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楚國之殤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楚國之殤1

秦王暴斃的訊息是在六月三十日昭告天下的。在此之前,秦國百官便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秦王自從回宮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群臣面前,雖然丞相嬴則等可以時不時見到秦王的肱骨大臣一致向群臣表示,秦王的身子在一天天好轉。但如果真的如此,秦王早該出來安撫百官了哪怕只是露一次面也好

足以佐證群臣這種猜測的,是太子子楚以秦王的名義,在五月底的時候,下令徵召十萬青壯修建王陵。秦王實際上正值壯年,根本無需這麼著急修建王陵。雖然太子給出的解釋是王陵的進度太慢,這些時日也不是農忙,也沒有什麼戰事,征伐百姓服勞役也並無不妥但群臣心中還是隱隱不安。

有心人更是注意到,郎中令呂不韋也是抱恙在身,許久沒有上朝。衛尉楊端和也是深居簡出,就連之前風頭最盛的將軍杜蟜也是在沾染時疫後,在西苑養病就再無動靜。等到再次聽到杜蟜的訊息,卻是對方不治身亡,死在西苑。然後過了半個月,秦王在宮中好端端地得了急病,暴斃而亡

沒有人敢質疑秦王的死因,因為整個晉陽的兵馬都掌控在陽泉君手中,丞相宗正太尉等德高望重的官員,一同聆聽了秦王的臨終遺言。秦王要求治喪一切從簡,切勿擾民。太子子楚仁厚有為,宜繼位為王。杜姬甚得寡人之心,宜共享極樂,同赴幽冥。

所有的人接受了這個事實。在這個時候,誰敢質疑秦王的遺命,就是在挑戰秦國的王權挑戰大秦數百年的王位繼承人的規則有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援,有兵權在手。太子子楚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這一年,子楚二十三歲

子楚繼位為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根據秦王的生前所為,制定一個諡號。最終,諡曰孝文。史料記載,秦孝文王在位僅十年,這段時間秦國少有勝績。更是丟掉了關中。秦國自此再也沒有辦法崛起只能一步步被韓國蠶食,最終被滅

為了迅速穩固民心,子楚繼位後,聽從郎中令呂不韋的建議,下令大赦罪人,按照功勞表彰秦孝文王時期的功臣,優待宗族親屬,拆除王家園囿。

蘇代這段時間一直待在晉陽,沒有離開。對於合縱之事。蘇代是志在必得。奈何針對合縱,秦國在一開始便爭吵不斷,秦孝文王先是出城狩獵,匆匆歸來後又是除了丞相嬴則等了了數人,誰也不見。蘇代親自求見嬴則數次,也是毫無結果。每一次嬴則都是閃爍其詞,哪怕蘇代攤牌,也沒有效果。那個時候。蘇代已然確定,秦國必然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秦孝文王駕崩的訊息便被昭告天下,子楚以太子之位繼任為秦王。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置辦喪事,等到蘇代可以求見秦王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八月上旬。

蘇代深知,民心不穩之下。想要說服秦國合縱,怕是不容易了。不過,秦孝文王的死因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蘇代很懷疑,秦孝文王的暴斃是不是和韓國有關。如果秦王真的知道些什麼,或許自己可以挑撥一下。讓秦韓兩國反目成仇

秦王在見到蘇代後,難掩疲憊之色,當然,眉宇間也有一絲絲的激動。從一個不受待見的質子到如今的大秦之主,秦王實現了一個所有人難以想象的逆襲。雖然國家大權還是掌控在華陽夫人陽泉君手中,但至少在名義上,自己已經是大秦之主。所有人都要對自己畢恭畢敬秦王很享受這種感覺

先生是來遊說寡人參加合縱的吧蘇代尚未開口,秦王便先聲奪人。

蘇代一愣,顯然沒想到秦王會這麼快攤牌,但還是隨即醒悟過來,作揖道:然也臣以為韓國愈發咄咄逼人,志在一統天下,天下各國想要保全設計,必須合縱抗韓。否則,韓國今年滅一國,明年亡一國,哪有國家可以倖免

