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秦國,咸陽。

對於山東的亂局,秦國君臣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圍觀看熱鬧。道理很簡單,山東各國消耗地越厲害,越是水火不能相容,秦國越是可以渾水摸魚。無數秦國說客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往來於臨淄邯鄲大梁新鄭之間,行挑撥離間之事,試圖讓這場戰事愈演愈烈。

事情的發展也正符合秦國的心意,在得知魏國終於對楚國動手後,秦王撫掌大笑,顧左右而言:大事成矣

天下七國已有五國捲入這場戰事,只有秦韓兩國置身事外。但根據秦國君臣的揣測,韓國不可能任由這場混亂持續多久。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楚國緊鄰韓國,韓國如果任由魏國向南拓展勢力的話,韓國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這絕對不是韓國會容許的。

朝會結束後,秦王把太子柱丞相魏冉客卿蔡澤武安君白起衛尉王翦郎中令麃公留下,商議軍國大事。有心人自然會猜出,秦國君臣商議的肯定是隱秘的軍國大事,否則,大可在朝會上堂而皇之的提出,讓群臣共議。以下章節今晚修改明日可看

望著魏軍漸漸合攏的方陣,暴鳶眼角閃過一絲期待之色眼下足足有近七千秦軍被魏軍困住,只要擋住秦軍的幾次突圍,形勢將大利於魏軍剩下的八千秦軍想要救出袍澤的話,只能行險猛攻一點可魏軍還有兩萬主力躍躍欲試,明顯希望秦軍這麼做秦軍這個時候無疑是進退維谷

晉鄙也是這麼想的。秦軍對自己的攻擊力太過自信了,卻忽略了己方厚實的防禦雖然短短一個時辰的鏖戰己方已經損失了五千大軍,但卻成功困住了七千秦軍,順帶斬殺了三千秦軍眼下,觀望的秦軍後撤也好。前進也罷,自己都有足夠的信心留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馬

秦軍面對如此困局,卻是揮舞起了黑色的大旗隆隆的戰鼓急促地響起,伴隨而來的是異變突生足足一萬秦軍從封陵西門湧出,朝著魏軍側翼的軟肋席捲而去仔細看去,當先打頭的居然是三千精騎精騎的身後是百餘輛戰車。然後是全力衝刺的步卒

步卒衝鋒在面對長距離的時候,這種不愛惜體力的辦法無疑是找死的行為但眼下,雙方交戰的地方距離封陵不過是十里的距離對戰馬是須臾之間的距離,對步卒來說也不過是一刻鍾的光景

秦軍敢把戰場設定在距離城牆如此近的距離,無疑是吃定了魏軍受不住這樣的誘惑也是桓齮苦思半夜,利用魏軍的弱點專門為魏軍設下的大餐在桓齮看來,自己這種明目張膽的做法,一定會讓魏軍覺得自己是想要在城下挫敗他們。這也無疑是在羞辱他們人在惱怒後就會失去理智。魏軍在意識到自己即使兵敗後,也可以在城頭弓箭手的掩護下退入封陵的算計後。肯定會不計後果地纏住自己而自己,最想要的就是這種情況

事實也正如桓齮所預料的,基於秦軍總兵力只不過兩萬的事實,晉鄙自以為哪怕秦軍用上陰謀詭計,自己也可以用堂堂之兵,用陽謀來打敗秦軍何況,秦軍一旦敗退,自己完全可以尾隨攻破封陵所以。晉鄙才敢距離城頭這麼近的距離上,和秦軍交戰

不過。在發現秦軍的兵力遠不是細作所說的兩萬,而是憑空多出了一萬大軍後,晉鄙卻是一下子覺得慌了第一反應是細作誤我第二反應是該死的上當了秦軍的鐵騎在向著自己的本陣急速衝鋒,十里的距離轉瞬即到。晉鄙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有絲毫的猶豫,也不能有一步後退否則必將是一場大亂,大亂意味著全軍覆滅所以。他的第一個軍令不是下令結陣抵抗,而是宣佈後退一步者,立斬之執法隊最是無情,當即遊走在方陣之中,將面色惶恐忍不住退卻的士卒斬殺當場鮮血和頭顱的刺激讓魏軍冷靜下來。這個時候,秦軍的第一波箭矢已經射了過來

金屬製作的箭矢和血肉的碰撞,受傷的總是血肉之軀死在第一輪箭雨下的魏軍達到了四百多人但魏軍顯然沒有時間悲傷了若是被三千秦軍鐵騎撞開方陣,失去了方陣保護的魏軍不過是待宰的羔羊,他們的死法會更加慘不忍睹。強忍著心中的懼意,魏軍用大盾和長槍迎接著秦軍鐵騎的撞擊。這樣的場景像極了飛蛾撲火,只不過飛蛾是本能,魏軍卻是不得已,是死中求生

