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極品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章蘇秦之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章蘇秦之計

蘇秦不愧為鄭國太尉,對諸侯列國情況把握有獨到看法,有著卓絕見識和眼界,整理著思緒繼續道:“諸侯列國中,北方列國騎兵強盛,中原列國步兵出彩,南方列國水師更勝,

當前,鄭國步兵與水師皆強大,放眼列國難覓敵手,唯獨騎兵欠缺,而北方數國,以趙國,晉國,燕國臨近塞外,容易獲得良駒,騎兵氣勢最強。

趙國強勢,鄭國無法撼動,戰則兩倍俱傷。與晉國又相隔萬裡,攻之鞭長莫及,而燕國與鄭接壤,國力羸弱,雖有段溫兩家支援,依然方可一戰。

吞併燕國後,鄭國獲得大量良駒,有了養馬場地,騎兵實力自然增強,再與趙爭雄,可堪一戰。”

“的確,朕也這麼想的,可愛卿為何又同時攻宋伐燕?”李釗認頭,面色中疑慮卻未消除。

蘇秦轉身指著晉國與宋國交接地圖,笑眯眯道:“陛下再看,晉國與宋國接壤之地,一片廣袤平原,近年來,晉國先後敗於宋國,燕國,新皇北辰穹繼位,雄心勃勃,夜以繼日的秣兵歷馬,若陛下聯合晉國。

由晉國騎兵自北面發起攻擊,朱大帥統領二十萬鐵騎軍從東面發起攻擊,宋國雖大,卻也未必經受的起兩個大國聯合夾擊,如此宋國必敗。

而攻燕之戰,晉國參與可減輕我國壓力,若晉國不參與更好,燕國羸弱,豈能承受鄭國兵鋒,伊將軍又是鄭國名將,對燕之戰,可一戰定乾坤。”

不得不,蘇秦分析頭頭是道,兩個超級大國,聯合攻宋,依照宋國無奈來不啃不響的情況,兩國兵鋒定會攻克宋國西北地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場持久戰,宋國經濟雖強,依然無法奈何兩個實力同等的大國。而燕國不足向三大諸侯國,一郡之廣,幾乎忽略不計,只是地理位置優越罷了。

“蘇太尉,此法雖妙,晉國未必會聯合。這麼多年來,晉國屢次南侵,縱然騎兵威力強大,卻被宋國連弩營早嚇破了膽,怕不會輕易南下攻宋。

況且,晉國落寞,國土雖大,實力卻不強,空有沃野萬里,千里草場,良駒無數,可惜從沒有用在正途上。南方被弱宋擊敗,北方受東胡壓制,西面敗在燕國手上,這樣的盟友,你覺得靠得住嗎?”旁邊一名文臣道,這人卻是韓氏之人韓琦,乃鄭國丞相。

晉國曾經實力不亞於趙,還連續三代出現過北方霸主,正是那個時候,晉國北上塞外,驅逐東胡,西入平原,佔據燕國大片沃土,南下侵宋,打的宋國半個世紀歸宿南方。

可惜正如那句老話,富不過三代,晉國三位霸主之後,歷代君主不會是昏庸,便是懦夫,多年來,北方被東胡騷擾,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依舊不能解除隱患。

南面亦開始被宋國反攻,而今數十萬騎兵,卻不敢招惹皆為步兵的宋國,至於西面,用雄心吞併燕國。可趙國強勢崛起,讓晉國不敢吞燕,一旦兩國沒有緩衝地帶,趙強必攻晉,到時三面受敵,情況更糟糕。

反觀宋國,三面亦皆為大國,北方晉國,燕國,西方鄭國,南方面對越國,東面則是梁國。鄭晉兩國雄心勃勃,多次攻宋,卻全部無功而返。

在諸侯國中,常常被稱為弱宋,群雄環繞下,多年來專注內政,若非外敵入侵,萬不得已,從來不曾主動侵犯外國,饒是燕國彈丸之地,也僥倖獨立數十年。

經過兩代君王努力,諸侯列國均知道,宋國富甲天下,卻戰鬥力羸弱,紛紛窺視宋國財富,卻屢屢吃虧。

本以為宋國不外乎有神機營,陷陣營,連弩營,三大營裝備精良,連自稱中原強國的鄭國,在攻宋時,也被步兵方陣和機械兵擊敗,正這兩個兵團分別隸屬陷陣營,機械兵亦屬神機營。

而連弩營則專門剋制北方騎兵,射程之廣,力量之大,在列國中首屈一指,這也是北方騎兵強國忌憚宋國的原因。

蘇秦輕笑,道:“丞相擔憂不無道理,正如丞相所言,晉國皇帝北辰穹眼高手低,才大志疏,國力羸弱。一旦鄭國出兵,再許以好處,北辰穹肯定出兵。

這時,朱將軍帶領鐵騎軍佯裝攻宋,讓晉國成為攻宋主力,爭取多消耗晉國主力騎兵。

而刑將軍帶領鐵騎軍,盡力攻燕,爭取一戰吞併燕國,想來這對兩位將軍不是難事。

更重要,陛下欲統一列國,吞併燕國後,暫時與宋國和解,朱將軍揮師北上,兵鋒直指晉國,朱將軍與刑將軍則聯手攻晉,吞併晉國,不敢輕而易舉,卻也少有阻力。

這時,再休養生息兩三年,鄭國從東北兩個方面,傾全國之力攻宋,宋雖強,未必承受的起鐵騎軍雷霆之勢。”

