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八章 傳國玉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零八章 傳國玉璽

陳宇回到家,少不得又被蘇憶晚和陳妍一番嘮叨,眼看著沒多久就得出征打仗,陳妍和蘇憶晚免不了擔心陳宇的身子骨吃不消,好在陳宇跟著陳大陳二練功良久,比起剛穿越的時候已經是健壯了不少。

這兩日,武器監就沒消停過,陳宇也把煉製焦炭的配方一併交給了楊紹延,武器監開足了馬力,沒日沒夜的就在裡面打造兵器。

“聖人有旨,宣陳宇即刻覲見。”這天陳宇剛坐到武器監自己的房間裡,外面就來了個小太監傳旨,李二這是急著要見陳宇,陳宇一聽,忙慌慌張張的就跟著內侍一路來到兩儀殿前。

“臣見過陛下。”陳宇躬身行禮的時候偷偷瞟了一眼四周,今兒個那些武將都不在,只有幾個文臣在場。

“子寰來啦,平身吧。”李二揮揮手,看著殿中的這些大臣,清了清嗓子,

“咳~朕此番出兵吐蕃,該是有個原由,哪位愛卿願意捉刀啊?”

陳宇一聽,哦,原來是寫檄文啊,這也輪不到他啊,不論是虞世南還是李綱,又或者是孔穎達和房玄齡魏徵之流,哪個不比他陳宇資格老文筆好,那李二叫他來幹啥了?

其實李二就是讓陳宇來露個臉,好歹也是要帶兵出征的人,多在老臣之中混混,將來也好順理成章的升官兒罷了。

“啟稟陛下,老臣不才,願為聖人效勞。”虞世南第一個出列,他是三朝老臣了,論資排輩那在朝堂之上是無出其右,唯一能和他相提並論的李綱又幾乎不參與政事。

“呵呵,那就有勞虞公了。”李二點點頭,當即命人取來紙筆,虞世南略一思索,當場就在案桌上落筆如飛起來。

陳宇跟著幾個大臣湊過去一看,只見虞世南在紙上寫道,

“吐蕃贊普松贊者,人非賢良,地實寒微。昔充大相面首,曾以男寵入室,洎乎名節,穢亂朝堂。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敬業皇唐之臣,公侯冢子。奉當世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且看今日之天下,竟是誰家山河!”

洋洋灑灑數百字下來,虞世南一氣呵成,縱然陳宇不通古文,也能看出來這篇討伐檄文寫的極其漂亮,不過有一說一,大部分都是捏造的。

陳宇沒想到的是這會兒的吐蕃竟然已經是松贊干布當家了,在他印象裡松贊干布好像這會兒年紀還不大。

其實陳宇記憶的沒錯,貞觀二年的時候,松贊干布年方十二,就在他叔父論科耳和宰相尚囊等親信的大臣擁戴下,登上贊普寶座。他一方面堅守山南瓊結、澤當一帶,一方面追查陰謀毒害他父親的人,經過一番追查,查出為首的幾個人,消滅了許多舊貴族,並消滅了在宮廷內部的敵對勢力,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舊貴族力量逐漸削弱,羊同的進攻也被在年楚河地區的娘氏力量所抵制。

李二之所以有底氣攻打吐蕃

,一方面是因為松贊干布年紀尚小,另一方面吐蕃自身本國內還處於動盪時期,外憂內患之下,李二覺得勝算更大一些。

歷史上貞觀八年的時候,松贊干布還是大唐的小弟,求取公主未果,在貞觀十二年的時候出兵攻打吐谷渾,藉機侵擾大唐國境,被牛進達狠狠修理了一番後,遣使謝罪,委派大相祿東贊入唐致禮,進獻了黃金白銀後,李二陛下才把文成公主下嫁給了這貨。

如今陳宇的穿越擾亂了原本的歷史,貞觀五年,李二就決定出兵吐蕃,一方面主要是為了吐谷渾的棉花,另一方面自然也是李二錢包鼓了,程咬金負責的今朝醉和香水給李二帶來了極大的收益,陳宇又給他獻上了紅薯,李二現在那叫一個底氣十足。

總有魏徵之流覺得大唐應該固步自封,安守現在的國土,殊不知,我華夏泱泱五千年,從最早的黃河流域到春秋戰國七雄爭霸,最後秦始皇一統六國,這時的華夏國土也不過就那麼一小塊地方。真以為後世的大公雞那是靠講道理講下來的?

