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夫當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章 ,以身涉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章 ,以身涉險

() 在場眾人沒有人吭聲,倒是朱泮藻等人故意在臉上露出幾分輕蔑之sè。朱泮藻心裡正在盤算著袁肅接下來肯定會徵詢在場眾人的意見,到時候他便會直接站出來借題發揮,既然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偏偏袁肅抵達河南之後還要先去開封住上兩天,這不等於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嗎?如此,也算是給了袁肅一記下馬威。

然而事情完全沒有像朱泮藻所預想的那樣,袁肅在說完之前的那番之後,直接便切入了正題,他說道:“已經制訂了一套詳細的作戰方案,這個作戰方案可以追溯到兩個月之前。或許你們不會相信,但是現在信不信都是其次。”

會場立刻傳出了嗤鼻的聲音,很多人都認為袁肅這明顯是在說大話。兩個月前袁肅還是天津法租界的一個寓客罷了,憑什麼在兩個月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事態會發生如此地步?更何況就算真的能預料到事態的發展,又憑什麼預料到自己會出任總司令,並且來執行這套方案?簡直就是故意在抬高身價,好顯得很有遠見。

袁肅沒有在乎會場上的一類聲音,他繼續說道:“我相信諸位之前都已經聽說過一些謠言,那就是關於我與中華革命黨私底下暗通往來。在此之前我一直否認這個訊息的屬實xìng,不過今天我卻要像諸位公開這個秘密,這個傳言是真的。早先我的的確確與中華革命黨的人有所接觸,並且當時也答應支援他們的革命運動。”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朱泮藻、田文烈兩人差點就跳將起來。

“好你個袁肅,你想做什麼!”

“早就知道天底下就不會有空穴來風的事情。”

“說,你是不是打算出賣我們,是不是打算出賣大皇帝。”

會場顯得有幾分混亂,又是拍桌子又是呵斥聲,更有甚者以為袁肅在這個時候攤牌是有下一步的動作,手的不自覺的放在了腰間槍套上。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袁肅大聲的喊了一聲:“都給我住口,先聽我把話說完。”

這一喝多少起到了一定作用,眾人漸漸收斂了之前混亂、驚愕的狀態,目不轉睛的盯著袁肅。朱泮藻更是氣呼呼的說道:“你倒是說,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解釋。”

等到全場漸漸平復下來,袁肅調整了一下語氣,不疾不徐的說道:“之前與中華革命黨的接觸,無非只是敷衍形式罷了。不過最近一個月我卻赫然發現這件事大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因為不僅南方護**zhèng fǔ對我寄予希望,就連漢口的曹錕同樣翹首以盼我能趁機在北方舉事。這一點我反倒是從張四先生口中得知,以張四先生在所謂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中所扮演的角sè,勢必不會有假。”

袁肅之所以敢這麼說,當然與之間兩次跟張謇見面有關,從張謇口中可以確認曹錕是知道自己與胡毅生見面的訊息,可現在這會兒自己都出任近衛軍總司令了,然漢口那邊卻沒有公開洩露這個訊息,也就是說曹錕必然還是抱有一些幻想。

“哼,你說這些有什麼用,你只說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朱泮藻冷冷的質問道。

“就是,你到底是不是打算跟漢口暗通?可別把我們當傻子來看待。”唐天喜跟著說道。

會場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師長的副官、jǐng衛員、參謀官們,一個個都把神經崩到最緊狀態,就等著事情發生變故立刻拔槍相向。

“我沒把你們當傻子,倒是你們自己把自己當傻子。我若真要跟他們暗通,今天何須跟你們這件事,早趁夜裡就派人把你們都綁了。我之所以跟你們說這件事,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這件事與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密切相關,次要的一點還是希望能對你們坦誠,省的大家對袁某人還有偏見。”袁肅擲地有聲的說道。

“偏見?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吧。”朱泮藻沒好氣的說道。

“我的計劃是親自帶隊前往漢口,假裝與曹錕商議合作之事,然後再伺機直接控制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的所有高級將領,到時候漢口便會不攻自破。”袁肅沒有理會朱泮藻的挑釁,他用一種十分篤定的語氣,又顯得極其簡單的描述了自己的計劃。

