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極品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局勢變化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8章局勢變化上

“侯爺,馮將軍,皇上親自寫下這份手書,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末將,在南下路上無論遇到誰,務必告訴對方依照手書上計劃行事,絕不能隨意改變攻擊方向,否則軍法處置。”

石頭撕掉手書外面厚厚的包裹,露出潔白紙張,神色恭敬的把手書寄給林梟。

林梟接過手書,坐在馮石虎身邊,開啟手書,兩人看到手書,有驚訝,這份手書與其是寫的,不如是畫出來的,上面僅有百字,餘下全是密密麻麻行軍路線。

“石頭,手書確實出自皇兄之手嗎,他有什麼能耐撤去渾河三郡三道防線,讓各部落騎兵回營。而且手書上,要求我們只需帶兵逐個殲滅。那麼,皇兄呢,他怎麼還不南下,再不回燕國,事情就大條了。”林梟對手書上的建議十分認同,若手書不存在瑕疵,攻下渾河三郡,不過是時間問題。

不過,他也有懷疑,林楓再厲害,怎麼能調動渾河三郡的東胡騎兵呢,按照手書上部署,東胡人會像獵物一樣,傻傻鑽進各路大軍設下的圈套中。

“侯爺勿急,末將臨行前,皇上已經分兵三路南下了,想必現在已經離開了殺虎口。”石頭道,依照臨行前林楓的意思,拿下胡林三郡勢在必得,所以,兵鋒動盪,勢在必行。“另外,皇上在夜襲殺虎口時,活捉了渾河三郡諸將塔豐,拿著塔豐大印調動東胡騎兵的,所以王爺放心,皇上部署十拿九穩。”

再看看手書上密密麻麻黑色箭頭,林梟望了眼馮石虎,心中熱情激昂,攥著拳頭,當機立斷:“馮將軍,馬上派人通知張將軍,立刻殲滅所在部隊的東胡軍隊,咱們分兵三路,自胡林郡北上,配合皇兄奪下渾河三郡,早日南歸。”

“是!”

宋國都城,開封!東部最繁華之地。

經過數代勵精圖治,宋國商業超級發達,財閥散佈各國。

隨意走在繁鬧的大街上,到處是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簷,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宋國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女帝林疏影登基,宋國蟄伏五年,今年,終於按捺不住,開始亮出肌肉。

開春以來,宋國出兵二十五萬,北上攻晉,南下攻鄭,有燕國聯軍協助,宋國在北方吞下晉國九郡,國土面積激增,整體實力亦有極大飛躍。在南方奪下涼鳴關,鄭國名將朱亥戰死沙場,宋國風頭一時無兩。

訊息傳到各諸侯國,昔日恢宏強勢的宋國,又浮現在眾人腦海中,那些以前遠離宋國的微末邦,趨之若鶩的前往宋國覲見,朝拜,大國夾縫中的邦國,開始尋求宋國庇護。

女帝林疏影野心勃勃,接受各邦朝拜時,步伐並未止步,派王爺宋起,東面攻擊梁國,取得不少勝利,但她的野心不止於此,更希冀在來年會盟時,宋國取代趙國,一躍成為北方霸主。

因此,在趙國三王爭奪皇位時,宋國沒有作壁上觀,相反積極參與其中,暗地扮作攪屎棍角色,派人刺殺六皇子趙柯嫁禍三王子趙帆,在趙柯失勢時,又暗地讓在趙國的財閥支援趙柯,回國與三皇子爭鬥,趙柯兩兄弟內耗損兵折將,趙柯敗逃出趙國。

宋國及時改變策略,全力扶持大皇子趙旭,並助其登上皇位,取得壓倒性勝利。

可惜宋國百密一疏,千算萬算遺漏了北方的李牧,更疏忽了裝病不起的趙恆王。

逃往北方的趙柯,在李牧大軍護送下,風光無限的進入都城,眾目睽睽之下拉下趙旭,強勢登基。

裝病數月的趙恆王親自出現在眾人面前,宣佈趙柯登上大統,此舉承天意,順民心。

趙柯繼位,宋國在趙國經營一敗塗地,投下無數錢糧成為水上漂不,還因不少財閥最終支援大皇子趙旭,趙柯一登基立馬全部查封,數以萬計金銀被收繳至國庫。

若僅僅是錢糧,宋國倒也輸得起,但是趙柯繼位後,透過非常規手段,查出當日在府邸刺殺自己的刺客,來自宋國,這麼一來,趙宋兩國立刻處於敵對地位。

本來諸侯各國之間,明裡暗裡都有競爭,這在正常不過了,畢竟,誰都知道,大塊頭有大力量,不想被欺負,不想被吞併滅國,唯有積蓄實力,尋求自保。

然而,宋國公然派出刺客,刺殺趙國皇子,這個皇子不巧登上大統,那麼,曾經被刺殺的人,自然不會對宋國有好臉色看。

趙柯因為出身不好,從前被大臣欺負,被皇兄皇弟欺負,而今又被外國人欺負,還冒天下之大不韙,暗殺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年輕氣盛的趙柯,自然不能忍受了。

