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邯鄲之戰(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邯鄲之戰(9)

趙國,邯鄲。

韓國大軍已經圍城五十天,韓軍一次又一次的攻勢被趙軍頑強的擊退。整整四萬名韓軍長眠在邯鄲城下,可依然改變不了韓國的決心。每一天,邯鄲都掙扎在血與淚中,水與火中。

於邯鄲城內的很多人來說,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守城的趙軍早已習慣了一場大戰後,身邊的袍澤又換了一批。於趙國而言,這是一場沒有後路的戰爭,進一步是柳暗花明,退一步是萬丈深淵。

趙國不是沒有想過議和,但趙國更加清楚,在韓軍沒有碰壁前,向韓國求和意味著趙國放棄許多,比如尊嚴,比如驕傲。只有讓韓國清楚,趙國堅強的意志是韓國征服不了的,趙國的血性是韓國磨滅不了的,趙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讓韓國知難而退。

五十天的圍城戰,趙國死傷了一萬五千人。邯鄲的四門早已在漢弩的打擊下支零破碎,趙國用土石堵塞了四門,將邯鄲變成死地。趙軍無法出城,韓軍無法入城,城頭上的爭奪自然愈發激烈。

邯鄲雖然是堅城,趙軍也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韓軍藉助射程極遠的投石機的幫助,極大地減少了傷亡。不過,即使按照眼下的傷亡比例算,邯鄲城外的韓軍就算全軍覆沒,也無法殲滅邯鄲城內的十五萬趙軍。

所以,趙國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韓軍的策略變了。韓軍不再一味的強攻,而是改強攻為圍困。當然,為了保持對趙軍的壓力,韓軍時不時的佯動。當趙軍在城頭上嚴陣以待的時候,韓軍再用投石機殺傷趙軍。

邯鄲城內的糧草雖然充足,但城內的百姓也眾多。如果不能解圍,補充糧草,兩年後,邯鄲的糧草將告罄。

更可怕的是,邯鄲城完全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絡,沒有人知道。外面的戰況究竟如何。被圍困的時間越長,守軍的信心就會越低。

大部分邯鄲守軍百姓還不知道,趙國君臣其實已經猜到了外面的情形。當榮蚠的首級和沙丘柏人邑的縣印呈現在趙王面前的時候,即使心思再愚鈍的人也清楚,邯鄲不可能再有援軍。燕軍如果沒有大敗,早在一個月前就該出現在邯鄲城下,主將榮蚠也不會身死。韓國如果沒有把趙國一分為二,沙丘柏人邑的縣印就不會被韓軍得到。

不過,為了穩定軍心。趙王並沒有把這個訊息放出去。同樣的道理,趙國上卿藺相如在十天前嚥下了最後一口氣,趙王也下令秘不發喪,為的就是讓邯鄲軍民保持繼續堅持的勇氣。

雖然表面鎮定,但趙國君臣何不知道,時間拖得越久,越是對自己不利。誰也不知道,韓國有沒有追加大軍經略巨鹿郡代郡;誰也不清楚。秦軍到底有沒有攻入雁門雲中。如果堅持的後果是秦韓兩國瓜分了趙國,如果保住邯鄲的代價是失去了剩餘的千里之地。那真的是得不償失。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有關議和的呼聲漸漸高漲起來。誰都清楚,像是漳水以南這些已經被韓國攻佔的土地不是趙國可以拿出的籌碼,想要韓國退兵,趙國至少要獻出巨鹿郡或是邯鄲郡。

失去了鉅鹿,邯鄲郡就是飛地;失去了邯鄲郡。趙國的根基也就斷了。無論是哪一個,都是趙國不可承受的代價。但趙國更加承受不起名存實亡的結局。韓國的兵力實在太多,完全可以一邊圍困邯鄲,一邊派遣大軍前去攻城略地。

如果可以,趙國寧願放棄邯鄲郡。保住巨鹿郡。可惜,一個月前,韓國已經拿下了四分之一的巨鹿郡,邯鄲武安又被韓軍圍困,趙軍想要全身而退,只能是一種奢望。依照韓國的強勢,也許,只有同時獻出鉅鹿邯鄲兩郡才能滿足韓國的貪慾。

