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蕩平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整頓法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四章 整頓法紀

“剛才臣過,現今秦國的法紀日漸鬆弛,諸位可能不相信。自從大王釋出捕奴令以來,秦國的商業日漸繁榮。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奢靡之風日盛,奢靡之風造成的後果是攀比和虛榮的現象日漸增多。

以前,各個官衙以及重臣府邸的門衛,收到了門敬之後都要上繳國庫,如今他們已經不再上繳了,收到之後多是以為己用。此種現象倘若縱容下去,造成的後果就是以後無論何人,要去哪個官衙辦事,或者是求見某位大臣,都需要送上門敬,沒有門敬恐怕就不讓進了。

商業的繁榮,商人的增多,也引發了送禮成風的現象。禮尚往來是人情,可這個禮多了,或者背後參雜了各種交易,那後果就嚴重了。到時候引發了送禮成風,沒有禮物就虛言塞責,甚至沒有禮物就不辦事,那國法豈不是蕩然無存。

秦國向來以法治國,法為根本,倘若根本出了問題,後果之嚴重,諸位恐怕不會不明白吧。”

法制的監控向來由廷尉府負責,范雎一席話,立刻就引來了廷尉的不滿。這不是擺明了廷尉府失職了嗎。

“範大夫,此乃你的推測之辭吧,我大秦向來以法治國,但也是需要講求證據的。你的門衛或者有個別的人沒有上繳國庫,但並不能代表全部。你的送禮成風,現在的確禮尚往來多了一,但也不至於有什麼背後的交易吧。這一切都是你的推測之辭,範大夫還請慎言。”

“夠了!”嬴蕩猛地一拍書案。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你們就告訴寡人。丞相府和廷尉府,有沒有你們的這種現象吧。”

這一下各個大臣才發現。原來嬴蕩的臉上已經黑的快要擰出水來了。一個個文官都面面相覷,沒有人敢上來答話。

旁邊的武將一個個卻是幸災樂禍,一副看笑話的姿態,反正也不關他們什麼事兒。

嬴蕩見沒人話,將頭轉過來看著范雎,“範卿,你剛才的現象,是你的推測之辭還是有確鑿的證據?”

范雎行了行禮,“據查:南郡少了九縣之地的賦稅。有人這是因為南郡郡守公子滕接受楚人的重金收買,私下裡將九縣之地劃給了楚國。”

嬴蕩立刻勃然大怒,“廷尉何在?”

“臣在。”

“情報署翟景何在?”

“臣在。”翟景沒有那麼慌亂,不過臉色也不太好看。

“此事可屬實?”

廷尉一邊抹汗,一邊顫聲回道,“此事臣立刻派人去查。”

翟景平復了一下心情,緩緩答道,“大王,情報署一直關注的是對我大秦有威脅的情報。對於這種私下交易之事,關注甚少。”

“夠了!”嬴蕩的怒火眼看就要爆發出來了,“你們這是失職,這僅僅是私下交易那麼簡單嗎。這是賣國!情報署立即將贏滕監視起來,廷尉屬立即派人調查取證。傳寡人旨意:立即召贏滕回咸陽,郡守一職由長史暫代。”

秦趙大戰還沒有爆發。一場風暴卻在秦國內部刮了起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將會在這場風暴中折戈沉沙。

公元前292年,秦國南郡郡守公子滕叛亂。叛亂沒有堅持多久,短短幾天之內就迅速被平定了。公子滕被押回咸陽。受車裂之刑,家中男子全部被殺,女子被貶為官奴。

同時受此次叛亂牽連的還有,秦國太常寺卿,南郡長史,郡守府屬吏,以及十餘個南郡下屬的縣官。

正當大家都以為這次叛亂已經結束的時候,秦王嬴蕩再次釋出詔令:成立大秦帝國廉政公署,以範雎為廉政公署署正,祿千石,職同副相,卻不接受丞相府的管轄,直接向秦王負責。

半年之後,秦王又一道詔令釋出:由廉政公署負責,情報署協助,全面清查全國各級官員家產,以及各項收入情況。凡是不符合規定的,輕則降級處理,重則免職,甚至直接投入大牢。

同時詔令中還規定:凡是給官員送禮,禮物價值超過一金,都需要到廉政公署備案,否則送禮之人要以賄賂罪名治罪,官員以貪汙罪名治罪。

最讓秦國大臣不滿意的是:凡是官員親屬和僕從私下接受賄賂,官員親屬和僕從治罪的同時,官員也同罪。凡是府衙門衛以及官員府邸門衛接受賄賂的,門衛斬首,官員停職待查。

新法之嚴酷,規定範圍之廣泛,令秦國一眾高官顯貴不寒而慄。當然,嬴蕩也不是那麼不近人情的,透過各種理由為各級官吏提供相應的補助和福利,間接性的挺高了官員的收入。

秦國新法傳到六國之後,又是遭到有志之士一陣聲討,都在述秦國暴法是如何的殘酷,苛政是如何的暴虐。

嬴蕩可不管這些,暴秦就暴秦吧,反正名聲已經毀了,不在乎繼續毀下去。他只知道,秦國新法不能亂,官員腐化必須堅決的制止,誰敢來觸黴頭,他就殺誰。

只是可惜,伐趙之戰也不得不再次向後推延了。

經過一年半的整頓,嬴蕩幾乎看遍了大秦所有縣令以上官員的資料,這才停止了此次清查。

在這次清查中,有十餘位大夫以上的高官被免職或者治罪,大夫以下,縣令以上的官員更是超過了三位數。這一不得不引起嬴蕩的重視。

秦國要強大,那就不得不發展商業,可商業發展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卻是貪汙**,**就代表著滅亡。秦國不能滅亡,那就只能對**下狠手了。

