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燒烤攤走向全球美食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當今的全球美食大亨,Noma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8章 當今的全球美食大亨,Noma

今天沈玉海不是一個人來的。

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孫子沈西風。

這是第一次來楚食的店子做客。

全家人提前三天預約成功,終於在這裡搶到了一個桌位。

“唉,楚師傅開了一年的店,我居然到現在才來第一次。”沈玉海嘆道。

身旁的沈西風微微一笑,“爺,你吃過楚師傅的燒烤,倒是不用再親自過去了,聽說鍾爺爺也被他請過來當顧問了?”

沈玉海哼道:“那小子不找我,偏找他,他懂什麼顧問,一個廚子而已。”

沈西風嘴角一抽,這是……吃醋了?

鍾爺爺人家畢竟是專業人士啊,不請他當顧問請您嗎?

沈玉海帶著孫子進入店中,立刻便有旗袍小姐姐上來服務。

沈西風臉色微紅。

這裡的服務員……質量好高呀。

而且還給遞熱毛巾和熱茶。

嗯,店裡的環境不錯,開著空調,溫度適宜,無論外面有多麼吵鬧,在這裡用餐一定是一種享受。

就是人太多了,和此間樂這種私密淡雅的環境有點不相稱。

沈西風想不通為什麼楚浩不做私房菜,秦總畢竟是有資源的,為什麼還要偏偏選擇最難做的大眾餐飲?

要知道眾口難調。

你走這條道註定無法迎合一部分客人的口味。

真能做的那麼好吃?

沈西風翻出手機,上面的評價看著就跟真的一樣,還有人專門寫了小作文,配上圖片,那叫一個營銷味兒。

直到他們點了菜,靜等了十幾分鍾,終於端上桌開吃的時候,沈西風人就傻了。

他很難想象,楚浩用的什麼方法能把一盆紅燒肉做的如此好吃。

紅燒肉誰都吃過。

而且這種菜一般家常做也能做的非常美味。

但在餐廳裡,客人對這種菜的要求勢必會更高。

為何楚浩能兼顧大眾的口味和喜好?

現在沈西風算是明白了……

他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在爺爺家裡吃過一盆紅燒肉,他當時真的沒覺得很餓,但卻一樣吃了四碗飯,吃過以後還想吃,就是停不下筷子。

這盆紅燒肉,給了沈西風同樣的感覺。

甚至可以用魂牽夢繞四個字來形容。

桌對面,沈玉海眯起了眼睛,夾了一片抓炒腰花,放入口中細細咀嚼,無論口感、味道、菜色,都讓人回味無窮。

沈玉海深深的‘嗯’了一聲出來,難得見他這幅享受的模樣。

他跑過江湖,遊歷過天下,吃過夏國大多數美食。

也被人邀請過去高檔餐廳,品嚐名廚的手藝。

卻怎麼也沒有這盤才69的腰花,讓他記憶深刻。

這小子是怎麼辦到的?

他明明不會燒菜。

一開始沈玉海只以為楚浩是個平平無奇的燒烤人,稱他一聲燒烤宗師也不為過。

一個人,他那麼年輕。

對燒烤的理解就已經如此深刻。

而現在,沈玉海感覺自己要改稱呼了。

稱他一聲川菜大師,似乎也不為過。

他真的是天才嗎?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將自己的燒烤手藝練就到如此返璞歸真的境界,卻又轉來做這種隔行如隔山的川菜飯館。

真的這麼自信?

誰給他的自信?

還是說他偷偷拜了師傅?

沈玉海扭頭望向後廚方向,想進去看看。

“你在這等我,我進去溜溜看。”

沈西風點點頭,一個勁兒的扒飯夾菜,話都來不及說。

只見沈玉海負手溜達著走向後廚。

這時立刻有服務員迎上來,“老人家,那邊是廚房,客人不能進的。”

沈玉海點點頭:“你把老鍾叫出來,我是他朋友。”

那服務員人有點懵,看了沈玉海一眼,猶猶豫豫的去了後廚,沒過多久,鍾成林就出來了,看了沈玉海一眼,“閒雜人等,不能進廚房的,這點道理你都不明白?”

沈玉海:“別跟我扯淡,快讓我進去跟主廚打個招呼,楚師傅肯定在裡面的,對吧?讓我看看他怎麼燒的菜。”

鍾成林搖頭晃腦:“閒雜人等,廚房是禁地,你這一句話就要見主廚,你以為你是誰啊?”