平原君認為,韓國勢大,短時間內趙國難以與其爭鋒。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就算失去了邯鄲鉅鹿兩郡,只要保住了邯鄲武安的二十多萬精銳大軍,趙國就有捲土重來,收復失地的機會。

平陽君則是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包圍邯鄲的韓軍糧草補給困難,韓國國力雖然強大,但也禁不住常年累月的這麼消耗下去。不用一年,韓軍必然退兵。甚至在這一年裡,趙軍有趁著韓軍懈怠的時候反敗為勝的機會。至於秦國的威脅,不過是癬疥之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韓國使者唐雎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進入邯鄲城的,這也是兩個月來,唯一安然無恙進入邯鄲城的人。

唐雎到達的訊息被封鎖得很嚴,除了趙王平原君平陽君廉頗等寥寥幾人知道,許多大臣都不知道韓國派出了使者。

趙王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生怕唐雎說出什麼話,做出什麼事讓趙國下不來臺階。是戰下去還是議和,朝堂上的爭議已經夠大了,如果讓唐雎知道了這件事,再趁機挑撥,也許會生出事端,趙國即使不內亂,也會不和。倒不如,探明唐雎的來意後,再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當然,如果平原君平陽君廉頗可以達成一致意見,群臣中不會出現什麼反對的聲音。

趙國儘量做出不卑不亢的姿態,但無論是廉頗的怒目而視還是平原君的風淡雲輕平陽君的處之坦然,絲毫左右不了唐雎的微微一笑,不以為然。

唐雎率先說道:五十天前,燕國背信棄義,意欲奔襲鉅鹿,為白起將軍識破,我軍苦戰四個時辰,大破之。十五萬燕軍三不存一,退守扶柳,沙丘縣令率軍投降。十天前,燕國獻榮蚠首級,請割易水以南的土地,韓王仁慈,已經同意了。我們韓國願意同燕國永結秦晉之好,燕不負我,我必不負燕。

這個訊息直接讓趙王平原君平陽君廉頗瞠目結舌,趙國君臣不是沒想過燕軍大敗,但一下子折損十多萬大軍還是超過了趙國君臣的想象。燕國為了保全自己,不惜獻出敗軍之將榮蚠的首級,割讓易水以南的三百裡之地。這般的委曲求全,足以證明燕國的虛弱。是啊在濟水南岸損失了十萬精銳,在鉅鹿城下又折損了十多萬大軍,燕國的精銳不會超過十萬了。北方還有虎視眈眈的東胡,燕國實在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但榮蚠貴為燕國的亞卿,貴為封君,地位如同趙國的廉頗,就這麼被當作替罪羔羊送出來,對民心對士氣不異於一次巨大的打擊燕國這樣做實在太過委曲求全了些。至於割讓易水以南的三百裡之地,反而可以理解。這三百裡之地,大部分是取自齊國,算得上是慨他人之慷。失去了這些土地,燕國依然有五郡之地,還能恢復元氣

不過,趙國君臣可不認為唐雎只是在陳述一個無用的事實。唐雎言明燕國的情況,肯定是在威脅趙國,以儆效尤。

難道韓國是在暗示自己,趙國想要得到保全,也要做出這般的犧牲在唐雎道完這句話,這個念頭湧上趙王心頭。

見趙國君臣默然不語,唐雎繼續說道:越國已然被楚國滅掉,作為懲戒,我們韓國攻佔了湘水以西的楚國城邑,包括郢都。楚國在此次大戰中傷亡太多,如今屯兵江東。

趙國君臣面面相覷,皆是無言以對。唐雎的意思很清楚,第一,韓國有兩面作戰的能力;第二,楚國要消化滅掉越國的果實,無力北上與韓國爭鋒。想要指望楚國救援趙國,還是算了吧未完待續。。

: 第一更早晨六點多起來出差,估計晚上很晚回去,二更比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