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鏖戰(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鏖戰(上)

:提前碼好了,呼呼

魏國,大梁。

魏王的臉色鐵青,地上摔得粉碎的玉璧瓷器和東倒西歪的書案無言地訴說著剛才大殿裡發生了怎樣的一番浩劫。

魏國丞相信陵君跪在大殿的一側,低著頭不敢言語。他的身後是上大夫段幹崇郎中令衛慶中大夫縮高中大夫顏恩國尉辛大梁令辛垣衍等一干臣子。所有的人都跪著默不作聲,靜靜地等待魏王的怒火發洩完畢。

魏王冷哼了一聲,不滿地吼道:區區一萬名秦軍就將寡人的河東攪得天翻地覆,你們都在做些什麼啊寡人的大軍在哪裡為什麼不把這夥秦軍給滅了

大殿外的魏王禁衛長嚴璜有些同情地望了望群臣。秦國這次雖然來勢洶洶,但魏國是有所準備的。早在六國聯軍兵分兩路攻打秦國之前,魏國就意識到秦國少不得要襲擾河東郡。

新任河東郡守乃是魏王親自任命的一位允文允武的公子,哪料到對方卻是紙上談兵之輩。俗話說得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魏軍在佔據絕對的優勢下,出人意料地大敗,損兵四千餘人,敗走安邑。

如今河東郡的魏軍雖然依舊佔據數量上的優勢,但卻士氣低迷,處於守勢。好在秦軍都是騎兵,知道攻城的話佔不到優勢,魏國這才保住了大的城邑。但小的城邑卻慘遭秦軍的蹂躪。

在這樣的情況下,魏王不暴怒才怪但河東郡守魏文已經戰死沙場,怎麼也不能追究他的責任加上魏文乃是魏王任命的,一向自大的魏王怎麼會承認是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了這樣的慘敗呢

深深吸了幾口氣,魏王終於稍微緩和了下情緒,有氣無力地說道:諸位愛卿。河東雖然還談不上危機。但我軍大敗之下,軍心也好,民心也罷,已經動搖如今我六國大軍正在攻秦,但保不好函谷關的秦軍發瘋,增兵河東到時候可真的就是萬分危機了現在該如何解決這次危機。你們都說說

信陵君身為丞相,當仁不讓地開口了。王上如今萬餘秦軍襲擾我魏國河東郡的小縣,大的城邑倒是還沒有危險。臣以為,當速派大軍前去增援以穩定軍心民心另一方面,我河東郡和韓國的三川郡唇齒相依,王上可派遣使者速去新鄭,向韓國求援有韓國的牽制,秦軍當不敢妄動

一向和信陵君有些不對付的縮高當即反對道:不可秦國在函谷關守軍不過三萬之眾我魏國在河東目前仍有四萬大軍所缺者,不過是一能征善戰熟悉情況的將軍而已王上只需派遣大梁令辛卿領兩萬之兵。足矣

魏王一聽此言就將視線轉向大梁令辛垣衍。三年前,辛垣衍在秦國丞相魏冉領兵十萬攻打河東時,曾殺敗秦軍數次,並配合晉鄙將軍大敗秦軍原本他應該是河東郡尉的最佳選擇,但幾經權衡,在勳貴的壓力下,魏王還是把河東郡守郡尉的位子留給了勳貴。現在看來,辛垣衍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辛垣衍當即行了一禮。言辭懇切地回道:臣願意為王上效犬馬之勞,掃平河東郡的秦軍。還河東一個朗朗乾坤

魏王大喜,說道:有辛卿這等忠臣,寡人無憂矣郎中令何在

衛慶恭聲應道:臣在

立即草擬詔書寡人要封辛卿為伐秦大將統兵兩萬即日前往安邑

對於魏王的任命,群臣都沒有絲毫意見。辛垣衍在河東郡曾經帶過接近一年,熟悉當地守軍,且指揮有方。如果魏王不選他為主將。群臣才會納悶呢

上大夫段幹崇心裡卻是不爽了。華陽之戰自己信誓旦旦地說芒卯一定會旗開得勝,結果卻是魏軍大敗,損兵八萬。惹得魏王大怒,自己使盡渾身解數才勉強保住現在的位置。

過了一段時間,晉鄙大勝秦軍。導致自己想要成為軍中首將的幻想徹底破滅了。現在好不容易又有了領兵出征的機會,還是輕易撈功勞的機會,自己還沒落到說話的機會呢魏王就那麼幹淨利落地定下了主將

