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生贏家:從撲街寫手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最富有的90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4章、最富有的90後

對於電車品牌,沈浩打算換個好聽點的名字。

最終,沈浩選定了蒹葭這個名字,取自詩經中的名句,既有華夏歷史先秦時代的歷史感,又朗朗上口。

在沈總做出決定後,立刻有人把一系列手續辦好。

起步之初,蒹葭就獲得海外資本的50億美金注資,屬實任性到了極點。

一時間,眾多新能源車企不由心頭一緊,這可是實打實的50億美金融資,哪來的神仙啊?

別看小米叫的兇,初期不過才砸了100億。

作為蒹葭的老闆,沈浩的一舉一動自然備受關注。

前不久,剛剛以30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凱悅等奢侈品牌。

轉頭,沈浩又拿出50億美金,注資蒹葭,進軍新能源賽道。

有錢任性這四個字,算是被沈浩演繹的明明白白。

令很多新能源車企心驚的,還是蒹葭的高管團隊。

從無人駕駛,到智慧硬體,自動駕駛計算晶片,數字系統,軟體發展,電池系統,整車工程,電驅動等多個領域的頂尖人才匯聚一堂。

為了蒹葭,沈浩也是大出血一把,不只是資金給到位。

人才方面,更是不惜動用15個頂級人才招募卷。

放眼眾多新能源車企裡面,蒹葭也是最頂級的配置。

這些人,哪個不是各家恨不得牢牢捂在手裡的戰略級人才?

可偏偏被沈浩給挖了過來,組建了強大的高管團隊。

其中被沈浩任命為CEO的徐紹基,此前甚至是特斯拉華夏區的總裁。

特斯拉能在華夏業績這麼亮眼,助推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徐紹基的貢獻不可小覷。

雖說眼下蒹葭還是個空殼子,但光憑徐紹基他們這群精英,絕對比小米和恆大之類的車企更有前途。

徐紹基也是豪情滿懷,50億美金的啟動資金,直接讓蒹葭擁有和諸多群雄正面一戰的實力。

手裡有錢,蒹葭也犯不著像其他車企那樣PPT造車,直接開始尋找市面上準備出售的工廠。

前些年,新能源市場一片繁華,很多車企也匆匆忙忙進入新能源賽道。

幾乎有點實力的都開始轟轟烈烈的建廠,口號喊得震天響,工廠產能不達到幾十萬輛,都不好意思見面吹噓。

各地政府也是非常支援,資金和政策優先傾斜,但隨著很多車企運營不善,後續資金斷裂。

欠薪,質量問題等等,接連爆發,最後不得不走上破產清算的道路。

但對一家新能源車企來說,有自己的工廠,肯定勝過找其他車企代工。

可動輒幾十個億的工廠,也不是什麼新能源車企都敢窺覷的。

但蒹葭不一樣,注冊資本高達100億,擁有50億美金的流動資金,財力驚人!

