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

李恪陪著慎行漫步在內谷的溪澗,眼看著墨者往來,聚攏一處,爭執不休。

爭執的雙方依舊以胡陵與蒼居兩地為野,不過相比先前那種為爭而爭的蠢爭,他們現在的論點至少多了些實質的東西,叫人聽著心生暢快。

慎行聽了幾場,不由感懷莫名,撫須長笑:“爭者,當如是。”

“從墨學論,哲學之辯雖是正辦,卻虧在不著邊際。若是任由他們折騰,三墨難合先且不說,蒼居幾年後或要再生出第四脈。還不如尋些實際,令爭論有終,事實為憑,這樣一來,至少能分出對錯高下,不會讓分歧變成分裂。”

“善。”

“再者說,焦頭爛額之際,難題纏身之時,這些人總有一日會忘卻出身之別,齊心戮力解決問題。等他們之間有了認同,墨家便有了一合的基礎。如此也不枉老師一番苦心,將他們捏到一處。”

慎行嘆了口氣,說:“若是腹?子當年有你這般考量,便是長平之事仍難避免,墨家至少不會是現在這副衰敗模樣……”

李恪誠心道:“盛極而衰,古來如此。”

慎行臉上難掩疲態,頹然問:“以你之見,便是你我此次大成,墨家仍難免衰敗之日?”

“會有吧?”李恪不確定道,“花有其開,必有其敗,冬有凋敝,春卻興榮。潮漲便有潮落,月盈續接月虧,既然萬事萬物皆是如此,憑甚獨有墨家例外?”

“道理為師亦懂,只是年歲大了,一念至此便忍不住想,既然衰敗之勢不可免,你我又何必徒勞奔命?”

李恪笑了笑,攙著慎行,輕聲耳語:“老師,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濤天。”

慎行眼前一亮,猛就暴發出一陣大笑,引得爭論驟停,人人側目。

可慎行就像無所覺似地長笑,直到開始咳嗽,才意猶未盡地歇下。

他撫須順氣,對李恪說:“恪,前幾日薛郡已將昭陽大渠之事報予咸陽。不費民力,疏浚百里,兩山之間聚起新澤,泗水兩岸再無例汛,此等偉業,你僅用了一月之期,想來又要在朝堂引起一番爭論。”

“薛郡?”李恪疑惑道,“千里之外,老師亦有訊息?”

“葛嬰是聰明人,自從趙墨精華北遷蒼居,他便再無一事瞞我。更何況,三墨之地本也無事瞞得過我這位鉅子。”

李恪拱手歎服,小小拍了一個馬屁:“老師有萬里明鑑之功,難怪遇事總能高瞻遠矚。”

“小子嘴甜!”慎行又是一陣暢意,牽著李恪的胳膊繼續行路,“你便不好奇,朝堂上會如何論你?”

李恪撇了撇嘴:“要我說朝堂那些位也真是消閒。當年制設獸犼,他們爭辯,搭建獏行,他們又爭辯,如今還要為大渠爭辯。其實有甚好爭辯的,新技術能有促於生產力便擇地試用,行之有法便推廣全國,此乃為政之道也。”

慎行欣賞地點了點頭:“知其利而不急其功,此老成謀國之言。奈何朝堂之中,卻不是人人皆如你這般想,反對之勢若是太強,便是皇帝也會無從決斷。”

李恪不由想起覲見始皇帝時遇到的刁難,開口失聲:“法墨之爭?”

“你以為,法吏如此只為學派?”

“不是嗎?”

“只說學派歧見,卻是你看輕了他們。”慎行輕笑,“六蝨者,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

李恪眉頭深皺:“商君書?”

“商君書,弱民。”慎行確認道,“民貧則力富,力富則淫,淫則有蝨。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六蝨無萌。故國富而貧治,重強。”

“老師,你怎麼突然說起《商君書》,此書觀點蠻而腥臭,秦雖由此強,卻並非善理……”

慎行欣慰一笑,口卻不停:“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樸則強,淫則弱。弱則軌,淫則越志。弱則有用,越志則強。”

又是倒誦……

與當日的《修身》一般,慎行誦起《商君書》,擇《弱民》一段,又是倒誦,李恪終於品出一些滋味,喃喃自語:“民,樂生安佚,死難難正,易之則強?”

