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44 進軍羅馬的大好時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4 進軍羅馬的大好時機

儘管萬尼烏斯的手段很果斷而且很殘忍,但歸根結底,那位很硬氣的羅馬使節畢竟是個貴族,而不是軍人。

對他而言,那些威名赫赫的羅馬軍團雖然對於共和國很重要,但歸根結底還是一群“平民”——在那些貴婦人面前,他或許會對某些軍團參加過的戰鬥如數家珍,但在平日的生活裡,他並不會特別關注那些劊子手到了哪裡。

因此,雖然急切的想要回答萬尼烏斯的問題,但實際上他所能說出的情況卻極為有限。

比如,在比爾及被萬尼烏斯殲滅的軍團裡,包括了著名的第三高盧軍團。

再比如,曾經讓凱撒發出“我來,我見,我勝”的第六鐵壁軍團原本已經被凱撒在這附近——確切的說,就是馬西利亞附近——的一個殖民地安置下來,而在得知萬尼烏斯對阿洛布羅及斯人發動進攻之後,元老院重新徵召了這個軍團,並為這支軍團補充了兵源和武裝。

而眼下它正在尼斯駐紮、整訓,以防萬尼烏斯進入義大利。

除此之外,第五雲雀、第十騎士,以及其它一些曾經跟隨凱撒征服了高盧,並參加了大多數內戰中主要戰役的著名軍團,眼下不是在阿非利加的殖民地,就是正在西班牙跟隨凱撒作戰。

不過,拉比努斯已經重新在義大利募集了三個軍團的兵力,並在熱那亞附近集結,準備保衛羅馬。

至於剩下的,這位可憐的使節就完全說不出來了。

聽到這樣的情報,萬尼烏斯突然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幸運——如果這個被派來送死的倒黴蛋沒有耍自己的話,那麼凱撒麾下的主力軍團幾乎全部在西班牙,而擋在他和羅馬之間的只有四個軍團而已,其中的三個還都是新軍團。

這樣一來,也許自己就可以獲得戰略上的主動了!

想想看,當年那位阿非利加努斯同學,就是透過主動進軍迦太基,迫使漢尼拔匆匆忙忙的趕回迦太基,並只能帶回部分他的“老部下”,之後又透過不斷的摧毀迦太基的城鎮激怒迦太基人的做法,使得漢尼拔不得不出兵追擊自己,進而拉長了補給線,丟掉了主場優勢,最後才在扎馬一戰擊潰漢尼拔。

而現在,只要萬尼烏斯能夠迅速的擊潰擋在他正面的四個羅馬軍團,就可以毫無阻礙的進軍羅馬了——這樣,迫於羅馬城的安全,凱撒就必須迅速率軍回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之後,憑藉萬尼烏斯自帶的拋石塔,以及從馬西利亞城得到的弩炮,要攻陷羅馬城可能是做夢,但想要摧毀義大利北部大部分的市鎮、村落、莊園還是不成問題的——這樣,無論是出於對自己名望的維護,還是迫於國內的壓力,凱撒都必須追擊自己。

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從容撤退,把凱撒帶到更加有利於自己的戰場上並擊敗了。

當然,毫無疑問的,除非自己能一戰擒殺凱撒,否則即便凱撒第一次只帶回羅馬半數的老兵軍團,自己到頭來還是要在戰場上擊敗凱撒麾下所有軍團的。

但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萬尼烏斯而言,能夠分批次的擊敗敵人,總比敵人全軍壓上然後把自己砸死要好。

退一萬步講,即便自己不能在戰場上擊敗凱撒,能夠毀掉北部義大利,對於羅馬的威望和實力也將是巨大的打擊——經歷了漫長的內戰,再被毀掉北部義大利,然後再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樣惡劣的情況就算是凱撒也無法承受。

不過,這個看起來很美的戰略裡,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凱撒回援路線的問題。

如果凱撒能夠走陸路回到義大利,那麼他一定是透過納爾旁高盧,穿越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這樣,凱撒的軍隊就會出現在萬尼烏斯的背後,並且切斷萬尼烏斯的退路——毫無疑問,這種情況下萬尼烏斯就會被甕中捉鱉,然後死得很難看。

所以,只有凱撒出現在萬尼烏斯的南方,擋在萬尼烏斯和羅馬之間,萬尼烏斯才能夠從容不迫的實施他的誘敵計劃。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萬尼烏斯必須做到三件事。

首先,萬尼烏斯要在納爾旁高盧佈置重兵,卡住兩個山口,讓凱撒知道即便是他戰力強大,也很難迅速從陸路回到義大利。

其次,萬尼烏斯還需要迅速的逼近羅馬,進一步的製造緊張氣氛,逼迫凱撒儘可能快的率領軍隊前來和自己對峙,而不是透過艦隊將自己的老兵軍團全部送回義大利之後再來對付自己。

