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採珠勿驚龍:鬼雨法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章 首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章 首潛

次日上午,當我們三人氣喘吁吁,帶著部分裝備來到洞口時,趙金生已經靠在一棵老樹上等著了。所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句話不一定對,就像趙金生,雖然強壯得像頭公牛,不過頭腦非但不簡單,反而粗中有細,心思縝密。另外做事還特有譜,比如知道今天有正事要辦,前一晚連酒都不出去喝,跟杜志發不同,阿發就是個混子,整日裡不太想事,今朝有酒今朝醉。

趙金生走過來,看著我們搬過來的箱子,說:“只有這麼點兒裝備?”我喘著氣,說:“還有呢,在車上,一次搬不完。林子裡樹太密,車又開不進來,只能再運一次。”

杜志發撐著腰,說:“哎喲,這累得我。”然後看看鬼頭大石像,“天哪,還得從洞口再運到裡面,真該僱幾個人來幹活。”

郭美琪搬著箱子往洞口邊走邊說:“少廢話,趕緊幹活兒。”杜志發看著從他身旁經過的Maggie,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大概花了半天的工夫,我們才將車裡的裝備,運到了最裡面,也就是前一天的石橋下面。那個地方距離洞口需要步行四五十分鐘,大家可以想見此洞該有多大,而且這還只是沿著黃泉水邊的直線遠近,若向右邊繼續查探,迷宮似的也許更大。

之所以要將裝備搬到最裡面,而不是洞口附近,一是雖然洞裡平時幾乎沒有人跡,但也不排除有時偶爾會有人進來的可能,比如趙金生那次不還專門拉了條狗進來嗎?但最裡面很深,普通人一般不會來;二是只有天然石橋下的水潭邊有開闊的平臺,其餘地方都很狹窄,伸展不開手腳,擺裝備也很費勁,所以乾脆直接全搬到最深處了。

一切到位後,我們在潭水邊升起一堆火,吃了些帶過來的燒雞和酒,因為洞裡溫度較低,下水後更冷,所以得提前稍微喝一點兒,暖暖身子。

我說:“今天咱們先下水摸摸基本情況,如果簡清明一夥兒真是從一個多月前就下水了,到今天都沒上來的話,那這黃泉底下,一定別有洞天。”

杜志發咬著油乎乎的雞腿,邊嚼邊說:“宣哥,我就一件事,你和Maggie姐別跟我和老趙搶鬼雨法螺,反正你們也不是衝這個來的。除此一點,你怎麼安排,我怎麼做,絕對服從安排。”

我看著那堆篝火,喝了口酒,說:“我只要簡清明,能讓他認罪。其他的,你們自己看著辦,與我無關。”同時心裡有些失落。為什麼?說真的,我是把杜志發當兄弟的,但從這件事情由開始到現在的情況來看,杜志發眼裡只有錢,如果不是麥教授說鬼雨法螺、鬼雨珠值大價錢,他一定不會來幫我。為兄弟兩肋插刀?他也就只是嘴上說說罷了。郭美琪說:“還是先找到線索再說吧,簡清明他們下去這麼久,說不定早得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金生說:“我看未必,要是得手,肯定上來了。既然至今沒上來,肯定沒得手。”這話正合杜志發的意,說:“老趙說得沒錯,還是有希望的。”

“能不能別喊我老趙,我比你們大不了幾歲,把人都喊老了。”

杜志發哈哈笑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行,再不喊了。倒不是說你老啊,只是你顯得比較成熟。”

趙金生嘆了口氣,說:“沒辦法,想混口飯吃難哪。跑船的有幾個不顯老?我前些年好不容易盤下條船,誰知現在不景氣,不太拉得到貨,船一直閒著,想賣又沒人接手,否則我也不會來了。”

我點點頭說:“你先是練散打,然後當水鬼,現在又跑船,真是挺不容易。來,我敬你。”酒瓶子碰了一下後,各幹掉一大口,趙金生說:“咳,沒辦法,家庭條件不好,比不上你們都有好爹媽啊。”

這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見我似乎有點兒尷尬,杜志發將酒瓶子舉起來,說:“來,來,喝點兒小酒,談什麼家庭不家庭的。咱們四個,不都是自己在這兒,自己下水嗎?跟家庭有個毛關係?”

過了會兒後,我說:“我想這樣,今天先我和杜志發下水,郭美琪跟趙金生就在這裡守著。等把具體情況摸清,最後我們再四個一起下去。”

郭趙兩人互相看了看,都點頭同意,於是我和杜志發便開始準備潛水器材。一個小時後,兩人從石橋附近下水。郭美琪反覆叮囑我們:“只要有什麼不對勁兒,立馬上來,安全第一。”我背對著她,豎起大拇指,做了個手勢,然後就跟著杜志發潛下去了。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我們還是非常吃驚,也非常頭疼,因為這裡的水下能見度實在是太低了,大概只有十釐米左右。這讓我和杜志發特別不習慣,就跟突然間成了瞎子一樣。人在水下,如果看不見,恐懼感就會自然滋生,特別是對於初學者,那種感覺是致命的,因為它會令你窒息,讓你渾身僵硬,就像被死神捏住了脖子。我一點兒都不誇張,有機會潛水的朋友,可以試試在泥沙含量較高的地方,保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下水一趟試試,你如果最後不是被人拖上來的,我喊你“水神”。

