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來自韓王的招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來自韓王的招攬

: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更多支援

韓國,洛陽。

白起王翦二人隨秦國太子異人抵達洛陽後,就被安置在王宮附近的一座府邸,除了每天需要向韓王指派的官員彙報行蹤,不能出城外,韓國並沒有怎麼限制白起王翦兩人的自由。至於太子異人,享受的待遇則不同,異人只要出府,都需要有韓國的侍衛跟著,名義上是保護太子異人的安全,實則為監視。整個府邸,除了異人從咸陽帶進來的體己奴僕,其餘大半是韓國安排的。

白起王翦也知曉自己曾經給韓國造成多麼大的損失,生怕出門被人認出來,同時,出於低調自保的目的,兩人倒是老老實實地隨太子異人待在府邸,每日裡以詩書為伴,或者對弈。太子異人終究年幼,閒不下來,雖然如今是質子的身份,還是喜歡出去走走。如果不是白起王翦二人輪番勸阻,異人不知道跑出去多少回了

十天以後,齊國公子假和安平君田單抵達洛陽,不知道韓國是無心還是有意,居然將公子假的府邸安排在太子異人府邸的隔壁。如此一來,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因為相同的處境,倒是成了難兄難弟

可是,正因為距離太近了,瓜田李下,無論是太子異人也好,白起王翦也罷,卻是不敢去隔壁求見公子假或是田單。公子假田單也裝作不知,老老實實待在府邸,沒有大事。絕不出門。

如此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韓國對太子異人公子假等人皆是不聞不顧,既沒有為難,也沒有拉攏。白起王翦田單都是軍旅出身,性子沉穩,還能耐得住寂寞。每日裡或是下棋或是整理用兵心得或是下棋對弈,總能找到要做的事情。但太子異人和公子假則不同了,本就是活潑好動的年紀,老老實實待了一個月,已經殊為不易。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府邸也越來越悶,兩人都想著出去走走。畢竟,誰也不知道,還要以質子的身份在洛陽待多久總不能一直宅在府邸裡吧

雖然身在府邸。但小道消息還是可以傳進來的。如今,趙國割讓了濮陽和另外的十座城邑給韓國,換回了長安君,韓趙正式達成了議和。聽聞,如今韓王的使者正在遊說各國,想要召開彌兵之會呢說是遊說,有韓趙這兩個國家共同倡議,天下還有哪個國家還敢不識趣違背呢

所以。就如今的形勢而言,並不緊張。太子異人也正是借這個理由。提出要出去走走。白起王翦也很是體諒太子異人,而且,等太子異人回秦國繼承王位的時候,韓國依然會是秦國最大的敵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讓他體察一下明情。多瞭解一下韓國總歸是沒有壞處的。白起王翦商議一陣後,也就同意了太子異人的請求。

只不過,當太子異人一行人走到府邸門口的時候,一輛馬車卻是剛好停了下來,一名宦者笑吟吟地望了太子異人白起王翦一眼。說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王上召集王白兩位大人入宮覲見,兩位趕緊隨我一道入宮吧言語中,完全沒有徵求太子異人的意思。

太子異人的眉頭只是稍微一皺,就舒緩了下來,笑道:既然韓王有召,兩位愛卿還是快快去吧

白起王翦告罪一聲,萬般不捨地離開了太子異人。韓王宣召自己的時間選的也太巧了,自己幾乎是階下囚的身份,又哪裡有權力拒絕韓王的徵兆呢體察民情之事,只能是留待以後了。只是不知,韓王召見自己兩人,是打著什麼主意。

白起王翦對望一眼,皆是看出對方的謹慎,韓王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如果他好相與,怎麼可能在短短九年的時間內,將秦齊楚三國打得一蹶不振呢雖然韓國一路上也有諸如義渠匈奴這樣的助力,運氣也好了一些,但勝了就是勝了韓王稱得上是一代明君至少,韓國立國以來,很有有像他這樣的賢君

入得宮,在宦者的帶領下,白起王翦兩人被引到一個偏殿,安置好兩人後,宦者就退了出去。

白起王翦除了心中慨嘆韓國王宮的簡約之外,便很是默契一聲不吭地坐下來安心等待韓王的到來。韓王是一國之君,自己兩人不過是戰敗國的臣子,於情於理,自己都需要恭恭敬敬地等待韓王。至於交頭接耳或竊竊私語,白起王翦是萬萬不敢做的沒看到韓王雖然沒來,但門口的侍衛可是盯著自己呢一旦自己壞了臣子的規矩,也許韓國就會藉機懲戒自己,給秦國一個下馬威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中間,更是沒有一個人出來給自己上茶端水。雖然受到了這樣的冷落,白起王翦卻是面色不該,也沒有著急的來回走動,而是安安靜靜地望著一個方向,神遊物外