最後,為了使羅馬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威脅到羅馬,萬尼烏斯還需要在到達羅馬之前奪取一座城市,以此展現自己確實具有奪取堅城的能力——當然,本來戰鬥意志就不是很堅定的馬西利亞城就算了。

要做到這三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萬尼烏斯需要將他手頭的軍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進入阿奎丹尼地區,去征服和拉攏當地人,聚集起一支看起來很龐大的軍隊,擋住比利牛斯山;一部分在自己擊敗拉比努斯之後扼守住阿爾卑斯山通向義大利的山口;最後一支也是最強大的一支則要跟隨自己進軍羅馬。

兵力怎麼分配是個大問題。

按理說,同為高盧人的北方高盧部族聯軍去阿奎丹尼再好不過,畢竟是同族,更容易打成一片。再加上比爾及聯合王國那些被自己的軍事顧問訓練過的軍隊,戰鬥力也有了保證。

但問題在於,經過凱撒八年時間的征服來征服去,萬尼烏斯擔心高盧人民已經患上了凱撒恐懼症——以凱撒那據說“殺死一百萬高盧人,奴役一百萬高盧人”的剽悍戰績來看,如果凱撒被做到羅馬全面戰爭那款遊戲裡,不帶個“驚嚇高盧人”“對高盧人作戰統帥+5士氣+5”的屬性,都對不起高盧的百萬冤魂。

所以,雖然從情理上講萬尼烏斯比較傾向於把高盧人和比爾及人派去當作阻擋凱撒陸路回援的第一關,但這個決定並不那麼好做——估計凱撒聽說阻擋自己的是高盧人,只會就此下定決心要從陸路回援吧。

不能用高盧人,那麼萬尼烏斯手裡就只剩下了日耳曼人可用。

其中,卡狄人擅長大規模作戰,鄧克德里人和烏西彼得斯人雖然眼下已經被分成兩個行省,但歷史上一向是鐵桿盟友,步騎協作即有經驗,又有關係,再加上驍勇善戰的巴達維人,四個野戰軍團足足四萬人,相當於羅馬人的六個軍團還多。到了阿奎丹尼之後還可以再就地裹挾一定數量的當地人,理論上足以阻擋和拖延凱撒一陣子了。

而阿爾卑斯山口這邊,雖然感覺起來有點多此一舉,但終究是萬尼烏斯的歸路,如果不派人守著,萬尼烏斯也不放心。

單純的安置高盧人的話,萬尼烏斯仍舊擔心凱撒直接登陸納爾旁高盧,然後嚇跑這群戰五渣,截斷自己的退路。

所以,剩下的馬克曼尼野戰軍團就必須放置在這裡了。

不過,如果只有馬克曼尼人自己,多少有些勢孤力單——他們還需要一支至少忠誠度足夠可靠的軍隊作為同伴——算了算自己手裡還剩下的軍隊,也只有不列顛人能擔當這份重任了。

於是,最終的結果就是,四個日耳曼野戰軍團去征服阿奎丹尼,馬克曼尼野戰軍團和不列顛人駐守馬西利亞城,剩下的軍隊全部跟自己一齊東進,進軍羅馬。

將所有的盟友首領和野戰軍團統帥召集來之後,萬尼烏斯簡單的勉勵了一下大家,之後宣佈了目前的大好形勢——義大利兵力空虛,只有四個野戰軍團,只要他們擊潰這四個野戰軍團,富庶的義大利就等著他們去“旅遊”。

而為了防止凱撒率領大軍迅速回援,萬尼烏斯高風亮節的將自己麾下的四個野戰軍團安排到阿奎丹尼,一方面推翻該地區羅馬人的殖民統治,一方面阻擋凱撒的回援路線。

除此之外,新近征服的馬西利亞作為重要的後勤基地和海港,也不能就此拋棄——馬克曼尼野戰軍團將繼續駐留在馬西利亞城外的要塞裡,而不列顛人則要駐紮在馬西利亞城的港口裡,並進一步將城裡的要塞修築完畢。

當然,為了彌補不列顛人不能參加對義大利的劫掠的遺憾,萬尼烏斯表示,未來五年裡馬西利亞城的稅賦將全部由不列顛人獲得。

至於剩下的比爾及人和北方高盧部族聯盟的軍隊,自然是跟著萬尼烏斯的野戰軍團進軍羅馬——在擊敗了羅馬人剛剛徵集不久的那些新兵蛋子之後,在他們面前的就將是全無抵抗力量的、集合了全世界財富的義大利。

而等他們摧毀了羅馬之後,高盧人和不列顛人也將再也不必擔心羅馬人再來征服和奴役他們了。

聽到這些安排之後,一干人等紛紛叫好——比爾及人、高盧人和不列顛人是為了唾手可及的自由和財富;日耳曼人卻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

諸多盟友紛紛離開去準備之後,萬尼烏斯卻將諸多日耳曼野戰軍團司令留了下來,耐心而詳細的和他們交代起注意事項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