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嶢關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 嶢關之戰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禁不住誘惑。如果你覺得可以禁受住,要麼是你尚未遇到誘惑,要麼是你遇到的誘惑還不夠大。正如無所謂的忠誠,利益足夠,什麼都可以收買,更遑論忠誠

齊國舉國不過四十萬大軍,如今被韓軍一下子殲滅了一半,兵力已經空虛到極限對燕國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復仇良機只要燕國肯出兵,齊國必定猝不及防,就算攻克不了臨淄,也能佔據濟水以北的大片土地如果幸運的話,士氣降到極限的齊軍甚至可能一戰擊潰,方圓兩千裡的齊國,燕國騎兵大可去得

如果只是齊國兵敗,燕國或許還會因為忌憚秦趙楚三國對燕國伐齊的態度而心生疑慮。但如今,趙軍折損了十多萬大軍,算得上元氣重傷。楚國則是被巴蜀的十萬韓軍搞得焦頭爛額,自身難保秦國面對二十萬匈奴大軍和三十萬韓軍的圍攻,能不能倖存下來還是兩說有韓國支援,燕國出兵完全不需要看天下的臉色形勢。

何況,韓國已經明確表示,燕國這次能從齊國佔多少土地,全看燕國的實力燕國既能復仇,又能奪取切切實實的好處,顯然動心了雖然燕國君臣也知道,韓國在燕國伐齊的時候,不會提供什麼有效的幫助,甚至可能私底下接受齊國的求和,如今,韓國更多的是利用燕國給齊國製造更多的壓力,同時賣燕國一個人情但能夠被利用,說明燕國在韓國心中,還是有些用處的。所以,幾乎在同一時間,燕國君臣決定。這次錦上添花的伐齊之舉,燕國是做定了

王上臣以為,齊國倒行逆施,假借幫助魏國復國的名號,行攻佔韓國土地之實,如此不信不義。為天下所不容我燕國素為天下之楷,當舉兵伐齊,以彰天下之信義頓時有大臣說道。

然也臣也贊同伐齊齊國外逐賢臣,內用奸佞,今日可冒天下之大不韙伐韓,明日也可伐燕,不痛擊齊國令其迷途知返,恐為我燕國禍患矣另外一個大臣附議道。

燕王連連點頭,雖然明眼人都知道。燕國在這個時候出兵伐齊,圖謀的乃是利益但打著信義的旗號,總會讓燕國更加師出有名顯得燕國是天下秩序的有力維護者。

上大夫劇辛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沉聲說道:啟稟王上臣聽聞自秦趙齊楚四國伐韓以來,魏國君臣蠢蠢欲動,信陵君更是遊走四國,顯然,韓國憐憫魏國。保留其祭祀之地,魏國不但不感激。反而懷恨在心,派信陵君遊說各國,方才有四國伐韓一事王上何不建議韓王,滅安陵,絕魏國社稷,以此震懾天下宵小之輩

燕王不自覺地眯起了眼睛。心裡暗呼大善誰都知道,韓國當初之所以沒有滅掉魏國是因為忌憚天下各國畢竟在這個年代,將任何一個國家削弱到任何程度都可以,就是不能絕其社稷和祭祀就如齊國滅宋,天下對齊國忌憚不已。蘇秦才能將各國拉攏在一起,有了五國伐齊一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韓國多半沒想到,將魏國的千里之地一下子佔據了絕大多數,只留給魏國一座數十裡的城邑也會惹出這麼多的事端既然韓國已經和秦趙齊楚四國撕破了臉皮,滅不滅魏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等這場戰事結束,韓國多半會宣讀一下魏國君臣的罪狀,名正言順地滅掉魏國畢竟,安陵雖小,但總歸靠近韓國的腹心之地。而且,韓國可以用滅魏這樣的訊號來表露自己爭霸天下的決心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藏著掖著,低調發展