王上到隨著宦者令的聲音響起,白起王翦立即打起精神,起身迎接韓王。

論關係,兩人既不是韓王的臣子,也不是普通的外臣,而是帶有質子身份的他國臣子,太親近則顯得阿諛奉承,太疏遠則顯得孤傲不遜。所以,兩人只是作揖,前躬。

韓王微微一笑,並沒有計較這些而是出言感慨道:寡人一直聽聞,欲治其軍,必修其身主將若是急躁,多半喪師辱國。主將若是沉穩,雖疲憊之師,取之亦難兩位可是沉穩的很啊寡人要是再等下去,兩位也會繼續氣定沉閒

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臣等不敢當王上謬讚白起王翦齊聲說道。

韓王擺了擺手,仔細打量了下白起王翦一會,方才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人哪個不知,武安君白起乃是無可爭議的名將王將軍也是軍中的後起之秀。假以時日,以軍功封侯拜相不過是易如反掌何況,這一次失敗非戰之罪如果兩位手上有大軍三十萬,甚至不用太多,二十萬,又是另外一種局面了說不定。此時寡人會在咸陽和兩位見面呢呵呵。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韓王越是恭維自己,白起王翦心中越是難安。這樣的話語傳揚出去,兩人還怎麼在洛陽立足連帶著太子異人也會受到不少責難吧至於封侯拜相,兩人皆是秦國將領,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立下大功,韓王這麼說,自己若真是不知死活的承認了。擺明是想要在韓國身上撈功勞了韓王會忍受敗軍之將這麼想

論用兵,王上手下的衛尉郎中令才是個中的翹楚,就連校尉韓騰樂乘之屬也是臣生平罕見的,與之相比,臣不過是痴長了些歲月,多了些經驗罷了白起謙虛道。

王翦亦是出言道:天下苦於戰事連綿不絕久矣臣更願意百姓安居樂意,願為一尋常人,躬耕於人跡罕至所在。以書為友,以琴為伴

韓王聽後哈哈一笑。說道:寡人沒想到,將軍居然有此雅興不過,以君之才,當立不世之功,創不世基業,否則。大丈夫庸庸碌碌,了此一生,豈不可惜

說完,又轉向白起,言道:武安君可謂功成名就但謙虛雖然是一種美德。過度謙虛就是一種驕傲了武安君若是肯為寡人所用,不出二十載,寡人必能統一天下

白起頓時被韓王毫不遮掩的野心震住了,雖然各國的君王都想著一統天下,但卻是扭扭捏捏,不肯承認。自己終究還是秦國的臣子,而且,王翦就在身側,韓王這麼說,置自己於何地

臣愚鈍不敢當王上厚愛白起只得推辭。

韓王也不以為意,轉向王翦問道:王將軍之才,不下武安君,若是肯為寡人效勞,九卿高位,任將軍選之

王翦也是愣住了,韓王就當著白起的面,裸地挖起了牆角。雖然自己對秦王向韓國屈服,拋棄自己和武安君心裡很有看法,但也不是那種朝秦暮楚之人自己對韓王的秉性又不瞭解,家裡人也在櫟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何必投效韓國呢韓國是無可阻擋,是比秦國更好的選擇,但正如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出於個人的名聲,留在秦國未嘗不好。

王上抬愛,臣不敢當王翦直接而乾脆地拒絕道。

韓王這才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兩位卻是不知寡人的良苦用心啊

白起王翦迅速用眼神交流了下,沒有接話。

韓王自顧自地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大周立國以來,國事雖有艱難之時,但因四海統一,有周天子居中協調,百姓們過得也算安逸。只是,周室失德,天不佑之,各國相互征伐,是為戰國兩百年前天下有大小數百諸侯,如今還剩下幾個各國稱王,或連橫,或合縱,周室已經名存實亡。如今天下分為七國,韓趙秦齊燕楚越,若想讓天下罷兵,單單召開一次弭兵之會是不夠的,若想要天下再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必須有一個國家一統天下如今,寡人的韓國已經佔據天下最富庶的土地,擁有最多的人口,最精銳的士卒,卻苦無良將征戰天下。若是兩位願意為寡人所用,不出二十載,天下便能一統,豈不甚好

白起皺著眉說道:百十年前,天下諸侯會盟,承認某一強國為天下霸主,不是也能保太平嗎王上所言,有些言過其實了吧各國的社稷皆是先祖披荊斬棘創下來的,王上想要絕滅他們的社稷,他們必然拼死抗爭,傷亡反而大

