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風起雲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天子尊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天子尊嚴

雖然迪古乃沒有拆除燕京老城,但還是大修宮室,這就給了傾天網機會,那些商人們開始利用大金建設新都的機會,插了進去。

商人們為迪古乃提供了大量的圖紙,其中還包括了大宋原汴京皇宮,最著名的延壽宮的部分圖紙。

喜好中原文化,又極度自負的迪古乃下旨,要建一座比之大宋的延壽宮更奢華的宮殿。

新建的宮殿內部裝飾遍佈金銀、金碧宏偉,據說光正殿一處即耗費銅錢億萬計。宮中窮極奢麗,大修殿閣亭館及樓臺,房屋有近萬間。在商人們的幫助下,迪古乃蒐括四方珍奇物品置於其中,追求奢侈麗,無一處宮院相似。而且在宮廷之中鑿水池修清泉,四周還滿布名貴花木,無數怪石巖壑例於宮院。

當時由於運力不足,為了儘快完成,民工從涿州至燕京排列為近六十公裡“人鏈”,左右手順次傳遞建造所需的土石。為修建宮室,所伐木材皆為深山中的上等用材。

由於期限緊迫,不少勞工辛勞至死後,還要被誣指為逃亡,將其妻子兒女罰沒為奴。

後來,由於死的民工太多了,已經影響到了工期,這位金主迪古乃來了個臨時抱佛腳,下詔在周圍內急徵大夫,還授予醫術好的醫生高官。

搞得不少大宋臣子知道後都懷疑:是不是迪古乃覺得土地不夠分了,利用營建中都的機會,故意多折磨死人,好再得免費土地啊?!

由於工期緊、時間短,再加上多年戰亂,不少建築工藝都失傳了,宮殿的營建總也不能令人滿意。

結果,有人提出把汴京和真定府尚存的宮殿拆除,把它們的各種配件運來使用。迪古乃當然是立刻同意,這樣,在戰火中倖免的部分宮殿和廟宇終於還是沒能逃過金人的毒手,被拆除一空。

這訊息為大宋得知之後,大家又一次憤恨不已:迪古乃拆的可是故宋的宮殿。可是,轉念一想,這迪古乃還真是個怪人!拆宮殿也就是了,拆廟宇?他還真是不怕鬼神,也不怕那些木雕泥塑來找他算帳。

中都的皇宮建成之後,迪古乃派自己寵幸的商人和內侍一起負責驗收,稍不如意就馬上命人拆毀重建,浪費無數錢糧。

如此大修宮室成為一大禍害,不知冤枉花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大金集聚多年的資財被大大揮霍,也給無辜的百姓帶來了不盡的災難!

迪古乃還覺得驗收的商人是由於對自己的忠誠,才會如此用心,大加賞賜。可迪古乃怎麼都沒有想到,那個出身舊遼漢人世家、精通漢學的所謂北方商人何文勝,正是與大宋天子周復相識的浙江商人喻寄性,是傾天網的臥底!他以深厚的漢學功底和蒐羅來的奇珍異寶搏得了迪古乃的歡心,牢牢的在大金的核心紮下了根。

雖然大金朝廷中的有識之士對這些只知獻媚君主,引誘皇帝濫用國力的商人十分厭惡,但此時卻無人能猜得到,這不過是傾天網的第一步,真正厲害的還在後頭。

大宋皇帝周復倒沒有迪古乃收回皇權和強迫女真人遷都的煩惱,頭頂著“明君“光環的他皇權穩固。正在利用幹什麼都沒人能阻攔的時機,調整朝中的人事。

此前因為幾個大案,朝中官員缺額甚多、急需補充。天子周復乾脆借這個機會,再次大幅度削減冗官,一下子裁掉了近四分之一的官位,朝廷的機構再次精減。

清理完了朝廷,天子周復下一步做的就是拿自己家裡開刀,削減宮室成員和宮裡的服務人員,說白了就是給自己這一大家子減負。

一般的,皇帝住在宮中的所謂“一家子”,不算兄弟姐妹,主要是包括了自己、皇后、妃嬪、未成年的子女,以及未離宮的太后、太妃等等。

最多的是那些有名號的的后妃,皇家自然也有一套規據進行冊封和管理,宋朝基本延自唐代,有品級但沒個準頭。

皇帝們大都在這上面比較隨心所欲,以對後宮女人們的寵愛來晉升,有級別的就包括後、妃、儀、才人美人、夫、侍御數級。除後一般只有一人外,其它的地位越高、人數越少,最低的侍御就從來沒個準數。這樣算下來,後宮至少也有個幾百位,好色的皇帝就不用說了,絕對是大大過定製。當年人稱徽宗皇帝有三千后妃,不過是泛指,實際上遠不止這些。

