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極品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2章叛國處理,絕不姑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42章叛國處理,絕不姑息

翌日,烏雲蓋日天空陰沉沉的。

北方吹來冷簌簌寒風,似乎隨時降雪。

呼嘯狂風,陣陣響起,像在為戰死的宋軍哭泣、

開封城西,飽受折磨的燕軍,在燕騎尚未撤離時,不得不打起精神,嚴防死守。

南北營,各派出眾多密探,前往燕軍營盤處,秘密監視燕軍動向。

提防這群殺神,悄無聲息,去而復返,

軍營中,殘留屍體尚未清理完畢,被焚燬的帳篷,冒著淡淡煙霧,宋軍來回穿梭戰場,神情嚴肅。

南大營中,不少宋軍目睹昨夜慘象,不禁頭皮發麻,再次作嘔。

一時征戰,最先被戰馬踩踏屍體,經過無數次踩踏,那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場景,令人頭皮發麻。

如此,許多宋軍,依舊要快速清理戰場。

李牧,韓韜,賀柄章等將領,親自視察軍營後,清點傷亡,彙報朝堂。

不得不,加緊時間,安排部分宋軍,在靠近皇都地方,重新建造軍營。

開封城方向,宋起率軍隊,在城頭重新佈防,增添兵力,努力把開封城,打造的鐵通似得堅固。

不管怎樣,南北營,遭遇燕騎襲擊,皇城決不能再讓燕騎襲擊,不然,宋國損失無法估量。

朝堂上,各方官員,連續收到昨夜戰損彙報,滿堂震驚。

訊息傳出,城中不明真相百姓,紛紛在街頭聚集,聲討宋起。

林疏影時代,北方諸侯國征戰不斷,林疏影憑藉合縱連橫,宋國始終對外擴張,還頗有成效。

宋起當政,叫囂宋國擴張速度緩慢,發動政變,囚禁林疏影。

對外宣稱,他登基後,對外征戰,打造大宋國,宋國榮升北方霸主,爭取吞併南方,一統大業。

然而,事實中,宋軍征戰大燕失利,二十萬軍隊,傷亡慘重,訊息陸陸續續傳回。

現在,燕騎兵臨城下,威脅皇都安全。

昨夜一戰,宋軍傷亡慘重,國力受到極大影響。

宋起率軍親自在城牆佈防,聽聞百姓言語,心中震怒,恨不得拿手中馬鞭抽人。

他沒有衝動,與那些人計較,豈不是說,他與那些無知百姓,沒有什麼兩樣嗎?

這時,幸虧林疏影獲悉,及時派官員貼出告示,闡明情況,方才穩定人心。

林疏影對宋起不滿,覺得宋起該對昨夜燕軍襲擊,有全部責任。

假若從前,宋起必須受到懲罰。

奈何燕軍兵臨城下,取得勝利,這時候,宋國需要穩定環境,防止燕軍趁虛而入,煽動人心,造成開封城混亂。

另外,她必須穩定朝堂人心,確保所有官員,團結一致,對抗燕騎,降低損失。

中午時,林疏影召集文臣武將,前往女帝宮中,商議對抗燕騎策略。

女帝招募群臣,不少官員心驚膽寒,畢竟,囚禁女帝時,他們中許多人,背棄女帝,選擇支援宋起。

內心膽顫走進女帝宮,宮中一切正常。

簡燁,田胥,丞相秦明,謀臣柳灼崖,王爺宋起,南大營將領李牧,賀柄章,北大營將領韓韜,梁成明,齊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人,皆為宋國重臣,之前或許因為政見,互相敵對。

不過,南北營遭襲,十萬燕騎駐紮開封城外,三路燕騎討伐宋國。

危難時,宋起主動示弱,意味皇權之爭,暫時告一段落,

當前,宋國必須停止內鬥,刀劍一致對外,集合所有力量,對抗燕軍。

女帝宮,林疏影換上龍袍,端坐上方,素手中,端著茶杯,眸中銳利光芒,掃了眼群臣。

留意群臣中,不少人神情謹慎,林疏影沒有舊事重提,開門見山直言:“諸位大人,昨夜之戰,想來大家有所耳聞,針對來犯之敵,諸位有何禦敵之策?”

林疏影不想提起從前政變中,遭遇群臣囚禁,相反,所以心思,全部放在怎樣對抗燕軍上。

群臣聽聲,暗暗鬆口氣,今日入宮,諸臣中,像丞相秦明,北營將領韓韜,梁成明。

當初,全力支持宋起,昨夜,女帝復位,他們不禁擔心女帝肅清朝堂所有叛逆群臣。

誰知女帝不曾提起叛亂之事,專心處理對抗燕軍。

秦明,韓韜,梁成明緩緩鬆口氣。

丞相秦明率先站出來,移步到宮殿中央,抱拳林疏影道:“陛下,當日微臣一時糊塗,其實微臣效忠陛下的。”

聞聲,林疏影擺擺手,直言道:“往日之事,不必再提,不管當日做出怎樣選擇,朕皆不追究,今日召集諸位前來,只為商談禦敵之策。”

