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田單一行人抵達了新鄭。田單記得很清楚,自己上一次來新鄭還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候,齊國還是稱霸天下的強國;那個時侯,自己還深深以作為一個齊人而自豪。雖然那時自己只是一名小吏,但卻絲毫不將韓國放在眼裡。沒想到,二十多年後,自己居然成為了齊國的丞相,當初那個在諸國墊底的韓國反而成為了像秦國一樣的龐然大物,自己卻是代表齊國謀求韓國的庇佑。果真是風水輪流轉,田單真不知道該慶幸呢還是該尷尬。
前些年,就不斷有門下的賓客向田單盛讚韓國的富庶,尤其是民間的富庶,頗有齊國當年管仲變法後的景象。田單原以為這是誇大之詞,韓國變法之後,即使富庶也應該有限這天下,終究是卿大夫的天下,是權貴豪族的天下那些普通百姓又怎麼可能真正富裕起來呢
哪想到,田單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心中的不以為然漸漸崩塌殆盡。單單是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已經修到了鄉里,就在側面證明了韓國國力的強大。要知道,水泥的價格可是不菲,齊國從韓國手裡採購的數量有限,只是把全國各大城邑間的馳道先修好了。就這,還付出了二十萬石糧食的代價其他的,像是耕種的庶民一年只需要交一種稅,服兵役服徭役的甚至有少許的財帛回報,這些都是田單聞所未聞的。甚至,戰死的士卒會按照他的爵位獲得數十石到數百石的糧食撫卹,他的子女國家也會負責提供就讀的所有費用。
就田單所知道的,韓國這樣做無疑會一下子聚齊民心,但負擔無疑很大。現在是戰國時代,諸國混戰不休。就拿韓國來說。這些年平均下來每年都會戰死兩萬多人,那每年用來撫卹陣亡士卒的近百萬石的糧草這還不算每年用來獎勵各種發明和有功將士的費用
好在,韓國執行的是輕徭薄賦,十成裡面才抽兩成。沒有爵位的人又被限制了名下的土地數量,這就逼得許多地方豪族不得不另謀生計,直接導致韓國的商業十分發達。而商業。韓國徵收的可是重稅不過相應的,韓國甚至會願意為名下的商隊提供護駕雖然價格不菲,即使這樣,也大大有利可圖。而且,田單瞭解到,韓國最近頒出的新法規定新佔領的土地在頭五年不限制名下的土地,土地買賣自然也被許可。
田單一下子就讀出了其中的玄機,韓國這是打著讓有閒錢的地方豪族替國家開發新佔領的土地,待開發成熟後。再由國家贖買的主意。如果五年後,這些地方豪族沒有取得相應的爵位,那麼只能放棄眼前的利益,等著國家再次開土擴疆,週而復始或者,想辦法利用自己名下的商隊,立下大功這無形中就培養起一股巨大的勢力,為了更廣闊的市場。為了更多的土地,獲得爵位的渴望更高的爵位。沒有獲得爵位的渴望爵位,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他們就會推動韓國發動起一輪又一輪新的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國內有些實力的一定對戰爭極度渴望,因為戰爭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就連庶民也不例外
等進了新鄭城,田單的感受更深了一些。整齊的街道證明了韓國法律的健全。庶民的滿面紅光證明他們的生活條件不賴,問路時韓國庶民不卑不亢的回答證明了他們的自信,街道不見嬉戲的孩童但聞隱隱的朗朗讀書聲證明了韓國對人才培養的重視。這樣的場景只有在一個蓬勃向上發展並取得相當成就的國家才能看到。田單心裡默默一嘆,至少,在臨淄。自己還看不到。單單是滿臉菜色的百姓和行乞的乞丐就到處可見。
田單起初不信,一個國家再怎麼富庶也應該有窮苦的百姓,也應該有行乞的乞丐聯想到韓國在取得漢中大捷後,會不會故意做出這樣的樣子來向六國來宣示他們的強大田單就有些恍然大悟
待讓自己的管家去套話的時候,那個韓國庶民像看怪物似的回道:現在王上對我們百姓這麼好只要有手有腳,絕對可以吃上飽飯哪裡會見到乞丐即使有的話,也絕對不會是我們韓國人
管家窮追不捨地問道:若是因為貪賭或者家裡有人生了重病,總會有人要賣兒賣女還債或者借錢吧又或者天生殘疾,沒有勞動能力,這些人怎麼可以養活自己
韓國庶民臉上的譏諷之色更濃,考慮到對方是一個外國人,不無自豪地說道:你說的這些,王上和大臣們早就料到了在我們韓國,買賣人口是絕對禁止的哪怕是父母賣自己的孩子也不行遇到這樣的,官府直接鞭笞或者杖責三十,再勞教三年天生殘疾的,地方官府會負責扶助,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勤勉,絕對不會餓著。至於好賭敗家的,那更容易,賭博的直接勞改五年,他欠下的賭資國家會象徵性地幫忙還一點。其他的賭場自己負責,誰讓賭場引誘他還