經過一番考察,位於江西上饒的漢騰工廠,進入徐紹基視線。

早些年,漢騰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曾經輝煌一時。

拉著漢騰汽車的大板車,幾乎24小時從工廠面前的這條漢騰大道呼嘯而過。

2014年左右,自主品牌的SUV大熱,很多地方車企都把方向轉向了SUV。

但產品多了,自然就開始互相競爭。

缺乏技術、人才和資金的很多地方車企,最終還是被淘汰了。

這些車企糾紛很高的原因,不是車容易壞,而是車很不好修。

有些企業是造車技術不佳,問題解決不了,有些車企只想撈一筆錢,不想解決問題。

所以很快,這些地方車企就涼了。

漢騰汽車也屬於SUV競爭那一撥遺留的問題。

漢騰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時代過去了,它沒改變,走向沒落很正常。

本身漢騰汽車的社會認可度就不高,又沒有明確的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

產品少、車型少,導致其溢價能力不足,這是也讓其很難做大。

只有少數幾款車還算銷量可以,但也在市場上形不成氣候和規模。

縱然在一個階段能被市場認可、消費者喜歡,但是難以做大做強,所以不能起到帶動作用。

另一方面,集團的資金供給力、技術供給力、營銷各方面等的市場平衡度不夠,使得漢騰在研發投入上心有餘力不足。

整體技術跟不上,溢價空間窄,過去在市場好的情況下,能透過銷量自給自足。

但是當車市受到影響,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時,漢騰產品就面臨著被淘汰的現狀。

可漢騰是涼了,不代表漢騰自建的工廠不行。

當初漢騰正紅火的時候,直接在上饒當地投資了137億,建有兩大基地,其中,一期工廠年產能15萬輛,二期年產能20萬輛,年產能總量為35萬輛。

可漢騰汽車的高層,明顯高估了自家品牌的銷售能力。

漢騰汽車從2018年以後,銷量就開始不斷下跌。

2020年的銷量,與2019年相比,更是斷崖式下滑。

更何況,造車本就是燒錢的行業,少則幾億元,多則幾十億元、上百億元。

漢騰做不到收支平衡,資金鏈自然越來越緊張,最終惡性循環,到了拖欠員工的工資的地步。

如今破產清算的漢騰,已經歸屬當地政府處理,面對一幫討要工資的員工,政府那邊也很是頭疼。

更何況,當初漢騰投資建廠,政府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現在漢騰破產,政府和銀行那邊算是倒了大黴,只能希望有其他車企感興趣收購。

但有的車企,只是問了價格,就直接被嚇走。

總投資高達百億,即使破產重組,也需要一個不小的數字才能吃得下。

但眾所周知,新能源車企想造出一款量產的車型,沒有200個億是打不住的。

很多公司,都倒在融資的環節,直接被殘酷的市場所淘汰。

所以說,許多新能源車企,乾脆找人代工,只負責PPT忽悠就好。

當初的蔚來,理想,哪個不是這麼走過來的。

但等有實力了,資金不緊缺了,自建工廠不遲。

比起蔚來和理想他們,蒹葭進場雖然晚了些,但也省了不少錢。

早些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規範市場,很多新能源車企不得忍痛花費巨資收購兩個生產資質,才能讓設計的車型得以量產,要不就是乾脆找有資質的車企和合資。

這也導致,有些車企靠關係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藉助‘資質’四處找投資。

很多有能力、想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

但隨著政策變化,原本的新能源產業雙資質被取消,企業想要拿到生產資質,只需由地方政府對資質進行核准,而後將這一資訊上報即可。

對於注冊資本高達100億的蒹葭,上饒當地政府是非常歡迎,一路手續全程綠燈。

對於漢騰此前的債務,蒹葭是不會負責,只要兩期工廠的產權和裝置。

對此,當地政府也有預料,但只要蒹葭願意落戶他們這,就能帶動上千個工作崗位,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

至於蒹葭,倒是也不虧,收購漢騰這樣的二手工廠,所需成本比新建工廠要節省很多,投產時間也會大大縮短。

因為是招商引資,再加上漢騰已經破產重組,實際上出售的價格極低,兩期工廠加一起,也不過要了蒹葭60個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光一個漢騰工廠,年產能35萬輛可遠遠不夠。

很快,徐紹基又把常州的大乘汽車產業園拿下。

本來還有一個新能源車企自遊家想和他們競爭,但也被財大氣粗的蒹葭嚇到了。

徐紹基以18億的價格,將佔地面積佔地面積77萬平方米,整體設計產能為18萬輛/年的產業園收為己有。

自遊家的創始人李毅男心裡那叫一個羨慕,奈何自遊家的資金一直很緊,哪敢亂花錢。

十幾個億,對於蔚來等車企或許不多,但對連第一臺車子還沒造出來的自遊家而言,必須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即使再不爽,也只能捏鼻子去找之前被他看不上眼的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