會場先是沉默了幾分鐘,漸漸的田文烈、陸錦等人臉sè變得凝重並且不容置疑。縱然袁肅把事情說的好像很簡單的似的,可是這其中的風險有大,哪怕是在愚蠢的人也能看出來。豈不說曹錕會不會相信袁肅,就算勉強的相信,到時候見面勢必也不可能帶一大隊人馬前去。以駐守漢口的兵力,單單曹錕貼身jǐng衛部隊都沒辦法讓所謂的綁架計劃成功實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此之外,既然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計劃,袁肅又這麼信誓旦旦的提出來,會不會其中有另外的用意?誰都不清楚袁肅究竟在盤算著什麼,對方能開誠佈公承認與南方革命黨接觸,但是這又不能完全洗脫其嫌疑。

或許只是因為袁肅目前的嫡系人馬還沒有轉移到河南這邊來,又或者從一開始袁肅就沒打算把所有部隊都抽調過來。僅僅是希望藉著與漢口方面的秘密聯絡,讓曹錕把zhōng yāng近衛軍全部擺平,然後袁肅的嫡系人馬直接可以從直隸省進逼běi jīng。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綜合的來說那就是在場的大部分將領是不信任袁肅。

“袁司令,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這算是哪門子的計劃,簡直就是扯淡。與其說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還不如好好討論一下接下來的作戰部署。”唐天喜最先沉不住氣的指責道,他對袁肅的看法雖然不好,但相比其他人來說還算是有幾分拿捏。只是就這個計劃而言實在有太多不靠譜的地方,或者說袁肅這個人本來就不靠譜。

“就是,別說我沒提醒你,你要以身涉險就罷了,別掉過頭來反倒害了我們。”

“還真是痴人說夢,就你這樣異想天開也能算是計策?早就說了,大皇帝陛下任你來當這個總司令,根本就是信錯了人。”

聽得這些北洋舊派毫不客氣的謾罵,縱然袁肅沉得住氣,但是袁肅的一眾手下們卻早就隱忍許久。之前是因為有袁肅特別吩咐,不管會場上發生什麼事都不要與對方爭執。可朱泮藻這些人目無官長,從始至終就是一副挑釁滋事之態,這會兒袁肅都表明自己以身涉險來化解軍事摩擦,不領情也就罷了,卻還這般惡語相向,當真是不能再忍。

“話別說額那麼難聽,袁司令捨身前往漢口,還不是為能兵不血刃化解此次危機。你們整天一口一個北洋的掛著,也沒見你們真正為北洋cāo什麼心。”陳文年反唇相譏的說道。

“起不管這件事能否成功,袁司令能有這樣的勇氣,你們呢?耍嘴皮的功夫倒是不小。”

“他nǎinǎi,你們什麼意思?”

“兵不血刃,說的好聽,真要是兵不血刃還要咱們這些當兵的做什麼。”

“怎麼了,我們就是這意思!”

眼看場面就要發生爭執,主席上的袁肅伸出手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反倒讓不少人嚇了一跳。眾人這才立刻消停下來,不過雙方誰都沒有好臉sè,一個個都是咬牙切齒,放佛散會之後還會大打出手似的。

“這個計劃早先我已經跟陳師長、蔣參謀長他們進行了一番商議。沒錯,現在看來確實很有風險,但是未嘗不能一試。別以為我不清楚你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就算我不去以身犯險,你們也根本不會好好的配合我進行正面作戰。到時候只會讓戰事越陷越深,受苦的還是下面的那些兄弟。”停頓了一陣之後,袁肅用一種充滿威嚴的口吻說道。他故意把話說的這麼明白,就是要讓在場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傻子。

聽完袁肅這番話之後,有幾名將軍多少心虛了起來。他們沒想到袁肅還真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根本是一點情面都不留。不過本來他們就沒打算留什麼情面,又豈能責怪袁肅不留情面。現在倒好,袁肅的話一下子就把矛頭指向近衛軍上下的內部不和,讓他們這些舊派軍官顯得很是侷促,反倒還將袁肅個人形象推高了。

不過仔細想一想,袁肅的話未嘗不是一種告誡,如果採取正面作戰,在上下不和的情況之下究竟能進展到什麼程度,只怕在場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準。好的方面說不準,壞的方面肯定還是有。真到了那個時候,局勢會變成什麼樣子,當真叫人堪憂。

