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風起雲湧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二章:獨一無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二章:獨一無二

“中樞官員全部去職根本是不可能的,那會導致現在局面的整個崩潰。兒臣也不是沒辦法說服臣民,只是沒時間。“周復也在父皇的身邊坐了下來,皺著眉頭抱怨:“這個譚世懷可真會找事兒,瘟疫只怕很快就會開始漫延,朝廷的重中之重是救災、防止瘟疫的擴散,哪有時間來理睬這種事情。“

“大宋自立國以來,一直講究給臣民說話的機會。當初,高宗皇帝如果不是強力壓制了太學生的上書,也不會中興大宋卻落了個昏君的名聲。你又把評議之權給了臣民,如果不予理睬,只會讓百姓懷疑朝廷的用心,更不利於防止瘟疫。這個譚世懷不是用強力能壓服的,你也需要這樣的人常常敲打你。“太上皇雖然不管政務,但現在的局勢也有人天天向他稟告,並不是一點都不知道。

之前皇帝命令封鎖宮院,也只是擋住臣子們去打擾自己的父皇,並不是禁止父皇得知外界的訊息。太上皇在位也有二十多年,按太皇太后的說法,就是再不懂也給煉出來了,至少還知道輕重。

“那就只有讓一些臣子在《朝報》上文,反對譚世懷的彈劾了。“周復苦惱的抓抓頭,實在是頭疼之極,一般的臣子份量不夠,堵不住那張現今的大宋朝廷最能叫的嘴,可重臣們是被彈劾的物件,立場上又有太多的不合適。

“這事,就交給朕來做吧。“

周復沒想到父皇會主動把反駁譚世懷的事兒給攬了過去,又是感動又是愧疚:“父皇,您不是不想多管朝政了嗎?這事怎麼能勞煩您呢。“

“朝政朕是不想多管,可這也是對大宋建國以來的規據進行總結,朕在位二十多年,也有很多話想對臣民們說說。“太上皇隨手拿起諫章和《臨安日冊》,對周復一笑:“別小瞧了朕,對付這個譚強項,只怕父皇比你還強些呢。誰叫這傢伙仗著自己的好名聲,總喜歡與天家父子唱反調,朕正好藉機整他一下,叫他看看,天家父子聯手自會天下無敵,他那張自己也管不住的嘴算什麼。“

聽自己的父皇這麼說,天子周復也失笑出聲,他也很期待,想看看自己的父皇用什麼方法對付這個麻煩精,堵住他那張不管不顧的臭嘴。

重興元年九月十九日,大宋朝廷的《朝報》又引起了新一輪的轟動:《朝報》以特刊的形式,全文表了屬名“太上皇周昚“的文章《規據、朝政統論》。而且,此份特刊不僅是加印了五十萬份,還在大宋境內免費贈送。

《朝報》不特刊不行啊,誰敢把別人的文章和太上皇並列,誰又敢拿太上皇來賣錢?就是太上皇本人不介意,諫官也饒不了他們。

太上皇親筆文章中的態度十分鮮明,明確支援天子的做法,並以自身二十多年的執政經歷說明:規據要因時因世而異,不可死守規據而不知變通。

如此鮮明的立場,在之前太上皇執政的時候都非常少見,更不用說還是在太上皇不再理會朝政之後。而且,太上皇還擺出自己的名諱,在報紙上和譚世懷打筆扙,如此出格的做法,就是素來不在乎禮儀的天子周復都不敢輕易嘗試。

太上皇這種大膽過度的做法,連天子周復剛剛聽說的時候都給嚇了一跳,就不用說是別人了。

不少人就如同當初太上皇他們聽到太皇太后的話最初的感覺一樣:壞了,寬和自律的太上皇,也被天子周復這個愛惹事兒的君主給帶壞了!大宋的太上皇帝和臣子公開吵文架,還是吵給全天下看的,這麼出格的事也幹的出來。

這倒好,天家父子一齊上,聯手應對譚世懷這個拗種。而且,還是已經多年不管朝政的太上皇親自執筆,在報紙上和譚強項打筆仗,用道理來說服自己的臣民,而不是以皇家的權勢來壓人。

太上皇的態度和做法,自然引了一場巨大的爭議。

隨著《朝報》的傳播,大宋境內幾乎所有人,只要一有閒瑕,討論的都是太上皇的做法是不守規據、還是一心為了大宋?天家父子動不動爆出的出格行為,對大宋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也在討論,對於朝廷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太上皇之舉,無意之中挑起了一場觸動到臣民心底的全民大辯論。

不少學者、各地的生員和學員們,都在各家報紙上不斷的表著文章,陳述自己的意見,也有的乾脆自己出版,把文章彙集成冊行天下,使得大宋的印刷業又迎來了一次展的好時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之前,這些被稱為“小報“的定期出版物基本上是半月一期,這還算是週期最快的。可這回的大辯論,導致這樣的週期登載文章根本不及時。以《朝報》為,各家小報都開始出特刊,縮短出版的週期。

有些聰明的商家,便出資資助這些特刊,然後在最後一頁印刷自己的商號和地址,無形中起了廣而告之的作用。到了後來,除了朝廷所有的《朝報》,其它民間小報都在後面附上了這種商業信息,有的還加上一些關於各地經濟的訊息。

第十節

正是因為這種商業信息的出現,原本並不起眼的訊息傳播方式的小報開始轉變,最後成為了綜合性的訊息布載體。由於這種需求,小報行週期也大大縮短,到了後來,居然出現了只在一地行的“日報“,報道前一天生的事和將生的事,對百姓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

為了表示自己和其它小報的區別,後來不少小報還在頁固定的地方打上了標誌,這往往是請高手或名人設計,標註自己的特色。

兩年之後,連朝廷所有的《朝報》後來也特地請旨,請天子周復賜下個標識。天子正在考慮的時候,皇后抱著才兩歲多的小公主走來。調皮的小丫頭乘父皇和母後正在說話,爬上父皇的御座,就在《朝報》的空白頁上蓋上了一個墨黑的小手掌。結果,靈公主的小手印就成為《朝報》獨一無二的標識,羨慕死別的小報了:小福星的手印,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