相比較大乘生產基地,北汽工廠年產量只有5萬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面。

事實上,18億收購大乘生產基地,還真的不算貴。

此前,市場對其評估價格也在28億左右,但經過兩次流拍,最後還是被當地一家國資公司以15.51億的價格競拍得手。

拿下大乘生產基地,徐紹基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加上漢騰工廠,總共年產能將達到53萬輛。

對眼下的蒹葭來說,絕對綽綽有餘,甚至很長時間內,都不需要為了產能發愁。

畢竟,一款車子從立項到交付,最快也要一兩年的時間。

就像蔚來,第一款量產車型ES8,只用了兩年不到,速度快的驚人。

但最後不也因為質量問題,選擇延遲交付,結果讓外界憑白增加不少質疑聲音。

交付之後,就陸續出現多起自燃現象,瞬間讓蔚來的口碑岌岌可危。

即使後來及時補救,宣佈召回部分問題汽車並免費更換電池包。

但作為一個新興汽車品牌,那次事件讓其在消費者心目中減分不少。

蒹葭和蔚來差不多,都是從無到有。

但不一樣的,大老闆沈浩很有錢,而且並不要求蒹葭儘快盈利,所以徐紹基有的是時間帶領團隊精工出細活。

至於定價,蒹葭肯定不能和那些十幾萬的新能源車型搶市場,簡直拉低自己檔次。

但太高,百萬級的,你也賣不出銷量。

30萬到50萬的區間,和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硬碰硬。

SJ6,作為蒹葭首款量產SUV,定價40萬到60萬,算是入門級豪華車領域。

續航方面,系統有提供相應技術,除了死貴,但確實很有吸引力。

很多新能源車企還做不到的長續航,正是因為當今還沒有哪家公司能攻克固態電池技術的難關。

但系統拿出一家名叫Super Power的能源公司,這家公司主攻的就是固態電池技術。

現在市面上,還沒有真正研發固態電池的企業,就算是歐美等國家,都只能對這個技術望而生嘆。

電動車最大的技術瓶頸,莫過於電池容量過低帶來的里程問題。

決定電池容量的核心是電芯,電芯的能量密度用wh/kg來衡量,就是每公斤的電芯能夠產生多大功率的能量。

單體電芯能量密度150wh/kg代表的意義就是,每公斤電芯可以產生0.15度的能量。

目前國內轎車市場最受歡迎的幾款車型——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以及小鵬P7,電池容量分別最高達到77 kh,續航里程則最高分別達到668 km、605 km以及706km。

而電動車要想完全取代燃油車,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至少要翻一倍,從目前普遍的160wh/kg提高到400wh/kg。

這個指標意味著600km的續航,80度電,總重200kg左右,比現有的(大約450-550kg)輕一半。

不誇張的說,擁有這樣技術的公司,絕對會被無數風投公司瘋搶,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恨不得跪地下求著合作。

即使業界頭部企業寧德時代,也只敢說到2030年,才有希望徹底攻克固態電池技術。

而這家公司的標價,則是喪心病狂的100億美金!

說實話,這個價格一點都不高。

真要是被特斯拉知道,馬斯克絕對願意給出雙倍的價格,市面上獨此一家,就是這麼任性。

特別是當徐紹基聽到訊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但看著沈浩言之鑿鑿的樣子,更沒理由騙他,不由激動的發狂。

要是有這樣劃時代的技術被自家公司壟斷,還愁蒹葭打不開市場嗎?

別的不說,等1000公里續航的車型推出,市面上其他車型怎麼比?

只要質量不太差,定價不是很誇張,就算是特斯拉,也不見得能競爭過蒹葭。

國產之光!