這樣,為皇家提供服務的人員,按定製光宮裡就得有七、八千人,有時還要過幾萬人之多,其中包括六尚二十四女官司、後宮內侍、宮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太上皇周康來說,他自己的一家不過只有一後二妃、三子兩女,總共只有九口人。而且,由於皇后早逝,五個孩子年齡相差懸殊,皇宮裡頭實際上最多只有四、五口子人。但按過去的老規據,就得有個幾千人為皇家服務,再加上負責皇帝起居生活和宮廷事務的各級機構,已經是過了上萬人,這還不包括為先皇趙構一家提供服務的人員。

現在,太皇太后、太上皇周康和兩位妃子都搬去了聖行宮,這諾大個皇宮之中就剩下了天子周復和皇后馬憶靈兩個人,後面還是有一大堆內侍、宮女、女官和外廷應奉局、各個皇家工場的工匠為他們服務。

小夫妻兩個,一個是從小生活在大食,野慣了的;另一個是從小在道觀長大,和師兄弟們一樣沒什麼人跟著照顧,單獨在太**中生活時也從不執行什麼規據。現在卻被一大幫子人整天跟著,吃飯、睡覺都有人陪在一邊,連夫妻同房也有人拿個本子在一邊記錄。

本來就不喜歡禮儀、規據的周復和馬憶靈,被這些囉嗦事搞得是煩不勝煩。就這夫妻兩個,還怕搞錯孩子是誰生的?這不是純粹在噁心人嘛。周復要宮內局把這些東西給撤了,可他們回奏說這是祖宗規據,必須有。

沒幾天就已經給這些宮內規據給折騰的冒火的周復,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老臣們一定會以“多育皇嗣”為由,要求自己多立后妃!

就如同當年,雖然不再多納嬪妃是父皇的意思,但那些守舊之臣還是把責任都推給了母后。為了憶靈,也為了他自己不被這些臣子們給煩死,周復必須對這流傳多年的宮廷規據動手了。

朝廷清理還不到一個月,天子周復就下了旨意,將後宮來了個大大的“瘦身”:一、宮妃制度取消,直接把自己尋花問柳的權利給否決了!管理偌大個大宋就夠費時費力的,本皇帝沒興趣找一堆女人來玩兒什麼後宮陰謀,也沒興趣天天解決後院起火的問題;二、後宮的附屬機構,如六尚二十四女官司、後宮內侍、宮女、和外朝負責宮廷事務的機構,除太上皇周康處保持不動,其它也全部削減;三、除前朝的三大殿、後宮的御書房和御花園等還歸帝後使用,其餘宮院除留人看守打掃外一律關閉;四、從現在起,宮廷不再招收任何內侍;五、女官和宮女服役年齡最多到二十二歲,如果不被帝后看中,就可以離開宮廷回家。

第四節

天子周復這道旨意一下,叫好的有,更多的則是反對的諫章,臣子們大都覺得不能把宮廷搞的還不如一般大臣的家,也太不成體統了點。

誰知,大家的奏本一上,皇帝回了一句:“此乃朕之家事,無需廷議。”

有大臣還不服,當廷回敬了天子一句:“帝王無私事!”

反正,這位新君的脾氣他們也摸著了,你跟他講理沒關係,只要言之成理他不會輕易火,但不能為反對而反對,那樣皇帝根本不聽。

天子才不怕臣子跟他爭,很輕鬆的就堵住了臣子們的嘴:“天子尊嚴非以儀仗、宮規而來。宣和盛世,富貴榮華、宮規森嚴,結果為何?”

歷來儒家講究子為父隱,為人兒孫者絕不可提及自家前輩的過錯,否則便是不孝!周復可倒好,直接揭自家曾祖父的老底來堵臣子們的嘴。

文臣們跟這位沒什麼避忌的天子討論不起來,皇帝可以口無遮攔,可已經被儒家禮儀浸透了的文臣們如何敢不為尊者諱?打死也說不出口。就這樣,宮廷改革再次輕易過關。

宮廷中經選擇只留下女官、內侍、宮女共計百人,其他一律清退。這個事由原太**總管、現皇宮總管江卻江公公負責。這一是皇后剛嫁來沒多久,不瞭解情況,周復也知道馬憶靈不會有這個心思來管這些事,也不想她難做;二是江公公跟隨他多年,為人正直,對皇室忠心耿耿,晚輩們都十分敬重他,值得信任。

清退下來的女官、內侍、宮女,按身份和服務年限分為三等,都有不同的安排。

女官和宮女好辦,以皇后的名義,自願返鄉的賜金銀,由地方官府負責送到;無法或不願意回鄉的,按服務時間賜她們數目不等的金銀,並暫時把她們安排在城外的行宮--鳳儀宮中,逐漸為她們擇婿,安排好她們今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