不日前,趙國信使送來詔書,要求宋國割地,彌補曾經刺殺趙柯的過失,否則,趙國虎賁軍揮師東進,會讓宋國付出代價。

趙柯信中語氣森然霸道,卻忽視了一件事情,女帝林疏影以前就沒有怕過趙國,連他父親趙恆王在位時,也不派人去趙國覲見,逢年過節不去送賀禮,何況眼下趙柯繼位,趙國局勢不穩,世家排斥不,單單李氏舉族遷移,對趙國造成的危害就是兩三年難以癒合的。

一個毛頭子,林疏影根本沒有放在眼裡,若戰,刀鋒相見便是了,宋國數十萬虎狼之師,何時怕過。

而今的宋國,再也不是當年處處隱忍的宋國,而今的趙國,也不是當初雄霸北方的趙國,女帝早有爭奪北方霸主地位,還怕沒有機會與趙國刀兵相見內。

林疏影這般自信,原因無非有二。

其一,諸皇子爭奪皇位時,大皇子趙旭的支持者,封子修調兵入京公然懷疑先皇詔書,與李牧及趙柯針鋒相對。

趙柯繼位,封子修自然沒有好下場,管你名將還是手持雄兵數十萬,直接抄了封子修家,全下七十餘口全部打入死牢。

此事若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或許不是什麼大事,亦不會舉國矚目。然而,封子修乃趙國與李牧齊名的名將,一生為趙國南征北戰,打下不少領土,立過不少汗馬功勞,這麼一個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打入死牢,趙國虎賁軍,尤其南大營隨封子修征戰的虎賁軍不答應了。

南大營主要將領,寫下手書,二十萬虎賁軍按下血手印,手書送至國都邯鄲,要求趙柯釋放封子修,給大家一個交代。

武將要挾皇上?趙柯不僅沒有答應,相反,以南大營主要將領在攻鄭之戰中,玩忽職守,致使南大營三十萬虎賁軍,慘遭水患,損失慘重為藉口,下令都城的禁衛軍遠赴南大營,抓捕了南大營主要將領返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本來趙柯繼位,除了百姓支援外,朝中支持者極少,這麼一來,連軍中也出現牴觸聲音,何況對方還是二十萬虎賁軍呢,在禁衛軍去南大營抓住虎賁軍將領時,南大營虎賁軍在主要將領李鐵虎,郭名俠策劃下發生譁變,擁立流亡在西面陳國的三皇子趙帆為皇上。

趙帆登基,虎賁軍迅速佔領從前駐防之地,佔趙國十三郡,都城設在趙國南方大興城,對外宣稱南趙,與趙柯南北對立。

而趙帆原本在朝中,有許多世家文臣支援,加之極有聲望,眼下趙柯又在朝中清洗門閥世家舊臣,因此,朝中不少世家舊臣,名臣聞風趨之若鶩,紛紛前往大興城,投靠趙帆。

這樣一來,原本在民間呼聲很高的趙柯,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驅逐李氏,囚禁名將,牽連諸將,一件件事情被擺上檯面,更因趙帆在大興城登基,讓原本實力雄厚在北方獨霸的趙國,一分為二,

趙柯與趙帆,雙方聲望,實力,此消彼長,趙柯治理趙國短短不足半月,讓趙國實力喪失不少,連支援趙柯的李牧,對趙柯在處理南大營諸將的問題上,也頗有微辭,乾脆帶兵返回北大營,不理朝中之事。

趙柯頗有才能,否則,趙恆王不會處心積慮設下圈套,囚禁了不少名臣宿將,然而,趙柯到底行事太過激烈,因為皇子期間,長期受世家排斥,在處理世家問題上,不免過於偏激,釀成了今日之禍。

當初趙恆王因大皇子之事囚禁了不少名臣宿將,倘若趙柯繼位,對這些人採取拉攏姿態,在對世家問題上徐徐圖之,興許不光不會成為眾矢之的,還會受到世家支援,可以大刀闊斧進行變法。

女帝林疏影在接到趙柯手詔時,第一時間驅逐了來使,相反主動與趙帆建立南趙國交好,互通有無。

其二,趙國攻宋,除了南方迂迴穿過鄭國,攻入宋國腹地,東面和北面兩處用兵,均需穿過燕國,依照林疏影對林楓瞭解,別虎賁軍踏入燕國土地,就是在燕國邊境陳兵,林楓也不答應,所以,壓根不把趙柯威脅放在眼裡,要打,先打敗燕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