秦明面紅耳赤,引來宋起,韓韜,梁成明陣陣鄙視。

然而,秦明毫不在乎,也不敢耽擱,急忙上前道:“陛下,昨夜遭遇燕軍連續三次襲擊,南營騎兵,六萬人戰死,四萬人受傷,其中兩萬多重傷,恐怕很難作戰。

北營軍團四萬人戰死,三萬多受傷,兩萬多重傷,傷亡較輕。

不過,北營多半攻城器械被焚燬,損失極大。何況,失去軍械,機械軍戰鬥力銳減。

微臣覺得,此刻,南北營宋軍,氣勢低沉,不宜與燕騎作戰。”

言罷,秦明退回去,靜等林疏影做出抉擇,爭取改變林疏影對他印象。

林疏影點點頭,沒有言語,雙眸繼續掃過群臣。

此刻,宋軍落敗,全軍氣勢驟降,要扭轉提升全軍氣勢,在她看來,唯有勝仗來改變。

秦明力主不戰,難道眼睜睜讓燕騎闖進皇都嗎?

或者說,秦明有其他心思。

朝列中,李牧推輪椅出來,向林疏影行禮,朗聲道:“陛下,末將附議,亦不主戰。”

“李將軍,為何?”林疏影不解,詢問李牧。

李牧在軍中,有極其重要地位,又死忠自己,態度非常重要。

按理來說,昨夜南大營宋軍傷亡慘重,李牧該力主征戰,為戰死的宋軍報仇。

為何偏偏不主張繼續征戰?

李牧抱拳,詳細解釋道:“陛下,昨夜末將親眼目睹燕宋騎兵作戰,依照鐵騎當前實力,難以撼動燕軍。另外,北營軍械損耗嚴重,失去軍械輔助,單憑步兵,休想在與燕騎對戰中,取得優勢。

末將提議,暫時設法穩住燕軍,宋軍快速備戰,再尋找機會,與燕軍死戰。”

從前宋軍與燕軍戰鬥力,幾乎旗鼓相當。

然而,昨夜之戰,燕宋很難保持旗鼓相當,除非宋軍迅速補充軍械。

李牧不清楚,朝堂中,是否有多餘軍械,快速填充機械軍損失,打造強軍。

“李將軍,此言差矣,當前燕宋之間,不禁要戰,宋軍要堅持到底。否則,難道眼睜睜瞧燕軍三路大軍,抵達開封城下嗎?”柳灼崖挺身而出,直接反駁李牧建議。

昨夜,他參與戰爭,瞭解戰況。

戰鬥中,宋軍戰鬥力也許抵不過燕騎,一旦燕軍快速推進,迫使宋軍不得不戰鬥。

與其被迫迎戰,不如主動出擊,把戰爭主動性,把握在自己手裡。

何況,在柳灼崖來看,繼續戰鬥下去,燕軍優勢會漸漸喪失,劣勢逐漸凸顯。

燕軍自南方歸來,不曾攜帶多少糧食,此刻氣勢洶洶攻城,假以時日,一旦出現糧食危機,燕軍難以維持,必然撤退。

所以,在柳灼崖來看,宋軍不必與燕軍正面死戰,只要沿途設伏,形成嚴密佈局,阻擋燕軍。

不久後,燕軍自然撤離。

“柳大人,你親眼目睹過燕騎戰鬥力,這會兒,柳大人力主戰鬥,難道要把宋軍推向火坑中嗎?”李牧反問,抬頭盯著柳灼崖。

他親眼看宋軍與燕騎差距,不肯冒然戰鬥,在沒有尋找出破解燕騎方法前,他輕易不與燕軍作戰。

更重要,二十萬鐵騎損耗過半,再戰鬥,全部戰死,他花費心思,朝堂花費銀錢,訓練的鐵騎,豈不是前功盡棄。

柳灼崖沒有停留,冷語道:“李將軍,或許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宋軍阻擋燕軍,未必需要正面禦敵。

何況,燕騎長途跋涉,軍糧極少,瞧天氣,恐怕不久會降雪,從南方歸來的燕騎,勢必沒有攜帶過冬棉襖。

因此,反觀宋軍,糧食充足,棉襖充沛,只要堅守半月,寒冬來臨,燕軍若戰,必然凍傷嚴重,若不戰,自然不戰而退。”

一時,李牧不語,柳灼崖幾乎道明燕宋兩軍處境,燕軍戰力強大外,似乎不佔優勢。

反觀宋軍,除戰鬥力差外,幾乎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必須與燕軍死耗,耗空燕軍耐心,糧食。

龍椅中,林疏影聽柳灼崖見解,滿意點點頭,如柳灼崖所言,必須設法阻擋燕騎,戰事拖延下去,燕軍缺陷會漸漸暴露,再尋找戰機,報仇雪恨。

一番爭論,女帝兩大謀臣之一,簡燁緩緩站出來,看向李牧,又看向柳灼崖,抱拳道:“陛下,微臣支援柳大人建議,不過,避免燕軍出現糧食危機,狗急跳牆,在開封城附近搶劫百姓糧食,造成百姓受損。

微臣建議,必須控制百姓手中糧食,另外,朝堂必須頒佈禁令,任何糧商膽敢向燕軍出售糧食,全部按照叛國處置,絕不姑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