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地一百七十三章 燕國的應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地一百七十三章 燕國的應對

黃歇回答地滴水不漏,趙王也認為齊國乃我山東諸國的害群之馬,不除之無以安心攻秦

韓王然沉吟不語,黃歇的話透露出兩點,一是趙王對攻齊很感興趣,二是滅齊後山東五國當合力攻秦。

韓王然從不懷疑趙國對齊國的打壓之心,去年四國會盟的時候,趙王就得意洋洋地勾勒了一副聯盟的擴張圖。按照當初的約定,趙國取齊,魏國攻楚,韓國取漢中,燕國北略東胡。只是,自己很清楚,燕王魏王也很清楚,誰都絕對不會傻乎乎地按照趙王的思路來。

齊國無疑是富饒的,而且趙國有能力吃下。楚國卻是可以撐死魏國,至於漢中和草原,這是難啃的骨頭,燕國韓國也不會放著肥肉不吃去啃骨頭。如今聽黃歇的說辭,趙國居然好心地要和楚國瓜分齊國,甚至還拉上韓國。

陰謀這裡面絕對有貓膩韓王然在心裡迅速做出了判斷。

但表面上,韓王然卻裝作很感興趣地樣子,說道:趙王真要聯合貴國和寡人的韓國攻齊嗎

黃歇心裡一顫,暗道韓王然真是狡猾。剛才自己偷換概念,如實地表明了趙王的態度,卻隱瞞了趙王只想和楚國攻齊的事實。本以為韓王然會在自己的利誘之下爽快地答應,到時候趙國說不得顧及和韓國的情分,同意韓國加入進來。

哪想到韓王然的心思如此縝密,識破了自己的小聰明。這樣一來,迫使韓國將錯就錯的計策已經沒用了。自己若是撒謊的話只會惹惱趙國韓國,得不償失。

念及於此,黃歇不緊不慢地笑道:歇去邯鄲的時候,趙王倒是表示願意和楚國一起伐齊。不過。回到郢都後,吾王覺得有秦國掣肘,我國在伐齊一事上能出的力很少。這才命歇來新鄭,希望貴國可以援手一二。

面對黃歇的巧辯,韓王然知道自己差點就著了對方的道。不過他也不著惱,只是點了點頭。笑道:原來趙王是想和貴國伐齊這樣的話,我韓國不好插手了吧

韓王然口中的貴國兩個字咬的很深,黃歇知道對方有些埋怨自己耍小聰明。但身為一個政客,面不改色,或者說臉皮厚是最基本的要求。黃歇裝作沒有聽懂,回道:貴國與趙國同為盟國,不分彼此嘛大家都是為了攻秦大業。況且齊國富庶,歇以為伐齊對貴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韓王然心中默默地嘆了口氣,楚國的心思自己應該是知道了。無非是怕付出太多的犧牲又撈不到足夠的好處。按照實力來說。趙國勉強可以吃下齊國,如果有楚國這個冤大頭的話,應該更不費力。對於齊國這塊肥肉,趙國怕是不願和韓魏燕三國中的任意一國分享。跟楚國就沒關係了,一者楚國還不是趙國的盟友,趙國可是隨時翻臉;二者楚國時刻面臨秦國的威脅,趙國可以藉此讓楚國投鼠忌器。

憑心而論,如果不是地理位置的關係。韓王然對齊國也是很動心的。不過嘛,屁股決定位置。位置決定想法。就算趙國主動拉攏自己一起伐齊,自己也是會推諉的。原因很簡單,就算滅掉了齊國,自己也不過是分一塊飛地。相反,留著齊國的話還可以時不時噁心一下趙國,讓他們的手不要伸得太深。

不過。這樣的話藏在心裡就好。韓王然是絕對不會主動說出來的,這就是政治。韓王然腦海裡迅速否決了黃歇的提議,卻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說道:寡人早就聽說齊國富庶,只可惜未能一見如今秦國蠢蠢欲動。寡人的大軍都囤聚在武關宜陽一線,輕易不可調離。對於齊國,寡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說完,韓王然顯得很是沮喪。似乎在為錯過這個好機會而失望。不過,他的心裡卻是暗暗諷刺楚王,想拉我給你們楚國墊背,沒門

大殿內的韓國眾臣也是紛紛附和,如今韓國新法剛剛實施還不到一年,正是深化發展的時候。這個時候伐齊的話,不出動十萬以上的大軍無以成行。國家的整個計劃都被會打亂的。

像張平範睢李牧這樣的心腹更是清楚,韓王然私下聊天的時候曾經囑咐過,韓國如今需要的是和平,是發展。能不動刀兵就不動刀兵,如果真要出兵的話,不可超過三萬。休養生息方能增強國力

黃歇一看群臣的反應,就知道拉攏韓國多半是沒戲了。韓王然接下來的話也證實了他的猜想。

寡人認為,魏國和燕國對伐齊應該很有興趣。左徒大人若是得空,不妨去一下大梁或者薊城,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韓王然無私地說道。