“你們毋須有任何擔心,總之,一切我都已經計劃周全。哪怕此行我失敗了,料想曹錕也不會拿我的命,最多是失手被俘罷了。到時候近衛軍總司令暫由田將軍代理,如此你們得償所願,大可上下一心,從容組織接下來的正面進攻。我也不算一事無成,好歹為此次行動做了一份貢獻。”袁肅不疾不徐的又補充道,這時他的語態則變得很輕鬆,表現出一副很是豁達的態度。

“袁司令,你大可不必如此。雖然我等之間是有一些矛盾,那也是彼此並不熟悉的緣故,只要加以磨合,相信一定能更有默契。”田文烈對於袁肅這麼大方的委任自己代理總司令,心中頓時感到有幾分不忍之意。從這會兒來看,袁肅並不是一個毫無勇謀的人,甚至可以說要比在場大部分人更有勇有謀。

先不說袁肅的計劃成功機率有多大,單單這個計劃就十分驚奇,只怕很多人是沒辦法想出這個計策,更沒膽量來想諸如此類的計策。更何況袁肅如此顧全大局,豈不說以個人之軀親自涉險,同時連涉險失敗之後的情況都考慮好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袁肅之所以要先執行如此冒險的計劃,全部都是因為“內部不和”的原因所逼。

這一點也讓田文烈、唐天喜這些稍微有點責任心的將領感到“內疚”。

“我明白田將軍的好意,不過這次漢口之事本就是兄弟鬩於牆,真要大打出手勢必會讓我們北洋元氣打傷。能用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此事,即便風險再大也應該儘可能的去嘗試一番。我意已決,就這麼決定下來。”袁肅鄭重其事的說道。

田文烈暗暗嘆了一口氣,也沒有再繼續勸說下去。

倒是朱泮藻這一派人一個個心裡多有一些竊喜,只盼著袁肅這次行動計劃失敗,沒被曹錕打死算是他命大,接下來zhōng yāng近衛軍這邊也好淪為他們自己人來掌管,何樂而不為?

袁肅讓會議進入了下一個議題,那就是關於各路軍隊接下來的部署情況。作戰部隊當然不能全部雲集在鄭州,不管他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幾個zhōng yāng師都必須進佔更有利的作戰位置,一方面分散後勤供應的壓力,一方面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儘快投入行動。當然,所謂的部署也必須為他的奇襲計劃提供一些幫助,那就是在初步佈局上擺出一副保守的狀態,要讓漢口那邊相信這是自己故意一手安排。

畢竟袁肅都決定要以身涉險,那些原本頗為反對的舊派將軍們這會兒也都稍微妥協了下來,沒有再提出任何無謂的異議,全部都遵守袁肅的部署。

在配合奇襲漢口計劃方面,袁肅沒有把兵力集中到南陽和信陽,這兩地本是切入湖北最近的大城。不管選擇進攻路線是哪裡,部隊都必須經過這兩地才能繼續南下。正是為了掩人耳目,袁肅只讓第一師、第二師分別派遣了一個旅的部隊擔任前沿jǐng戒部隊,並且要求這兩旅人馬和抽調出來的民夫,佯裝在南陽和信仰修建防禦工事。

第一師主力部隊移駐平頂山,第二師主力部隊進駐駐馬店,第三師進駐漯河,第十師進駐光口縣。其餘部隊則分別聚集在許昌、鄭州兩地。

從表面上來看,所有主戰部隊都沒有挺進到最適合進攻的前線位置。但是實際上所有部隊控制的都是有鐵路或者臨近鐵路的大城縣,一旦需要採取軍事行動,火車車皮很快便能調派下來,行軍根本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可以給漢口那邊造成一個假象,那就是近衛軍這邊還沒有做好進攻的準備。

佈置完這項任務之後,最後又做了一些資料上的統計,包括各師後勤供應、兵員情況和作戰規劃等等。利用這些資料上的統計,袁肅又與眾人討論假設在自己奇襲漢口計劃失敗之後,近衛軍該如何採取軍事行動的事宜。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爭論,大體上要麼是集中兵力由信仰南下,直克隨縣,切斷襄陽和漢口的連線;要麼是兵分兩路,一路牽制襄陽,一路經隨縣取孝感,儘可能造成敵軍最大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