燕國此時主動提出滅魏,無疑可以進一步密切韓燕兩國的關係,燕國可以用這樣的訊號向韓國表達善意,多多少少彌補下四國伐韓時,燕國推諉不襄助韓國所產生的裂隙。

愛卿所言甚是,不過,韓趙魏本為一家,直接將魏王貶為庶人怕是不妥不如,給予魏王一個爵位和一座洛陽的宅院,也好彰顯韓國的仁義燕王望向不遠處的韓國使者。

韓國使者面帶笑意,卻不表態。如果按照燕王所說的話,那魏王就成了韓王的臣子,一輩子幽禁在洛陽,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絡。其他國家若是再想以魏王為內援,圖謀魏國故地的話,無異於痴人說夢想必韓王收到這個訊息後,一定很開心。滅魏,乃天下大勢,大勢所趨啊

王上英明一看韓國使者的神色,燕國群臣就知曉此舉令韓國頗為滿意,因此齊聲說道。

那寡人就以亞卿榮蚠為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南下伐齊諸位愛卿務必各司其職,保證糧草和大軍及時到位燕王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

秦國,嶢關。

此時的嶢關有些人心惶惶,變幻莫測的局勢實在讓老秦人覺得匪夷所思。明明前不久武安君率領十五萬秦軍大敗韓軍,攻佔了大半個河東郡,韓國也在四國百萬大軍的圍攻下,難以招架但不過是過了兩個月,怎麼匈奴人韓國大軍一前一後突然打過來了

聽說匈奴有二十萬大軍,韓軍的人數就更多了,兵分四路,多達三十萬兩方的兵力加起來,足足五十萬,比秦國的舉國之兵都要多更要命的是,秦國在河東有十萬大軍正在和韓軍鏖戰,輕易抽調不出來,以區區不到二十萬的兵力防守潼關嶢關子午關安平關和漆縣,秦國人覺得鴨梨山大。

在攻克了商縣後,十萬韓軍花了半日就抵達嶢關城下,從嶢關城頭往東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韓軍的旗幟,早晚的時候,韓軍營寨升起的炊煙無窮無盡;到了夜裡,無數的火把更是讓嶢關守軍有些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或許是韓軍長途跋涉而來,沒有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所以在最開始的兩天,韓軍沒有發動一場攻勢但這已經不影響嶢關守將將求援的急報一封封傳到咸陽尚未開戰,但秦軍的頭上已經埋上了一層陰影。面對五十萬匈奴韓國大軍,己方可以挺的過去嗎

嶢關守軍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韓軍的攻心戰。雖然韓軍沒有強攻嶢關,但卻利用一去掉了箭鏃的箭矢往嶢關城內送去了了大量的情報。情報有真有假。譬如匈奴發兵三十萬,二十萬攻打漆縣,包圍咸陽;十萬攻打上郡,包抄武安君的退路。齊趙聯軍在東郡中伏,廉頗戰死沙場,後勝率兵投降楚國被巴蜀兩郡的十萬韓軍攻克郢都,楚王被俘,楚國遷都壽春燕國發兵三十萬,攻佔了代郡等等諸如此類的訊息

為了取得秦軍哪怕一半的信任。情報中煞有介事地解釋,為何韓國可以在這麼緊張的時刻,抽調出三十萬大軍攻打秦國,還不是因為齊趙楚三國大敗之後自身難保嗎為何武安君遲遲沒有回師咸陽,還不是因為被匈奴包抄了後路,又擊敗不了河東的韓國大軍

利用秦國這些年因為損兵折將丟城失地而不得不加重賦稅,情報裡嚴厲指責了秦國的不仁不義和暴政同時宣揚了韓國的仁義。只要關中的百姓肯支援韓國,韓國願意減免關中三年的賦稅。各種完善的補貼和賠償,較之秦國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表達的意思無非一個。在秦國的治下,關中百姓的日子只會越來越苦,在韓國的治下,關中的幸福指數將暴漲

