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風起雲湧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三章:黃金萬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三章:黃金萬兩

這當然是後話了,現在,大宋境內的辯論還正在熱鬧的時候,無數的文章湧現出來,甚至有了汴京時昌盛的景象。

這得益於大宋歷來允許臣民說話的傳統,過去各個王朝一言半語陷人以罪的情況,在大宋從來未曾生過。也是因為連續兩代君主對下寬和的態度,只要你不是不講道理的亂罵,決不追究言論中的過失。要不,誰敢公開和自家的君主辯嘴皮子,還是在書面上。又不是想死了,記在紙面上讓人追究?!

自然,大家在涉及天家的時候,還是很給兩位君主留面子的,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他們的主張,至少以理說話,不會直接斥罵兩位君主荒唐。

無論這場辯論的結果如何,這一期《朝報》特刊反正是成為了搶手貨,誰都想得到一份,黑市價格到最後抄到一兩銀子一份,還是有價無貨。

這個訊息後來讓天子周復知道了,他遺憾的要命,更感慨《朝報》膽子太小:這特刊賣上個十兩銀子也有人要,白白放棄了一次掙大錢的機會!

聽到天子此語的人集體無語,然後就在慶幸:這話好在是天子在御書房裡說的,不會傳揚出去丟了大宋的臉面。

有形無形之中,因為譚世懷的冒失行為導致朝局動盪的可能,被太上皇一篇文章輕易的化解。

看到這種局面,鬱悶之極的譚世懷實在是無可奈何,他可沒有逼得老皇帝親自出手的得意。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判斷,此次彈劾肯定又是無果而終。原以為天子被自己逼了一下之後,就必須對自己的諫章給出個明確的答覆,誰知,天子居然把太上皇給請出來對付自己,好一尊大佛!

以大宋尊親重禮的傳統,在位二十多年的太上皇,再怎麼也比後起的天子在士林的影響力大;對於臣民來說,年事已高、素來寬和的太上皇跟大家講道理,也比衝動的年輕人周復更容易讓人接受。

不過,心情極度不爽譚世懷根本沒想到,這是太上皇主動攬的事兒。他要是知道,太上皇也是想借這個機會小小的報復他一下,更怕會鬱悶死!

只是,由譚世懷挑起的這場辯論還沒有就此結束,它所造成的後果還遠遠沒有體現出來……

大辯論還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瘟疫已經在幾處開始漫延。

好在事先有了準備,各地醫藥院立刻投入了救助百姓之中,再加上近幾年大宋的百姓生活見好,抵抗力也有所提高,疫區並沒有出現大量死人的情況。整個大宋都在望眼欲穿,大家都盼著刺骨的寒風能早日到來,這在大宋的歷史上大概還是第一次。

隨著十月寒風的來臨,全大宋都松了一口氣:瘟疫終於要結束了,這場舉世少見的災難也到了盡頭。按前面的情況來看,因災死亡人數不會過萬人,這樣大的天災所造成損失已經不算很大,大宋還承受的起。

朝廷此時還是不能鬆懈,災後災民的安置、重修被沖垮的堤壩,還要為因災死亡的百姓安葬、收養孤兒,各地也還都在忙亂之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根據各地報上來的情況看,醫藥總院院正許洞在此次平復瘟疫中居功甚偉。不是他的堅持,隔離不會一開始就做的那樣的徹底,完全阻斷了瘟疫的傳播,使得各處爆的瘟疫只侷限在一地,並沒擴散。現在,大家都明白了許洞的堅持是對的。

而且,瘟疫還沒開始,許洞就親自帶隊到了最有可能爆瘟疫的地方。瘟疫爆之後,許洞帶著自己的隨行人員奔走於疫區,盡心盡力安排著治療和防疫。而且,醫藥院此次能有效的應對天災,身為總院院正的許洞也功不可沒。

許洞本人還沒有返回朝廷,為他請功的奏章就已經在天子的案頭上堆起了厚厚的一疊,一個在傳統中被歧視的伎官能夠得到如此多的讚譽,這在大宋朝廷之中還是第一次。天子下旨,要許洞儘快返回臨安,不僅是為了按功行賞,更是為了下一步安排。

天子已經決定按醫官們的建議,把醫藥院擴大,建立起分佈全國的防疫體系。這樣手忙腳亂的應對天災和瘟疫實在是折騰人,有了此次的經驗,建立完善的應急機制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隨後傳來的訊息,卻兜頭給興奮中的朝廷澆上了一盆冷水:因為一直在疫區行醫,年事已高的許洞早已感染上了瘟疫,只是為了平息天災,他一直堅持到了瘟疫被控制的時候。天災結束,已經病危的許洞再也堅持不下去,已於十月三日病故於潭州。

因為疫區剛剛才解除封鎖的原故,許洞病故的訊息,直到十月中才報到朝廷。

聽到這個訊息,再看看許洞臨去前讓自己的弟子執筆、他口述的奏章《防疫統論》,整個大殿之上鴉雀無聲,只能聽見代師父送上最後奏章的蘭天壓仰的抽泣聲。

“傳旨,冊封許洞為太子太保,授昭文館大學士、爵郡公,並許其子弟繼爵位,依例蔭及後人。“良久,天子周復才重重出了一口氣,追封之後,再次開口:“諡忠敬,贈其家白銀萬兩。“

重興元年三月初,傾天網回報:回鶻的確曾向大金的邊將救援,但金人根本未予理睬,半個援兵也沒有派出。這也不奇怪,多年來大金的實力只能達到西夏的東部邊界,連已經成立的西遼都對付不了,一直對西邊的各個部族之間的爭鬥採取不干預的做法,回鶻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土蕃的入侵。

趙惇招來諸中樞重臣、樞密院、兵部等和軍事有關的臣子商議該如何應對,然後才在三大殿中的吉祥殿召見了回鶻使者得羅艾。

得羅艾行禮之後,天子趙惇請其入座,方才問道:“得羅艾使節,貴族可汗看來一時是無法前來大宋了吧?”

“是的,大宋皇帝陛下,土蕃入侵,我家可汗脫不開身,請陛下見諒。”得羅艾恭恭敬敬的回答,心中緊張萬分。他來到大宋之後,自然也聽到了大宋朝野關於接不接受回鶻內附的爭議,原本就十分擔心大宋拒絕,現在土蕃突然入侵,使得自家可汗無法按時前來大宋朝拜,恐怕大宋沒有可能再接受回鶻的內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