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77 哥祶尼的價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77 哥祶尼的價值

據說馬克曼尼人極盛時期,有近四十萬人口,而即便後來衰敗了,也有二十幾萬的人口。在被羅馬人前後擊潰了五萬人的軍隊,又在南部一通襲掠後,仍舊有十餘萬人。

因此,馬克曼尼地區的開發度,雖然可能無法和希臘、羅馬、馬其頓之類的地方相提並論,但在日耳曼諸部族裡,也算是相當高的了。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馬克曼尼人按照萬尼烏斯的教授用鋪石路將村鎮連接起來之後,萬尼烏斯便可以依仗四通八達的鋪石路和改造後的馬車,迅速的將自己的軍隊在整個馬克曼尼地區調動。

然而,自從離了馬克曼尼人北方最後一個村落之後,萬尼烏斯就一下子從天堂跌進了地獄——狹窄、崎嶇的林間小路,遮蔽住太陽的高大林木,一切的一切都在充分的展示著這一片的荒涼和人跡罕至。

在這樣破落的道路上,不要說那沉重得可怕的一塔蘭特石弩,就算是萬尼烏斯原本用以迅速調動軍隊的馬車,都變成了累贅。逼不得已,萬尼烏斯只好下令一邊讓馬其頓戰俘伐木修路一邊前進,率軍北上的同時,也要先修出一條能夠通行大軍的泥路。

事實上,如果不是帶路的馬克曼尼老人表示,只要再往北走一天的路程就能夠到達南谷要塞了,萬尼烏斯已經打算就此紮營等待上一批信使回來再說了。

在愁眉苦臉了一陣發現眼下的情況根本沒辦法好轉之後,萬尼烏斯也只得耐著性子,任由大軍龜速前進,同時拉了幾個嚮導,詳細的打聽起哥祶尼人的情況來。

按照哥祶尼人自己的說法,原本他們也是在斯維比人那邊的一個次等部族,後來因為不堪忍受塞姆諾內斯人的侵擾於是向東遷移,想要找一塊可以安居的土地。

但不幸的是,和之前巴斯塔奈人遷移時的情況完全不同,此時東南邊適宜居住的土地已經多半被諸部族瓜分完畢,並沒有空地可以讓新來的哥祶尼人定居。

另一方面,馬克曼尼、阿累夷等幾個大部族,也存了讓哥祶尼人替他們抵擋塞姆諾內斯人的心思,所以並不給他們讓開道路。

結果,急於遷移的哥祶尼人理所當然的選擇了用斧子說話。

不幸的是,原本哥祶尼人就不是什麼大部族,而他們所選的對手則都是人多勢眾的地頭蛇。幾戰下來,哥祶尼人並沒能取得他們所想要的離開困境的通路,仍舊被憋在荒瘠的山地中,而且和周邊的幾個大部族都結了仇。

最後,遷移無門,又不能迴歸的哥祶尼人不得不接受現實,呆在了貧瘠而荒涼的山溝裡。

為了生存,哥祶尼人最終從所有貧瘠荒涼的山溝中,選擇了比較靠近,相對產出豐盛一點的三個大山谷定居,並依據這三個相互連接的山谷彼此的位置,將這三個山谷分別稱為東谷、西谷和南谷。

而為了安全,哥祶尼人則在東谷東口、西谷西口、南谷南口分別修築了三座石頭要塞,死死的卡住了三個山谷的入口。

從此之後,哥祶尼人就在山谷中安居下來,靠著貧瘠土地可憐的出產,山林中危險的獵物,以及少量的牲畜養活族人。

幸運的是,哥祶尼人在山間發現了一座鐵礦。

經過幾代人的鍛鍊,哥祶尼人成了優秀的礦工和鐵匠。憑藉著更加精良的鐵器,雖然他們的人口有所下降,但他們的生活卻比之前好了不少。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幾個大部族已經不再在意曾經的衝突之後,哥祶尼人偶爾也將自己所製造的武器,和這些大部族交換一些糧食和牲畜。

不過,雖然大部族都很喜歡哥祶尼人製造的武器,卻並沒有因此而忘記他們那讓哥祶尼人抵擋塞姆諾內斯人的初衷。

而且,幾個大部族也不是沒有對哥祶尼人所掌握的鐵礦動心——所以,哥祶尼人和周邊的幾大部族,就這麼時戰時和,一直拖延到了現在。

聽了馬克曼尼嚮導所講述的,萬尼烏斯更加堅定了要將哥祶尼人完全掌握在手中的決心。

馬克曼尼人只知道可以用哥祶尼人抵擋塞姆諾內斯人,只知道哥祶尼人所掌握的鐵礦資源,卻完全沒有考慮到,哥祶尼人所佔據的土地本身的戰略價值——整個日耳曼地區的核心地帶,交通樞紐。

按照馬克曼尼人的說法,東谷、西谷和南谷相互連接,東谷向東可以進入阿累夷人的土地,南谷向南則進入馬克曼尼人的土地,西谷向北則是塞姆諾內斯人的土地。再加上三個要塞的關卡作用,如果完全掌握在萬尼烏斯手中,萬尼烏斯就可以隨時將自己的軍隊調動到整個日耳曼的任何一個方向上。

對於萬尼烏斯將來要建立的日耳曼帝國而言,這樣一個關鍵點,是必須牢固掌握不可的——當然,在這些該死的山谷中修建起寬闊便捷的鋪石盧也是必須完成不可的工程。

另外,哥祶尼人本身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職業礦工、職業鐵匠,這兩個職業所代表的意義,就連馬克曼尼人和阿累夷人都知道,萬尼烏斯又怎麼會看不明白?

