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爭(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爭(中)

:姥爺過來做手術,事情比較多,耽擱了,對不住。今天欠下的債明天補上吧晚安

昭仁殿再次陷入一片寂靜之中。丞相張平說的很清楚了,變法一事他早已知曉,並且和王上一樣,贊同變法。韓國朝堂最有權勢的人在變法一事上,默契地站在了一起。群臣對此居然一無所知。

宗正韓辛咳嗽了一聲,總算是打破了大殿的平靜。

王上,可否讓御史大夫文興侯先講一下如何變法韓辛試探性地說道。

對群臣來說,最糾結的是變法內容以及如何變法。若是小範圍的變法,他們未嘗不可退讓一步以圓君臣和睦;但若是大動干戈,宗貴們少不得理論一番。身為韓氏宗貴的執牛耳者,韓辛只能當起了急先鋒。

韓王然看了範睢一眼,示意可行。範睢便側身向群臣說道:王上,列位臣工,韓國積弱已久,自威侯起,我韓國接連喪城失地,連敗於秦齊趙楚列國。及至釐王二十一年,我韓國僅餘上黨潁川兩郡,民不過三十萬戶,形勢岌岌可危。所賴王上勵精圖治,獎勵軍功,得取三川南陽之地。然諸強環伺,據膏腴之地而不能守之,徒得飛來之禍。欲要強韓,非變法不可。韓之變法方略為:獎勵農耕以富國,賞賜軍功以強兵,統一律政以治權,引導民風以聚民心。此為四大項,各有若幹條法令保證其實施。

少府韓文一聽就覺得不妙,御史大夫這麼一說,變法像極了商鞅變法嘛。至少在獎勵農耕軍功上應該一致,這就極大觸犯了自己這些宗貴們的意見。於是韓文出言聲援道:昭侯時,申不害行變法之效。諸侯不敢侵韓。敢問御史大夫,為何要廢申不害之法,另立一法御史大夫可知,政令前後不一,群臣吏民將無所適從

範睢早就料到會有人如此詰問,當下不假思索地回道:諸為大臣也知。申不害變法,強調的是術治。術治者何即任用監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也。然此法弊端良多,君可以術治臣,臣亦可以術應君。大臣之間,不思強韓之策,每天忙於彼此傾軋,構陷政敵。申相死後,即有暴秦攻佔宜陽重鎮一事,後昭侯崩。宣惠王襄王立,君臣以術相互應付,離心離德,我韓國日益衰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太常公孫士當即拍案,反駁道:那按照御史大夫的說法,申不害是如何以新法輔佐昭侯威震諸侯,使諸侯不敢侵韓的呢

範睢也不著惱,冷靜說道:申不害乃世間少有的賢臣。其治韓,嘔心瀝血。公正無私。然後世者,能如申相如此為國為民者,少矣。此術治更多仰仗的乃是人治,故申相死後,既有秦國犯我宜陽之事。及昭侯崩,宣惠王襄王釐王三代疲弱。諸侯無不小視我韓國。敢問太常大人,若是申不害之法無弊端,何以韓國六十年無法振勁韓之威,反而屢戰屢敗,遺笑於諸侯

一番話下來。範睢說得太常公孫士啞口無言。範睢直指韓國之痛處,毫不忌諱地指明大臣們甘心為國為民者少之又少,不能嚴格執行申不害的變法,而是徒有其表。

御史大夫剛才有言,要獎勵農耕以富國,賞賜軍功以強兵,敢問御史大夫,如今我韓國賞罰不分明乎司寇韓休也提出自己的質疑。

此乃我韓國有史以來之弊政。各位大臣自當心知肚明。範睢針鋒相對地說道。

一派胡言宗正韓辛拍案而起,激辯道:韓國如何有功不賞,有過不罰列為大臣哪個無功於朝廷

少府韓文則是附和道:韓國如今不富乎韓國如今不強乎王上領兵取三川南陽兩郡之地,得民百萬口,此等不是富國強兵我韓國哪裡需要御史大夫所說的獎勵農耕軍功

對御史大夫你一直說要賞罰分明,那我倒要問問你,有些人無尺寸之功就能任一縣之令,有些人無尺寸之功就能從中大夫升遷到御史大夫,更能與丞相比肩而坐。無功受祿尚且不說,更是對申相之法橫加指責,御史大夫,你心安嗎司空季應橫眉冷對,大聲吼道。

昭仁殿的氣氛變得非常緊張。範睢每說一句話,必引來宗貴保守派的各種指責,而且悄然間偏離了主題。宗貴將冒頭直指範睢甚至是背後的韓王然。無尺寸之功就任新城縣令的正是韓王然推薦的荀況,將中大夫範睢升遷到御史大夫也是韓王然的決定。