嘖嘖,想想這樣的榮譽,沈浩就是一陣熱血沸騰。

100億美金的標價,屬實高得有點離譜。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畢竟沈浩手裡還有一家非常值錢的公司,那就是powhi,如今估值高達七百多億美金。

沈浩個人持股比例就超過50%,按照當前估值就算,價值三四百億美金。

以powhi的發展前景,一旦上市必定超過千億美金,這是外界對其最保守的估測。

……

對於沈浩質押股份的行為,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但也沒想太多,畢竟沈浩只是質押自身持有的15%股份,對於powhi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沈浩拿出powhi15%的股份,以100億美金的價格,瑞銀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和高盛集團等銀行提供這筆貸款。

這則訊息,想瞞也瞞不住。

很多人都在好奇,沈浩突然間急忙忙的選擇質押powhi股份,難不成有什麼好專案不成?

等銀行那邊資金到位,沈浩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直接讓系統選擇扣款。

100億美金,哪怕是沈浩自己,也不由肉疼萬分。

但想到這家潛力無限的超級能源公司即將隸屬他的名下,不由的樂開花。

關於沈浩質押股份的事情,一時間還衝上熱搜。

什麼叫有錢?

隨便質押一些股份,就換取上百億美金的貸款,這樣的男人,簡直就是無數女人心裡的神仙級男友!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很多細節也不會披露太多。

但光是質押股份只佔沈浩個人持有的30%,就足以讓很多人心跳加速,不到30歲的沈浩,瞬間成為國內最富有的90後!

而在國內富豪雲集的榜單上面,沈浩光是披露的身價,就已經超過300億美金,在國內足以躋身前十,全世界也能位列前一百!

這樣的男人,不比那些只會濃妝豔抹的所謂頂流有魅力多了?

看到微博等社交賬號,關注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攀升,沈浩也是驚喜不已。

早知道這麼輕鬆,還拍毛的戲。

魷魚遊戲那邊,剛剛辛苦拍完,沈浩也累的夠嗆。

好在9點的演技,是真的給力。

倒是華仔他們壓力山大。

真要是播出後,等觀眾們發現,沈浩的演技這麼強,他們反而被壓制,恐怕也會被笑話。

在沈浩的壓力下,華仔他們也是超強發揮,幾大影帝間的對手戲非常精彩,連宋修竹都不止一次拍案叫絕。

最頂級的劇本,單集1000萬美金的恐怖預算,匯聚國內最頂尖的一小撮影帝,以及他這個屢屢得獎的頂級導演,這部劇想不火都難。

光是一些路透的片花,就已經讓無數魷魚遊戲的粉絲翹首以盼多時。

尤其是沈浩和郭天王的對手戲份,簡直讓無數女粉恨不得舔屏,新老男神的每一個眼神,都是那麼有魅力。

特別是沈浩的發揮,讓本來對他憂心忡忡的不少女粉,總算能放下心來。

不愧是她們喜歡的男人,連演技都這麼棒,真不知道上帝到底給他關了哪扇窗。

而進入到大江大河劇組的沈浩,更是徹底降維打擊,神仙級的演技,讓一眾演員們恨不得把眼珠子瞪得溜圓,希望能學到一二。

第一次和沈浩合作的李學,也是震驚的不行。

他之前也特意看了琅琊榜,雖說那時候的沈浩演技很不錯,但也就金馬影帝水準。

但現在這種舉重若輕的演技,怕是只有國內天花板梁佳輝才達到過。

這樣的神仙,過來演電視劇,妥妥的虐菜節奏。

收購Super Power後,沈浩直接將其改名為大秦能源,也是與蒹葭呼應。

等見識到大秦能源的固態電視技術和已經研發出的成品,徐紹基徹底心服口服。

這樣的電池裝載在蒹葭的汽車上,還怕沒有使用者買單?