黃歇點了點頭,臨行前楚王熊橫交代,若是韓國無意伐齊的話,那就遊說燕國,燕國不行那就魏國,若是魏國也不同意也只能答應趙國了。

如此倒是甚為可惜了。歇還以為韓王您會對這個感興趣呢黃歇被拒絕後,很快掩飾了眼中的落寞之情,笑著說道。

寡人倒是感興趣只是秦國對寡人的南陽三川更感興趣啊寡人不得不防哈哈

送走了黃歇,朝會沒過多久就結束了,這也說明韓國政府如今的高效。問責制度的實施讓每個官員繃緊了弦,往常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再沒有發生。

王上沒想到趙國這麼快就安奈不住,要對齊國動手了留下來向韓王然彙報一些新法最新進展的範睢笑道。

是啊只不過,齊國可不是那麼好吃下的。韓王然說的很有深意。

範睢點了點頭,笑的很是得意。

進入十月份的時候,薊城飄起了第一場雪。雖然是小雪,但也告示著寒冬的正式到來。黃歇的車駕就是踏著十月末的第一場雪來到薊城的。

燕國今年日子不順,四個月的大旱多多少少影響了燕國今年的收成。好在農人們辛勞,搶回了不少糧食。年初的時候,東胡銜恨而來。進犯遼東郡。要知道,十多年前遼東可還是東胡的底盤。東胡比往常更有理由來打草谷。韓國在第一時間派軍增援,一萬人不多不少,但也足夠分擔燕國的壓力。燕王對此是深表感激的,當然,如果燕王知道自己這個妹夫是打著練兵的思想那就另當別論了。

對韓國百姓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由於燕王后懷有身孕,燕王下令租稅減半。如果再加上一件的話,那就是韓國的商隊在大肆收購良馬。燕國別的很少,但論及良馬還是很多的。用馬匹換來糧食,這讓不少燕國百姓看到了一條新的出路。

抵達薊城後,黃歇先是去拜訪了燕國的三駕馬車丞相將渠長大夫劇辛將軍榮蚠,以及燕王的心腹薊城令慄腹,中郎將王方。然後才向燕王遞上了拜帖。

當然,黃歇也不會不識大體地將伐燕的謀劃搞的滿城風雨。事實上。除了向將渠委婉地透露了自己打來意後,黃歇對於其他人只是禮節性地拜訪,於伐齊一事只字未提。不過,黃歇相信,心思嫻熟的將渠一定會將這個訊息稟報給燕王。

果不其然,燕王跟黃歇一見面就單刀直入,詢問黃歇的來意。左徒大人跋山涉水,一定身負使命不知所為何事

黃歇笑了笑。言道:為燕國大計而來

哦燕王露出感興趣的模樣,問道:計者何

歇聽說。燕國齊國乃世仇子之亂燕,齊國肆虐燕國三年而返。後昭王建黃金臺,隱忍十數年報得大仇。齊國,當其強盛也,諸侯莫不敢擋,燕國卻能殺入齊國。如入無人之境;當其弱小,有須臾亡失社稷之大危,齊國卻能以兩城之地富國。

燕王臉色平淡地點了點頭,齊國對燕國來說,有三年之辱。不過。燕昭王時,燕國也算報了大仇。只可惜,騎劫的愚蠢或者說先王的大意讓齊國的火牛之計生效。燕國唯一一次稱霸中原號令天下的機會算是徹底失去了。這樣的大仇似乎比三年之辱更深刻。

黃歇隨即問道:敢問燕王,您願意滅掉齊國,報仇雪恨嗎

固所願,未能成行也燕王回答地很是乾脆。

黃歇滿意地點了點頭,獻策道:我楚國願意助貴國一臂之力,狩獵於齊只要燕王您同意,我大楚數十萬精銳自北而上。兩路夾擊,必然所向披靡

面對楚國描繪的美好前景,燕王沒有輕易地答應,反而謹慎地問道:寡人還不知道,原來楚王是如此一個熱心腸之人。當初五國伐齊,只有楚國保持中立。群毆齊國結束後,楚國卻又北上搶地盤。楚王在這件事上,給燕王留下的印象可不怎麼好

黃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言道:齊國狼子野心,犯我泗水之地,我楚國早就想消除這個隱患了。只是一直苦於沒有良機如今趙王有意伐齊,貴國和我楚國何不合力伐齊,共分其地呢

燕王琢磨了一下,承認這個誘惑對於燕國來說不是一般的大。畢竟,燕國上下都很清楚,在北面建長城固守之後,燕國只有在南面還有威脅。但這個威脅卻是很小,畢竟有趙國魏國撐腰,齊國除非發了瘋,否則不會跟自己不對付不過,燕國對齊國的恨卻是刻骨銘深。哪個燕人沒有親朋好友命喪於齊人之手,燕國最想做的是毀其宗廟社稷,以消心頭之恨。

去年年初的時候四國會盟,趙國提出燕國的勢力不要往南伸,不要往中原方向拓展。潛臺詞就是往北面東面的酷寒之地發展。對此燕王是嗤之以鼻的。燕國已經夠地廣人稀的了,要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更何況是那些只能長牧草的草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燕國已經和趙國聯姻,燕王一直想嘗試試探下趙國的底線。畢竟有趙國公主這個牽線搭橋的,燕王多多少少有些底線。

