了就是連年戰亂後,朝廷沒錢了。

但那是歷史上崇禎皇帝受困於東林黨那虛偽光環下的無奈局面。

可眼下的大明朝關於東林黨之事。

放眼朝堂之上都沒有幾個再敢提起此事的。

弊病重重的大明正需要一次刮骨療毒。

而東廠、錦衣衛以及現階段的六部和內閣,都因為魏忠賢的存在,而對朱由檢言聽計從。

隨著不斷推出的新政,正在給這個垂老的大明朝注入全新的活力。

“稅務改革是朕在崇禎一年所定下的第一條鐵律。”

“任何人、哪怕是皇親國戚都不得違背此律,除戶部及大明皇家稅局所定下的各項稅收外,大明全面禁止地方向百姓加收任何形式、任何名義、任何方法的任何稅收!”

“稅,乃國本!誰若是膽敢在稅收之事上動心思,就休怪朕言之不預!”

朱由檢在早朝上說的話,被一旁的史官一字一字的記載了下來。

當然,也不只是史官,還有新成立的皇明報社。

《大明月報》第一期正缺乏素材,而這一次的朝會要素頗多自然不能缺席。

朱由檢想讓更多的百姓明白。

而今的大明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古板陳舊的大明。

陷入淤泥一般的舊制度中沒有反抗的心思。

而今的大明,已經逐步透過各種制度的改革。

不斷的削減農民肩頭沉重的賦稅,而將稅務的主要承擔者,由普通百姓變更為商人、士紳、地主,乃至變更為皇親國戚。

但唯獨不會再向百姓伸手要錢要糧。

此刻的朱由檢深知,稅收只是一方面。

更多的是要將皇家生意的牌子徹底的豎起來,要將皇家的生意不只是覆蓋大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要代表大明形象,將生意覆蓋到全世界。

海洋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新世界。

當然在此之前,為了更好的做生意,朱由檢正在不斷的積蓄力量,畢竟眼下海上的生意可不是那麼好做的。

何況,如果不做好準備。

怎麼去做一些無本的買賣呢?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在全世界做的無本買賣可讓朱由檢眼饞已久了。

畫面接著轉向朝堂之上。

今日的朝會到這裡還遠遠沒有結束。

“戶部有本啟奏!”

朱由檢不禁看向郭允厚,與剛才的戶部啟奏不一樣。

這一次不是侍郎,而是郭允厚這個戶部尚書親自啟奏。

這在大明的朝堂之上還是比較罕見的。

“奏。”

“稟陛下,陝西、河南府奏京,稱當地今年寒潮嚴重,所收糧食欠產嚴重,且河南有起蝗蟲之象,請求朝廷今年減收免除農稅。”

朱由檢震驚了,蝗災之象?

目光如炬的朱由檢瞬間盯住了郭允厚,開口說話間,竟帶上了一些悲痛。

“可有流民或災民死亡的上報?”

“回陛下,據稱,得益於當地大明皇家拍賣行的不斷協調運糧,及時開倉賑災救民,目前河南省只有數十人死亡的上報,而大多都是年老之人,難抵飢餓後死亡..而陝西省由於山西省協調了山西及時向陝西運糧,暫無死亡情況上報。”

聽到郭允厚如此說。

朱由檢內心也算是平息了不少。

“告訴陝西巡撫、河南巡撫,有災先賑災、有亂先平亂,今年的稅收,朕免了!戶部虧空部分,由大明皇家拍賣行填補,若還是有缺口由內帑開支!”

但朱由檢還是知道,這一切救急不救貧。

雖然大明現如今的人口已經有了不斷向南轉移的趨勢。

可陝西省、河南省,而今不僅僅是產糧大省,更是人口大省。

而今已經是秋收之後,北方天氣逐漸寒冷。

而運往朝廷的糧食都還積壓在當地。

若是有人能夠及時理解朱由檢愛民如子的新規矩。

想必當地及時開倉放糧,不會死很多人。

可若是當地官員害怕責罰,一股腦的死腦筋按照原先的規矩辦。

那麼在接下來的寒潮之中。

飢寒交迫的當地百姓下場可想而知。

這個冬天,對於大明可不好過啊。

大明崇禎一年將至。

再加上朱由檢的各項政策正不斷的推行,更多的政策在朝廷之內不斷的草擬。

雖說將來會有改變。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

“責令各省,及時上報省內是否受蝗災及寒潮影響!若當地百姓遇到難處,及時開倉放糧不得延誤!不得耽誤!駐京天虎軍即日開拔,調撥獨立第一旅至陝西,獨立第二旅至河南駐防!嚴防動盪!”

有時候,大明朝其實有不少官員難以理解朱由檢的種種做法,更難以理解朱由檢的行事方式。

不說遠處,就是眼皮底下的京師、順天、直隸。

每天都有數萬人從遼東、從河南、從山東流竄而來,口中還高呼著當地盛傳的一句話。

“去京師,吃皇糧!”

“去直隸,當天軍!”

“去順天,裹棉麻!”

口口相傳之下,越來越多活不下去的貧民百姓舉家帶口的向京師湧來。

而朱由檢呢?

卻是一副毫不在乎開支,來者不拒的姿態。

利用內帑充足的銀子。

一邊不斷的向外採購糧食,一邊利用大明皇家拍賣行遍佈大明的商業渠道,從糧食更加富庶的江南地區採購稻米。

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從京師內帑中用馬車拉出去。

換回的黃澄澄的稻穀用於收納流民。

並且大規模的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大範圍的免稅政策。

每一個大明州縣都可以向當地東廠駐紮的官員提出申請。

只要能夠透過來自京師特派的官員稽核,那麼當地就可以直接越過省府,直接向戶部或即將成立的大明皇家稅務局申請免稅政策。

當然了。

這個免稅政策也不是這麼好拿的。

但凡要拿免費政策,那麼當地的官員都會在一定範圍內接受來自東廠的調查。

可只要理由正當,原因有跡可循。

東廠都不會多加為難,甚至還會滿臉笑容拍拍當地官員的肩膀。

告訴他。

“別怕,困難日子總會過去的,只要不死人,怎麼都好說!”

內帑的銀子真的夠嗎?

當地本來要上稅的糧食都拿來賑災了,當地的糧價還能看嗎?

會不會有人倒賣賑災糧食呢?

這一切的疑惑,都在朱由檢大手一揮之下,被魏忠賢全部解決!

貪汙?

先試試脖子比繡春刀硬多少!

不錯殺!但絕不放過的東廠儼然成為了懸在大明所有官員心上的一把利。

當然用得好也是解決當地百姓生計問題的極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