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065 大戰之後諸多事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5 大戰之後諸多事宜

偉大戰役之後,通常有大雨滂沱——普魯塔克如是說。

然而,對於萬尼烏斯而言,這場在戰役最後關頭終於降下來的大雨也未免太大了點。

似乎是要將整個世界全部的雨水都一次性傾倒乾淨,密密麻麻的水線伴隨著隆隆的雷聲一從漆黑的雲層裡徑直傾倒而下,連綿不絕的將天地間化為一片無邊無際的水域。

在這樣的暴雨之中,即便是最魯莽的騎手也不得不放慢速度,避免因為馬失前蹄而被摔斷脖子——而且,他們的戰馬也需要安撫。

結果,原本被萬尼烏斯交給騎兵們的追殲潰敵的任務,落到了步兵們的投降——無數的日耳曼、不列顛、比爾及和高盧人狂暴的怒吼著,揮舞著武器一刻不停的追擊著潰逃的羅馬人,將那些無論是結陣頑抗還是倉皇逃竄的敵人一個接一個的打傷、殺死。

最後,狂呼酣戰的日耳曼人冒著暴雨衝進了羅馬人的營壘,一路將羅馬人追殺了出去。

而後,冷靜下來的蠻族戰士們發現他們自己也處於極危險的境地——部隊分得太散、暴雨中能見度太低、無法辨識方向。

幸運的是,萬尼烏斯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就在那些各自組成小隊的戰士們茫然不知所措的停下腳步,對自身的處境感到為難的時候,遠處的雨幕中隱隱傳來了沉悶的號角聲——那是萬尼烏斯在召集部隊的聲音。

在持續不斷的號角聲的指引下,撒出去的戰士們陸陸續續的聚集到了萬尼烏斯的巨熊戰旗之下。

接著,戰士們便冒著大雨將羅馬人的營地洗劫一空,憑著記憶和斥候回到了本陣大營。

滂沱的大雨連著下了三天三夜,似乎要將一整年的雨水一次性下完。

這場大雨除了導致不少戰士迷路之外,對傷員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如果是一般的傷患,在處理了傷口之後,喝上幾口熱湯,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就能恢復。

可眼下連續三天的大雨甚至迫使萬尼烏斯不得不將營地搬到附近的山坡上,而且即便是新營地也很難找到乾柴。在沒有受傷的人只能吃冷食的時候,傷員也只能吃那些被雨水泡過的面糊糊——結果,許多傷員發了高熱,在死亡線上掙扎,而萬尼烏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到了第三天的傍晚的時候,雨終於停了下來。

伴著夕陽的餘暉,萬尼烏斯也禁不住淚流滿面的感謝奧丁大神手下留情——要是這雨再下個三天,哪怕是他的禁衛軍團恐怕也要完蛋了。

當天晚上,日耳曼人終於不必聽著雨聲入睡。

到了第四天一早,萬尼烏斯便迫不及待的親自帶領所有騎兵去追擊羅馬人,並在留下少數步兵看守傷員的同時,讓戰士們前去打掃戰場——雖然被大雨沖刷了三天三夜,但鋼鐵終究還是鋼鐵,拾掇拾掇還能用,而他也需要將那些英勇戰死者入殮。

儘管馬術不精,但出於抓住或殺死凱撒,打垮羅馬的目的,萬尼烏斯還是親自騎馬帶隊。

這支騎兵部隊包括了禁衛軍團的兩支騎兵部隊,以及比爾及人和高盧人的全部騎兵。但在之前和羅馬人的戰鬥中,這四支騎兵部隊都並非完全無損,再加上後來的大雨所導致的損失,眼下這支騎兵隊就只有一萬兩千多人。

經過四天前的戰場時,騎兵隊驚起了一群烏鴉——這些食腐的鳥兒們正在戰場上享用他們的盛宴。

看到戰場上那一堆堆被水泡得腫脹發白的屍體,所有人都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之後,萬尼烏斯下令加速透過。

儘管已經過去了四天,但羅馬人逃亡的路線仍舊清晰無比——沿途倒閉的戰馬、士兵組成了一條稀疏的長線,一直指向南方。

順著這條線,上萬名騎兵換馬不換人,在馬背上簡單的吃喝,保持著快速前進一路向南。

到了這天傍晚的時候,萬尼烏斯看到了一件令他感到震驚的東西——第九軍團的鷹旗。

這面代表著一個軍團榮耀和輝煌的旗幟此時被胡亂的丟在地上,和十幾具屍體在一起,就好像最微不足道的東西似的。

看到這面鷹旗,萬尼烏斯知道,第九軍團徹底完了。

在戰鬥的最後階段,第九軍團是所有被凱撒投入戰鬥的九個軍團中唯一一個能夠帶著他們的鷹旗撤離的。而現在,那些倖存者如果不是弄丟了,就一定是拋棄了他們的鷹旗。

也許,聚攏在旗幟旁的這十幾個人,就是第九軍團最後的戰士了。

這樣一來,凱撒麾下的老兵軍團就只剩下了四個。

按照羅馬人的傳統,那些被殲滅的,以及丟棄了鷹旗的軍團,是不會被重建的。

而且,在損失了幾乎所有老兵之後,就算重新建立起一支番號相同的軍團,這支軍團也不可能象之前的老兵軍團一樣優秀。

所以,儘管比爾及人、高盧人、不列顛人,乃至四個日耳曼野戰軍團都損失了大量的人手,但萬尼烏斯還是如願以償的摧毀了凱撒手頭大部分的精銳——而與之對應的,萬尼烏斯的禁衛軍團損失不大,還有美因茨、特里爾、馬克曼尼、阿累夷、巴斯塔奈、哥託內斯六個行省能夠抽調六個野戰軍團參戰。