秦王點了點頭,很是直接地說道:先生之見甚合寡人心意,然先王屍骨未寒,寡人要為先王守喪一年,不宜妄動刀兵合縱可以,但若要伐韓,需等到一年以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代哪裡願意事情拖到一年以後,現在各國國力不及韓國,就是要先下手為強,打韓國一個措手不及。越是往後,韓國在冀州荊州越是站穩腳跟。到時候一番大戰,不過是兩敗俱傷。韓國底子在那裡,恢復地顯然要更快。

王上臣以為事有輕重緩急

先生不必多說,死者為大。先生明勢,也必然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這一年,完全可以製造韓國的內亂,何況,五國如何出兵,也要仔細籌劃一番,先生以為呢秦王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出言道。

不等蘇代辯駁,秦王便起身站了起來,說得:寡人累了就不和先生多說了合縱之事寡人已經全權交給丞相,先生可以和丞相商議細則。我們大秦願意參加合縱,奉楚王為縱約長,但出兵,需要等到服喪結束後。

眼見秦王說得堅決,蘇代只能退而求其次, 接受了秦王的建議,目送秦王離去。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得到的是這個結果,蘇代心裡還是不甘。但不甘又有什麼辦法,秦國確實沒有做好大戰的準備。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只能一邊訓練士卒,一邊試著離間韓國了。

楚國,松陽。

因為荊州水師的一把火,整個松陽的江面變成了一片火海。楚國的舟師完全沒想到,王翦率領的六萬韓軍會繞到松陽的東面,出其不意地拿下了松陽城。四萬荊州水師順流而下,用燃燒著大火的戰船衝破了楚國舟師的陣型,在聽聞松江失守,後路被斷的訊息,楚國舟師頓時大亂。這也怪不得楚國舟師,作為江岸上的要塞,松江可是有著巨大的守城弩和投石機,而且,依著山勢而建,居高臨下,控制大半個江面。如果不趁著韓軍還未立穩腳跟,趕緊撤退的話,那楚國舟師多半要交待在這裡了。如此,,將無戰心,兵無戰意,一場潰敗也就理所當然了。

最終,楚國舟師成功突圍的不過一萬五千多人,大半士卒沉入江中成為魚蝦的肉食。荊州水師自然不會放棄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一路追殺不停,終於趕在楚國舟師抵達鳩茲前,全殲了楚國舟師。當然,楚國舟師的臨死反撲還是給韓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有沒有楚軍中途溜下船或者稱作速度的更快的小船往吳縣報信就不得而知了

從八月初五用兵起,白起指揮的五路大軍僅僅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大獲全勝。

餘干方向,執金吾衛雲領兵十萬攻下了黃山仙霞嶺千里崗以西的大片平原地區,在留下五萬大軍威懾藏匿在崇山峻嶺的楚軍後,衛雲已經按照當初的計劃率軍北上。在彭蠡湖,有一隻留守的舟師將運送他們渡河,攻打昭關。

西陽方向,韓騰率領的二十萬韓軍勢如破竹,打得楚軍龜縮在期思城中,不敢出城迎戰。留下五萬韓軍牽制期思縣城中的兩萬楚軍後,韓騰率領主力拿下了雩婁六安居巢,包圍了重鎮壽春。

下蔡方向,白起樂乘率領的二十萬韓軍令壽春城內的楚軍如坐針氈。期思縣的求援使者一波接著一波,雖然壽春兵多糧廣,有八萬大軍,卻也不敢派兵增援。在發現楚軍比自己想象的還要保守後,白起果斷分兵,自領十萬大軍順流而下,攻佔了九夷,並順著邗溝拿下了廣陵今揚州。

整個淮水以南江水以北的楚軍被佔據絕對優勢的韓軍割裂開來,壽春危矣期思危矣合肥危矣未完待續。。

: 這幾天太忙了,更新的會少一些。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個月就會大結局了,雖然不捨,也是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