又斬殺了八百名魏軍,秦軍鐵騎的衝擊速度終於慢了下來。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只不過是騎在馬上的步卒,魏軍可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有的那長戈去鉤戰馬的腿腳,有的用長槍去刺戰馬的心窩,有的則是將弩箭對準了馬上的步卒。後面的秦軍還沒有完全陷入和魏軍步卒的泥潭,主動退出了這場膠著,因為身後袍澤的殺喊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騎兵終究是需要速度的,和步卒死纏爛打這不是騎兵的意義所在

當一萬名秦軍突然從封陵西門蜂擁而出的時候,暴鳶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秦軍什麼時候往封陵增兵的為什麼己方沒有收到一絲一毫的訊息暴鳶不禁自責這個情報可是害苦了魏國現在秦軍和魏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2的比例,這樣的兵力對比下魏國可沒佔據什麼優勢

而且,考慮到魏國一直是佔據上風的情況,現在突然冒出來一萬秦軍,形勢大變,對雙方的心理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影響。簡單來說,秦軍可以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實力,魏軍缺只能發揮出會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八十的水準一上一下之間,魏軍的形勢更為糟糕

將軍要不末將帶人前去支援下魏軍把身旁的副將躍躍欲試地說道。

眼下這個情況,魏軍頗有些猝不及防的感覺在經歷了三千騎兵百輛戰車的摧殘後,魏軍的方陣勉強還能看出原本的樣子。不過,在面對後面的六千步卒後。佔據數量上優勢的魏軍居然只是堪堪守住了防線,沒讓秦軍再進幾步而已而且,倖存的秦軍鐵騎開始繞著巨大的戰團遊走支援袍澤,魏軍僅有的一千騎兵在三千秦軍鐵騎的追殺下,僅僅堅持了兩刻鐘的時間魏軍的士氣幾乎是以可見的速度迅速低迷起來

唔暴鳶並不答話,只是示意遠處的趙軍還在虎視眈眈三萬趙軍可是有一萬騎兵的韓趙雙方若是打出了火花。韓國的壓力不見得比魏軍小多少牽一髮而動全身,暴鳶現在還不想刺激趙國韓趙大戰的結果無論勝敗,勝利者都不會好受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死一傷大家和和美美的相處,豈不是挺好的嗎

若是讓副將知道了暴鳶心裡這樣的小九九,肯定會被嚇死所幸副將忠心耿耿,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下意識地關懷道:將軍可如果我們不去救魏軍的話,魏軍擋不住多久啊現在只要有一個魏軍乞降。魏軍肯定聞風而降我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盟軍慘敗吧魏軍敗了,我們就要被秦趙兩國夾擊了

暴鳶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讚許道:這個道理我懂不過,你想怎麼救魏軍,不妨先和我說說

副將臉色一喜,迫不及待地說道:將軍末將願率三千精騎劫殺秦軍騎兵只要沒有了秦軍騎兵的騷擾,憑藉著魏軍的實力,還是可以穩操勝券的

是嗎你看暴鳶往東面遙遙指了下。

副將凝神一看。面色大驚。一直沒有出動的秦軍中軍居然動手了,足足八千大軍衝向了魏軍方陣而且。他們並不是直接衝到了眼前的魏軍方陣正面,而是繞到了側翼,並且正在幫助一萬秦軍逐步地困住了魏軍的中軍

原本的局勢中,七千秦軍被近三萬魏軍困住了,形勢極為不利;一萬秦軍則是壓著兩萬魏軍中軍猛攻按照常人的想法,秦軍的中軍。也就是桓齮所在的八千大軍應該是火速支援被困的秦軍。但桓齮卻是兵出奇招,任由七千秦軍越殺越少,反而幫助應付自如的一萬秦軍不過,這樣的做法也透露了桓齮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迅速殺敗魏軍主將晉鄙所在的中軍,只要晉鄙人頭落地。魏軍勢必大亂七千秦軍的被圍也就迎刃而解了

暴鳶面色沉重地指著秦魏交戰的戰場說道:本將現在給你三千大軍前去支援魏軍但目標卻不是那裡,而是.暴鳶頓了頓,指著戰場後方的封陵城說道:那裡

副將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末將懂了說完,略一抱拳就匆匆而去了現在這種局勢下,想要扭轉局勢,那就要出其不意。秦軍不是在和魏軍鏖戰嗎,繼續增兵魏軍的話只不過是杯水車薪,除非動用超過一萬的兵力,但趙軍絕對不會韓軍這麼做的想要用少數的精銳解圍,那就需要攻其不備聲東擊西封陵現在守備空虛,如果韓國猛攻封陵的話,絕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秦軍發現後路有被斷絕的威脅,一定以自保為上更重要的是,趙軍受到的刺激肯定小之又小

很快,三千車步卒徑自朝封陵衝去發現韓軍接近戰場後,秦軍心下就是一緊。現在這種緊要關頭,秦軍最怕的就是打擾。當即有一千秦軍騎兵分了出來,想要驅散韓軍韓軍卻是壓根沒有和秦軍接觸的意思,繞過了戰場,直奔封陵

