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犒賞功臣(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犒賞功臣(上)

人性本是自私的,秦國強大的時候,山東各國合縱抗秦,所圖的不過是一個利字。於韓趙魏而言,乃是為了收復失地。於齊燕而言,圖的不過是弱秦,秦弱則無法威脅到自己,自己可以安心發展。

論實力,以各國之力,聯合起來遠勝秦國但各國每一次合縱攻打秦國,都是無功而返,原因就在於各國都存了心思,希望他國出力,自己可以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人性的醜惡之處,也是真實之處。

就像這一次弭兵,原因就在於弱國想要自保,強國想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誰都清楚,弭兵這不過是一個幌子,只要有人願意,這個脆弱不堪的盟約經不起輕輕地一擊。但知道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一回事。

韓國是強大不假,但其他國家也不是待宰的羔羊。等韓國強大到各國請服,韓王但有所命,諸侯無有不從的時候,那才是韓國真正強大的時候現在的韓國,距離做到這一步還差的很遠。

和平終究不是談出來的,統一也不是韓王愈加清楚,想要避免今天這種妥協的情況,唯有將自身的實力再次提高,提高到各國生出無法匹敵念頭的時候,那才到了結束這個亂世,實現真正和平的時候

當然,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心,為了不讓這次弭兵之盟成為完全華而不實的東西,韓王在後續的幾天,還是和秦齊楚趙燕周越七國達成了非常詳實的盟約。

其一盟約的時限為三年,三年內,各國必須遵循盟約,三年後。各國再召開會盟,對盟約加以完善或者徹底作廢,後者意味著各國撕破臉皮,天下再次進入合縱連橫的階段

其二約束韓周兩國的關係。因為周國只餘下一城之地,韓國完全包圍了周國,周國是完全無法威脅天下任何一國的。因此盟約主要規定了對韓國的要求。韓國允諾,絕不攻打周國,若有違背,天下各國可聯合起來討伐韓國。

其三約束韓秦趙三國的關係。三國彼此接壤,又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國,因此盟約規定的很詳細。首先,三國擱置爭議,以目前的疆界作為分界線。趙若伐秦,韓則攻趙;秦若犯趙。韓則伐秦;秦趙伐韓,則燕齊楚越援韓;韓若伐趙或是秦,則燕齊楚越援之。

其四保證齊國的安全。燕趙伐齊,則韓國救之。韓若取齊,天下共擊韓。

其五保證越國的安全。楚若伐越,韓則攻楚。韓若伐越,天下共擊韓

這裡面,明確規定了韓國的盟主地位。無論是哪個國家遇到攻擊,韓國都有義務出兵襄助被攻擊的一方。韓國若是監守自盜。則天下共同討伐韓國。這其中,著重強調了保護秦齊越周四個弱小國家的安全。其中,周國是陪襯,因為實在太弱小,韓國愛惜自己的聲譽,絕不會找周國的麻煩。其他國家想要找周國的麻煩更是鞭長莫及。

真正的核心在於秦齊越三國。這三國作為弱小的一方,都需要嚴防其他國家的吞併。其中,趙國有能力吞併秦國,燕趙不用聯合,也有能力吞併齊國。楚國有能力吞併越國,這三個國家的安危也決定了這次弭兵之盟可以維繫多久也是韓國的重中之重

當然,為了防止各國聯合起來討伐韓國,韓王制定出了最後一條盟約,那就是如果有其他國家聯合起來,背盟攻打韓國,則其他國家要襄助韓國,韓國將作為主力攻打背盟的國家,滅絕對方的社稷,與襄助自己的國家共分其地

這樣一條,直接保證了天下各國不可能齊心協力對付韓國。想想看,各國表面聯合起來討伐韓國,結果有幾個國家被韓國收買,臨時倒戈,率先提出背盟的國家會是什麼下場,顯而易見。

明白了韓國打算的各國徹底收起了小心思,轉而仔細完善這個盟約,力求在不侵犯他國利益的前提下保證自己的利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十二日後,即七月二十八日,天下各國於盧縣,宰三牲盟誓,就此弭兵。自此,長達數百年的天下混戰宣告告一段落。沒有人知道,和平會持續多久,天下萬民只知道,終於不用過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因為轉道潁川郡,視察了漢邑和潁川學院的建設,又和當地的學子百姓攀談了新法的利弊,韓王一行返回洛陽的時候已經是九月。

在韓王離開的這一段時間,丞相張平將國事打理的井井有序。隨著韓王的返回,一件大事也迫在眉睫,那就是封賞有功之臣

在這一次四國伐韓的大戰中,李信蒙驁韓騰樂乘朱亥衛雲李冰等人皆立有大功,按照韓國的新法,都該獲得晉升提拔,像這樣的大功,往往是都城,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由韓王親自予以加官進爵。

之前是出於穩定時局的需要,韓王不得不委任這些有功的臣子在邊境穩定時局,防止宵小作亂。如今隨著弭兵之盟達成了最終協議,天下已經就此止兵罷戰,韓國在新佔據的土地也算是初步站穩了腳跟,無論是出於激勵軍心士氣,還是總結這次戰事中的得失,是時候召集功臣返回洛陽了

而且,鑑於這次韓國雖然失去了河東,但得到了七個郡大小的富庶土地,許多官員需要委派另外三年一考五年一核的官員提拔制度也到了落實的時候,韓王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將各個郡縣表現優異長官也係數召入洛陽,作為有功之臣來提拔重用

韓王想用這次前所未有的授勳儀式告訴韓國的百姓臣民,只要效忠自己,效忠韓國,無論是上戰場廝殺也好,謹守本分於官在乎治民,於民在乎耕種也好,自己是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