更加重要的是,在自己取得了這場勝利之後,南方高盧部族應該不會再搖擺;阿奎丹尼人得到了寶貴的時間用來組織他們的軍隊和政權;達西亞、薩瑪提斯王國也會對實力大損的羅馬的財富產生興趣——很快的,萬尼烏斯一直期待的全體蠻族反抗羅馬的大聯盟就要到來了。

不過,經歷了這場大雨之後,萬尼烏斯也無法立即發動第二階段的戰役了——卡狄、巴達維、鄧科德里和烏西彼得斯野戰軍團需要休整和整編;南方高盧輔助軍團幾乎被打殘;不列顛人急於統計他們在戰鬥中取得的功勳以確定不列顛王位的歸屬;比爾及人的軍隊也有必要好好休息。

總而言之,大戰之後,萬尼烏斯要做的絕不是立即整頓軍隊發動第二輪攻擊,而是重整自己的勢力,聯絡更多的羅馬反對者——就像那句希臘諺語所說,“戰爭結束之後,廣結盟友”。

猶豫了一下之後,萬尼烏斯命令收了羅馬人的鷹旗,返回營地。

三天後,戰場打掃完畢,萬尼烏斯便親自主持盛大的火葬儀式,安葬那些戰死的日耳曼人、高盧人、比爾及人、不列顛人和羅馬人。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葬禮——在戰場上,數以萬計的清掃者收斂了超過十萬具屍體,以至於火葬柴堆完全不夠用——因為萬尼烏斯堅持要給每一名戰死的勇士以他們贏得的待遇。

最後,聯軍的整個營壘,以及周圍的一整片樹林全部被砍伐,用來製作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火葬柴堆,用來將所有的陣亡者一起送走。

做了簡單的演說,感謝神靈的庇護,誇讚戰士們的勇武,肯定戰爭的輝煌勝利,追憶死者的光輝——在按照儀式章程走完一遍流程之後,萬尼烏斯和上百名將領、首領同時從不同的方向一齊點燃了巨大的火葬柴堆。

因為堆了太多的柴火和屍體,澆了太多的油脂,火焰燒得格外的熾熱,讓所有人都不得不後退躲避熱浪。

這場大火直到傍晚才完全熄滅。

之後,萬尼烏斯和其它人便進入火葬柴堆,收斂骨灰。

但是,和通常情況下的將骨灰帶回去交給親屬不同,這一次,收斂者們將所有的骨灰聚集到一起,裝進了一隻黃金罐子裡。

這只黃金罐子,是在兩天前由軍隊中的金匠們用繳獲自羅馬人的各種大小旗幟上的黃金和白銀熔鑄雕琢而成的。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萬尼烏斯親自封上了罐子,並將這罐子放在了一座新建成的墓穴中——這墓穴,是用改良後的羅馬水泥澆築的,堅固而且美觀,且不必擔心滲水之類的問題。

在這座墓穴的上面,是一座高大的水泥石碑。

“在阿及定古姆擊敗羅馬人的英靈長眠於此”

墓碑上,只有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同時用希臘文、拉丁文和日耳曼文銘刻著。

在安排完這一切事情之後,萬尼烏斯便開始主持戰利品的分配,以及論功行賞的事情。

儘管眼下萬尼烏斯的身份很微妙,而且涉及到不列顛王位的爭奪,但在經歷了之前的那場大戰之後,對於萬尼烏斯的領袖身份,諸民族的首領們都沒有什麼異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更加讓萬尼烏斯感到欣慰和壓力大減的是,在之前那場慘烈的戰鬥之後,卡西人的首領在戰場上戰死了,而別布洛契人則損失了超過半數的首領。

結果,最後,康林紐斯如願以償而且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新的不列顛國王。

而為了對其它的部族進行補償,使他們安心,康林紐斯提出,不列顛王國在制度上,將效仿日耳曼王國,組建戰爭議會,由諸部族的首領們共同商議決定國家大事。

儘管比爾及人建議不列顛人學習他們,成立聯合王國,但最終不列顛諸部的首領們還是選擇了向更加強大的日耳曼王國學習。

與此同時,北方高盧部族聯盟也準備開始在整個克勒特地區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以便應對接下來和羅馬人的戰爭——他們沒說的是,也可以應對可能存在的日耳曼人的侵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