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危險來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危險來臨

太原郡,平周。

在洛陽被圍後,秦軍開始散播韓王趙王生死不知的訊息。雖然暴鳶廉頗竭力約束軍隊,但很明顯,韓趙聯軍的陣腳有些不穩了。表面上,暴鳶廉頗兩人皆是鎮定自若,指揮若定,但兩人卻是知道,秦軍所說的都是真的。要不然,韓趙聯軍也不至於後退了百里,在平周立足。平周附近城邑眾多,韓趙聯軍在此不僅補給方便,還能依託層層的防線,消耗秦軍。

白起知道眼下秦軍雖然佔了上風,但優勢其實很小。因此,也沒有集中大軍攻打固若金湯的平周城,而是蠶食附近的小邑。想要一步步消耗韓趙聯軍的有生力量,待剪除平周的兩翼後,再謀奪平周。

平周雖然沒有戰事,但平周的氛圍卻是不怎麼好。暴鳶廉頗將二十多萬韓趙聯軍分散在平周及平周附近的三座城邑裡,互為犄角,至於更遠處的小邑,則幾乎是完全不設防的狀態。尤其是暴鳶廉頗下了嚴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帶兵出戰,否則即使戰勝也是殺無赦這自然造成了秦軍輕易拿下了十數個小邑,斷絕了韓趙聯軍的糧道。雙方的兵力相差無幾,但眼下的局勢幾乎是一邊倒,韓趙聯軍自然是士氣不高。

和普通士卒的人心惶惶相比,廉頗暴鳶的心情遠沒有白起想象的那麼糟糕。兩人居然有心情對飲,全然不在乎自己的糧道被白起斷絕。這倒不是因為平周和其他三座城邑的糧草充足,實際上,每個城邑的糧草也就是夠駐軍堅守兩個月而已。只要白起願意,秦軍完全可以圍困到韓趙聯軍糧草斷絕。白起之所以在斷絕韓趙聯軍的糧道後,沒有即刻攻城。怕也是打的這個主意。

望了眼亭臺外的天空,廉頗開口道:今年的收成有些不妙啊

暴鳶默默地點了點頭,秦國大舉入侵,韓趙兩國都動用了超過二十萬的軍隊,這直接造成耕種田地的青壯嚴重不足。尤其是雙方交戰的區域,田地損壞無數。更是顆粒無收。今年怕是要吃去年的存糧了。

點頭之後,暴鳶略帶嘲諷地說道:我們的日子不好過,秦國的日子更難熬啊秦國三路齊發,動用了超過五十萬大軍,如果我們可以留下白起的這二十萬大軍,關中今年會餓死不少人

廉頗不置可否,笑了笑,說道:再過數日,那支偏師就應該繞到中陽了吧早就聽聞貴國的虎賁天下第一。遠勝吳起所練的武卒,這次我可要大開眼界了

暴鳶暗暗盤算了下,朱亥帶領的虎賁營可以日行百里,按照行程,現在應該是剛剛越過狐岐山。當初自己收到韓王的指示後,並沒有立即率兵南下救援洛陽,而是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秦軍表面看佔盡了上風。但有一個致命的要害那就是補給線。韓趙聯軍戰略撤退一百五十裡後,秦軍不肯捨棄來之不易的絕佳機會。步步緊逼,這直接導致了兩個結果,一個是韓趙聯軍損失了一萬大軍,;另一個是秦軍的補給線被拉得很長很長。

原本,韓趙聯軍是沒必要後撤的,但為了取得更好的戰果。這才不惜以一萬人為誘餌,成功地把秦軍從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補給點蒲陽引誘了出來,而虎賁營的任務就是截斷秦軍的退路,防止其渡河逃回上郡。

想要哄騙白起這樣的戰術大家絕不容易,用陰謀讓白起失敗比堂堂正正擊敗白起還要困難。但暴鳶廉頗還是這麼做了。一方面是天賜良機,白起以為韓王趙王身陷洛陽,自己肯定是手忙腳亂,兵無戰意,忙著回師救援洛陽。其實不然,兩人在一開始,就根本沒有打算去救。暴鳶廉頗就是要利用秦軍和白起這種勝券在握的心理,送他們一份意外的驚喜己方匆忙撤離不過是迷惑白起,引白起上當。為了讓一切看起來很正常,兩人也不振作軍中低落的士氣,更是高舉免戰牌,就是想一步步加強秦軍對這種情況的認識與判斷

對暴鳶廉頗有利的另一方面則是秦國主力盡出,雙方的兵力相當。白起自以為穩操勝券,根本沒有留下足夠數量的預備隊,秦國也沒有給白起這支大軍準備援軍。一旦己方佔據些許優勢,秦軍根本沒有扳回來的餘地。

所以,兩人才大著膽子以自己為誘餌,讓秦軍輕而易舉地切斷了韓趙聯軍的糧道。所謂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大抵就是這樣的情形。不同的是,有的人東施效顰,沒有做任何準備就自己把自己推到絕路上,寄希望於臨死的反撲。暴鳶廉頗則是做了最充足的準備,雖然計劃倉促,但卻幾乎考慮到了所有的變數。