心裡雖然不爽,段幹崇卻是琢磨著怎麼利用這個機會撈上一功縮高你不是厲害嘛,推薦辛垣衍為主將這點我認栽了但在對韓國的態度上,我就偏偏不如你願我要支援信陵君的主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上臣以為王上此計甚妙辛將軍一定可以匡扶河東危局不過,對於縮大夫所說的不向韓國求援,臣有些意見段幹崇不緊不慢地說道。

魏王點了點頭,對於自己這個心腹的意見,魏王還是很重視的。魏王沉聲說道:段愛卿請說

如今我魏趙燕韓四國乃是同盟秦軍伐我河東,即是向我聯盟挑釁這是道義也韓國有義務向我魏國施援至於我們魏國接不接受,這是兩說

段幹崇頓了頓,看到魏王若有所思的樣子,心下一喜,繼續說道:其次,依照辛將軍的兵力,足以將秦軍趕出甚至全殲於河東但正如丞相所言,河東郡和三川郡唇齒相依沒理由我們趕走秦軍,韓國坐享其福而且,臣以為這才河東之危未嘗不會成為我魏國的一次良機

良機魏王感興趣地問道。

是的,王上秦國在函谷關擁兵不過三萬而已主力又被我六國聯軍牽制因此,無論河東的戰果如何,秦軍在函谷關的駐兵數量都不會再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何不誘敵深入,待秦軍主力出函谷關,我韓魏聯軍切斷其退路,強攻函谷關函谷關必然可以一戰而下。函谷關在手,河東郡再也無秦軍襲擾之憂豈不美哉

魏王聽後心下大喜,一副秦國困守關內的場面躍然於腦海中。函谷關乃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當初魏國強大的時候,正是靠此壓制秦國數十年。但此後函谷關丟失後,秦國徹底佔據戰略上的主動權,魏國節節敗退之下才到現在的處境。

群臣則是心思各異,這個計劃看上去是不錯的。但秦軍應該不是傻子,應該不會那麼輕易上當因此。施行起來頗有些一廂情願的味道。當然,一切都有可能眼下最重要的是魏王明顯動心了,魏王認準的事情大臣們休想改變回來。答應就答應吧這是大多數大臣們心裡的意見