不過,反過來說,既然如此,萬尼烏斯之前所制定的以勢壓人的計劃,也許反倒行不通了——萬尼烏斯暫時不可能把哥祶尼人從他們的家園遷移出來,駐進去自己人,那麼想要牢固控制這一帶的唯一辦法就是使哥祶尼人真正的成為他的自己人。

展示自己的實力當然是必須採取的措施。但是另一方面,讓哥祶尼人心悅誠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加入,才是更重要的。

不過,這一點,也是滿困難的——真想讓哥祶尼人心滿意足,就該讓他們遷移走——但如果真的讓哥祶尼人遷移走了,他們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萬尼烏斯要在讓哥祶尼人繼續呆在他們那貧瘠的土地上的同時,給出讓他們留下去,並且支援自己的理由——這就難辦了。

萬尼烏斯為了哥祶尼人的事情發愁的時候,之前派出去的使節團裡的幾名護衛出現在了萬尼烏斯的大軍前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這個訊息的萬尼烏斯立即下令將幾名護衛叫進來,詢問他們哥祶尼人那邊的情況。

聽了護衛講述,萬尼烏斯才知道,打上哥祶尼人主意的,並不只有他自己而已。

在西邊,塞姆諾內斯人在西谷要塞外集結了兩萬人的軍隊,之後派遣使節進入西谷要塞,要求哥祶尼人投降。

而東邊,雖然阿累夷人因為對巴斯塔奈人的戰爭而無暇西顧,哥拖內斯人卻不甘寂寞,悍然發兵東谷要塞,準備趁著阿累夷人和巴斯塔奈人打得熱鬧的時候,先把哥祶尼人的問題解決掉。

同樣基於要塞易守難攻,如果強攻會平白損失很多人的考慮,哥拖內斯人也派遣了自己的使節,要求哥祶尼人投降。

到了這種時候,哥祶尼人的問題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眼下,哥祶尼人不過三四萬人,作戰時得連女人也一起上陣,才能勉強湊出個兩萬人的軍隊。無論是塞姆諾內斯人還是哥拖內斯人,如果不計代價的強攻,都能輕而易舉的把哥祶尼人打殘,並迫使他們投降——雖然這樣作戰損失確實會很大。

如果只有塞姆諾內斯人發兵前來,又或者只有哥拖內斯人發兵前來,哥祶尼人說不好就只能投降了。

但是現在,見到雙方的使節幾乎是同時進來,哥祶尼人頓時看到了希望,於是樂呵呵的將雙方使節安排到了一起——你們兩家都人多勢眾,我們哥祶尼人得罪不起,但我們一次也只能投降一家,不如你們商量商量,看看我們是讓塞姆諾內斯人幫我們駐守關卡對抗哥拖內斯人呢,還是讓哥拖內斯人幫我們駐守關卡對抗塞姆諾內斯人?

這一手很無賴,也很有效——儘管塞姆諾內斯人和哥拖內斯人的使節都氣得臉紅脖子粗,恨不得直接操傢伙開戰,卻還是不得不耐著性子,坐到談判桌前,和哥祶尼人談起投降的條件來。

萬尼烏斯所派出的使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南谷要塞的。

於是,顯而易見的,場面更加混亂了——原本是楚河漢界,現在變成了三國霸業。

這個時候,傻子都知道,不能打壓哥祶尼人,只能拉攏他們。

於是人多勢眾財大氣粗的塞姆諾內斯人大手一揮,表示願意將哥祶尼人祖上的土地全部歸還給哥祶尼人,並且支付給他們足夠全部上下兩年使用的糧食。

許諾了這個條件之後,塞姆諾內斯人的使節都覺得自己給出的條件太優厚了,反倒讓人覺得一點誠意都沒有。然而哥拖內斯人卻全不在意,直接在自己的地盤上劃了一片草場,順便把屬於阿累夷人的山林也一併送給了哥祶尼人——同時,作為添頭,哥拖內斯人送出的還有上萬頭牛羊——畢竟,糧食吃光了就沒了,牲畜卻可以蓄養起來,越養越多。

到了這種情況下,談判就變成了三家鬥富。但問題是,萬尼烏斯的使節臨行前,並沒有得到萬尼烏斯“隨意開價”的授權。而且萬尼烏斯的家底顯然也無法和兩個在日耳曼地區赫赫有名的大部族相提並論——所以,從一開始,萬尼烏斯就出局了。

但那名使節也毫不怯場,在兩家鬥富的時候始終一言不發,直到雙方都不能開出更高價碼的時候,才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這一開口,就把與會的所有人都嚇尿了:“我們的首領萬尼烏斯,掌握著神靈傳授的技術。我們不過學了點皮毛,同樣一片土地所產出的糧食,已經是之前的兩倍了。而首領親自照料的土地,則有六倍的產量。”

只這一句話,所有人都閉上了嘴——於是,會議什麼的,以後在開,各部族使節先回去跟能做得了主的人商量去——而萬尼烏斯的使節,則安安穩穩的在哥祶尼人的地方住下來,大吃大喝,順便和哥祶尼人拉關系處感情,只派出幾個最可靠的護衛前來向萬尼烏斯彙報自己的成果。

——————————————————————————————

今天,三更依舊。不過存稿真心沒了……要死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