“虞公文筆不減當年風采,哈哈哈,當真是振聾發聵也。”房玄齡撫掌稱讚著虞世南的檄文。

虞世南得意洋洋的站起身來,這活兒可是個優差,大唐這一仗要是打贏了,寫檄文的可是要流傳於後世的。

李二也拿過檄文來,嘖嘖讚歎著,幾個文臣之間一一傳閱,陳宇年紀最小官職也最低,自然也是最後一個拿到這篇檄文。

“哈哈哈哈,我大唐君臣一心,何愁那吐蕃不滅,唔,子寰吶,去,給朕把印蓋上!”李二心情極好,對著陳宇隨手揮了揮。

陳宇忙捧著檄文躬身一應,一溜兒小跑來到李二身後的案桌上,拿起桌上的印章,突然,渾身猛的一震!用不敢置信的眼光看著手裡那個黑漆漆的盒子。

“我艹,這是大唐啊?那我捧著的,是傳國玉璽???”陳宇被自己這個念頭嚇到了,捧著玉璽的手狠狠哆嗦了一下,把一旁的張貴唬的差點兒沒嚇死。

陳宇強自定了定神,看著眼前李二還在和幾個老臣交流,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陳宇擦擦額頭的冷汗,戰戰兢兢的打開放玉璽的盒子。

只見一方精妙無雙的白色玉璽安安靜靜的躺在盒子裡,比後世的那種玉璽要小的多,只有四寸見方,上鈕五龍。陳宇顫顫巍巍的捧起來,只見這傳國玉璽的邊角的確被一小塊赤金所補起,顯然不是贗品!

“淦,傳國玉璽原來是這個顏色?老子還以為是金色的!”

陳宇膽戰心驚的拿起傳國玉璽,張貴捧過印泥,陳宇小心的蘸上一點,屏息凝神,在檄文上,方方正正的蓋了下去。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即使陳宇不認識蟲鳥篆字的小篆,但是傳國玉璽上的八個大字,後世不知道在電視或網路上見過多少次了,饒是如此,陳宇還是忍不住一陣陣的眩暈。

“臥槽,天下間,誰受得了這八個大字的誘惑啊?”陳宇蓋完

了章把玉璽放回去還戀戀不捨的看了好幾眼,舔了舔嘴唇。

這特麼可是真正的傳國玉璽!據傳“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後統一天下,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這一玉璽,是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唯一信物!

要知道,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據說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就是因為登基後沒能找到傳國玉璽,心理實在不平衡,一生讓人刻了幾十方玉璽,也算是自己安慰自己吧。

至於傳國玉璽的丟失更是有好幾種版本的說法,一說後唐末帝李從珂自戕之時,玉璽便失蹤了。一說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最後一種說法就是傳國玉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只是不管哪一種說法,這方玉璽最終都是沒有能夠流傳至今。

好笑的是,陳宇想起後世的網路上還有人把傳國玉璽和完整版的永樂大典相比較,不知多少鍵盤俠都會說,完整版的永樂大典的意義遠大於傳國玉璽云云。

陳宇那時候聽了就想笑,永樂大典是珍貴,珍貴的無以復加,在歷史意義上甚至可以比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原本更珍貴,但說到底它就是個文獻,如何能與象徵華夏文明的傳國玉璽相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能比傳國玉璽更能代表華夏的東西,在陳宇的認知裡,可能就只有兩樣了,要麼,是黃帝的軒轅劍,要麼,就得是大禹鑄的九鼎了!

只是現在的李二哪兒知道傳國玉璽在後世給弄丟了,在他印象裡,沒這個玩意兒那還叫皇帝嗎?這會子李二還在叉著腰和幾個老臣談笑風生著呢。

陳宇把蓋了章的檄文又恭敬的捧在手裡,遞給張貴,這才回到人群中來。李二和眾臣都沒注意到陳宇臉上古怪的表情,他們的觀念裡是,誰蓋這章不是蓋,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這種重臣更是一年不知道要用多少次玉璽。

“淦,老子也算見識過真正的傳國玉璽了,這輩子不虧!”陳宇尚且還在激動中沒回過神來。

幸好李二也沒發覺出陳宇的不對勁來,又吩咐了幾句,無非是要讓房玄齡保障大軍的糧草工作,別讓將士們餓了肚子等等。

“速速遣紅翎信使送去,不得有誤!”李二拿著檄文大手一揮道。

立馬就有內侍太監上前,捧著檄文出去了,這檄文得交給紅翎信使,舉國臨摹張貼,用以昭告天下,皇帝要打吐蕃了,也是讓吐蕃人豎起耳朵聽著,你唐哥要來打你了,乖乖候著。

“十五日後,大軍出征!屆時朕親自祭天禱告,眾卿且隨朕一道。”李二釋出了最後一條命令,陳宇這才從兩儀殿退出去,朝著家裡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