沈玉海冷哼一聲,翻了個白眼,徑直走了進去。

服務員跟在鍾成林身邊,見老爺子失笑搖了搖頭,“總顧問……”

“沒事。”

鍾成林似笑非笑的走回廚房。

沈玉海這會兒已經在跟楚浩打招呼了。

楚浩人高馬大,正站在爐頭旁邊顛鍋,鍋氣噴灑,化為霧,向上升騰。

鍋裡的菜也看不清,被晃的眼花。

看楚浩顛鍋動作極其專業,就真的跟那些學廚幾十年的大師傅一樣,沈玉海著實是有些吃驚的。

事實上,學菜的同時,因為經驗的積累,一些知識點串成面,化為了體系,讓楚浩在一些細節上都做的非常好。

“沈老來了!”楚浩笑眯眯的扭頭看了看他,“少見啊,沈老居然也會來我家吃飯,感覺怎麼樣?”

沈玉海嘴角一抽,楚師傅什麼時候這麼不客氣了?只好說道:“今兒有時間,就特意過來看看。”

事實上他讓孫子提前三天預約,今天是主動抽時間過來的。

在他口中,卻是倒了過來說。

這時鐘成林也走了進來,“老沈啊,過來坐吧,別擋在哪兒影響人家做菜。”

沈玉海點點頭,走到鍾成林身邊,他還拿了條板凳過來,不過不是高腳的,沈玉海一坐下,頓時就比鍾成林矮上幾個個頭。

鍾成林笑道:“怎麼樣?吃驚吧。”

沈玉海陷入沉思。

“楚師傅的天賦,當世難見,幾百年也不出一個的。”

沈玉海看了他一眼:“這就是你重新出山的理由?”

鍾成林:“我已經收他做記名弟子了。”

沈玉海略微有些吃驚,“怪不得……這段時間你都沒有回上京,你那幾個徒弟不想你?”

鍾成林哼哼道:“一個個都是國宴師傅了,還老要我過去坐鎮監督,這算什麼事?國宴的水準什麼時候這麼低了?我做堂菜的時候,也沒見有大師傅經常過來當監督啊,不就是跑跑冷庫處理一些雜務嗎。”

沈玉海嘆了口氣:“能隨隨便便進去那種地方的,現在的廚子可沒幾個了,你就是其中之一,怎麼不識好賴呢?”

鍾成林笑道:“你別跟我扯淡,我不回上京的理由,你也見到了……”

沈玉海嘖嘖嘆氣,看著楚浩說:“妙啊……”

正如鍾成林所言。

楚浩真是他們見到的幾百年不出一個的天才中的天才。

他如果繼續這麼鑽研下去,恐怕不需要五年,就能被請進上京給人做堂菜了。

這種上升速度實在太快,讓人唏噓不已,甚至感覺有些虛假。

但沈玉海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楚浩從一個連刀都拿不穩,刀工稀碎的小萌新,在短短的一年……不,半年的時間內,瞬間成長為這樣的姿態。

出自他手的菜,讓人回味,是舌尖上的極致享受。

沈玉海吃過那麼多美食,不得不說,楚浩這家餐廳,可以在他心中排進前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人家嘛,就是比較傳統,不容易去接受創新菜,但沈玉海自忖自己還是比較新潮的。

但他還是吃不消現在高檔餐廳裡所謂的創新,隨便把什麼食材組合一下,這特麼也能叫創新?

當然,其中不乏也有真正的大家,將來自全球各地的食材,隨意組合,烹飪出真正的創新美味,不失美感。

但同樣的,能堅持這種傳統菜的廚子也不多了。

更何況是年輕人。

夏國正在面臨傳統菜失衡,沒人繼承的難關。

楚浩的出現,無疑給沈玉海以及鍾成林打了一劑強心針。

鍾成林那麼多徒弟,他已經算是成功的了。

現在又讓他撿到了這麼一個天才楚浩,沈玉海那個嫉妒啊。

他想了想,高聲問道:“楚師傅,想過評鑽嗎?”

楚浩扭頭看了沈玉海一眼,笑道:“想過啊,但也沒人聯絡我,可能我還不出名吧。”

沈玉海和鍾成林對視了一眼,“我正好認識人,你這家餐廳,需要評個鑽,這樣才能往前走,大眾餐飲始終是有侷限的。”

楚浩擦了擦手,炒完一個菜,拍了拍李長青的肩膀,讓他暫時掌管頭灶,然後走了上來,“沈老認識黑珍珠官方的美食專家團?”