末了,是韓國數量最多的勸降信,有誰可以開關迎接韓軍入城的。無論是士卒還是軍官,全都封侯,除咸陽外,可挑選任何一座城邑作為封地有誰願意充當內應的,也一律封侯。賞賜良田千畝,世襲罔替

雖然秦軍中識字的極少,但總歸也是有的。這樣的紙條實在太過蠱惑人心,嶢關守將在震驚韓國賞賜豐厚的同時,趕忙命人收繳銷燬所有的紙條,同時下令,有人私下議論戰局者,有人保留紙條者,無論官職高低,全部殺無赦舉報有功者,官升一級

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雖然這暫時制止了城內的混亂,但嶢關守將何嘗不知道,如果不證實這些紙條都是妄言,如果不打幾場勝仗,堅定一下大軍勝利的決心,大軍還能剩下幾成鬥志實在難說。

嶢關守將氏李,名成,乃是隴西郡李氏一族。他的父親李瑤乃隴西郡郡守,爵位狄道侯。他的兄長李信自幼熟讀兵法,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次單獨領兵就戰死三川。

在李信死後,也許是希望兄業弟承,原本不被宗族看重的李成逐步被推到了嶢關守將的位置,用父親李瑤的話來說,嶢關是秦國的南大門,等秦國有朝一日崛起,肯定是要從嶢關南下攻打武關的。無論是為了李氏一族的榮譽還是為了給李信報仇,李成都需要作為嫡長子做一個表率

肩負著這樣的重任和血海深仇,李成註定了不能向韓國投降即使肯放下內心的驕傲投降,想一想在咸陽名義是受國家的照料,實際是作為人質的妻兒,李成也不敢投降

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面對十萬韓軍,李成如今唯一剩下的念頭就是哪怕整個嶢關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自己也不能讓嶢關失守兄長李信戰死沙場,導致數萬秦國精銳覆滅,秦王是看在隴西李氏一族過去對大秦的貢獻饒了李氏一族一次,自己這一次鎮守的嶢關身後就是藍田,藍田距離咸陽可不過百餘里的距離,秦王不會允許自己出任何一點點微小的錯誤自己戰死是小,連累了咸陽的家人就是百死莫贖了

三天後,韓軍眼見秦軍沒有投降的意思,知道秦軍不面對巨大的壓力,是不會拋棄屬於軍人的榮耀的,於是攻城了

隆隆的戰鼓在這片略顯狹窄的山谷中迴盪,韓軍利用山谷兩側的高峰作為據點,架設了投石機,堪堪可以夠到城頭上站立的秦軍。雖然衝鋒的韓軍如同麥子一般被秦軍的箭雨一射倒,但很快,當韓軍投石機開始發威的時候。秦軍就笑不出來了。僅僅一刻鍾,原本在城頭上矗立的兩千秦軍就死傷殆盡其死狀恐怖,慘不忍睹,後續接應的秦軍雖然也是百戰精銳,但面對這樣的人間地獄,不少秦軍都是直接把早飯吐了出來

秦軍沒有想到。韓國居然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裡,研製出了超遠射程的投石機當初,秦軍之所以把所有兵力都收縮進嶢關城,就是覺得分出一支偏師在兩翼的山頭,缺水缺糧堅持不了多久。而且,嶢關是在一座平地上,最遠的山頭距離城牆都有超過三里半的距離,這個距離足以讓攻城弩投石機這樣的利器望城興嘆很明顯,韓軍的投石機至少有三里的射程。才能藉助高度落差,將石塊投送到嶢關城頭,給秦軍這麼大的下馬威

李成雖然痛惜己方驚人的損失,但也沒有糾結太久,而是迅速命令在城中修建一座簡易的瞭望塔,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要高,高到可以俯瞰城外韓軍的動向。