沒過多會兒,我們兩人就都出來了,浮在水面跟岸上的郭美琪說了情況,水下根本啥都看不見,渾濁一片。這種情況下,是不敢貿然一直下潛到底的,因為你沒法知道水底的狀況,萬一遇到特殊事件,碰著些不三不四的東西,或者被什麼東西纏住,想上都上不來,方向也沒法掌握。可既然下水一趟,如果連底都沒碰著,又著實有些不甘心。他們都沒了主意,我想了個辦法,讓趙金生跑到石橋上,從上面垂下一根鐵鏈,鐵鏈一頭繞在石柱上,另一頭綁塊大石頭,或者吊住個大網兜,網兜裡裝滿石頭,模仿船錨。這樣我和杜志發就可以慢慢沿著鐵鏈下潛,只要手不離開錨鏈,憑我倆的經驗,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杜志發同意,於是郭美琪和趙金生兩人開始分工,忙活起來。別小看就這麼個玩意兒,倒也費了不少勁,光是拽著一網兜石頭,從石橋上往下放,就累得趙金生一身汗,最後還出去取了滑輪、現地支了轉盤,才按計劃設好。於是我和杜志發遊到從石橋上直直垂下來的錨鏈附近,再次潛了下去,阿發在下面,我在上頭,垂直相距大概四米左右。有了錨鏈做引導,心裡確實穩定了許多,就好比人坐過山車,或者高空彈跳,只要有東西將你固定住,綁住了,就不會太慌,但如果讓你徒手站到那麼高的地方,你真的會嚇得腿抖到無法站立。

如果不是已經知道簡清明一夥從這裡下去,我想任何人都不會想從此處下水,實在太渾了,打著潛水手電,眼前一片泥沙翻騰,我甚至看不到杜志發,只能靠他手裡的手電光來判斷位置。

但黃泉的深度也出乎我們意料,原本心理預期覺得大概能有個七八米就了不得了,但我們一直潛到十米左右時,這黃泉非但沒有絲毫見底的跡象,能見度反而比上層水面清晰了不少。如果說最表層的水像是黃河,那麼此時十米左右的水質已經變為跟普通江河差不多,隨著繼續下潛,到達黃泉底部二十多米的深度時,水質已經好得出乎意料,非但沒有泥沙,在潛水探照燈的照耀下,反而就像翡翠龍宮,怪石嶙峋、水藻浮蕩,偶有群魚遊過。

有些朋友可能對深度沒有概念,覺得二十多米不算有多深呀。但我告訴你,一般長江主航道水深都只有十米到二十米左右。

另外,潛水下沉的速度,如果你是使用水肺潛水(通俗點兒講就是用氧氣瓶的),得稍微慢一點兒,但其實還是很快的。二十多米的深度,壓根兒什麼也算不上,一眨眼就到了。如果像早年間的採珠人,完全是自由潛水(也即靠憋氣潛水),那麼速度可以更快。為什麼靠憋氣潛水反而可以更快呢?因為水肺潛水時氧氣瓶裡的氧氣,是混合了惰性氣體的,比如氦氣,又是壓縮了的。潛水時,隨著深度不斷加大,壓強也會加大,惰性氣體會溶解到血液中,這個時候如果上浮的速度過快,惰性氣體來不及排出體外,人就已經到水面了,那麼會非常危險,不及時搶救的話,是會死的。我一點兒沒有誇張,這種上浮過快導致惰性氣體無法排出的症狀,叫作“潛水病”或者“減壓病”,每年都有不少潛水者死於此症。

但最令人驚詫與不解的是,黃泉洞裡雖然有沒有任何光線的,但在這黃泉底部,水面之下二十多米的位置,竟然有一層綠瑩瑩的發光體,雖然光線不強,甚至無法穿過上半部泥沙含量較高的水層,卻能將這水底照亮。再朝別處看,嶙峋矗立的怪石上,竟也都披了一層綠光,顯得有些恐怖,如同鬼火一般。

前一天在洞裡,我曾經先用手感受了一下水流,然後再用錫箔紙扔進黃泉,來看流向,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表層水流較緩,加上水色與岩土接近,不易辨別。按理來說,在這黃泉底部應該更為寂靜、平緩才對,可是除了能見度比剛才潛到一半時更為清晰了不少,簡直可算清澈,水流速度也加快了很多。如果不是有錨鏈可以抓住,人不動的話,是會被沖走的。

杜志發還是很有經驗的,畢竟這麼多年珍珠潛水員沒有白乾,他趴在底部,先是朝四周觀察了一番,確定沒什麼危險後,解開腰上的繩子,一頭的掛鉤卡住錨鏈,然後做了個他要巡潛的手勢。雖然水底清澈,而且有那層綠瑩瑩的東西,但還是沒法看出去很遠,視野範圍不會超過十米。十米的範圍內,能觀察到的東西實在太有限了,所以他得儘量朝外圍再勘探。

而我則用手在水底摳出了些那種帶綠光的土,然後又在附近的怪石上摳了一些,這才發現,原來這些散發著柔和綠光的東西,並非泥沙,而是一種植物藻類。

杜志發漸漸遊遠了,我開始朝四周仔細觀察。現在回想起來,那時也真是傻大膽,我和阿發兩人,在對黃泉水下水文狀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直接就這樣潛進去,真是如同找死。不過呢,其實幹任何行當都會有這種情況,叫作無知者無畏,不明白會有什麼危險,自然不會害怕,這也是任何行當內老手總比新手膽子要小的原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