所謂的天下第一不過是美譽罷了。吳起可以帶領十萬武卒橫行中原武卒,未嘗一敗,更是一舉佔據西河之地,虎賁可就做不到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啊不過,等渡過河水,我倒是很期待貴國胡刀騎士的表現暴鳶笑著打了個哈哈。

暴鳶自然不會承認虎賁的戰力第一,廉頗這麼說是逢迎自己,自己承認了反而是不識抬舉,自高自大韓趙兩國畢竟是結盟抗秦,沒必要因此製造嫌隙。

廉頗笑了笑,沒有接話。孰強孰弱,真要計較的話,自然要拉出來比試一場,只是,真刀真槍的話,還要等到韓趙兩國決裂後才有機會。

與此同時,白起皺著眉,望著眼前的輿圖。韓趙聯軍龜縮在城內,閉城不出,秦軍的士氣是高漲到無以復加,但如何敲開這個烏龜殼,確實讓人為難平周不偏不倚地擋住了秦軍北上的道路,秦軍若是想要繞道攻取平周的後方,決計不能成行。任誰也不敢放著二十萬敵國大軍不顧,自顧自地經略敵國,除非這個人腦袋秀逗了。

誠實的說,白起現在已經完成了秦王交代的任務。出兵之前。秦王也不過是要白起在太原立足腳跟,藉此經略上黨。如今,秦軍不僅站穩了腳跟,還佔據了半個太原郡。韓國上黨郡的西邊幾乎和秦國的控制區域完全接壤,秦國有數條路徑可以進入上黨。但白起以為,在沒有擊敗當前的二十多萬韓趙大軍前。經略上黨的時機並不成熟。要不然的話,白起完全可以在上黨郡打進去一顆釘子了。

副將這個時候走了進來,看到白起對著輿圖出神,大概猜到白起在為什麼煩心了,大著膽子說道:將軍是在煩憂這二十多萬韓趙聯軍

白起微微頷首,指著輿圖道:平周和南北西三個方向的要塞互為犄角,無論我們從哪個方向攻打,進攻的軍隊都要承受三個方向的打擊。怕是還沒有攻到城牆下,就要傷亡無數了。

副將認可了白起的說法。平周這個防禦體系近乎無懈可擊,攻打這種城邑大體上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集中優勢兵力,四個城邑一起圍攻,讓他們自顧不暇。另一個則是圍而不攻,逼迫敵軍出城與之野戰。前者傷亡過大,後者耗時太久,都不是白起想要的。

常規的辦法達不到白起想要的結果。那只能是找一些另闢蹊徑的方法了。副將望著平周以東的汾河,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將軍何不決汾河之水,水淹平周

水淹平周白起腦海裡一道閃電劃過。

身為用兵大家,白起自然知道水火無情的道理。水淹鄢城,一戰擊潰數十萬楚國大軍就是自己的傑作。但平周和鄢城的形勢又有所不同,鄢城依水而建,而平周距離汾河尚有二十裡的距離。而且。平周的地勢要比汾河的水面要高幾米,想到用水攻的話,有些不合適。所以在一開始,白起就否決了這個計劃。但如果換個思維的話,用水攻不是為了攻克平周呢

這次你可是立了一個大功如果事成。本將親自為你向王上請功白起歡欣雀躍地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副將還以為白起忽略了水攻,不僅暗暗得意,表面上卻是愈發謙恭,道:那末將這就派人攔截汾水

洛陽城,夕陽西斜,殘陽如血。隨著鳴金的號角響起,秦軍潮水般褪去。燃燒的戰旗,重傷倒地哀鳴不已的戰馬,冰冷的屍體,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叫做悲涼的氛圍。活著的人長舒了口氣,也只是暫時舒了口氣而已。誰都知道,秦軍對洛陽志在必得。雖然黑暗漸漸吞噬大地,但秦軍的攻城行動在五天前就沒有停止過,雖然大多數攻勢很小,但守軍誰也不知道,哪一次,秦軍就會加大籌碼,發動潮水般的猛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熊熊的烈火下,數百名秦軍不斷地將袍澤的屍體投入到堆好的柴火中,大火映紅了半個天空。所有的人都知道,秦軍這是按照他們的傳統,讓死者的靈魂安息。畢竟,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這場大戰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那些戰死者的屍體不及時處理的話,說不能就會導致一場瘟疫。馬革裹屍還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念頭,大多數人戰死異國他鄉後,唯一可以返回故土的不過的一捧骨灰而已。

也許是無心,也許是有意,秦軍焚燒戰死的袍澤的地方正好位於上風口,眼下晚風漸起,整個洛陽城都瀰漫著一股人肉的焦糊味道,即使神經再大條的人,一想到這是死屍的味道,食慾都會大減。一些心理素質差的,乾脆會把吃下沒多久的食物全都吐出來。