丞相你認為此計如何魏王一臉期待地問道。

回稟王上段大夫的計劃甚妙若是控制住傷亡數字,那就更好了對於附和自己向自己示好的段幹崇,信陵君也表示了足夠的支援段幹崇不過是想要立功而已,待會自己報答一下就是

魏王卻是擺了擺手,坦然說道:只要拿下函谷關,什麼樣的傷亡都是值得的

這樣的基調一定,本來還想發表自己觀點的國尉辛乾脆不再言語。中大夫顏恩一行還以為國尉已經贊成了。紛紛附議

既然眾愛卿觀點如此一致,那寡人就即刻派遣使者前去新鄭這使者的人選魏王故意有意識地頓了頓。

信陵君當即獻言道:臣以為,此計乃是上大夫段卿多提使者的最佳人選自然也該是段卿如此,也能體現我們魏國對韓國的重視

魏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段卿,那就勞煩你替寡人走一遭一定要把韓國拉進來

段幹崇有些激動地行了一禮,保證道:王上放心臣自當盡心竭力,不負王上所託

辛將軍那你的任務也要變了寡人現在命令你。不惜一切代價,將儘可能多的秦軍主力引進河東郡哪怕是丟掉半個河東。只要能拿下函谷關,寡人為你們慶功

面對這個有些艱難但蘊藏巨大利益的任務,辛垣衍吞了吞口水,沉聲說道:謹遵王旨

秦國,白翟地。

白起站在指揮車上,注視著對面陣形有些奇怪的六國聯軍。兩軍遭遇後。沒有任何一方大張旗鼓地進攻。誰都清楚,在這片戰場上聚集了近四十萬大軍,雙方的兵力實際相差無幾。進攻固然可以搶得先機,但一旦露出破綻就是致命的。只有先各自立下營寨,有了根基後。以後方能徐徐圖之。在雙方都是用兵高手用兵都很謹慎的情況下,真要完全吃下對方的話,沒三四個月的時間是不行的。

經過了最初無聊的試探,白起終於斷定對方是兵力應該在十五萬到十八萬之間至於消失的十多萬敵軍,白起也肯定其絕對不會在秦境。如今上郡的秦軍已經切斷了敵軍的後路,函谷關方面的秦軍則是橫行河東。在這種情況下,這十多萬六國聯軍最大可能的去向就是武關想必,武關應該很快就有訊息傳來了白起暗暗想到。

廉頗一方雖然明顯處於劣勢,但似乎沒有這樣的覺悟。昨日,廉頗親寫戰書邀白起與之堂堂一戰。這正合白起心意,畢竟,哪一方也不願意一下子就示弱,這很傷士氣。尤其是對趙國而言,和兵力相差無幾的秦軍遭遇,退避三舍傳言出去,趙國這個老大可就沒一點面子。

白起應戰後,就發現對方擺出了這麼奇怪的一個陣形。這個圓錐形的方陣從白起這個角度看去,像極了自己南徵楚國見到的一種動物,楚人稱之為鼉身負盔甲,刀槍不入。

刀槍不入嗎那就讓我見識下你們的厲害白起皺了皺眉,心裡暗暗說道。白起的手上卻是冷靜地揮舞起令旗,調動秦軍層層設防。

風風大風秦人震耳欲聾的怒吼聲響起。盾牌兵壓陣,層層的弓箭手有單膝跪地的,有站立的,他們張起了弓,鋒利的箭矢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著逼人的寒光,只等敵軍進入射程

趙將司馬尚舔了舔嘴巴,貪婪地呼吸著空氣裡傳來的緊張氣氛。沒有任何畏懼不安的心思,他舉著盾牌,在親衛的掩護下。堅決而謹慎地帶著一萬趙軍向秦軍的大陣靠攏。

趙軍排成的是一個圓錐形的大陣,頂在最前面的正是司馬尚一夥。一個圓錐最具破壞力的乃是頂端尖端,正如司馬尚的親衛正是這萬餘趙軍戰力最高的。趙軍的方陣很尖,如同三角形箭矢的側面,這樣的好處是有效降低了秦軍弩箭的攻擊受面。除了後方,方陣的前面側面上面都密佈著密密麻麻的盾牌。猶如鼉的盔甲,無一絲縫隙。

趙軍很快就踏進了秦軍弓箭的射程範圍內,秦軍的箭雨一波接著一波,密不透風。看似聲勢極大,但卻拿這個烏龜陣毫無辦法趙軍的盾牌上全都是觸目驚心的箭矢,但趙軍依然緩慢而穩健地一步步接近秦軍本陣。

白起點了點頭,對身邊的副將楊端和說道:傳令下去弓箭手後退步卒壓上去,準備短兵相接

雖然弓箭手暫時失去了作用,但白起依然有很大的信心。對方不過是欺負自己沒有攜帶投石機而已。能衝到自己面前又如何自己三萬大軍組成的厚實陣勢可不是趙軍可以輕易攻破的。

司馬尚自然看到了秦軍的變化,他得意的笑了。秦軍的箭陣名揚天下,每次臨戰都是一陣狂風暴雨,將敵軍的意志擊潰不組成陣勢的話,即使勉強衝到近前,也會被以逸待勞的秦軍步卒殺回去。哪像現在,憑藉著趙軍強大的紀律性,堅決地完整地殺到秦軍身前。不過。不是所有的軍隊都適合用這種陣勢來衝陣的。在冒著箭雨前進時,沒有強大心理素質的軍隊往往就是崩潰的結局。