“好,好,好,好個一石二鳥,朱亥,刑伊柯,按照太尉的計劃行事,此戰乃我鄭國北伐第一戰,朕希望咱們君臣一心,全力以赴,爭取

滅燕佔晉再伐宋。”李釗起身笑意盎然,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丞相,馬上派人去晉國,許以好處,無論花費多少代價,務必拉攏晉國參戰,待訊息傳回,立刻舉兵北伐。”

“皇上,可是北方還有趙國,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該忽視趙國的存在。”韓琦不甘示弱,蘇家財力不強,在軍政上卻隱隱有壓制韓家的勢頭,南方新勝,附庸蘇家的人不少,若這次北伐成功,韓家雖為門閥,恐怕在實力上會被蘇家壓制,所以,他不希望皇上北伐,至少現在不希望皇上北伐。

“韓卿,年前你不是親自前往趙國,與趙王達成協議嗎,鄭國伐燕,趙國不會參與麼?”李釗神情有些不滿,南方新勝,他希望攜大軍氣勢,北上攻燕。

一旦蘇秦計劃得以實現,北方怕再無人阻止鄭國崛起,便是不能統一北方,形成霸主地位,也算實現他的夢想了。

況且,登基以來,他不喜門閥,這些人在朝堂指手畫腳,只為家族謀取利益,蘇秦變法時,許多事情韓家不支援,相反還暗中阻止。若非依仗韓家財力,早被韓家驅逐出鄭國了。

“可是,可是,皇上,趙王目光短淺,蛇首兩端,一旦有人蠱惑,未必會履行盟約。況且趙國朝堂名臣宿將不少,未必不會看出鄭國意圖,皇上謹慎啊!”韓琦道。

李釗瞪了眼韓琦,喝道:“朕為鄭國崛起,沉默了十五年,今鄭國強大了,你還讓朕沉默,那麼,朕當初為何變法,為何圖強,何不做個花花公子。韓琦,今日之事,不必再,朕主意已定。”

“臣遵旨!”韓琦落寞拱手道。

鄭國朝臣定下的攻宋伐燕計劃,此刻林楓斷然不知,他眼下正在蒼巖山巡視。

月前,文季師先頒佈詔安令,許以重金,先後招安了燕國境內三個山頭山賊,又親身輕騎南下北往,也不曉得用了什麼方法,竟把南面紅衫軍,和塞外響馬賊招募回來。

讓朝臣對他刮目相看不,林楓更相信世上有種人,真的能把死的成活的,能把活的成死的,正如蘇秦,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文季師雖沒有兼佩六國相印,可南下北上,不顧個人安危,帶來了六萬多人,這功勞著實不。

不僅解決了燕國內部威脅,更一下子增添六萬兵力,這些人,還全部是亡命之徒。

如今,蒼巖山忽然多了六萬部隊,林楓作為皇帝,豈會不來瞧瞧。

經過一番演練,林楓把兩萬紅衫軍,與一萬多山賊全部劃入趙鴻儒麾下,加上五千鐵甲步兵,與兩萬門閥死士,趙鴻儒麾下實力暴增,差不多有近六萬步兵了。

趙鴻儒在紅衫軍與山賊中,挑選體力強悍,戰鬥意志旺盛者,組成鐵甲步兵,一時間內,六萬步兵中,有四萬鐵甲步兵,兩萬輕步兵。

三萬響馬賊與張羽統領兩萬輕騎兵混合,響馬賊盛名塞外,一個個全是狠角色,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快若閃電。

在他看來,這便是輕騎兵應有的殺傷力,最瘋狂的戰術。

提拔了招募來的諸位將領,林楓把列出的練兵策略交給張羽,趙鴻儒等人後,正在加緊設計改進弓箭,爭取讓達到現在水平。

即長弓輕箭也達到三百米,重箭達兩百五十米,至於連弩,他也懂的製作套路,不過尚不清楚這個時代的製作技術。

黑旗關一戰,宋國的攻城機械,太震驚了,讓他有壓力,特別將來若與宋發生衝突,面對宋國強大的攻城機械,他必須有法子應對。

可惜林楓不知道,這個時代有連弩,在宋國大型弩床也是司空見慣,射程在六百至千米以上,連弩營中有些連環弩床甚至超過一千五百米。

他改進強弓,因為強弓制作方法相對簡單,二來經過與戎族兩次交戰,發覺戎族強攻射程不足以二百米,改進後的強弓,在這個時代,

算得上優秀了。當然,這是他沒有見過宋國連弩與床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