除了固態電池技術很牛逼,大秦能源還有一項讓沈浩和徐紹基驚喜不已的技術,那就是超級充電。

如果採用大秦能源製作的充電樁,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把一塊續航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從0充到滿電。

這樣的技術,放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絕對會被眾多車企吹到爆。

不過,沈浩想的更多。

如果蒹葭量產車型交付,怎麼和蔚來等品牌競爭,像蔚來靠的就是對車主的服務不吝成本,才打造出如今的口碑,市值更是超過千億美金。

這樣的服務,也造成成本居高不下,連年虧損,看不到盈利。

但不可否認,在沒有核心技術的前提下,這樣的服務拉攏客戶的手段,確實很有成效。

對於大秦能源,沈浩不打算併入蒹葭。

當下階段,大秦能源還需要暫且等待合適的時機,起碼得等蒹葭的量產車型落地,到時候大秦能源才能派上用場。

除了30萬-50萬的中型SUV,蒹葭還會拿出一臺同樣價格區間的轎車,搭配1000公里續航,爭奪寶馬5、賓士E、奧迪6這類燃油車以及特斯拉Model S的潛在用戶。

像有的人喜歡SUV,有的人喜歡轎車,蒹葭當然是兩邊都不放過。

再往下降價格,沒那個必要,利潤也不會太高。

這兩款分被暫定為SJ6和SV6,作為入門級的車型。

更高階別的SJ8,將會搭載大秦能源的1500公里續航電池,定價和modelY一致,在80萬-100萬之間。

還有SV8將會作為蒹葭的旗艦行政級豪華轎車,對標寶馬七系,帕梅等車型,定價在80萬-120萬之間。

有入門車型,有高階豪華車型,對剛起步的蒹葭來說,已經足夠了。

對於特斯拉的內飾,沈浩是不怎麼喜歡。

而這次招募的頂級人才裡面,就有一個是賓利的設計師,會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儘量將內飾檔次提升上去。

此外,法拉利的總設計師,也出現在蒹葭的初創團隊中。

擁有50億美金的啟動資金,薈聚一群海內外頂級人才,又擁有碾壓友商的固態電池技術。

這要是再不行,沈浩也沒轍了。

但一家大型車企,光靠這十幾個人,肯定不行。

於是,蒹葭開始對外瘋狂招聘挖人。

特別是演算法工程師,在眾多新能源車企的追捧下,不要太吃香。

動輒年薪五六十萬,比在大廠上班工資還高。

其中有些頂尖人才,不乏車企開出百萬年薪以及期權等福利誘惑。

相比較那些知名車企,蒹葭如今還只是個概念,但現在這些初創團隊的精英也不是吃素的。

他們在薈聚到蒹葭之前,也都是業界翹楚,在各自的圈子裡都是頂尖人才,人脈自然非同一般。

他們的老師,同學,朋友,乃至下屬,很多都被他們忽悠到蒹葭,加入到這個還只是空殼的車企。

關於大秦能源,目前訊息還只存留在這些核心人才知曉,新招進來的這批人,暫時還不知道自家公司已經掌握這麼牛逼的黑科技。

但光是聽到50億美金的流動資金,斥資接近100億收購兩家工廠,財大氣粗的既視感,瞬間迎面而來。

對很多打工人來說,去哪上班無所謂,最主要這個飯碗要長久。

在得知蒹葭的實力後,大家自然對新公司的歸屬感更強,尤其是當瞭解到這麼多頂級大佬匯聚一堂,簡直比蔚來還要牛批。

法拉利的總設計師弗蘭克?斯蒂芬森,MINI、瑪莎拉蒂GranSport和MC12、法拉利FXX與F430、邁凱倫MP4以及12C和P1等車型的創造者。

賓利的首席設計師斯蒂芬·西拉夫,將和斯蒂芬森一內一外,聯手塑造蒹葭的四款車型。

不同於其他車企,蒹葭很長時間內,只會出現這四款量產車型。

至於跑車,以後會有,但不是現在。

雖說沈浩也很想開自家設計的跑車,但考慮到現實,只能暫且擱置這種想法。

不過有斯蒂芬森在,跑車肯定會有的,給他充足的時間打磨,蒹葭發售跑車的那天,才會徹底引爆消費者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