望著越來越近的秦軍。司馬尚長嘯一聲,加快腳步地衝了上去。身後的趙軍紛紛放下高舉了半天的盾牌,緊隨著司馬尚衝陣。一層層盾牌的放下,猶如浪花有序。隨著兩軍的短兵相接,一種更加妖豔的花鮮花在這片戰場上綻放。

秦軍更重視配合,青銅劍長戟弩箭盾牌的組合硬生生地將趙軍擋下。遞出武器。收回,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秦軍讓趙軍見識到了什麼叫收割生命的大網

趙軍則用悍勇彌補了配合不足的劣勢。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趙國用極高的待遇生生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可堪與秦國一戰的鐵軍尤其是戰前,廉頗宣佈率先破陣者提升兩級職位,賞五百金。賜田千畝

以命搏命,這就是趙軍的打法。你可以殺死我,但也要做好跟我一起死的覺悟。身中數劍的楚軍獰笑著射出手中的弩箭,對面的秦軍一臉不可思議地倒下。這就是戰場上的真實寫照。

秦軍雖然依舊冷漠機械地殺敵,但心中卻不可抑止地有些慌亂。趙軍就如同驚濤一般,滾滾而來,拍打著秦軍的大陣。他們吼叫著,嘶吼著,奮不顧身地向前撲來。

兩軍相接的地方很快被屍體鋪滿,原本互為生死大敵的兩軍士兵以這樣諷刺的形勢相擁在一起。哪怕是愛惜袍澤的秦軍也顧不上他想,就這麼踏在袍澤的屍身上,和趙軍浴血奮戰。要麼殺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殺死,這是兩軍士兵的宿命。

趙軍利用悍勇和有利進攻的陣形,迅速在秦軍大陣上撕出了一條口子。往往是衝在最前面的司馬尚殺掉當面之敵,後面跟上的趙軍就緊接著殺掉了兩側的秦軍。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源源不斷的趙軍不斷將秦軍方陣衝的搖搖欲墜。

司馬尚一戟刺死一名秦軍,絕不落空。兩翼偶有落網的秦軍要麼被身後的親衛所殺,要麼被他的盾牌所擋。他的身上已經沾滿了鮮血,有自己的,但更多的是敵人的。秦軍不甘地喊聲讓司馬尚無時無刻不在興奮當中。殺殺殺向前殺司馬尚只有這個念頭

白起望著不遠處那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的青年將軍,又看著有些七零八落的秦軍方陣,心裡面冷冷一笑。再悍勇的將軍又如何,別看趙軍現在完全佔據上風,但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自己只需要慢慢消磨對方,累也能累死趙軍除非對面的廉頗派兵支援。

傳令下去,讓孫興帶他的方陣頂上去,嬴渾方陣後撤,放趙軍進來白起沉聲說道。

副將楊端和很快意識到白起這是要圍殺趙軍。有意識地給趙軍製造一種秦軍不支的假象,讓趙軍下意識地往裡面衝。等兩翼的秦軍完成對趙軍的包抄的時候,秦軍就會變身成為一把鉗子,生生將趙軍圓錐形的陣形剪為兩半

衝在最前面的司馬尚很快感覺到秦軍一鬆,新頂上來的這個秦軍方陣戰力不怎麼樣嘛,看來秦軍把最強的軍力放在了最前面司馬尚暗暗想到。不過這樣正好可以借庶子成名

心裡面這麼想,司馬尚往前衝得速度更快了三分秦軍步步後退頗有下一秒就會崩潰的跡象但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後退了百餘步後,秦軍生生止住了後退的步子,死死頂住了趙軍往前的攻勢。趙軍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前進分毫。司馬尚向後望去,哪裡還有己方後援的影子,除了眼前的手下,四面八方都是秦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