為了防止韓軍的投石機發威。李成命令,嶢關城頭上只留下少數敢死隊。在韓軍衝鋒的時候。瞭望塔估算韓軍和城牆的距離,秦軍弓箭手隔著城牆,憑直覺放箭遲滯韓軍的速度。在韓軍登城的時候,再把雲集在城牆下面的秦軍主力調上城頭,參與守城。雖然這意味著秦軍自斷一臂,弓箭手們不能在韓軍衝鋒的時候。製造大批的殺傷,但總歸是用和韓軍混戰在一起的方式,令韓軍投鼠忌器

因為李成很清楚,如果繼續和韓軍拼消耗的話,韓軍用不了幾輪衝鋒。己方就會全部戰死在城頭待韓軍開始攀登雲梯,秦軍再上城頭,依然可以憑藉城頭,以較小的傷亡擊退韓軍的衝鋒

當然,這是基於韓軍投石機的射程有限,如果韓軍的投石機射程可以達到五里,那秦軍只有死路一條因為秦軍若想避免慘重的傷亡,只能退到離城牆至少一里半的距離上等韓軍佔領了城頭,秦軍還會被韓軍投石機壓制地不敢動彈

好在,事實證明,利用高度差的關係,韓軍投石機最遠的射程不過是深入到嶢關城十幾步的距離,這麼點距離,足夠秦軍比韓軍更快一步登上城頭,佔據優勢

這個軍情被以十萬火急的速度送到咸陽,因為李成已經意識到,失去了弓箭手對韓軍的壓制,兩萬秦軍可以守住嶢關的時間已經從一個月銳減到半個月,甚至更短這不是誇大其詞

日復一日的攻城,從朝陽升起到月色西沉,韓軍不給嶢關守軍一絲放鬆的時間,而且,有投石機的掩護,韓軍也陰了秦軍幾次。韓軍投石機幾次冒險在己方明明還在攀登雲梯的時候,攻打城牆背後正在集結的秦軍,收到的效果非同一般。

僅僅不過四天的時間,嶢關守軍就戰死了超過一萬人,重傷難以返回戰場的人數也接近一千而且,韓軍有時以步卒發起佯攻投石機發動主攻,或者兩者調過來,令秦軍苦不堪言。更令秦軍難以接受的事實是韓軍在這四天的時間,傷亡的數字不過比秦軍多出幾千人而已按照這個形式下去,最多三天,嶢關的秦軍就會全軍覆沒如果再把軍心士氣算進去的話,也許只需要兩天

失敗的陰霾,籠罩在嶢關的上空。

好在,在這個危險的時刻,漆縣傳來了好消息,王翦率領一支偏師包抄了匈奴的後路,麃公趁勢率領全軍盡上,三戰三捷,秦軍以傷亡兩萬人的代價,殲滅匈奴超過三萬人。剩餘不到七萬人的匈奴倉皇北逃,秦軍總算可以喘一口氣了。

為了防止匈奴去而復返,王翦麃公一陣商議,決定由麃公率領兩萬大軍固守漆縣,王翦則率領六萬大軍,緊急馳援潼關嶢關一線。

與此同時,藍田將三千老弱送到了嶢關,這幾乎是藍田僅剩的兵力了秦王給李成的命令只有一個,那就是無論如何,哪怕全軍戰死,也要堅守五天,五天內,會有三萬大軍增援嶢關。到時候,秦王會親自在城門迎接李成凱旋

這無疑是給嶢關守軍吃了一劑強心劑。氣勢洶洶的二十萬匈奴大軍兵敗漆縣,只剩下不到七萬人,再也不能給秦國造成威脅秦國終於可以全心全意對付入侵的韓軍

原本低迷的士氣頓時好轉了許多但李成知道,五天的時間還是有些多了雖然援軍趕來的時間可能還更少一些,但自己總歸要做些什麼,延緩下韓軍的攻勢未完待續。。

: 李成想出了什麼計策投石機的作用在這場戰事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