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01 第一次世界大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1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也是文明人和野蠻人的最後決戰——雖然這時候看起來文明人和野蠻人之間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了——發生在大約公元前三十來年的時候。

因為萬尼烏斯偷懶,直接沿襲了希臘和羅馬人的曆法,並沒有按照自己的生辰重新制訂一個“萬年曆”或者“艹歷”,所以日耳曼人歷史對年代的記載很混亂。

這直接導致了後人對於一些大事的具體發生事件抱有爭論——比如羅馬滅亡之戰的具體年代。

不過,確鑿無疑的是,這場戰爭是以攸剋星海大海戰為開端的——儘管亨利被授權領導戰爭議會進行這場戰爭,但最先動手的卻是執掌敖德薩的老爺子——那位已經征服了博斯普魯斯海王國的老戰士仍舊象他年輕時一樣勁頭十足,而且在日耳曼海盜中威望無兩。

帶領著敖德薩軍團、博斯普魯斯輔助軍團,以及薩爾瑪提亞鐵騎,老爺子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艦隊粉碎了羅馬人在攸剋星海的抵抗,登陸小亞細亞。

按照萬尼烏斯所建立的優良傳統,敖德薩人打出了“推翻羅馬統治,爭取地區自治”的旗號。

但遺憾的是,這一口號在小亞細亞並不像在歐羅巴那麼有效。

當地權貴很多都曾經受到老盧庫盧斯的恩惠,後來又得益於小盧庫盧斯在當地仁慈而且寬厚的統治,並不反感羅馬。而當地平民則有很多已經成為羅馬公民,剩下的也有很多即將成為羅馬公民。

尤其是,當屋大維聽說日耳曼人採取了行動之後,立即就決定停止羅馬人之間的爭鬥一致對外——刺殺小盧庫盧斯的兇手遭到了懲處,而小亞細亞、希臘和馬其頓也被迅速確定為小盧庫盧斯的副將的領地。

於是,當萬尼烏斯的老爹率軍進入小亞細亞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是一個團結的小亞細亞。

這樣一來,日耳曼人的軍隊雖然在當地連連取勝,卻始終沒有取得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和小亞細亞同樣舉步維艱的,是西班牙地區。

不列顛人、高盧人和阿奎丹尼人三國聯軍一齊進入了西班牙,卻發現在十幾年前還期待著推翻羅馬人自己做主的當地人已經改變了主意。儘管仍舊有些當地人期待著能夠成為國王,但更多的當地人卻認為眼下日耳曼人而不是羅馬人才是真正的大敵。

西班牙地形崎嶇複雜,不利於大軍展開,而入侵者又不是很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只能依靠少數試圖透過這場戰爭改變自身地位的當地人——但是入侵者還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可靠。

結果,西班牙的戰局比小亞細亞更加糾結——雖然入侵者透過強大的海軍直接將兵力投送到西班牙南部的平原並佔領了那裡,但面對當地人在山地展開的不屈不撓的遊擊戰爭卻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這個時候,萬尼烏斯的一封信挽救了三國聯軍——日耳曼國王告訴聯軍統帥們,他們只需要佔領當地富庶的平原,並扶持起當地人的國家就可以了,至於西班牙全境,那應該是當地人自己解決的問題。

而與此同時,萬尼烏斯自己正率領著四個野戰軍團,以及達西亞、色雷斯兩國的盟軍在馬其頓和希臘地區高奏凱歌。無論是堅定的羅馬軍團,還是並不可靠的馬其頓、希臘輔助軍團,在野蠻人聯軍面前都不那麼可靠。

在這場戰爭的最初,萬尼烏斯就確立了兩個標準——他屠殺了一座抵抗他的城鎮,將這座城鎮裡掠奪來的全部財富的一半用來獎賞另一個因為畏懼而主動投降的城鎮。

這樣,那些對自己的防衛能力沒什麼信心的城鎮便紛紛望風而降,使他的推進變得格外順利。

最後,萬尼烏斯的大軍一直推進到地中海才停下。

在雅典,萬尼烏斯“邂逅”了一名嬌小、羞澀的希臘少女。

事實上,萬尼烏斯很清楚,這是當地的希臘貴族對萬尼烏斯的一個試探——對於那些在當地擁有極大財富和權勢的人而言,誰是統治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證。

在讓自己的妻子和希臘少女徹夜長談的同時,萬尼烏斯迅速的整理了當地貴族們的狀況,之後給了試探者一個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反應——日耳曼國王宣佈那位少女成為了自己的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妻子。

