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32 信仰的轉變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2 信仰的轉變 上

在萬尼烏斯整頓軍隊,靜候進一步的情報的同時,羅馬內戰仍在繼續進行著——凱撒已經開到了西班牙,並且和龐培的軍團展開了激烈的交戰,而且互有勝負。

而北方的戰事,也是類似的情況——儘管塞姆諾內斯人的軍隊實力比剩下的四個部族要強大,但在經過了萬尼烏斯一陣折騰之後,塞姆諾內斯人也多少有些後繼乏力,於是面對四個部族聯軍的進攻只謹慎的採取了守勢,而並沒有表現出之前那種咄咄逼人的姿態。

與此同時,萬尼烏斯也開始慎重的考慮起日後如何和東方部族聯盟、北方部族聯盟、芬尼人和蘇約內斯人相處了。

對於塞姆諾內斯人,萬尼烏斯沒什麼好猶豫的,只能徹底的擊敗、征服,之後將對方分拆,吃掉。

但對於剩下的四個部族,就有些問題了。

想要和平的和對方合併,對方未必會同意。武力強行征服,消耗時間精力不說,還真就不一定能夠達成目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尤其是蘇約內斯人——對方畢竟是傳統的海軍大族,而目前戰爭議會的諸多部族裡並沒有哪個部族是水軍強勢的。

就算萬尼烏斯已經提前將老爹和一群人派去了攸克辛海做海盜,那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練出來的。而自己顯然不可能等到三四年之後滅了蘇約內斯人再對高盧和不列顛動手。

而和對方的聯盟,其實從情理上分析更加的不切實際——以戰爭議會目前的實力,雖然說不能壓制塞姆諾內斯人,但要壓制蘇約內斯人卻很容易——難道有誰會放心的和一個實力遠勝自己的人聯盟嗎?

對這些問題想得頭疼之後,萬尼烏斯便索性再次派出了使節,邀請諸部族的首領、長老們前來日耳曼青年公社,商討接下來的作戰方略——到不是萬尼烏斯信不過戰爭議會的議員們,只不過,這一次的事情,實在不是議員們可以做主的。

因為之前已經立下血誓支援萬尼烏斯,這一次諸部族的首領們來得特別快,在萬尼烏斯的信使派出後的第十天就全部到達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這一次,是萬尼烏斯第一次主動召集所有的首領們開會,各部族的首領們都表示出了足夠的重視,不止自己來了,還帶來了族裡最老資格的祭祀和長老們。

而且,因為萬尼烏斯特別說明了這次會議討論內容的重要性,諸部族的首領們甚至將各部族內那些強大家族的首領們也一齊帶來了——這下,就連萬尼烏斯的“國王大廳”也裝不下這麼多人了。

於是,萬尼烏斯不得不直接動用了萬尼烏斯戰球館。

在萬尼烏斯戰球館裡,來自十個大部族和四個小部族的上百名代表齊聚一堂,坐在木凳上聽著萬尼烏斯介紹情況。

當然,萬尼烏斯是不必自己親自介紹的——反正希臘人的口才要勝過自己,而且也一副非常樂於為自己服務的姿態,所以萬尼烏斯只是舒坦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和自己的三個妻子、三個孩子在一起,和代表們一同安靜的聽著德薩的解說。

儘管得到了萬尼烏斯全部授權,而且提前寫出了講稿,德薩所說的,仍舊只是當前的情況——在還有足夠的力量和凱撒對抗的時候,萬尼烏斯才不會愚蠢到公開自己對羅馬的敵意呢,哪怕是在戰爭議會諸部的代表們面前。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這些人中一定沒有親羅馬的傢伙。又或者萬一哪個笨蛋不小心把這事透露出去,也許在凱撒擊敗了龐培之後,自己還沒能積累起足夠的實力,凱撒就會直接率軍來對付自己了。

因此,德薩的解說中,僅僅只涉及到日耳曼地區的局勢,對日耳曼之外的事情完全避而不提。

按照德薩的解說,眼下整個日耳曼地區的大部分有識之士都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萬尼烏斯所蒙受的神眷,並因此緊密的團結在萬尼烏斯的周圍,在萬尼烏斯的指引下共同建設家鄉,邁向人人有肉吃,人人有酒喝的好生活——儘管後一條暫時還非常遙遠,但考慮到工業區目前已經能夠釀酒,那麼在諸部族的糧食產糧都大幅度提高之後,並不是無法實現的。

就像萬尼烏斯所預料到的那樣,在德薩以希臘人所特有的精緻華美的辭藻向與會代表們描繪出了這樣一幅美好願景之後,會場裡立即一片譁然——幾乎所有的代表們都被這幅美好景象所震撼,同時本能的產生了懷疑的情緒。

