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

遊學之事,目的是一回事,沿途又是一回事。

作為南行赴楚的第一站,霸下穿太原、邯鄲、東郡,一路南下,行到碭郡以西,在名城大梁的遠郊熄爐補給。

大梁曾有天下文華之稱,百年前即為魏之國都,此後連番興擴,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中原都會的顛峰。

世傳大梁鼎盛之時,夜如晝,城無眠,聚民十萬,比肩繼踵。高牆之內樓閣密佈,飛簷層疊遮蔽天空,有小兒長至少年,仍不知秋雁南往,日從東昇。

只是這段傳說的真假對李恪這個年紀來說已經無從去判。

七年之前,王賁攻魏,掘大河大溝水淹大梁,洶湧的河水沖垮城牆,譭棄樓宇,將大梁的繁華徹底淹沒在眼前這片殘垣斷壁當中。

現在的大梁只是一座小小的,破敗的三里之郭,視野盡頭尚能見到腐朽的梁木高聳向天,上頭早已爬滿草藤,一眼望去,與將死的林木無異。

趁著查證驗傳的當口,慎行指著遠處一個單薄的小山包對李恪說:“恪,那處曾是大梁的城牆,高五丈,寬四丈,上萬大軍不足以塞,魏人號稱固若金湯。”

李恪聳了聳肩:“金湯最終卻輸給黃湯。我猜王賁當時或是在想,沒有什麼城牆是大河衝不垮的,如果有,那便再掘開大溝!”

慎行被逗得哭笑不得:“此言可莫在大梁城中說。”

李恪奇道:“王賁做得,我卻說不得?”

“魏人好臉面……”

“虛妄的臉面罷了。”李恪撇了撇嘴,“老師,我聽聞碭郡郡治落戶睢陽,大梁舊民卻不離故土,莫非就是這臉面之故?”

“城雖破,故土不可離。”

“皆在一郡之地,左右不過數百裡,算不得背井離鄉吧?”

慎行搖了搖頭:“睢陽再好,也沒有往昔雲煙。”

“還真是臉面……”李恪翻了個白眼,看到蛤蜊收回驗傳,繳了城稅,就讓滄海蹲下來,重把慎行扶上背榻,“老師,您還未與我說,我們來這破城作甚?”

“此番你以真名履世,為師有意帶你尋訪名士,否則錦衣於身,無人知曉,豈不枉費了為師心意?”

李恪興奮道:“這大梁城中有名士?”

慎行尋了個舒服的坐姿,笑著點頭:“張耳,陳餘,此二人儒學精深,賢名當世,有伯牙子期之美譽。不過眼下張耳不在,城中唯有陳餘。”

“儒生?”李恪的臉色古怪之極。

墨家非儒,慎行帶他來拜訪儒家,不會是想踢人館子吧?

……

大梁城,成安裡,裡中有處佔據六宅的廣闊茅舍,匾掛【乘府】。

慎行令蛤蜊拜門遞謁,自己則下了背榻,領著李恪在門旁束手。

不一會兒,遞送拜謁的蛤蜊被從人請了出來,半開的大門順勢閉合,從後傳出栓門的聲音。

李恪覺得這一套好似有些眼熟……

慎行清了清嗓子:“主家可在否?”

屋中無人應答。

慎行等了一會兒,凝聲又問:“主家可在否?”

屋中隱隱傳來回應:“敢問先生,欲尋何人?”

“隴西慎行,聽聞乘公婿賢,特請拜會!”

“竟是墨家鉅子親來?稍待!稍待!”

那應和由遠及近,不一會兒,大門便被人從中大開,從內迎出個寬袖儒袍的白麵漢子,衣飾端正,髮髻不亂,以一對光足踩地,邁著小步趨出門檻。

只見他風雅卓絕地抖摟一下裙襬,有意無意,恰好亮出那對髒兮兮的腳丫,持續足兩個呼吸,這才擺平裳服,躬身長揖。

“先前不知鉅子親至,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慎行笑著回以長揖:“老兒無名,何勞賢君倒履。”

“佳賓盈門,鼓樂不及,鄙履礙事,棄之何惜!”

“賢君盛情,實令老兒羞煞!”

“鉅子無愧,鉅子當得!”

兩位影帝就這麼你來我往地恭維了半日,李恪強忍著笑,總算等到慎行和那人一同起身。

“敢問鉅子同行……”

“此子乃劣徒李恪。恪,還不過來見過賢君?”

李恪不情不願地邁前半步,學著慎行的樣子一記長揖:“雁門學子恪,見過陳……”

“無名之輩,不足以提!”

李恪的招呼被毫無徵兆地打斷,只好躬身站在那兒,撇了撇嘴,餘光偷瞧。

陳餘正在打量李恪,由下至上,又由上至下,其目光在七星龍淵上停留片刻,最終卻落在深衣右畔的李家玉牒上。

“佩高潔,承勇烈,武安之血,果不一般!”

陳餘讚歎一聲,抬手虛扶將李恪扶起,也不回禮,只是側身擺手,含笑迎客。

“屋外風大,鉅子,屋內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不若……我等一道?”

“把臂而行,甚善!”

李恪滿心疲憊地看著慎行邁步,當先踏入大門,陳餘隨後,又幾步前趨與慎行把臂。

李恪終於嘆了口氣,對一臉傻樣的蛤蜊和滄海揮了揮手。

滄海一張問號臉靠上來:“方才,可是黑話?”

李恪恨恨瞪了他一眼,輕聲說:“你懂甚,這叫虛禮。”

滄海還是不明白,小聲嘟囔道:“蛤蜊明明連拜謁都遞了,他怎的也不看上一眼?”

李恪不屑一笑:“待會兒記得跟緊我身後,入門廳後四下瞧瞧,若我所料不差,隱蔽處當有一雙步履,一處泥塘。”

滄海瞪大眼睛:“你說他……”

李恪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朗聲笑道:“進門吧,謁而獨行,非禮也。”

眾人跨入乘府大門,細緻的蛤蜊果然在門廳側後找到一處小小的溼泥塘,塘邊有桶,有井,還有一雙乾淨步履,鞋幫如雪潔白,滾繡簇新。

滄海又準備大呼小叫,被李恪一眼瞪住,三人追上前行的慎行和陳餘,放緩步子,老實跟隨。

乘府有六宅,長四而橫三,看上去就像個奇怪的T字,而且院落前後不設隔斷,隨處可見都是木房茅舍。

這些屋舍雖破,院中人氣卻高,沿著長長的前院一路行至,兩側都是連片的矮房,短短的簷廊下皆是人影,老弱壯漢,一應俱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人有的習武,有的誦讀,怪誕的正練雜耍,風雅的撫琴弈棋。

慎行與陳餘邊走邊聊,輕聲誇讚道:“賢君蓄士,有孟嘗之風。”

陳餘自傲一笑,假謙回應:“可惜我無才無德,投奔之人多擅雞鳴狗盜,莫說甘羅衛鞅之輩,便是毛遂之流,舍中亦難尋一二。”

“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細流納海,累塵成岡。遙想孟嘗當年,若是無此輩相幫,又哪兒來合縱六國,擎道懲奸的威風?”

“鉅子笑話我!”陳餘哈哈大笑,駐步抬手,“高士且在正廳安坐,我這便令備酒擺宴,我等,不醉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