慎行終於點下了頭。

“衛鞅赴秦,其時秦弱,而六國強盛。秦人不明禮法,內鬥亂國,故衛鞅才行變法之事。《商君書》之論乃古法之論,卻非衛鞅之論,此事,你當分清。”

他拉著李恪來到一處空地坐下,侃侃而談:“世人眼中衛鞅刻薄寡恩,卻不知危疾當用重藥,亂國自適重典。”

李恪求教道:“老師以為,秦之苛政在法士守舊,而不在衛鞅立典?”

“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慎行又引了《更法》中的一句,輕聲說,“衛鞅之過,在於使秦強盛,天下側目。其死之後,六世明君不敢妄改其法,天下名士將其奉為圭臬。”

“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李恪恍然道,“《商君書》是弱國強盛之道,而非強國久存之基!”

“然也。衛鞅之後,有甘茂、呂不韋者為強秦修法,然韓非出世,其天資卓絕又將前人之功毀於一旦。”

“韓非子尊衛鞅?”

“韓非尊法不尊人。其以古法三脈為根,儒家荀況為骨,自成新法,獻於韓而韓不用,便自獻於秦,此為間也。”

李恪難以置信道:“您說韓非子是間?”

“鄭國之間疲秦,韓非之間壞根。他雖身死,然大秦法士以李斯為首,或尊韓非,或尊衛鞅。秦律之苛乃法家之苛,天下之民不歸乃法家用權,意在弱民也。”

“老師……”

“在你之前,墨子之機關揚名,墨家之機關強國。民無所用,則法墨相得,扶秦強盛。”

“而在你之後……烈山、獸犼、獏行、獸蠍,你以機關代生民勞苦,使苦酒驟成天府,胡陵不發苦徭。歲、食、美、好、志、行,你之機關,六蝨獨佔其五,試問法士該如何容你?”

李恪張了張嘴。

扶蘇曾說,李斯乍聞獸犼,曾想要取他性命,那時他只以為是獸犼亂律。

可仔細想來,秦律每年皆有修訂,修訂程式一點不難,獸犼不過是小小機關,何來亂律之說?

慎行說的不錯……李斯想殺的,不是獸犼,是李恪!

他的經歷,他的天賦……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法家治國理論的危害!

李恪深吸了一口氣:“老師是何時看透這點的?”

“博浪沙,李斯激趙高。”

姜還是老的辣啊……

“老師可曾後悔招我?”

慎行笑意滿面,輕聲問:“何以見得?”

“您一生志在領墨家歸秦,如今李斯正得聖眷,偏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墨家歸秦徒生變數,還平白多了法家這個強大的敵人……”

慎行並沒有讓李恪把話說完。他擺著手,慢條斯理問:“你可記得,墨行被安放在何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壇。”

“那獏行可曾廢除?”

“不曾……”

慎行大笑三聲,立身而起。

“大秦!乃趙氏之秦,非李氏之秦。墨家想要重現盛景,法家本就是繞不開的溝塹。墨法之間,總有一爭!恪,墨子在儒學昌盛之時非儒,如今法家盛極,你可有非法之膽魄?”

非法嗎……

李恪胸中一股熱血猛然上湧。他斬釘截鐵回答道:“法家亂國,不合其時!為天下生民計,非法何妨!”

慎行滿意地從懷中掏出一面令牌,青灰底色,紅字書【鉅】,它的頂端刻著半枚齒輪,稜角分明,齒痕深重。

李恪詫異問道:“這是……鉅子令?”

“鉅子令鐵質,假鉅子令木質,鉅子令半鉅齒八,假鉅子令齒六。此為趙墨之假鉅子令。”

說著話,慎行鄭重地把這枚沉甸甸的假鉅子令遞到李恪手上。

“自明日起,摘去龍淵劍套。自明日起,長佩李氏玉佩。自明日起,明示假鉅子令!你既有宏圖,便該堂堂正正地,令天下人都知曉你的身份!”

“你,乃歐冶信重,誠信君子!”

“你,乃武安之孫,李氏遺孤!”

“你,乃趙墨假鉅,天下才絕!”

“有墨家在,謗言傷不得你,暗刃刺不得你!世人當知,你不是甚小有才情的苦酒之恪……”

“你,乃是伯益之後,墨翟傳承,嬴姓,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