面對一群代表的疑問,德薩毫不遲疑的用萬尼烏斯一直以來的良好聲譽作為代表,以這些年來日耳曼青年公社和諸部族所獲得的實際好處作為證明,輔以德薩自己添油加醋的對萬尼烏斯以及日耳曼青年公社的誇讚,很快的說服了代表們,並使代表們相信,只要他們按照萬尼烏斯的指點去做,將所有村落裡的人口都集中到城市裡,並進行集中的農業、畜牧業生產,達到萬尼烏斯許諾給他們的生活並不是難事。

經歷了這樣一個小插曲之後,會場裡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而萬尼烏斯曾經在夢中見到過的一群元老對自己振臂高呼表示支援自己的景象也終於發生——當然,對他歡呼的不是羅馬的元老,而是日耳曼的首領們。

面對這樣的狂熱氣氛,萬尼烏斯不得不親自從座位上站起來答謝首領和長老們,並請求他們保持安靜,德薩才得以繼續發言。

在感謝了諸部族的睿智之後,希臘人尖銳的指出,儘管大部分的部族都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形式,並且明智的統一在了萬尼烏斯的英明領導之下,但仍有少數部族自恃勢力強大,頑冥不化,不僅拒絕服從萬尼烏斯的領導,甚至反而意圖和萬尼烏斯對抗。

自然,所有人都知道希臘人所指的是哪個部族——儘管對希臘人並沒有什麼好感,但在狂熱的集體氛圍之下,代表們還是興奮的高呼著回應德薩,要求萬尼烏斯帶領他們消滅掉那些不自量力的敵人,就好像之前萬尼烏斯在西谷要塞北邊取得的不是殘勝而是大獲全勝一樣。

當然,對於日耳曼人而言,自己這邊的死亡人數還不夠萬人,卻殺死了十幾萬敵人,這個成績確實不但是大勝而且簡直就是神蹟了——如果不是萬尼烏斯還活著,他的歌謠早就已經被諸部族當神話傳唱了也說不定。

這一次,萬尼烏斯沒有再次站出來,而是任由德薩連連哀告,最終使與會代表們重新安靜下來聽他講話。

冒著得罪代表們的風險,希臘人指出,對於塞姆諾內斯人的處置,戰爭議會早有決議——首先透過戰爭征服塞姆諾內斯人,之後由諸部族瓜分他們的部分人口,最後把剩餘的塞姆諾內斯人整編成為若干個城市,由諸部族監控管制。

同時,按照萬尼烏斯早就交代好的,德薩再次強調,對於萬尼烏斯而言,他的目的絕不是征服所有敵人,而是使全體日耳曼人都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

為了這個目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戰爭是毫無意義的。只有戰勝敵人並活著回來,才能好好的享受奧丁大神以及諸位神祗為他們在人世間準備的美好生活。而如果戰死了,雖然可能前往瓦爾哈拉享受永福的盛宴,卻也要面對和人世間親人分離的痛苦。

總而言之,如果要死,那麼當然以奮勇戰死,前去瓦爾哈拉為最好。但如果能不死,還是活著和親人朋友一齊享福為最好。

在讓德薩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萬尼烏斯很是猶豫了一番。

畢竟,一直以來使日耳曼人保持高昂士氣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日耳曼人對於現世的輕蔑,以及對於永福的瓦爾哈拉的嚮往。如果剝奪了日耳曼人對於英勇戰死的無限嚮往,那麼以後他們是否還能象歷史上那樣英勇無畏就很難說了。

但是反過來說,就算以後,對上帝的信仰取代了對奧丁神的信仰之後,貌似日耳曼族裔也沒有因此變成膽小鬼——歷史上,無論是挪威、丹麥這些北歐蠻子,還是神羅這樣的“文明”國家,乃至拜占庭的瓦蘭吉衛士和聞名遐邇的條頓騎士團,這些傢伙打起仗來可都是一個比一個猛的。

所以,經過了慎重的考慮,萬尼烏斯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以現世的榮譽和幸福取代對死後永福世界的追求——畢竟,加強王權削弱神權才更符合萬尼烏斯的利益。

果然,就像萬尼烏斯所預想的那樣,在德薩緊張的說出了之前的那一番話之後,會場上再次騷亂起來——面對這種近乎大逆不道的話,不少脾氣暴躁的首領長老都當場怒罵起來,甚至有一些人直接操起了傢伙,想要幹掉德薩再說。

見到這一幕,希臘人嚇得立即跌坐當場,可憐巴巴的向著萬尼烏斯求助。

之後,萬尼烏斯再次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場中央,直面憤怒的首領和長老們。

諸部族首領們支援他是因為利益,而服從他從某種意義上講卻是因為所謂的神意。而如果萬尼烏斯想要真正將諸部族握在手裡,除了充分的培養教育下一代之外,他還需要讓諸部族服從他的理由由神意轉變為利益——儘管很冒險,但也伴隨著巨大的回報,成敗在此一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