秦軍連續攻城已經是第五天了,過了今夜,就是第六天。雖然洛陽城的城頭狼藉一片,雖然洛陽守軍狼狽不堪傷亡慘重,但洛陽依然在韓趙大軍的手上。每一次,秦軍都幾乎如同潮水般佔據城頭,將整個洛陽城打扮成黑色的水世界,但每一次,洛陽的守軍都用頑強的意志和慘烈的犧牲。將秦軍生生打了回去。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鬥,從一開始就是洛陽作為周天子的王城所在,原本應該是堅固無比,但由於周天子只管轄洛陽一座城邑,人口貧乏,四周又都是惹不起的強敵。所以,周天子乾脆把洛陽變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如果不是韓軍提前三天拿下了洛陽,並加以修繕;如果不是在這五天的時間裡,洛陽守軍一刻不停地修繕著城牆,並且將城中的很多房子拆毀用於守城,也許,洛陽早就失守了。

秦軍當然知道,洛陽守軍已經沒有退路,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韓王。就是趙王哪怕兩國國君不許下天花亂墜的重賞,單單是國君陷落在敵國手中的重罪,就足以讓洛陽守軍每個人效死。為國君而生,為國君而死。如果不是洛陽對秦軍實在太過重要,重要到比得上自己的十萬大軍,麃公都想放棄了。

對秦國來說,洛陽的得與失決定了秦國的國運。臨行前,秦王神色肅穆地叮囑麃公。他不關心傷亡數字,哪怕拼光這十萬大軍。只要可以俘虜或者殺死韓王趙王,麃公就會是秦國的功臣,無論什麼藥的賞賜,秦王都不會吝惜賞賜。

對韓國趙國來說,這又何嘗不是關乎國運的一戰。四面八方的援軍正在往洛陽趕來,只要多堅持一天或者一個時辰。一刻鍾,援軍也許就會出現在地平線,那勝利的就會是自己,之前的犧牲全都會有回報。如果堅持不下去,史書就會有某年某月。秦國奇襲洛陽,俘虜韓王趙王的記載,如楚懷王一般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不同的是,楚懷王是傻,輕信秦國;韓王趙王是能力不足,三萬大軍居然沒擋住十萬大軍的幾日圍攻。

短短的五天攻城戰,秦軍就付出了超過四萬人的傷亡代價,這也和秦軍的戰術有關。晝夜強攻不止,不僅疲憊了洛陽守軍,也疲憊了秦軍自己。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秦軍都至少參與了兩次攻城,這四萬人當中,真正戰死的還不到兩萬人,但傷亡的就有兩萬多。

洛陽城小,守軍可以依賴的屏障就少之又少。所以,和秦軍巨大的傷亡成比例的,就是洛陽守軍的傷亡。原本的三萬守軍現在可以拿起武器戰鬥的不過是一半的數字,更多的人,長眠於這片深沉的土地。

秦軍大營裡,麃公面帶憂色,斥候剛剛偵查的結果不容樂觀,野王方向的韓軍已經到達了河水黃河,與自己分撥出去的偏師隔河對峙。相信用不了多久,韓軍就會蒐集到足夠的船隻過河。這個方向的韓軍,足有兩萬之數,雖然不足以解洛陽之圍,但卻可以逼迫自己分兵,而自己一旦分兵的話,洛陽的壓力就會驟減。自己之所以猛攻洛陽不止,就是不想給洛陽任何的喘息之機,所以,實際是,留給秦軍的時間不多了。

至於南面的伊闕方向,韓軍隱隱也有集結的動向。當然,很有可能的是,這是三川郡的部分疑兵。畢竟,宜陽才是三川郡大軍雲集的地方,自然也是秦軍防備的重中之重。麃公最擔心的就是洛陽和宜陽方面裡應外合,已經成為甕中之鱉的韓王趙王逃到宜陽重鎮。

還有就是東面的成皋,新鄭的援軍大體上會走成皋一線,渡過河水黃河來支援,現在為止,麃公還沒有收到成皋異動的訊息。這倒是和魏國傳來的最新消息相同,那就是魏王派出了十萬大軍,以晉鄙為將,包圍了新鄭。韓國現在是自顧不暇,潁川郡的韓軍怕是又想救援新鄭,又想渡河增援洛陽,現在正吵得不可開交吧

麃公望著輿圖仔細分析,如今看來,成皋方向是不會有韓國援軍了,韓國唯一可以派出援軍的只剩下上黨三川兩個方向。其中,上黨的兩萬大軍已經抵達,如果自己不能藉助河水黃河這個天塹阻擋住對方的話,那形勢很有可能逆轉。至於三川郡方向,伊闕方向應該是韓軍在這裡佯動,真正的來援方向必定是宜陽無疑。這也不排除一點,那就是韓國從南陽調集了大軍,只是援軍還沒有抵達。

時間時間麃公第一次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一些。往最壞的情況估計,留給麃公的只剩下兩天,兩天,如果兩天拿不下洛陽,那自己就要分兵去應對三川上黨兩郡的騷擾,拿下洛陽還要再緩上兩三天表面上看,這沒有什麼,但實際上,這中間的變數不可估量。現在韓國的焦頭爛額,一旦韓國決定破釜沉舟,不管新鄭的死活去增援洛陽,那自己的十萬大軍就很有可能被更多的韓軍圍困在洛陽這個三面環水的彈丸之地,等待自己的,也只有覆滅一條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