沈玉海冷哼道:“他們那個美食專家團還是有點東西的,並且正兒八經的評鑽還是能盡力的客觀,現在風氣有點不好,評一鑽雖然比較混亂,但二鑽三鑽的評價還是一直保持純淨的,這一點我可以保證。”

鍾成林在旁邊說:“我差點忘了,老沈也是他們專家團裡的一員,不過是掛個名。”

沈玉海笑道:“我認識美團那幾個主管黑珍珠美食評鑑的領導,在專家團裡也算有著一席之地,想必他們應該會賣我個面子,你家這個館子,一鑽就不用評了,而且我看二鑽也很穩,除了菜色比較單一,估計評三鑽會比較困難。”

楚浩撓撓頭:“沈老的意思是……”

沈玉海看了他一眼,起身負手,一臉得意洋洋,“先評個鑽吧,這對你有好處,然後再跑跑路,想想辦法上個星,只是米其林規矩比較多,而且人家做了好多年了,你想上個一星應該會很簡單,但二星三星就難了。”

要知道,米其林三星在夏國也沒有幾家的。

大概只有三十家而已。

每一年或十八個月週期,米其林公司都會對獲得星級的餐館進行重新評分,每年的重新評分,有的餐廳或廚師會從三星降到兩星,也有可能直接被摘星。

而成為米其林星級廚師沒有捷徑,必須用最好最新鮮的食材,用當季的蔬菜烹飪,儘量不要用冷凍或罐頭食材,廚師本身要有高超的廚藝,豐富的烹飪經驗,高質量的烹飪工具,還要有創新精神。

即便在全球範圍內,米其林三星餐廳僅有113家,三星餐廳則意味著卓越烹調,值得旅行者們自駕途中偏離原本的線路,花額外時間專程造訪,也一度被諸多餐廳和主廚視作美食界的最高褒獎。

但即便如此,米其林也還不算是全球餐飲的老大哥。

有一份榜單,每年評一次,叫做The-World’s-Best-50-Restaurants(世界50佳餐廳榜單)。

排名第一的是Rene-Redzepi帶領的Noma,這也是Noma第五次拿下了世界最佳餐廳的榜首。

目前為止,至少有三本Noma系列出版物、兩部長篇電影和一部系列紀錄片,在外網還能找到關於Noma的學術論文,遍佈世界各地,還有一群Noma的忠實食客。

在上個世紀10年代初,關於Noma餐廳魅力十足的主廚狩獵野生農產品的文章就已經很多了,諸如超地方化、微季節性食物、新美食運動等策劃和目標專案,都是這家餐廳所推出的。

做餐廳做到這份兒上,已經妥妥的屬於全球大亨的水平。

他們的側重點從來都是餐廳,曾經有人想改變食物生產和消費的長鏈中的每一個環節,從泥土裡到客人的餐桌上,這便是所謂的美食烹飪運動,他們強調可持續性、地方性和對自然世界的尊重。

並非只是說著玩,這項運動由Noma的追隨者所取得了無數成果,讓其變得更有變革性。

他們擅長表達純潔、新鮮、簡單和倫理,在食物中反應不同季節,選擇在當地的氣候、景觀、水域中最出色的食材,並且將人們對食物美味的需求與現代健康和幸福相結合。

同時,他們推廣了許多北歐產品和北歐生產者的多樣性,並傳播其背後的文化,又在海洋、人工和野生景觀中推廣動物權益保護,還進行過開發北歐傳統食品的新應用,以及在最好的北歐烹飪程式和烹飪傳統中結合外來的影響,將當地的自給自足與地區間的優質商品交換相結合。

最重要的是,Noma與消費者代表、其他烹飪工匠、農業、漁業、食品行業、零售和批發行業、研究人員、教師、政治家和權威機構就這一聯合專案進行合作,使所有北歐國家受益。

在那邊的任何超市,都找到由哥本哈根合作廚房用有機農產品製作的即食食品,他們還開辦了餐館和烹飪學校,以重振當地的酒店業。

在沈玉海的口中,楚浩也瞭解到了現今世界上最厲害的餐廳,以及他們正在做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