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義大利不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節、地中海之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節、地中海之蛟

30年代的義大利海軍就規模和噸位而言,位居世界第四。這支海軍的最主要作戰任務是“阻止從海上來的威脅、保障自身的地中海航運、破壞對手在地中海的航運”這三項。而在原來歷史面位上的義大利雖然規模龐大,船堅炮利,但是卻無法完成者三項最基本的任務。

1941年2月9日,英國將軍薩默維爾率領H艦隊炮轟了義大利熱那亞。這一炮擊宣告了意大利人有海無防的本質。

1941年4月16日,英國第14驅逐艦支隊的4條驅逐艦,擊沉義大利一個護航編隊的全部5條運輸船。這一破交襲擊宣告了義大利無力維持他們的地中海航運。

而破壞對手的航運,只要看看馬耳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就知道這對於義大利海軍來說也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隨著芒果的到來,這一切還會重演嗎?芒果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他認為作為一個穿越者至少在裝備和戰術上,他可以讓義大利海軍少走一些彎路。比如在37年6月,他的任務是讓義大利海軍用上他們最合適的潛艇。

地中海不同於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航空兵出現後,地中海不過是個澡盆。當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同行們正為每次巡航都難得找到敵艦犯愁時,地中海裡潛艇則可以在航空兵的指引下輕鬆地找到敵艦。當然,航空兵的出現也是個雙面刃,飛機也可以同樣用於反潛巡邏。這就對義大利的潛艇提出了更高的要來。

另外,按照《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義大利的潛艇數量和噸位被大大壓縮。海軍也需要一種小噸位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滿足需要的潛艇。為此,義大利海軍設計了一款600噸級的中型潛艇(也就是歷史上的600型潛艇),該艇的水面速度在14節左右,水下速度在7節左右,武裝為4具艇艏魚雷發射管和2具艇艉魚雷發射管、4寸甲板炮和幾挺高射機槍。這樣平庸的設計當然不是芒果想要的那種王牌潛艇,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英國。

1917年,為了遏制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時任英國第一海軍大臣的傑里科將軍提出了“以潛制潛”的理念。隨後,海軍建設委員會在1917年的9月,將這一理念進行了詳細的闡述。1918年2月完成被命名為“R”級的新型潛艇的全部設計工作並開始建造。後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落幕,首批12條R級潛艇只完成了10條。

完工的R級潛艇,水上排水量425噸,水下排水量503噸,武裝為艇艏6具18寸魚雷發射管。如果光看這些資料此艇的確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該艇具有高達14.4節的水下速度和60個小時以上的水下靜音續航力(240海里/4海里)。這使得該艇具有一流的水下效能。而且,R級潛艇的流線型外殼與晚它近半個世紀的德國205型類似,足見當時英國眼光之超前。可以說直到德國的 XXI 出現之前,英國的R級擁有最好的水下效能,英國的R級是世界上第一級真正意義上的潛艇。但是在1922年3月的英國海軍會議上,囊中羞澀而又鼠目寸光的英國海軍決定放棄R級潛艇,最先服役的8條R級潛艇在1922年開始陸續被出售給船廠作為廢鋼鐵拆除。(有關R級潛艇,詳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R_class_submarine)

現在,芒果就是要以這款看似老舊的一戰古董潛艇為原型,打造意大利人的XXI潛艇。在芒果的指示下,一些義大利潛艇設計師被派往英國,這那裡他們將尋找機會與R級潛艇“親密接觸”。這些意大利人走訪了當年設計、建造R級潛艇的廠家、公司。他們甚至用相當低廉的價格從肯特郡的查塔姆船廠(Chatham Dockyard)滿是灰塵的資料室裡買到了R級潛艇的一部分設計和施工圖紙。

1937年的8月,這些意大利人懷揣著這些泛黃的圖紙回到了義大利,開始了緊張地設計、修改工作。意大利人的新型潛艇水上排水量650噸,水下排水量850噸,所以仍舊稱為“600型”潛艇。按照偉大的領袖墨索里尼的意見,這款新潛艇除了增加了尺寸外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R級潛艇流線型外殼。然後義大利工程師們用先進30年的新型裝置代替了原來的老家夥。為了加快建造進度,在墨索里尼的提醒下,新型潛艇將採用了分段建造合併總裝的方式,力爭在半年之內完成首批6條的建造計劃。

義大利工程師們為這款新型潛艇換上了動力充沛的菲亞特兩衝程1250馬力柴油機(這也是歷史上600型潛艇的原配主機)代替了原來只有240馬力的主機。主電動機功率也從原來兩臺的600馬力提高到了現在750馬力。這使得雖然排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新艇的水面航速增加到了13節,而水下航速達到了16節。

在海軍的堅持下,義大利的工程師們給600型潛艇裝上了一門4寸甲板炮和2挺12.7mm高射機槍。當然600型潛艇的主要武器是魚雷。該艇裝有6具艇艏魚雷發射管,加上備用的6枚魚雷,600型潛艇總共擁有12枚魚雷。義大利潛艇所使用的533毫米W270魚雷裝藥量為270公斤,可以用50節的速度航行4000米或是用30節的速度航行12000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外雖然義大利的魚雷工業歷史悠久,早在1866年就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條白頭魚雷。而且,與德國、美國不同,二戰中的義大利魚雷表現穩定,沒有出現這樣那樣的技術故障。但是,在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卻被魚雷數量不足所困擾。1940年6月10日年義大利對法宣戰之時,其海軍一共擁有各種魚雷發射設定1450具,卻只有3650條魚雷可供使用,也是就平均每具發射器只有2.5條魚雷可用(史實)。好在魚雷產量不足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海軍高層的重視。在充裕經費支援下,一個新的魚雷工廠將在利沃諾(Livorno)新建。新工廠的生產能力可以達到月產魚雷70-100條。

現在,批次建造的劃時代新型潛艇再加上充足的優質魚雷,義大利潛艇部隊正在進行華麗的變身,“地中海之蛟”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