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極品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棘手事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1章棘手事情

入宮數日,林楓本以為遠離硝煙戰火,他該放鬆放鬆休息了,可惜天生勞碌的命。

別勝新婚的思念,自是不言多語,更煩惱在於,朝政上各種繁瑣事情,實在沒有打仗來的痛快,然而,這些又皆為韓雪箋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天長日久積累下來,急需他親自處理。

好在林楓不覺的自己有多差,朝政上亦勤勤懇懇,幾日上朝下來,透過大臣之口,及皇后講述,林楓惡補了半年來北方局勢變化,各諸侯之間產生的矛盾,及當前北方局勢。

在聽到趙國之事,特別在聽到趙恆王死後,趙國兄弟反目,大臣心生間隙,郡縣軍營被破壞,錢糧被李氏卷走,大將封子修被貶。泱泱大國分崩離析,分為南趙北趙,林楓心中唏噓不已。

趙國乃北方霸主,若君臣齊心,勵精圖治,秣兵歷馬,不出三年,絕對有資格對外發兵,踏上統一北方的道路。

可惜趙柯繼位,不能審時度勢,看清北方格局,反而,對朝中名臣宿將下手,現今落了個分崩離析的下場,實在讓人惋惜。

當前北趙雖強,卻早已沒有昔日趙國氣勢,就趙柯目前表現出來的格局,他反而以為尚不如趙恆王。現在北趙準備率五國之兵,李牧領兵攻宋,實乃義氣之爭。

不過,林楓亦暗中慶幸,還好打下渾河三郡,軍力土地暴增,不然趙國分崩離析,燕國會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被各諸侯國討伐。

這會兒,燕國有數十萬大軍,包括東胡二十多萬騎兵,無論任何諸侯國,誰敢有窺視燕國之心,也必須先掂量掂量自己能耐。

另外,燕國潛移默化中變強,趙國逐漸勢弱,林楓以為這對燕國來講,不光不是壞事,相反,有大大好處。

以前趙國太強,燕國兵鋒指向趙國,有蚍蜉撼大樹之嫌。

而今,北趙燕國依然不敢碰,然而南趙,面積超過燕國,軍力卻不過二十餘萬,燕國若動,有壓力,卻未必不可以吃下南趙。

林楓盤橫著,是不是,在解決完朝中事情,可以與司徒,文季師商量,嘗試著動動南趙了。

有了想法,趙國之事,林楓暫時不關注了,這會兒,依著皇后所言,燕國有四件事情急需他處理。

其一,趙國內亂,李氏逃往燕國,先前趙柯通緝令,後有李氏攜帶巨資,是留是逐,急需定奪。

其二,戎族使者入京,尋求燕國保護,希望把部落遷移在胡林郡。

其三,宋國使者來京,告知女帝希望在年前,與他會面,商討兩國之事。

其四,趙國使者入燕,一方面要求燕國交出李氏族人,另一方面,趙柯行霸王指令,要求燕國出兵,合趙鄭晉梁陳燕六國之兵,李牧為首,攻打宋國與南趙。

另外,燕國還有自己內部事務要解決,其一,林楓入京時,在北門宣告遷移百姓,分土地,這怎麼遷,具體遷多少,年關前,必須拿出詳細規劃。

其二,新政大體框架實施兩年了,取得不菲成就,林楓以為是時候開始細化新政措施,趁熱打鐵全部落在實處。

六件事兒,無不是大事兒,必須在年關前有詳細規劃,有些事情還要在年關前解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就外部發生的四件事而言,在李氏去留問題上,林楓打心裡希望留下李氏。

李氏貴為門閥,本與林楓施政有所衝突,只是燕國經過兩年來新政實施,對世家門閥有極高限制,就是段溫兩家,在燕國經商,亦有高於普通商人的賦稅,李氏入燕,賦稅方面肯定不得馬虎。

重稅,還不是林楓接納李氏的主要因素。

李氏入燕,毫無根基,若想把持朝政,根本不可能,這需要一代或兩代人經營。另外李氏手中握有數以萬計錢糧,遠遠超過燕國兩年來戰爭所得,及段溫兩家資助。

對於不斷興兵作戰的燕國,李氏手中巨資,就是燕國接納李氏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李氏乃延續千年的門閥,家大業大,主系旁支族人中,人才濟濟,若李氏族人肯替燕國效力,李氏族人中的人才,亦是接納李氏因素之一,畢竟,這樣能夠填充燕國人才不足的缺陷。