讓他賒賬呢若是家裡人生病,國家會提供醫治,病人家屬可以用預支未來幾年報酬或者貢獻點的手段來償還醫藥費
貢獻點預支報酬田單的管家完全聽懵了。
那位韓國庶民心裡面暗笑,其他國家的人真是孤陋寡聞,不,應該是王上對國人太好了,這樣的場景自己經歷了不下數次。當即耐著性子解釋道:是啊貢獻點是以家庭來算的,比如說每年按時交納了賦稅會得到兩個貢獻點,家裡添了一個男丁會得到三個貢獻點,一年沒有違法亂紀可以獲得兩個貢獻點,其他的像發明了什麼新事物改進了效率都可以得到大小不一的貢獻點至於預支報酬更好理解了,雖然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了,但也說不上遇到什麼天災。如果家裡急需用錢,可以向國家借貸。不過就是要用以後幾年的時間來還就是在沒有償還完貸款前,人身自由是受限制的。當然,如果你能提前還完貸款,自然可以恢復自由之身
那你們還願意管家有些不解的問道。
庶民白了一眼,說道:國家又不會虧待我們,安排給我們的工作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而且一早出發晚上就能回來,表現好的話還可以請假這已經很好了
哦管家一愣,繼續問道:這位兄臺,請問,這個貢獻點有什麼用對方只說了貢獻點怎麼獲得,但卻沒有說什麼作用管家相信,既然韓國推出了這個制度,一定有什麼企圖才對
這個啊用處可大了聽說積累到一百點的話就能兌換最低的爵位,也就是雲騎尉。當然,去戰場上斬殺三名敵軍就能獲得,不過對我來說有些太危險所以,第一個用處就是獲得爵位不過,聽說貢獻點最多可以兌換的爵位就是鎮國中尉,還需要八百個貢獻點我可不指望,給我個雲騎尉我就心滿意足了
管家對對方胸無大志,小富即安的心理很是鄙視。但仔細想想自己不也正是這樣的心思嗎話說回來,一家五口之人。如果不做些其他貢獻的話,還是需要二三十年才能獲得爵位可見,韓國隊變著法子促進新發明和百姓對軍功的渴望
還有其他用處呢管家可不相信貢獻點就這麼簡單的用處。
還有啊就是可以用貢獻點來兌換糧食,香噴噴的白米哦一個貢獻點可以兌換一斗的精米呢不過,我的貢獻點是用來兌換爵位的,我可不會那麼傻乎乎的這麼幹庶民回答地理所當然。
管家算是徹底拜服了。說道:那兄臺還要積攢多久才能到一百貢獻點
現在手頭上已經有十個貢獻點了婆娘爭氣,生了對雙胞胎,加上賦稅上繳的及時,也沒用犯法。剛好十個貢獻點
十個點,也不算少啊管家恭維道。心裡面卻是暗自腹誹。對方除非年年生男丁,不然這一百個貢獻點還真的不好攢。
庶民想法很是簡單,當即哈哈大笑道:當然當然今年是第一年執行,我可是我們那塊最高的不過,用不了多久,我的貢獻點會再增加很多
莫非貴夫人又懷孕了管家奇道。如果真的如此,那對面這個傻乎乎的庶民戰鬥力可不是一般的強。
庶民卻是一副神秘兮兮的說道:那倒不是就算再生個男丁也不過是三個貢獻點我可是要改進農具,這就要成功了到時候,至少有二十個貢獻點甚至更多一些
這麼多管家愣住了。生一個男丁才三個貢獻點,稍微改進一下農具就是二十多個點如果遇到精於此道的工匠,比如說墨家子弟,豈不是很快就能撈到一個雲騎尉的爵位
這有什麼這位庶民不屑一顧道,我婆娘村子裡的鐵匠五十多歲了,聽說發明了一種方法可以讓刀劍更加鋒利更加輕薄,就因為這個,被獎勵了兩百個貢獻點,直接成為了雲騎尉這可是雲騎尉,是貴族和他相比,我那二十多個貢獻點算不上什麼
管家聽後心裡面氣血一陣翻滾,這實在太瘋狂了,太瘋狂了什麼時候,貴族成了路邊的大白菜強按住內心的驚訝,管家繼續說道:除了這些,貢獻點還有什麼用處
還有啊庶民撓了撓頭,說道:還有很多比如說可以抵消部分徭役,抵消部分賦稅總之,用處大得很我腦子笨,記不住那麼多了
管家臉色的橫肉再次抖動了幾下,勉強說道:聽說你們都送自己的子女去入學了
是啊庶民一副理所當然地說道:這是王上的規定五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孩童必須入學,而且費用頗為便宜讓這些臭小子讀讀書也好,省得整天在身邊聒噪我們還省心
對於韓國一系列的新鄭,管家都有些麻木了,說道:那他們都在學校裡學些什麼
學得可多了詩書禮儀射聽說還有考試,不及格的話學費就要加倍
還學習射箭管家訝然道。
是啊我們國人平時有了糾紛打官司。假如不小心成了被告,可以提出和原告比射箭贏了的話就能免除下跪甚至不打官司,大家互不服氣的時候,就透過箭術來一較高下王上說了,允文允武的才是國之棟樑學好了箭術,以後加入軍隊也方便也給自己長臉當然要學了
