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49 皮洛士式的勝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9 皮洛士式的勝利

羅馬人開始潰敗之後,萬尼烏斯便收攏了自己的軍隊,只讓輔助軍團和高盧盟友的騎兵部隊發動追擊。

同時,萬尼烏斯將比爾及聯合王國的騎兵部隊派出去接應阿克裡的輕騎兵。

儘管仍舊意猶未盡,高盧人和比爾及人還是爆發出興奮的歡呼聲,之後在日耳曼傳令兵和本族統帥的指揮喝令下放棄了對羅馬人的追擊,停下來開始打掃戰場。

對羅馬傷員進行補刀,搶救本方傷員,收集各種遺落的武器盔甲盾牌——這些體力活,萬尼烏斯自然老實不客氣的交給了高盧奴隸們來做——而且,萬尼烏斯依舊承諾,表現傑出的,依舊有機會獲得自由。

至於萬尼烏斯麾下的禁衛軍團,則一邊休息保持體力,一邊保持了高度戒備狀態,以防收攏隊伍的羅馬人殺個回馬槍。

而馬克曼尼野戰軍團則匯合和不列顛人再次去砍伐樹木,準備修築營壘。

等到馬克曼尼野戰軍團和不列顛人將大量的木材從旁邊的森林裡運回來的時候,北方高盧部族聯軍和他們的奴隸已經完成了打掃戰場的工作,而比爾及人和萬尼烏斯的輔助軍團則挖掘好了壕溝——顯而易見,萬尼烏斯一點“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意思都沒有,反而打算讓自己的勝利在羅馬人那邊充分發酵。

之後,前去接應阿克裡的騎兵部隊也跟阿克裡的輕騎兵一齊回來了,順便帶回來一個讓比爾及人很高興,卻讓萬尼烏斯覺得很鬱悶的訊息——那支前去追擊輕騎兵的羅馬人的騎兵部隊被全殲了,而代價只是三十幾名輕騎兵,和兩百來名比爾及騎兵。

毫無疑問,這算得上是大勝了——敵人是大約一千名騎兵,被全殲;而自己這邊則損失了兩百多名騎兵,損失比率是約莫五比一。

然而,對於萬尼烏斯而言,自己禁衛軍團的士兵,尤其是那些阿克裡麾下的老兵,是非常寶貴,而且短時間內無從補充的,每個損失都足以叫人肉疼,更何況是一次三十幾名?

不過,相比之下,萬尼烏斯的盟友們損失要大得多。

馬克曼尼野戰軍團損失了六百多人。

不列顛人則損失了半數的戰車,和一千三百多名戰士。

輔助軍團損失了兩千一百多人。

比爾及聯合王國軍損失了兩千九百多人。

北方高盧部族聯盟損失了三千二百多人。

加在一起,萬尼烏斯這邊僅僅是對抗羅馬人的五個新兵軍團,就已經付出了上萬人的生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和高盧人以往的戰績相比,這次戰鬥的結果已經足以叫所有高盧人——無論是比爾及人、北方高盧部族、厄爾維幾、阿洛布羅及斯還是馬西利亞或者阿爾比西——感到歡欣鼓舞了。

畢竟,在他們的對面,倒下了足足兩萬五千名羅馬軍人,除去大部分的新兵之外,還有一千名騎兵隸屬於第六軍團這樣威名赫赫的老兵軍團。

於是,當天夜裡,除了留下雙倍的警戒哨和巡邏兵之外,諸多高盧部族的首領們都召開了宴會,犒賞將士,告慰英靈,酬謝神靈——總而言之,整個大營裡充滿了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就好像他們已經擊敗了羅馬人,就要勝利進軍羅馬了似的。

所有人都對眼下的局勢充滿了信心,除了萬尼烏斯。

和信心十足的高盧人不同,萬尼烏斯不但沒有信心,反而滿心憂慮。

他們不過殺死了不到三萬名羅馬人,就損失了一萬多人,這簡直稱得上是“皮洛士式的勝利”。

和貧瘠荒蕪的日耳曼地區,以及已經被凱撒犁了一遍又一遍,人口受到了極大損失的高盧不同,義大利地區已經多年沒有經歷戰火了,有著極為豐富的人力資源——當年的皮洛士大王何等的英明神武,連續兩次擊敗羅馬人。可羅馬人每次戰敗後都能迅速的補充兵員,而皮洛士的兵員卻遲遲得不到補充。結果,阿斯庫魯姆戰役之後,當皮洛士大王的部下向他祝賀勝利的時候,皮洛士大王傷心的回答:“再來這樣一次勝利,我自己也完了。”

而現在,萬尼烏斯的軍隊,在總體傷亡比例上,和敵人達到了一比二的比例。

可高盧、日耳曼、不列顛的總人口,和羅馬人比起來,恐怕連一比五,甚至一比十都不到——如果萬尼烏斯的軍隊繼續保持著這種一比二的比例,那麼哪怕凱撒不出動老兵軍團,只是讓拉比努斯這種二流將領不斷的募集新兵軍團也能把自己消耗到死。

為此,萬尼烏斯的軍隊只有兩種選擇——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流盡鮮血;或者足夠迅速的取得勝利,摧毀羅馬人戰鬥的信心,並充分的調動起所有其它的盟友,比如達西亞王國、薩馬提斯王國,一齊對羅馬人發動攻擊。