只不過讓嬴蕩難辦的是,**一旦開了口子,想要制止住。那簡直就是逆水行舟。歷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殺得多狠,最後卻是不得不仰天長嘆:貪官的生命力太強了。怎麼殺都殺不完。

難道像斯大鬍子那樣來一次大清洗,想想都不可能。如果真的那麼做,秦國國力將會倒退十年。如今大爭之世,容不得半疏忽啊。

公元前291年,秦王迎娶趙國公主趙媛為妃,同時秦趙簽訂互不侵犯盟約。

同年,一代梟雄燕昭王病逝,燕太子登基為燕惠王。新王登基之後,一道詔令罷黜了樂毅的兵權,並且以騎劫替代樂毅領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樂毅懼怕新王對他不利。悄然逃往趙國的時候,卻在半路上被秦國使者截住,一番勸下,樂毅跟隨使者來到了秦國。

隨後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燕軍一路潰敗,田單以風捲殘雲之勢,一舉恢復了齊國。

正在大家都以為天下再次迎來太平的時候,秦軍再次東出,一舉奪取了韓國的徑城。

徑城夾於河東郡與河內郡之間。非但使秦國兩郡不能通暢相連有礙商旅,且每遇春荒,窮困庶民必逃荒進入秦國河東郡與河內郡,韓國事實上已經無力治理陘地。秦國弔民伐罪,理當收陘地入秦!

如今志大才疏的韓釐王已經被秦國活活的氣死了,繼位的韓桓惠王卻是個浪蕩貴公子。接到陘地丟失的軍報,竟如釋重負地嘆息了一聲:“不毛之地也不放過。秦人何其貪得無厭!”

結果還沒有等他松一口氣的時候,秦國大將蒙驁再次率領五萬大軍。渡過大河,一舉奪取了汜水關。

汜水源於韓國西部之鞏城山地,北流入河,南北全長不過一二百裡,卻是處處關津要害之地。

汜水關東面便是韓國西北部要塞滎陽,距韓國都城新鄭不到百里,西面一百餘裡便是洛陽。最根本處,在於這汜水是韓國與周室王畿的分界地,對周對韓均是要害。周室奄奄衰微,韓國強弩之末,誰也無力吞噬對方,便依著這汜水相安無事,如今陡然插進秦國一把利劍,韓周雙方都頓時大呼受不了!

韓國慌了,周王室也慌了,便一邊向列國告急求援,一邊倉促整頓軍馬準備應戰。

偏在此時,秦國特使甯越卻向韓周兩方申明:秦國無意全部佔領汜水流域,只求將與河東郡、河內郡遙遙相對的大河南岸的河段劃歸秦國做渡口,秦國便立即退兵!

戰國之世,列國相互封堵,對關隘要津的爭奪原是尋常。地勢不利的強國威逼佔據要津的弱國割讓關津者,更是屢見不鮮。

秦國特使一申明秦軍意圖,各國斥候立即飛馬回報本國。趙魏楚三大國一聽不是滅國之戰,便立即鬆緩下來,吵鬧著發兵救援的聲浪也頓時平息了。

如此一來,周王室頓時松了一口氣。洛陽王畿瀕臨大河的土地本來就荒蕪人煙,沒有國人居住,幾處要塞也無兵可守形同虛設,便割給秦國何妨?

當天子特使回報傳來的時候,周赧王這位老天子卻只是一句回詔:“只要秦不滅周,特使但全權行事。”

於是周室特使立即與秦軍達成盟約,割讓了洛陽王畿的河外渡口,不再跟著韓國四處奔波求援了。

韓國一見三大戰國退縮了,周王室割地脫身,頓時便沒了主張。與秦國開戰吧,分明是實力懸殊,割讓汜水北段吧,又實在心疼。

大河北岸的秦國河內郡正與大河南岸的韓國遙遙相對,東西橫寬三百餘裡,便是只割得南岸河灘的二十裡之地,東西也是茫茫一大片。

更有甚者,大河南岸渡口一旦歸秦,非但韓國與趙國間的渡河大道被截斷,而且還將留在大河北岸唯一的飛地要塞——野王,孤零零地留在了秦國河內郡的汪洋大海之中;雖則秦國申明野王仍然是韓國城堡土地,可一塊無法控制的飛地還不等於白送了秦國?(未完待續。。)

ps: 繼續求月票,求支援。一路相伴,真的幸好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