桓齮臉色頓變,現在封陵的守軍只有不到兩千人看韓軍又是雲梯又是攻城弩,一副興師動眾進城犒勞的樣子,桓齮就知道了韓軍的主意。可即使知道了又有什麼用,一樣的沒辦法秦軍兵力缺乏,總不能再分出兩三千大軍去圍堵吧何況,這未嘗不是韓軍的一個訊號,若是秦軍識趣地退兵,韓軍可能是做作樣子,如果秦軍堅持不退。執意阻撓的話,那韓軍少不得要加兵反正韓軍有五萬大軍,比三萬趙軍要多出兩萬呢

桓齮當然不願意多分兵死死攔住韓軍,尤其是韓軍打定了主意採取添油戰術後。這個時候,自己能夠指望的也就只剩下趙軍了。只要趙奢肯派出一萬鐵騎遊走在韓軍方陣附近,韓軍絕對不再敢輕舉妄動。只要給自己爭取兩個多時辰。一場大勝就近在咫尺了

高唐以西三十裡,一支趙軍正在全速前進著。自從三天前,邯鄲方面接到來自高唐的八百裡急報,得知十三萬齊魏聯軍兵犯高唐,趙國就意識到大事不妙。高唐只有區區四千兵力,能在齊魏聯軍的強攻下堅持多久,用腳指頭也想得到。可以預見,高唐的失守已經是必然。趙國上下也早就有了這個思想準備。

不過,明知道高唐凶多吉少。趙國還是要派出大軍前去支援。理由很簡單,十三萬齊魏聯軍信誓旦旦地,挑在這個河東武關戰亂不休的節骨眼上對趙國大打出手,其背後的意義不言而喻。分散趙國的注意力還在其次,趙國擔心的是齊國在魏國的攛掇下,會不會野心膨脹,對高唐周邊的靈丘平原垂涎三尺。

所以,趙國在接到高唐求援後。一方面嚴令靈丘平原堅壁清野,收攏徵召士卒。一方面調集八萬大軍,以丞相趙勝為主將,火速趕往增援。等援軍抵達,高唐若是尚未失守,援軍自然會在高唐城下與齊魏聯軍周旋,力保高唐不失;若是高唐已經失守。援軍則務必不再使齊魏聯軍再進一步趙國的想法很簡單,高唐丟了就丟了,畢竟原本它就是齊國的陪都,但平原靈丘就不同,一直是趙國的土地。若是丟了,臉面就丟大發了。

何況,小不忍則亂大謀。眼下齊魏聯軍合兵十數萬,趙軍不宜與之硬拼。待得齊魏大軍退卻,趙軍再出其不意地奪回高唐,要比失去後的立刻強攻要好的多對趙國來說,武關戰事的勝負還有封陵之戰的結局,是眼下最關心的事情。高唐方面,也只好隱忍一下。不過,齊國這次敢拂了趙國的臉面,這份大禮趙國是記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報啟稟丞相魏軍主力距離我軍不過十五裡

報啟稟丞相高唐已經失守

一個接一個的趙軍斥候不斷地將最新的軍情傳遞給主將平原君趙勝。雖然在軍中,但趙勝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丞相。將軍的稱呼多了去了,可趙國的丞相只有他一人。這樣的想法趙勝手下的屬官自然清楚,就連斥候也是一口一個丞相地叫著。

趙勝得知高唐失守的訊息後,眉頭不禁一皺。雖然在臨出征前自己就有了這個最壞的打算,但真的面對了,心裡面一時還是接受不了。仔細算起來,除了五年前趙國被秦國奪取了幾座城邑,趙國已經有很多年沒在其他國家身上吃過虧了。沒成想,這次居然在齊國身上栽了一個大跟頭。

燕副將,接下來如何應對,本相想聽一下你的意見趙勝朝著東方瞥了一眼,對身旁的一名中年將領說道。

中年將領既是此次趙國大軍的副將燕周。五年前,就是他帶領大軍先取昌城,再克高唐,功績斐然。若不是因為不善於鑽營,又和廉頗不和,他絕對不會是在校尉一職上坐了五年而不動。

燕周並沒有立即作答,而是對還未離開的斥候說道:我來問你,前方十五裡處魏軍有多少兵馬,齊軍主力在哪高唐是什麼時候失守的,敵軍的損失大不大魏軍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還是紮營固守的姿態

趙勝頓時就不高興了,不過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怪不得燕周一直不受提拔重用,就這個目無上官的態度,有幾個人受得了。他或許是一名合格的軍人,但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除了行軍打仗,燕周怕是一無是處啊

斥候則是一臉肅然地回道:魏軍是結營固守,觀其兵馬,當在三萬以上。再往裡才是齊軍的大營,人數在五萬上下。高唐則是在一日前失守,屬下冒險抵近高唐觀察了下,發現齊軍在大力修繕城牆。據附近的百姓說,攻城的乃是齊軍,損失頗大。但這個話也做不了數,百姓們只聽到殺聲早晚沒有停歇,又不敢靠近城牆,全是一廂情願的說法。

實在不好意思,剛剛回家,下午四點坐車,奔波千里準備今晚熬夜修改章節吧明天更新恢復正常吧雖然事情依然很多。大家見諒了。未完待續

:請明日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