同時,萬尼烏斯也要儘快的提升自己這一方軍隊的戰鬥力,爭取能夠將傷亡比例由一比二繼續擴大,至少達到一比三,乃至一比四。

不過,這個目標其實有些扯淡——儘管這次萬尼烏斯的軍隊得到了大量羅馬人的武器鎧甲,但並不總是適合高盧人使用。而且,和“一比三、一比四”的目標比起來,讓高盧人能夠面對羅馬人進行長時間的戰鬥,不至於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取得勝利之後就洩氣、潰敗才是真正值得追求和可能達到的目標。

於是,到了第二天早上,萬尼烏斯便將所有盟軍的首領們都召集到自己的大帳之中,開會。

當所有的首領們都聚集到一起之後,表情嚴肅的萬尼烏斯首先向所有戰士表達了祝賀——無論如何,他們都取得了對抗羅馬人的勝利,而且是大勝利,是值得祝賀的大好消息。

聽到萬尼烏斯的話,一幹首領都紛紛大笑起來,“謙虛”的表示,這都是萬尼烏斯領導有方,日耳曼人戰力彪炳,才能領導他們取得這樣難得的大勝。

等到大家都停止了誇耀之後,萬尼烏斯便平靜的指出,這次戰鬥中,日耳曼人除了在側翼進攻、背後突擊,以及派出騎兵引走了第六軍團的騎兵之外,並沒有做別的事情——無論是在正面頂住羅馬人的進攻,還是徹底擊潰羅馬的軍團,都是高盧人自己完成的。

換句話說,只要高盧人能夠咬緊牙關不鬆懈,不因為長期不得突破,以及同族的死傷而膽怯動搖,那麼在擁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高盧人戰勝羅馬人並不困難——而現在,毫無疑問的,高盧人自己就擁有兵力優勢。

這種對高盧人戰力的誇獎多少讓高盧人有些覺得難以置信——在此之前,他們並非不曾得到過以優勢兵力面對羅馬人的時候,但論起戰績卻往往是敗多勝少——甚至,在阿萊西亞,高盧人的兵力達到了誇張的三十三萬,而羅馬人只有四萬人,結果卻是高盧人被車得雞飛狗跳屎尿齊流……

但是,這次的勝利又是確確實實的——而且,就像萬尼烏斯所說的那樣,日耳曼人在這裡面並沒有起到什麼特別大的作用——除了鼓舞了他們的勇氣,以及摧毀了羅馬人的勇氣之外。

所以,其實高盧人的戰鬥力並不比羅馬人差太多?

帶著這樣的想法,一幹首領們在心底裡琢磨了起來。

之後,萬尼烏斯再次開口,告訴所有首領一個很不幸的訊息——雖然他們能夠在戰場上擊敗羅馬人,可如果按照眼下的情況繼續打下去,他們勢必會被羅馬人擊敗。

聽到這個結論,一幹首領們便紛紛露出不解的表情,開口向萬尼烏斯詢問起來——在戰場上取得勝利,可卻被擊敗,這種事情,怎麼可能?

見到大家並不相信自己的話,萬尼烏斯便笑了笑,開始講述羅馬人的苦逼戰鬥史。

實際上,萬尼烏斯對羅馬人的歷史瞭解也不多。

但對於比較著名的幾場大逆轉,萬尼烏斯還是知道的——皮洛士、漢尼拔、條頓伯德。

皮洛士大王對羅馬人的入侵曾經取得了兩次勝利,第一次殺死七千多羅馬人,俘虜了近兩千人,第二次則殺死了六千多名羅馬人——但羅馬人幾乎毫不遲疑的補齊兵員,繼續和皮洛士交戰,使得皮洛士不得不向羅馬元老院提議議和。

而漢尼拔則在前218年秋季跨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取得了四次大戰役的勝利以及無數次小衝突的勝利,即便按照不完全的統計,殺死和俘虜的羅馬人總數也超過了十萬——這還不算長達十四年時間裡漢尼拔在義大利所造成的破壞。

但即便如此,羅馬人仍舊挺了過來,並且堅持不懈的和漢尼拔作戰,最終擊敗了漢尼拔,甚至征服了迦太基城。

至於最後一次,條頓人、辛布里人和阿姆不昂人對羅馬人的打擊更甚。

三大部族南下的時候,原本沒想和羅馬人交戰,但羅馬人率先在諾里庫姆挑起戰爭。結果,諾里亞戰役裡,兩個羅馬整編軍團被擊潰。

之後,賊心不死的羅馬人又派遣執政官西拉努斯率領四個羅馬軍團和同樣數量的高盧輔助軍團去和日耳曼人交戰,依舊是近乎全滅的下場。

而最後,也是日耳曼人對羅馬人打擊最沉重的,則是羅納河谷戰役——羅馬人投入了八萬正規軍,加上輔助軍團總兵力達到了十二萬人——可最後,據說活著離開戰場的羅馬人只有十個。

然而,即便被日耳曼人殺掉了半個元老院,羅馬人仍舊沒有想過投降,反而讓馬略進行軍事改革,從無業遊民中募集軍隊加以訓練,最終擊敗、殲滅了日耳曼三個部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