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四合院開始的旅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9章 王立冬成了香餑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19章 王立冬成了香餑餑

平寧郡主一直有留心兒子的舉動,發現和盛家三個丫頭有說有笑,就和王氏提出要拜見盛家老太太。都來盛家了,總不能落下這位最年長的。

王氏忙道:“母親在來京師的路上,受了點風寒,這病最是容易傳開了,改日等母親身體好了,再讓小公爺過去拜見吧。”

風寒?

看王氏的臉色輕鬆,就知道病情不嚴重。平寧郡主隨即說了幾句關心的話後,就給了齊父一個眼神。

齊國公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對著盛紘道:

“和修謹光顧著聊天,差點忘了正事。時間已經不早了,修謹,能否讓柏兒帶著衡兒去拜見一下莊學究。”

盛紘輕輕拍了下大腿,恍然道:

“哈哈,敬德不提,我也忘了,莊學究先前還打發了人來,問小公爺到了沒。”轉頭看向大兒子,讓他帶著小公爺去莊學究的小院。

王立冬和廳堂裡的眾人打了聲招呼後,就跟著盛長柏兄弟倆出了廳堂。

路上,盛長柏是一聲不吭,繼續保持他高冷的人設,而盛長楓的嘴巴卻是沒停過,好話恭維話一套一套的,王立冬雖然對盛家的男人沒什麼好感,不過為了避免尷尬,還是隨口應付了幾句。

等走過一座小池塘,拐了兩個彎後,就進了一座用木樁圍起來的小院。

打量了下,總共兩間房子,外加一個十幾平的小花園。

雖然面積不大,但佈置的卻是很用心。

不大的花園內,假山、奇石、水池、石橋......各種江南園林的元素應有盡有。

王立冬走到三四平大小的池塘邊,看著裡邊飄著的三四朵初長成的荷花,再看了眼比自己胳膊粗不了多少的石橋,想了下還是沒踩上去。“這應該是莊學究親自搗鼓的吧?”

盛長柏微微點頭,吐了一個字:“是。”

“兩三天就能佈置出來?這些東西可不好找。”

盛長楓接茬道:“假山花草等都準備了有小半個月。來京師前,莊學究就把要求告訴了父親。”

“姨父真是用心了。”

等見到了一頭白髮的莊學究,王立冬行了一禮:“先生,幾年不見,您好像還年輕了兩歲。”

“元若這幾年的變化,可真是有些大。”莊學究大笑著捋了把鬍鬚道:“嘴巴都比以前甜了不少。不過這話,你該說給你師孃聽,她肯定會高興的不得了。”

王立冬好奇道:“怎麼沒見師孃?”

要是往常,這時候不是在彈琴就是在忙活女紅。

莊學究道:“剛到京師,就被你師姐接走了。”

王立冬點點頭,隨即遞上了禮物,和送長柏兄弟的一樣,一套文房四寶,不過多了兩軸紙。

莊學究看到三軸紙時,眼神大亮,忙拿起一軸,輕輕解開綁繩,“澄心堂紙?”

王立冬送上讚歎道:“先生好眼光。”

“太貴重了!”

老頭嘴上說著貴重,可手裡卻一絲不慢,把茶几上的東西搬到一旁的兩個小凳子上,然後再認真擦了擦了茶几,確認沒什麼汙漬或者水漬後,才小心翼翼的把手裡的一軸紙小心攤開。

盛長楓有些不解,小聲問自家二哥道,

“學究幹嗎?不就一軸空白紙嗎,搞的好像是王友軍親筆似的。”

盛長柏瞪眼了不學無術的三弟,“沒聽到學究說了,這是澄心堂的紙了。”

澄心堂紙始制於南唐,南唐皇宮有一處藏書之所,名“澄心堂”,由此處精製出來的特殊用紙,即名“澄心堂紙”,是宮廷御紙。澄心堂紙是南唐文房三寶之一,被評為中國造紙史上最好的紙,以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著稱。

“澄心堂,好像聽說過....”