所以,燕王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下來,而是頗具深意地笑了笑,言道:共分其地聽起來不錯。不過,這個地到底怎麼分呢

黃歇以為燕王很感興趣,強忍住內心的興奮,言道:自然是誰攻下的就歸誰

燕王呵呵一笑,問道:趙王也是這麼認為的

黃歇一愣,委婉地解釋道:貴國和趙國已經聯姻。想必燕王您這麼提出的話,趙王肯定不會有意見

燕王點了點頭,心裡卻是暗罵道:想讓寡人給你們當擋箭牌,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且不說趙國已經明確表示,希望齊國由他們自己一力吞下。自己和趙王是姻親不假,但這個年頭,親情終究比不上國家利益

燕王,您的意思黃歇在逼迫燕王早下決定。

這件事趙王應該沒有同意吧燕王語出驚人道。

黃歇心裡冒了個大冷汗,分辨道:趙王說以趙國的國力強攻齊國。即使拿下也是損失慘遭。這才生出聯合的念頭。只不過,我大楚為防備秦軍,大軍主力全都在西部,須臾間無法調動因此,答應聯合趙國滅齊,怕是會有些力不從心。貴國和齊國乃生死大敵,又和趙國關係最好吾王認為,三國合則利。分則害

對於對方的狡辯燕王並沒有放在心上,位置決定態度。楚國的這個態度實際上是沒有錯的。自己在思考的是為了這個利益值不值得去爭取。

想到這裡,燕王笑意更濃,左徒大人一路辛苦了。不如權且在驛站休息,這件事太過重大,寡人要和大臣們商量商量

那臣先告退了盡到自己職責的黃歇退了出去。

黃歇出門以後,燕王環視了群臣。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諸位愛卿皆是寡人的心腹,如今無什麼外人,對於楚國的條件,眾愛卿以為如何呢

丞相將渠率先回道:臣以為,今山東諸國以趙國為首。我燕國又有盟友之名,當注意趙國的態度。既然趙國一開始希望和楚國合作,那麼我們燕國最好不要插手其中。

燕王心中點了點頭,這也是自己的考慮之一。長大夫劇辛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如今我燕國是與趙國交好,但誰可以保證我們兩國日後不會因利益而分道揚鑣加入趙國如願吞併掉齊國,那麼我們燕國與中原各國的聯絡將徹底斷絕燕國若想發展,只能北上或者東進蠻荒

燕王點頭稱是,這也是自己的擔心,正是自己猶豫不決的關鍵所在。說起軍事,燕王自然向軍事大家將軍榮蚠問道:榮將軍如果要滅齊,需要多少數量的軍隊

榮蚠心中快速估量了一下,迅速回答道:至少四十萬到四十五萬大軍

也就是我們燕趙楚若要伐齊的話,每國要出十五萬左右的大軍怎麼會這麼多呢燕王有些疑惑地問道。如今齊國兵力還不到三十萬,為何需要四十萬以上的大軍才能滅齊呢

榮蚠解釋道:三國伐齊的話,齊國一定會意識到這是亡國之戰在放寬徵兵條件如降低到15到60歲的男子的基礎上,齊國的兵力應該有三十五萬作為攻城的一方,損失既大,還要分兵守衛拿下的城邑四十萬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了

燕王點點頭,示意清楚了。如此說來,燕楚兩國若要參與其中獲利甚多的話,只能是出半數的兵力了除非每國出兵五六萬七八萬,接受趙國佔據大份利益的現實,不然只能如此分配兵力

慄大夫,你以為呢燕王又向上大夫慄腹問道。

臣以為,如今我燕國和趙國交好,不利用這個良機謀取些利益,太些吃虧了慄腹說得很是實際。

燕王卻是聽後很開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果每個人都淡泊名利,那時代也不用進步了。對於實話時候的這個心腹,燕王表現得很是大度。

王中郎將,你同意楚國的提議嗎自從薊城事變後,王方被提拔進決策權。負責燕王守衛的中郎將王方的大名誰人不識

臣以為,楚國雖有私心,但對我燕國來說,伐齊卻是真有意義的。一者為練兵,二者拓展生存空間。齊國不除,我燕國就不得不分心南面。相反,取得齊國一郡甚至半郡土地後,我們退可觀天下大勢,進可爭霸中原

其實,這也是燕王的野心。只不過他平時掩藏得很好罷了。燕國畢竟太過弱小,不可低調。不過,這次自己完全可以把楚國推到前面,讓後賄賂趙國大臣,讓他們抱怨說齊國太大,趙國不可能一口氣吞下。

把整個事情的利弊再次分析了一遍,燕王終於是抬起了頭,信心滿滿地說道:寡人決心已定,派遣使者訪問邯鄲趙王若是同意我燕國加入其中最好,若是不能,我燕國大可不必和趙國撕破臉皮聽清楚了嗎

臣等明白

燕王滿意地哈哈大笑,散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