管家從懷裡掏出了一些錢財遞給對方。算是答謝然後就回去向田單回覆去了。庶民望著手裡的意外之喜很是開始,這下好了,可以割上幾斤肉給自家婆娘好好補補身子,順便考考大兒子的學業若是大兒子功課做得好,自然有肉吃若是落下了,少不得讓他吃竹筍炒肉
田單聽後久久無語,韓國的新政自己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但從新鄭散發的勃勃生機來看,韓國的崛起不無道理。換做是自己,也會以有這樣的君王。以身為韓國人而驕傲自豪吧只是,韓國的新鄭環環相扣,齊國想要照搬的話只會是畫虎成貓邯鄲學步。
老爺我們先去驛館住下嗎望著陷入沉思的田單,管家貼心地問道。現在車隊停在路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可是聽說韓國法律嚴謹馬車停在鬧市的,自己是齊國的使團,不會遭受鞭笞之刑,但終究會讓韓國覺得齊國人不懂規矩影響不好
唉算了。驛館那邊不著急去我們先去附近的書院吧我倒是很好奇,韓國投入這麼大的精力。會建成什麼樣的書院田單沉聲說道。他是一國丞相,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一個頂尖的人才像是管仲商鞅吳起樂毅,足以幫助一個國家站在這個時代的最巔峰齊國為什麼沒落,戰敗後元氣大傷自然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才來投韓國為什麼可以像秦國趙國一般崛起地如此迅速還不是因為韓王然重用御史大夫張祿衛尉李牧郎中令蒙驁尤其是聽說張祿是魏國人,李牧是趙國人。蒙驁更是齊國人,這無疑不說明韓國在吸引招攬人才上,走在了列國的前面一如數十年前的秦國趙國所做的那樣
田單發了話,其餘的人自是不敢生出其他意見因此都是隨著田單的車駕,往附近最近的書院行去到達書院後。田單示意其他人包括侍衛在內,全都留在車隊等待自己,自己卻是帶著管家信步趕去數十步外的書院。
書院不大,只有兩間大的房間透過門縫可以看出,一間是教授五歲到十歲孩童的書屋,一間是教授十歲到十三四歲孩童的書屋。後者是人數明顯少了很多,聯想到十歲以後孩童讀書所要花費的不菲代價,田單也就釋然了。這個時代的孩童明顯比後世的早熟一些,不知是不是戰亂的影響。雖然男子二十才行冠禮,但結婚可以早一些,大致是十六歲或者十八歲以後即可婚配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查一些資料,至少戰國時代,結婚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早因此,十歲的孩童算得上是半個大人了。作為半個勞力,不少百姓當然也其幫助家裡改善生活。那些肯花費大錢供孩子讀書的,要麼是富貴人家要麼就是眼光深遠的人
稍微側耳傾聽了一會兒,田單就斷定臺上正在講讀的是一名儒家士子,因為他們對忠孝禮義的宣傳的不遺餘力的。不過,那篇名為三字經的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尤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的言論還是頗有道理的,對這些懵懂的孩童來說,最合適不過田單自是不知,這篇面目全非的三字經是韓王然的仿作,對這個年齡的幼童來說,讓他們識字並明白道理是最重要的。年紀再大一些的話,最主要的是灌輸價值觀和世界觀了因為教師的資源實在太過稀缺,現在的教育只能是放羊式的,真想培育出經營,十歲以上的孩童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儘管學費已經一降再降,受限於這個時代百姓們的淺薄的見識和生產力,大多數家長並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何況,人人都去讀書做官,誰來耕種養活士人而且,粗放式的教育已經惹得不少勳貴有所怨言,如果再強制所有十四歲以下的孩童繼續教育,那還不反了天了畢竟,勳貴們多是代代相傳,奉行精英教育,韓王然強制全部孩童再教育的話會犯眾怒韓王然自然不怕勳貴們造反,但能維持和平穩定總歸是好的。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明白自己的苦心,可以學成成才,那就不是韓王然可以控制的了未完待續
:有些話不能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