“李後主。”

盛長楓一拍腦袋,

“前朝皇帝御用的,那這紙可不便宜。”

“一軸500貫左右,有價無市。”

“嘶!!這麼貴嗎!”盛長楓眼珠瞪得滾圓,一張破紙就要他十幾年的零花...突然想到自己禮物裡也有一軸紙,忙對著二哥道,“剛才咱們倆收的裡邊,也是這紙?”

盛長柏點點頭。

發了!

盛長楓樂得嘴都裂開了。

剛來京師沒兩天,他就發現這邊的物價貴的離譜....正想著怎麼弄點錢,好請些二代攀攀交情...這下活動經費有了著落了。

剛才半路上,他還覺得王立冬這人太傲了,以後不打算再打交道,可如今....國公府太TM有錢了,隨便送點禮物,出手就是千貫....小公爺,你這朋友,我長楓.....交定了!

莊學究研究了半天,依依不捨把紙又重新扎了起來。

再看了下另外3樣,宣州諸葛筆、李廷珪墨、婺源龍尾硯...都是精品,加起來估摸著也要七八百貫。

誠意滿滿。

原本以為王立冬是準備重新跟著他唸書,才送這麼重的禮,沒想到卻是打聽進考場後的一些相關經驗。

等他出了兩道題當場考核過後,有些感慨當年怎麼沒發現這個學生盡然是讀書的好苗子...隨即毫無保留的把他的考場經驗給王立冬做了分享。

...................

目送齊國公一家的馬車遠去後,盛紘和自家娘子回到了威蕤軒。

王氏幫自家官人點了一碗茶後,道:

“這次咱們給小公爺見面禮實在是有點....還好小公爺看上去蠻喜歡的。”

盛紘瞧了眼自家娘子,接過茶碗,引了一小口,“就是不喜歡,小公爺也不會表露出來。”接著就有些埋怨道:“說你什麼好!這麼重要的親戚,都能忘了。否則肯定備上一份好點的見面禮。”

王氏有些尷尬,畢竟是她這邊的親戚。

可這事也不能怪她。從小到大,她父母也沒和她提起過有這麼一家豪門顯貴的親戚。

“官人,這小公爺長得可真是一表人才,聽聞都13了,至今還沒定下親事。”

盛紘放下手中的茶碗,看著髮妻道:“娘子的意思是....?”

王氏噼裡啪啦把自己的想法,塞進了官人的耳朵裡。

“讓如兒做郡主的兒媳?”盛紘被自家娘子的大膽想法給驚到了,他如今才是個6品綠袍小官。而齊國公,按爵位的話,就是從一品大員,而按公職,人家現在是三司副使,聽說要不了多久就會升任三司使,大宋“最高財務長官”,“我們兩家差的也太....”

大娘子道:“官人,盛家可是世代簪纓之家,公公是探花郎,母親是勇毅侯獨女,官人你是兩榜進士。我父親,如蘭的外祖,前太師....”越說越是興奮,想到自己小女兒要是能嫁進國公府,成了國公府的大娘子...齊國公可就一個兒子,而且做了那麼多的鹽鐵使,聽聞如今的京師一大半的石炭又是他家的生意,一年幾百萬貫的進賬.....齊國公家裡的銀庫不知道塞滿了沒有...

盛紘看著自家娘子雙眼都成了金元寶狀,頓時有些無語。他家真要那麼牛叉,那麼他的嫡長女華蘭也不會嫁給忠勤伯府的次之袁文紹,而是京師幾家公爵府的嫡長子了。

“聽聞這兩年有意和齊國公家結親的勳貴不少,可是就連榮妃好像都被拒絕了。若是華兒還沒出嫁,你這想法倒是還有些可能,可如兒....”

王氏想到那個只對吃精通的小女兒,就覺腦袋上被人澆了盆冷水,不過還是猶自不甘道:“郡主剛才不是還誇如兒老實乖巧....”