韓王點了點頭,笑道:武安君是說晉文公齊桓公秦孝公之事吧以這三者的才幹,整個國家君臣一心,霸業最長的也不過十幾載而且,這十幾載,天下並不是沒有戰事,只是戰事爆發的地方太遠。身為霸主,他們鞭長莫及且那個時候,諸侯林立,用兵很少在十萬之上的,可如今呢,即使最弱的齊國也能拿出近二十萬大軍。一旦開戰,往往就是傾國之戰百姓民不聊生,民間家家戴孝,這難道是武安君願意見到的何況,這天下,有德者居之。能夠保留社稷到現在的國家,都滅絕過不少國家吧,當時又為何不能與其和平相處呢,說到底。就是一個字,弱,他們太弱而我們太強。弱小者為強者所吞,乃是歷史的必然。何況,寡人雖然滅絕了魏國,但一開始並沒有斷掉他們的祭祀,是魏國心懷不軌,自取滅亡的

臣乃秦國人......白起剛要開口。就被韓王打斷,韓王彷彿聽到了最好笑的事情。說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武安君祖上乃是楚國人吧王將軍是關中頻陽人,但最開始的時候,頻陽是秦國從狄人手中奪取的,秦國把從魏國虜來的百姓填充頻陽,所以。計較起來的話,王將軍身上流著魏人或是狄人的血但寡人也沒看到兩位為各自的國家效力

秦國對臣有知遇之恩......白起王翦又道。

韓王繼續笑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寡人是知道的,也是推崇的只是寡人想問一句,二位是效忠於秦王呢還是效忠於秦國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白起王翦面面相覷。顯然沒有分清其中的差別,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君王都是寡人即國家,效忠一國之君就是效忠國家,效忠國家就是效忠一國之君,這應該沒有什麼分別吧

還是白起先反應過來,說道:當然效忠的乃是秦王

王翦也道:臣效忠秦王在王翦看來,秦王就是秦國的具體象徵,這樣回答並無過錯。

韓王嘉許地點了點頭,忽悠道:那寡人問兩位,這效忠是怎麼個效忠法

白起王翦繼續糊塗,這還怎麼個效忠法當然是秦王頒佈什麼命令,自己去執行就好了

王但有驅使,不敢不盡心盡力白起報出了自以為是的答案。王翦也是點頭,認可了白起的說法。

秦王若要你死,你也甘心赴死嗎韓王追問道。

但有王命,不敢不從是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義正言辭地回道。

王將軍呢韓王望向王翦,問道。

臣不敢不遵王旨王翦回答的也是沒有絲毫遲疑。

韓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假使秦王令兩位愛卿效忠於寡人呢兩位遵不遵從王命方才,兩位信誓旦旦,寡人似乎聽到兩位說但有王命,不敢不從

白起王翦這才意識到韓王話中的陷阱,什麼叫做忠君,難道對國君的旨意盡心盡力地去辦就叫做忠心嗎如果國君下達的旨意是和自己的意願違背的呢,自己身為臣子又該如何辦

如果秦王下令自己去死,那自己應該毫不猶豫地去死但如果秦王令自己改換門庭,效忠他人,自己又該怎麼辦遵從,是為背主,不遵從,也是背主。而且,更令白起王翦糾結的是,韓王確實有這個能力做到這一點。

既然秦王願意獻出兩人,肯定就做好了犧牲兩人的準備。如果韓王願意拿幾座城邑換取兩人,秦國多半會同意。自己想要保全名節的話似乎只有自殺一途,但按照韓國睚眥必報的性子,自己要是敢自殺,韓國多半會趁機向秦國發難無論怎麼說,自己都是不仁不義。當然,秦國現在已經是不仁不義了

韓王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兩位一個是前朝重臣,名滿天下的武安君一個是九卿之一的衛尉對秦國可謂有大功,也未曾辜負秦王的信任但秦王為了令寡人退兵,甘心交出兩人武安君還好些,是自願上書,王將軍呢,完全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押解回櫟陽這樣的君王,值得兩位效忠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但如果國君不公正,殘害忠良,臣子又何必盡忠呢

面對韓王的挑撥離間,白起王翦二人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說自己是心甘情願來洛陽的嗎誰相信啊就連自己都不信,更何況韓王說秦王是迫於無奈如果是韓王面對這樣的困境,說不定也會交出呂不韋張平這樣的重臣姑且不論韓國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算有,按照韓王的性子,多半更願意拼一個魚死網破吧但可惜,因為許多不能說的原因,白起王翦成為了秦國的棄子

既然無言以對,兩人乾脆就默然不語吧,但也不接受韓王的招攬就是韓王也沒想過一次簡單的遊說就讓兩人改變主意,所以,令人安排了宴席招待了白起王翦後,就送走了兩人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 新的一卷,新的一月,為啥沒有月票莫非大家想要看結局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