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義大利不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節、芒果的戰略思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節、芒果的戰略思想

芒果知道自己不是個優秀的獨裁者,所以來到這個世界後,除了辦公和必要的“床上健身活動“,他把時間用在了研究軍事歷史上,他希望從歷史的長河中吸取經驗。他特別注重研究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他開始研究孫子、克勞斯維茨、約米尼、成吉思汗、拿破崙、弗裡德裡克大帝、格蘭特等人的著作。後來有人統計,在1935到1940期間,他讀了 300 多本書。正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芒果逐漸演變為一個對當前和未來義大利軍事理論和實踐起決定性影響的戰略家。

傳統上,歐洲列強們的軍事理論崇尚“火力制勝論”,強調用優勢的火力和協調的行動,像不可阻擋的壓路機一樣,壓垮敵人。所以,義大利的軍隊講究在重點的方向上集中最猛烈的火力,在敵人衝倒跟前之前就消滅敵人,或者自己衝到敵人跟前就消滅敵人。這在芒果眼裡完全就是“拼火力、打呆戰“。如果戰場上的雙方實力相當,戰爭就達成僵局,一戰如此,現在的西班牙內戰也是如此。運動靈活、穿插包圍、調虎離山、圍點打援等等“陰險的計謀”和義大利傳統的作戰思想是格格不入。但是,正是在借鑑了這些來自東方的謀略思想後,意大利人在阿比西尼亞不自覺的使用了這些謀略,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變原來歷史上的消耗戰成為了如今的運動戰。

在這種背景下,借鑑後世土鱉國的軍事思想,芒果開始總結梳理自己的運動戰理念。芒果認為戰爭分成三種基本的樣式:消耗戰,運動戰和心理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消耗戰的要素為火力、防護和運動,其中火力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火力才是消滅敵人、贏得戰鬥勝利的手段。防護是儲存自己的手段,防護的目的是為了發揚火力,消滅敵人。運動的目的是為了發揚火力、提供防護。這三個關鍵因素是歐洲列強們的軍事理論的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按照這個套路進行的。所以消耗戰的重點是奪取戰略要點。這些戰略要點往往都是便於己方發揚火力、機動或是防禦的節點。

運動戰的要素則是時間。芒果強調時間對戰爭的重要性,時機和節奏有時比地形更重要,芒果的運動戰理論的重點不在空間和物質上的運動,而在於用最短時間完成行動,講究先人一步。要贏得戰爭的勝利,應該在從戰鬥到戰役到戰略的所有層次上使自己的 “發現-判斷-決策” 迴圈的週轉比對手的更快,或者靈活地變換自己的“發現-判斷-決策”節奏,要隨機應變、出其不意,以敏捷的出手,想在對手的前面,行動在對手的前面,打亂對手的思維,製造對手的恐慌和錯覺,剝奪對手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戰鬥的能力,是對手確信繼續抵抗的無用,最終導致對手不戰自潰。比如,在二戰的西線戰役,德國人的閃電戰打亂了法國人的節奏,使得法軍總是行事慢一步,在戰場上就顯得非常被動。但是芒果並不把消耗戰和運動戰對立起來,在戰役層次上的運動戰仍然需要在戰鬥層次上的消耗戰,他知道畢竟光靠花拳繡腳是不足以導致敵人不戰自潰的。

芒果的心理戰不光包括戰爭的心理因素,還包括戰爭中的人心理和思維過程。芒果雖然強調先進武器的重要性但是他更明白決定戰鬥勝負的是武器的操作者。戰爭真正需要摧毀的是敵人抵抗的意志,只有打垮了敵人抵抗的意志,戰爭才真正獲得勝利。只有透過出其不意的進攻,打亂敵人的“發現-判斷-決策” 迴圈的週轉,自然可以摧毀敵人抵抗的意志。

實際上,芒果的思想很少是新東西。芒果強調戰場上的三要素:時間、空間、人心。這就是東方軍事理論中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東西在東方軍事理論中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對敵人以攻心為上是孫子的思想,高速度、大縱深、快節奏作戰以打亂敵人的作戰節奏是圖哈切夫斯基的思想,對於戰爭的心理問題和軍隊建設的思想,在毛選裡可以找到很多影子,但是他把這些抽象的東方軍事理論簡化成義大利軍界能容易理解的表述,這是他獨特的貢獻。當然,墨索里尼留在他體內的演講天賦也發揮了重要的因素。

-------------------------分割線----------------------------------------

1937年7月7日,遙遠的東方,在北平市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槍聲大作。日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七七盧溝橋事變”如期發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7月8日,29軍發電中央。電告盧溝橋事變之進過。

7月9日,中共提出“願在委員長領導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

7月15日,中共中央將《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送交蔣介石。《宣言》提出發動全民族抗戰、實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項基本要求,重申中共為實現國共合作的四項保證。

7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來上廬山與蔣介石談判。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指出“盧溝橋事變已到了退讓的最後關頭”,“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7與18日,芒果電告空一格,“東非尚存軍火一批,如需八月前可送滬,貨款可賒”。空一格回電:“雪中送炭,滴水恩,湧泉報”。

7月19日,29軍軍長宋哲元抵達北平。

7月25日,集結於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日軍基本完成作戰部署並發出最後通牒,隨後又蓄意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對宋哲元施壓。

7月26日,宋哲元表示“自衛守土”,同時一改常態請求蔣介石派中央軍馳援平津。

7月28日,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當日夜宋哲元撤離北平。

7月29日,北平淪陷。

7月30日,天津淪陷。芒果命令意租界的駐軍提高戰備等級。向進入租界的中國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