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風起雲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七章:這是個人物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七章:這是個人物啊

朝廷並未對此次學術論戰給出個明確的結論,只是明令:今後省試和殿試依據傳統的儒家經典,不再固定一個或幾個學派的學說,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可以儘管揮,只要你能言之成據即可。

對於原來高宗趙構時期“樹理學、打壓其他學派”的做法,周復很是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學術之爭靠的就是辯論,道理越辯越明,用權力去壓服或是認定,根本沒什麼意義。

只要是在正常的學術討論範圍內,大家儘管暢所欲言、百家爭鳴,學說應該是可以兼容幷蓄、共同展的。對於各派之間的互相攻擊,朝廷反而應該進行制止。

皇太子為原來被奸相蔡京等人列為“罪臣”的北宋名家蘇軾的文集作序,並讚揚其為人、學風,隨後奏請天子趙昚,追諡蘇軾“文忠”、其弟蘇轍“文定”,追贈蘇軾為太師,支援他所創立的蘇氏蜀學重新興起。

此次辯論對大宋朝廷是個收攏人才的好機會,原本一些為了各種各樣原因不願意出仕的有才之人,此時大都來到了京師臨安。

皇太子正式下旨召願意留在朝中任職的賢才從政,一大批在民間素有名望,卻因為科舉等原因無法入仕的賢才進入朝廷。雖然他們暫時擔任的都是一些閒職或低階的職務,卻為後面官制的變革準備了可供選擇的人才。

論戰之後,公開反對恢復中原和進行變革的聲音從此消失。

就算有人對變革不滿,大家也是就事論事,不再僅僅是以祖宗規據或是傳統來進行反對,至少在反對的時候言之有物。

本來在朝野瀰漫著的死摳儒家經典,蔑視實務、農商的空氣漸漸散去,空談性理的所謂“清談君子”沒有了市場。

藉著臨安雜術講座火爆的盛況,皇太子隨即宣佈:在京師臨安設立國家級別的臨安公學,該學校專門負責教授“雜術”。一般學子只要能透過臨安公學的入學考試,就可以進入學校學習,在學習期間待遇和太學、國子監、臨安武校學員待遇相同。朝廷及各地官府與雜術相關的官吏在升職之時,都要到臨安公學接受培訓。

臨安公學從此成為了大宋科學技術的集中之地,無數從它這裡畢業的學子把各種各樣的知識傳播開來。之後,在它基礎上設立的臨安公學院成為了大宋先進技術的研究核心,尤其是軍事技術。

金和西夏、西方吐蕃各部都想得到臨安公學院的研究成果,環繞著臨安公學院也成為各國探子們鬥智鬥勇的舞臺。

隨後一年左右的時間裡,軍隊中的軍制改革進行的較為順利,中央的整個軍事體制改革也提上了日程,這是大家爭議較大的一塊。

自高宗收取兵權以來,軍隊由朝廷掌握,又基本回到了原宋朝的舊體制上,高級將領無法直接領兵,一遇戰事,所有大臣都有權參與討論,決定領兵大將、軍事決策權,然後由皇帝決定。這種制度的好處,是徹底消滅了將領擁兵對皇權的威脅,也使得權責明確,可以保證軍隊的後勤供應和軍事技術的展;弊端也很明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讓將領如何指揮?這樣的軍隊很難有戰鬥力。

尤其是遇上沒什麼軍事素養又喜歡干預軍務的皇帝和文臣,有時,甚至以沒有軍事經驗的文臣和士家子弟領軍打仗,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經過此次調整,兵部成為處理日常事務、人事、後勤的機構,沒有對軍隊的直接管理權;設元帥府,高級將領平時在元帥府任職,管理軍隊的訓練和調動,方便將領熟悉各支部隊的特點,戰時元帥府節制諸軍、統一全**事戰略指揮,但不得干涉政務;樞密院最終成了專門的參謀機構,負責平時的情報、戰事的建議,對軍事指揮有制衡之權。

調兵權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一旦指派了高級將領擔任戰場的指揮官,同樣派出謀士團作為協助,戰場指揮權從此下放到負責指揮的將領手中,不再由皇帝干預。

宰相和中樞官員平時可以透過兵部任命、罷免將領、各級軍事官員,制定軍事法規來調整軍務,但不能干涉具體的軍事指揮,徹底取消了文官對戰事程序的干預。

在宋朝原來已經制定的《賞罰格條》基礎上,再由朝廷制定全面的軍法,保證軍隊訓練和後勤,以打造一支既忠於國家,又可以決勝疆場的軍隊。

最後,太子周復決定:在兵部設軍法司,各部的軍法官員由兵部直接派出,他們的升遷由兵部考核,各級將領不得干涉,下一級軍法官向上一級負責。軍法官在各軍中都有著絕對的權威,依軍法處置將士,就連主將也不得干涉;但一旦他們徇私枉法、或是處置錯誤,也得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臨安武校下面,恢復仁宗、神宗時曾經設立中央和各府兩級武學,實行“武舉”、“御試”等制度,培養各級將領。未來將領、謀士、士兵也由各地方武學按兵部所定的標準負責選用,一旦進入軍隊,可以保證得到穩定的軍餉用於養家,立功後也能得到較為豐厚的賞賜,以此逐步改變軍人被過度輕視的傳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上述基礎上,改變整個官方關於軍事的工場,所有關於軍事的工場都轉由兵部控制,工場中的工匠身份提高,不再屬於賤民,立下功勞的工匠也有可能得到朝廷所賜的官身。而且,兵部有權呼叫擁有新技術的工匠。

另外,在臨安公學中設立臨安公學院,加強對宋朝相對領先技術的管理,以保證火器等制作方法不為外人獲取,並規定敢於洩露者死!

利用設立臨安公學院的機會,周復還把自己長姐趙姬的駙馬王守成任命為公學院的副學政。)

按大宋歷來的嚴規,駙馬不得干政,這也導致了有志進入朝堂的才學之士不願意成為駙馬。

王守成當初是因為家世的關係,依禮被選為長公主趙姬的駙馬,從此就再也無法從政。好在他與一般人有所不同,他喜歡的是雜學中的火器製造,這也是因為家傳,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年兵部製造司的主事官員。在火器上,王守成堪稱是當代大師一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