人家那是客氣,總不能當著他們倆面說,你家閨女是蠢貨吧!

見自家娘子開始胡攪蠻纏,盛紘有些膩了,說了聲有公務要處理後,就出了威蕤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走了沒一會兒,來到了他的小妾林小娘的院子-----林棲閣。

林小娘見到盛紘,忙熱情的迎上前,真是想著曹操曹操就到了。

“紘郎,你稍坐,我去小廚,給你炒幾個愛吃的小菜。”

盛紘道:“隨便炒兩個就行了,別太辛苦了。”

林小娘笑著點點頭。

過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飯桌上就擺了六道小菜,看到都是自己喜歡吃的,盛紘看向林小娘的眼神更是溫柔幾分...

接下來兩人你一杯我一杯,喝的你農我農,盛紘都要忍不住來個親親抱抱舉高高....

“什麼?!你想讓墨兒嫁進齊國公府?”

暈乎乎的盛紘瞬間酒醒,拉著臉道,“哪個正經人家,沒定下大娘子,先定下妾室的道理!我們盛家雖然小門小戶,但也是書香門第,沒有女兒做人家妾室的先例。”

林小娘瞪大眼道:“紘郎,我哪有說讓墨兒去做什麼小娘。我是讓墨兒做小公爺的大娘子。”

盛紘目瞪狗呆的看著林小娘,隨即把手背貼在了小妾腦門上....好像有點微燙....紅突突的俏臉...應該不算發燒吧...

林小娘被盛紘的一番操作弄的有些懵:“紘郎,怎麼了?”

盛紘疑惑道:“你怎麼會生出這種想法?”

“小公爺一表人才,家世又好,如今又是我們盛家親戚。墨兒也只比小公爺小了三歲,我覺的兩人各方面都非常合適,要是親上加親....”林小娘越說越嗨,根本沒注意盛紘的臉已經掛了層霜。

“夠了!”重重拍了下飯桌,盛紘指著林小娘道,“平時見你是個精明的。今天我才發現,你就是個十足蠢貨!

你覺得?!

你是什麼身份?!!你覺得有用嗎?!

竟然異想天開,讓未來的齊國公娶個六品官的庶女當大娘子?!

瘋了吧你!”

見盛紘的臉黑的有些可怕,林小娘知道這位是真的發火了,忙上前扶著他坐下後,小聲問道,“紘郎,我剛才問過墨兒了,今天郡主給三個姑娘的見面禮都是一樣,這不是證明齊國公和郡主對嫡庶不是很看重。

我們墨兒生的如此好,長得那麼出挑,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說不定就入了郡主的眼。

主君.....齊國公可就小公爺一個兒子,若是墨兒能嫁進國公府,將來對主君的仕途、長柏長楓還有明蘭的婚事都有莫大的好處....”

盛紘聽了心中大動,可隨即又冷靜下來,他可不會像林小娘那麼自以為是,就算是盛家真有人嫁進齊國公府,那也只可能是如蘭。

除非是皇后的親妹妹的庶女,平寧郡主才可能會點頭,就他家的墨蘭...呵呵!

要是小公爺真娶了,絕對會淪為京師的笑柄。而且會讓人懷疑是不是齊國公府,有什麼把柄落在了盛家,或者發生了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盛家最後也得不到什麼好!

“你也讀過不少書.....人貴在自知。剛才說的,我就當聽個笑話,以後不許再提這些蠢話,否則我必不輕饒了你!”

盛紘站起身,一甩袖子就往外走。

林小娘一把拉住盛紘的胳膊道:“為了墨兒,紘郎不妨去試一試……”

“試一試?你說的真輕巧!”盛紘冷笑道:“你聽說過哪家為了自家姑娘家主動上門求親的?

若是我上門提親,被國公府拒了,你想過會是什麼後果嗎?!!

盛家的臉丟盡!國公府這門親戚也必定丟了!