金錢與人才,無不是燕國或缺的東西,李氏偏偏帶來這兩樣東西,自是正中林楓下懷。

趙柯對李氏發出的通緝令,什麼收留李氏,便是與趙國為敵,在林楓看來有口無遮攔。

他不會懼怕,亦不懼戰。北趙沒有封子修及麾下南大營數十萬兵力,僅剩李牧及北大營五十萬虎賁,就兵力而言,還不如燕國。

一旦開打,北趙還需掂量掂量,燕國實力不行,南趙卻在虎視眈眈,恐怕早盼著北趙動兵,趁機出兵北上呢。

雖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林楓相信,明裡暗裡,希望對趙國用兵的諸侯國不少,便是燕國與南趙聯合起來,亦令北趙收尾難顧。

北趙今時今日還能號令諸侯國,無非有李牧存在,及北趙繼承趙國大部分國土,面積依然極廣,不亞於宋國,若徵兵,不出兩年,能夠訓練出五十萬虎賁軍。

只是,倘若因為李氏之事,與北趙不歡而散,燕國不懼趙國,林楓亦不懼趙柯兒,大不了燕國投靠宋國,與宋國共進退。

宋國女帝林疏影,急於在年前與自己會面,想必就是因為六國聯軍之事。

六國之中,燕國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軍隊數量最多的,可是,燕國在邙山地區有十多萬軍隊,在渾河地區有十多萬軍隊,又有侯銘封,雷傑英,馮石虎,林梟,柳玄遠麾下數十萬軍隊,若實力也不容覷。

何況一年來,燕國東征西討,所向披靡,數十萬軍隊,除了東胡俘虜外,全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無論投向北趙,還是投向宋國,都是不的力量。

總結以上因素,要解決李氏去留問題,就必須先前與林疏影及趙國使團會晤,依據兩國態度,做出正確抉擇。

那麼接下來,就僅剩下戎族尋求庇護,希冀駐紮在胡林郡的事情了。

何況一年來,燕國東征西討,所向披靡,數十萬軍隊,除了東胡俘虜外,全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無論投向北趙,還是投向宋國,都是不的力量。

總結以上因素,要解決李氏去留問題,就必須先前與林疏影及趙國使團會晤,依據兩國態度,做出正確抉擇。

那麼接下來,就僅剩下戎族尋求庇護,希冀駐紮在胡林郡的事情了。

戎族之事,無關緊要,林楓相信,就算不答應戎族之事,戎族也不敢怎麼樣,畢竟,燕國今非昔比,戎族卻江河日下,打仗,恐怕是戎族萬不得已的選擇了。

搓了搓手,放在火爐上取暖,林楓轉身朝著皇后問道:“雪兒,司徒等人怎麼看待李氏及戎族駐進胡林郡之事?”

這兩件事情,朝堂上商討多日,沒有決定下來,無非是茲事體大,但肯定有主意了,林楓特別希望聽聽司徒等人建議。

“嗯,李氏之事,司徒力主留下李氏,憑藉李氏巨資,對燕國百無一害,司徒認為趙柯的追殺令,有故弄玄虛的嫌疑。而且,當前趙柯希望聯合六國之軍,教訓宋國和南趙,即便燕國收留李氏,趙柯儘管會惱怒,亦不會與燕國敵對,至少沒有擊敗宋國或吞併南趙前,不會!

戎族之事,司徒不建議留下,若萬不得已留下,就必須大幅消弱戎族兵力,否則,就是在養虎為患。”皇后著,忽然語氣頓了頓,道:“司徒大人所言,皆出自公心。然而,戎族之事,相公處理起來,必須考慮菲兒感受,自打戎族使者慕容柒嫣進京,菲兒私下哭了好多次。”

戎族希望把部落遷移在胡林郡,這事兒,林楓不解,征戰東胡前,戎族聯合東胡,趙國,三國攻打匈奴,不光收復先前失地,還在匈奴手中奪下不領土。

燕國出兵東胡,那陣子,戎族舉族遷移至趙國邊境,有趙國庇護,按理來,沒有必要在遷移至胡林郡。

胡林郡不是戎族故土,草場豐富,適合牧馬,終究沒有故土好啊!何況百年來,燕國與戎族互相敵對,燕國強勢了,不討伐戎族已是留有情面,戎族卻還想進入燕國領地,不是找死麼?

戎族有百萬人,三十萬騎兵,無論處於什麼地方,都是一股不力量,林楓不會不懂,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再了,戎族部落地處北趙邊境,有李牧麾下數十萬大軍庇護,匈奴與東胡,絕不敢沒頭沒腦騷擾戎族。

“菲兒,曉得大禮,不是胡攪蠻纏的女孩,可能想家了。”林楓搖了搖頭,輕聲道:“北趙庇護戎族,強過待在胡林郡,除非戎族窺視胡林郡。”

皇后聽著林楓的話,微微搖頭,有些事情發生在征討東胡期間,林楓眼下還不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