之後,萬尼烏斯毫不留情的宰掉了不少當地貴族,理由是“萬尼烏斯不喜歡他們”。

用血腥殘暴的手段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誰才是真正的主人之後,萬尼烏斯迎娶了自己的第七個妻子,將自己的奴隸,那個來自敘利亞的德薩扶持為希臘國王,並把自己妻子的那個微不足道的小家族中幾乎所有的男性,以及德薩周圍的希臘人全部提拔為這個新國家裡的權貴,同時留下兩個野戰軍團負責協助德薩。

完成了這一切的萬尼烏斯毫不停留的率軍進入小亞細亞協助自己的父親,而德薩則留下照看局面。

然而,真正的大戰役還是在義大利展開的——當萬尼烏斯的長子亨利親自率領禁衛軍團、十個野戰軍團,以及數萬比爾及、日內瓦盟軍南下的時候,屋大維就知道,這將是決定羅馬生死的戰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此,屋大維從西班牙、馬其頓、希臘、阿非利加、埃及、敘利亞等地將他信得過的軍團全部調回了義大利,並緊急在義大利徵募了十個軍團。

在義大利北部,兩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戰團正面撞在了一起,並且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和習慣於防守反擊的萬尼烏斯不同,亨利自幼便受到萬尼烏斯的教育,長大後又得到了戰爭議會幾乎所有人的教育,對一場戰爭中的各個環節都有足夠的瞭解。

在剛開始因為輕敵而和屋大維展開了一場血戰,得到了一個慘勝的結果之後,亨利便立即改變了策略,開始大規模的修築防禦工事,擺出一副打算將亞平寧半島攔腰截斷,和羅馬人各拿一半的姿態。

儘管這種姿態完全不符合萬尼烏斯交給亨利的任務,卻準確的集中了屋大維的軟肋——對於前來搶劫的日耳曼人而言,能搶到多少是多少,可對於屋大維而言,哪怕丟失一寸土地都是他畢生的恥辱。

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在一群將領和貴族的催促下,屋大維不得不主動率軍進攻日耳曼人的營壘,以防他們真的用一道長牆徹底的將整個義大利攔腰截斷。

數以千計的羅馬老兵因為這種愚蠢的命令徒勞的撞死在日耳曼人的防線上之後,羅馬貴族們也終於意識到了他們的失誤,改變了策略,和日耳曼人僵持了起來。

之後,當不列顛人和日內瓦人的艦隊切斷了義大利的糧食補給線之後,來自全世界的羅馬軍隊很快就變得難以為繼——義大利地區人口稠密,卻並不出產糧食,而橄欖油葡萄酒之類的東西顯然填不飽肚子。

在經歷了足足半年的糧食緊缺之後,羅馬人民終於不堪忍受了。

幾乎是在亨利判斷羅馬軍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發動了全面進攻的同一天,羅馬城裡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已經兩個月沒有領到救濟糧的無業遊民們攻進那些貴族富豪家中,搶劫一切能吃的東西——之後,大火燒掉了半個羅馬城。

在決定性的戰役中殲滅了屋大維半數軍隊之後,亨利一路南下,勢如破竹,輕而易舉的將整個義大利變成了日耳曼人的土地。

然而,在取得了勝利之後,亨利和萬尼烏斯之間卻爆發了嚴重的衝突——原本已經封鎖了義大利的艦隊就在屋大維逃到義大利南段的前一天,突然被撤走了,這直接導致屋大維和他的殘軍逃到了阿非利加。

在羅馬城的元老院裡,憤怒的亨利獅子般的咆哮,讓所有的侍衛都忍不住感到擔憂——這場衝突的勝利者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對這個國家而言都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自始至終,萬尼烏斯都只是保持沉默,做出一副認真而耐心的姿態,聽自己的長子咆哮著,直到最後對方停止咆哮,等父親給自己一個說法,才一臉無所謂的回答:“你已經奪取了整個義大利,總要給我未來的孫子們留點像樣的敵人吧。不然,他們怎麼敢自稱是日耳曼人?”

這個回答讓小獅子目瞪口呆——他才剛剛開始領軍作戰,父親剛剛娶了第七個妻子,竟然已經開始想著孫子的將來了。

不過,這個回答也奠定了世界的格局——日耳曼人和他們的盟友們統治歐羅巴和小亞細亞,而屋大維也避免了滅亡的命運,得以在阿非利加休養生息,統和當地人,試圖捲土重來——在此之後,羅馬人復國的戰爭,陸陸續續打了上百年,創造出一系列日耳曼名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