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

“到現在為止,攏共十七個殺手,而且還沒有軍中人士……”李恪把書著人名的木簡往紅泥爐中一插,聲音裡全是感慨,“莫非是齊墨關張太久,以至於胡亥和趙高完全就忘了墨家當年的業務範圍麼?”

“還不是這些年你們墨家風頭太勁。所謂軍、工、文理三脈皆顯,若你不提,連我都險記不起當年齊墨遊俠於世,以懸紅為生。”

扶蘇調侃著端起玉盆,把燒了一半的木簡折斷平鋪在炭面,免得一會兒火苗子亂竄,攪鬧了飲茶的清淨。

二人飲茶,再無外人。

這種事在早幾個月前還是尋常之事,可自從李恪在狼居胥的上計中請稱孤,這樣的機會就一下變得極少。

李恪要操持整個七郡,如今是八郡半郡的政軍工商事,扶蘇什麼都不必管,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籠絡陣營中非墨的官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一非,既是身份,又是立場。

西軍陣營中非墨的官員不在少數,他們擔當政務,承接軍職,從任何角度來說,對西北九郡的發展和穩定都至關重要。

這種政治結構的雛形可以一直追溯到河間建郡時期,且不是因為李恪高風亮節,不知道一言九鼎的好處,而是窮盡墨者和李恪的追隨者和支持者,他也無法填滿整個勢力的政治需求。

總體來說,廣義上李恪的勢力包括墨家、道家商山一脈、苦酒裡鄉梓、北原夏民、舊楚商人以及陡然間變得旗幟鮮明的隴西李家,此六者看似根基穩固,實則卻各有缺陷。

舊楚商人階級苦於身份,可以洗白從政者寥寥無幾,而且李恪的錢袋子還需要他們看護,不能把有限的精英一把薅絕。

苦酒裡和夏民的情況則相似,都是受教育的程度太低,短期內難有大用。

陸衍、陳平的商山一脈就那麼些學子,先後三十幾人出山,幾乎精英盡出,可對西軍而言卻仍是杯水車薪。

李家的情況也差不多。隴西郡的李氏祖屋早已成了外強中乾的空殼,能任用的都任用了,但一個家族能有多少子弟?更何況,作為大秦的傳統豪族,李家子弟在朝中出仕者本來就多,既不可能一股腦全到李恪麾下,也不適合大規模地退出朝堂。

李恪手下最忠誠,規模也足夠大的勢力始終只有墨家一門。然而墨者的知識結構有天然的缺陷,精擅的領域也趨於集中,政、法、軍、工四大領域,墨家真正能扛起來的唯有一工半政。

所以無論是考慮和扶蘇的相處之道,還是整個西北九郡的發展需求,李恪都推不開這些非墨的官員,而這些非墨的官員想要在西北事有所成,也同樣旦夕離不得李恪和墨家。

西軍就像是個充滿生命力的股份有限公司,扶蘇是CEO,李恪卻是真正意義上的董事長。

這些非墨的小股東們在扶蘇麾下抱團,以抱團來抬升自己的話語權,並指望著借重扶蘇手上僅次於李恪的股權,透過行政手段來擠佔李恪親信手中的席位。

可無論他們怎麼鬧騰,他們都無法動搖,也不會試圖去動搖李恪手中百分之五十一的決策底限。

因為西軍的根基只在墨家,離了墨家,整個西北便是一片不毛,在與咸陽的博弈當中,這片廣袤的土地將變得全無價值。

雞飛蛋打的事誰也不會做,整個西軍誰都可缺,唯李恪不可或缺。

李恪曾自嘲地對麾下墨者說,這或是西軍當中唯一的共識,卻永遠也不會有人宣之於外。

這是政治的妥協,而維繫這份妥協的關鍵就在於扶蘇的立場。

扶蘇是非墨體系的定心丸,便是裝,他也得成為他們的依靠,自覺疏遠和李恪的私交。

在秦宮史中,商君自成為大良造後就幾乎再也沒有與孝公有過密會,或許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很無奈。

可自從半個月前,在儒與何鈺昏禮上的那場深談之後,二人便成了眼下這般。扶蘇現在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與李恪飲茶,也是因為十日之前陽周關報,有天使趙成過關而來,算算時日,今天該抵達塞上了。

李恪長嘆了口氣:“似是好久都沒有像今日這般閒適了。”

扶蘇笑著搖頭:“我每日皆閒適,就是抱怨聽得煩些。”

“你居然把臣子奏對比作抱怨……”李恪哭笑不得地給扶蘇斟了盞茶,“說說吧,都是哪些人在抱怨?”

“中陵君,主說墨軍超額,不合;隅,勸我暫停擴編,全力應對南面;還有角,他勸我建王軍,還要我仿墨軍而建,至少要將規模提升兩倍。”

“董翳與司馬欣不曾多言?”

“他們與旦君交好,更喜歡從旦君的嘴裡套話,自然對你的想法知曉得多些,反而顯得安定。倒是有一人……”

李恪皺皺眉:“烏鶴敖?”

扶蘇搖頭失笑。

“黃衝?張遷?”

“正是你一手提拔的遷,他雖不曾說過你半句非議,但已認我為主公了。”

李恪張了張嘴,沉默半日:“他早年被不受重用,蹉跎半世,權欲未免重了些。”

“你與我所見無二。我雖允了他,但還是對沖君更看重些。”

“衝的新商律看了沒?”

扶蘇點點頭:“頗有見地,與你重商不崇商的思路也貼合,我正預備與你商量,看看在何處試行更好。”

“河間、雁門,除此二郡,餘者皆不足憑。”李恪理所當然說,“不過我更傾向在雁門試行,那裡都是大秦的舊官吏,中陵君也陳腐一些,更容易看出問題,針對調整。”

“那便在雁門試行。”扶蘇一口飲幹茶,“我先與中陵君好好談談,若有需要,就把衝君和遷也一道喚來。不過具體試行還是等稱王之後。”

“此老成之言,我沒意見。”

二人正論著正事,門外忽有墨者來報:“報!天使至城外,請鉅子與二位何師叔出城相迎!”

李恪和扶蘇同時愣了一下。

“請玦與何姬也就是了,為何要我也一道出迎?趙成手中的御令應該沒有涉我之事吧?”

門外的墨者躊躇了一下,猶豫說:“稟鉅子,來的不是一撥天使,而是兩撥……”

“兩撥?”

“是……辛騰棄了車馬大隊,一路上晝夜不停,和趙成一起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