整個京師必將把我們盛家當做笑話。

同僚都會以為我盛紘趨炎附勢攀附權貴,想來要不了多久,就會一紙調令,讓我從京師滾蛋,然後被發配到不知道哪個邊角旮旯做個縣令!”

勐地甩開林小娘,盛紘氣休休的出了林夕閣,娘子有這種想法他還能理解,畢竟差距是有些,可畢竟如兒是嫡出。可墨蘭竟然.....這些年對林夕閣可能太過放縱,寵的一個個眼珠子都長腦門上了!

.........................

時間很快來到了縣試的日子。

早上三點不到,便宜老孃就進了王立冬的屋裡。

四點,一家子就到了京師的貢院門口,不過比他們來的早的大有人在,此時貢院門口已經烏泱泱站了幾百號考生和家屬。

等到五點,王立冬在其父其母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中,左右手各提一個半米高的特製考籃,排隊進了開封府的貢院。

身體健壯的弊端出來了,要是換做以前,齊母最多會準備一個小籃子,畢竟多了前身拎不動,可如今他有的是力氣,今天哪怕只是考大半天就能出來,也是準備了兩天的吃食和各種亂七八糟的物件。

等核實完考生的資訊,搜身檢查透過後,王立冬來到一份座號遍覽圖前,上面標明了各個考生的號舍,以及所在的方位。

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號舍----‘洪-八’。

雖然聽著有點怪,但不是王八就行。

沒一會兒,王立冬就按著標識找到了今後5場考試的座位。

在京師的考生有個優勢,從縣試開始到會試,除了殿試要進皇宮外,其他三個階段的考試都在一個考場,最多就是換一個位置....離京師越遠的考生越是苦逼,像是雲貴這邊,按這年代的道路情況,差不多得花三四個月,還得祈禱半路上別遇上大宋的特產---劫道的!

打量了下號舍,寬高和電話亭差不多,深度上要多出小半米。離地半米和離地一米處的牆壁上各有兩條凹槽,這是讓放木板的地方,下面放木板當板凳,上面的當寫字檯,晚上要是睡覺可以把上面的那塊拆下來放下面,合在一起就能當床了。

王立冬先把2個考籃放一邊,從一個布袋裡,拿出一把小掃帚,給號舍進行了一次大掃除。順便檢查一下建築質量,有沒漏水或者開裂的地方。

結果讓他還是挺滿意,沒什麼大問題。想來幾年前建造這家貢院的,應該是個比較實誠的,沒怎麼偷工減料。

天邊出現魚肚白的時候,衙役們就開始逐個號舍分發試卷。

王立冬拿到試卷,攤開看了看,就是普通的厚紙折本,每頁都有紅線隔開,封面上還有專門寫姓名的地方。

沒過一會兒,有兩個差役舉著一塊木板子從號舍前走過,木板子上面,正是這次的考題。

第一天的縣試,考的是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這種難度,就像是讓他做1+1等於幾一樣...到了下午兩點多,終於等到了第五十個交卷的學生後,王立冬跟著大部隊出了考場。

考場規定,考完試交了卷子後,但考生不能立刻離開考場,必須等人數達到五十人,由知縣親自取下大門上的封印才可離場,然後知縣重新上鎖加封。

隔天,第二場考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第四五場連考,主要考經文、詩賦、經文、姘文。

等最後一場考完後的第三天,貢院大門口,不為看向公告欄上貼著的透過縣試的名單,仔細從頭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看了下來...發現倒數第三個名字正是自家公子的,忙小跑著到了馬車前,

“娘娘,國公爺,公子過了。”

齊母推開車門,看著一臉興奮的不為,高興道,“是不是桉首?”

王立冬翻了個白眼道,給他‘桉首’?除非開封府尹瘋了,或者這輩子不打算繼續在大宋做官了。

“那衡兒排在第幾?”

不為支吾半天才蹦出,“倒數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