群臣原以為韓王然會暴怒甚至拂袖而去,但韓王出人意料地老僧入定般不予理睬,不苟言笑。

群臣的目光隨即集中到範睢身上,範睢微微一冷笑,朗聲說道:律法律法,適用於全體臣民才顯公平。各位皆是勳貴後裔,才能有功就賞,但庶民百姓呢有功不能賞有功無爵位勳貴有功就賞不等於庶民有功就賞,方才少府宗正司空太常司寇五位大人將勳貴的待遇強加到普通庶民身上,不覺可恥乎若是五位大臣能說出庶民有功而加官進爵的例子,張祿無話可說。

略一停頓,範睢繼續言道:王上頒佈求賢令,乃為強韓。剛才司空大人說,我無尺寸之功,就獲得提拔,也言及新城令荀況亦無大功。對此,張祿不敢苟同也。文士運籌帷幄,武士陣前殺敵,此為各司其職,所立功勞無大小之分。

宗正韓辛哼了一聲,臉色平靜地問道:敢問御史大夫,何以治權何以聚民心

範睢也是不緊不慢地說道:嚴明官吏的升遷考核制度,明正典刑,士大夫有罪,亦罰之。教庶民遵法守紀,責其鍛鍊箭術,兩民相爭,先比箭術,被告若敗先杖十。如此引導民風,人人奮勇爭先,朝堂之上則是形成浩然正氣,韓國大治矣。

丞相張平開口說出了第一句話,言道:大善非文興侯策無以強韓文興侯何不將具體內容道給眾臣一一聽過

範睢用徵求的眼神望向韓王然,在韓王然的默許之下,範睢起身站了起來,念道:新法細則:1廢世卿世祿制,按軍功大小授予相應等級的官爵待遇。2廢奴隸制,收土地為國有,但國君所授封地歸受封功臣所有,可世襲之,非謀反等重罪國君無權收回。3獎勵男耕女織,每村種糧織布最多者可免當年徭役賦稅。4扶植農業,遇災年國家免費向農戶發放糧食衣物,每縣設三名田吏,專司提高作物產量開墾荒地。5優渥尊長,地方郡縣有責任贍養孤寡鰥獨老人,有責任優待軍烈家屬。6教習箭術,凡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子,皆要學習箭術。若為被告,可提出箭術比試,贏之則免跪,輸之則杖責十棍。7施行郡縣制,全國下轄四郡,八十三縣。郡縣長官郡守郡尉縣令縣尉直接由國君一人任命。另設刺史,行考核地方官員要職。

範睢話音剛落,昭仁殿就吵開了。宗貴們紛紛指責其中的不合理處,雖然有所準備,但真聽到要廢除自己這些人的特權,一時之間還是接受不了。

不過,韓王卻是不怒自威地環視群臣。一片噪雜的大殿漸漸安靜了下來。很明顯,韓王然已經認定了要變法,強硬反對只能是淪為變法的犧牲品。向來習慣明哲保身的韓國宗貴們,一時之間,有些猶豫。

宗正知道強硬地反對只會起反效果,於是溫情脈脈地說道:王上,法乃國之根本。若是成功了還好,一旦失敗,國本將為之動搖。當今戰國,你徵我伐,戰事不斷。若是變法失敗,又有戰事,臣怕韓國有亡國之憂啊

司寇韓休也是獻言道:治國在於求穩,古之聖賢,亦言法度宜靜不宜變,民風宜古不宜今。因循守舊,此乃萬無一失的求穩之道。百官庶民俱是熟悉舊習。御史大夫不求自安而求自亂,臣實在不知其中之意也

範睢呵呵一笑,說道:庸人安於世故,學人溺於所習。若守此心態,今日猶在三皇五帝時也。各位大臣當知,堯舜禹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世生變,變生強,強則進。治國之道,賢勇者創法立制,庸碌者因循守舊。創新者生,守舊者亡。魏文侯秦穆公就是因變法而稱霸諸侯,威震四方,引得四方來賀。

太常公孫士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魏文侯變法時列國無爭霸之心,秦穆公變法則是地處一隅,此二子者,要麼得佔天時要麼得佔地利,我韓國呢地處四戰之地,西面靠近狼子野心蠢蠢欲動的秦國,北面臨著風頭正盛的趙國,一旦變法導致政局動盪,戰事發生,我韓國才是真的危矣

範睢當即反駁道:如今我韓國與趙魏燕三國結盟,去年又是連番大戰,列國均要休養生息。張祿斷定,兩三年內甚至三五年內,天下將無大的戰事。我韓國連番大勝,已經引得秦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若不趁此變法圖強,悔之晚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