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計劃的反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二章 計劃的反攻

秦國,咸陽宮,秦王正與群臣在議論著政事。

“丞相,最近六國可還安分?”秦王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自從野王、伊闕慘敗後,秦王下令加強對六國情報的收集,同時嚴查義渠王被刺的真相。漸漸的,韓國浮出了水面。所有的證據指向了三晉之中的韓國,義渠王意**刺,即使不是韓國所為,也多半是韓國出謀劃策。

正因為義渠王意外身亡,原本與秦國和睦的義渠這才大動干戈,兵犯關內。秦國猝不及防之下,只能放棄關外的土地,以保住關內基業。

此等大仇,秦國也只能先和韓國記下了。等農忙時間一過,秦國勢必要找韓、趙、魏三國好好算一下這筆賬。

“回稟王上,最近韓、趙、魏三國忙於加固城防。正對函谷關的陝邑、澠池、新安、宜陽等地,韓、魏兩國已派駐大軍。沿著河水以東,趙、魏兩國遍挖壕溝,應該是防止我軍越河進犯。齊國在拿下陶郡後就再無動靜,楚國則是在清剿南蠻,燕國最是安靜,但其丞相公孫操最近往來與大臣府邸,頗有些不正常。”魏冉恭敬地回答道。

“嗯!”秦王用食指敲著書案,這些情況和自己瞭解地差不多。

楚國大臣、陽陵君莊辛有感國內缺少青壯,於是建議楚王將山上的蠻人抓回來,教之農耕,同時拓展兵源。如今楚國正忙著上山抓野人的遊戲。

齊王和燕王依舊醉生夢死,不理政事。當然,這兩位也不是傻子,會時不時露個面,釋出一些糊里糊塗的命令,證明自己還是一國之君。

韓、趙、魏似乎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派大軍報這一箭之仇。因此一直外緊內松,在邊境三百裡的範圍內修繕城防,又是挖護城河,又是運大批糧草、弩箭,大有一副死守不退的架勢。

“邯鄲那邊呢?對我們大秦和燕國結盟是什麼反應?”秦王追問道。

“趙國的反應很奇怪,趙王聽說我們結盟的訊息後,派遣上卿藺相如為使出訪趙國,待了三天後就志得意滿地返回邯鄲了。”魏冉小心翼翼地回道。

透過黑冰臺的訊息,秦王知道藺相如不過是故作姿態,想要營造趙、燕友好如初的假狀,讓秦國生疑。

不過燕王果真是愚蠢,在藺相如又是威逼又是利誘的情況下,居然說與秦國的結盟不過是迫不得已。他自己絕不會做有損趙、燕友誼的事情。這樣說既得罪秦國又討好不了趙國,秦王真想知道這麼“英明”的燕王腦袋瓜是怎麼想的。不過燕王這麼搖擺也沒多大的關係,自己留的後手可以發揮作用了。

“無妨!趙國不過是意欲挑撥我們大秦和燕國的關係!燕國是不會對我大秦有二心的。”秦王淡淡地說道。

魏冉點頭稱是,他知道,秦王想必是得到了黑冰臺的可靠消息,知道了藺相如和燕王的會話內容。

秦王不經意間就向殿內的大臣透露了這麼個意思---天下事盡在他的掌控之中,義渠王遇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意外。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秦王望了眼群臣,問道。

“臣有本請奏。”御史中丞出列言道。

“哦?王中丞所奏何事啊?”秦王好奇地問道。

眾大臣內心都是一凜,御史中丞負責糾察百官,不知又是哪位官員撞了“大運”,被王申抓住了把柄,希望千萬別是自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臣下有一物要獻給王上。”

說完,御史中丞從懷中掏出一件用絲綢包住的物件。

宦者令小心翼翼地接過、展開,待確定無危險後,將其呈獻給秦王。

秦王接過一看,倒也沒發現什麼異常,於是問道:“此為何物?”

“回稟王上,此物名為紙張,是新鄭新出的物件,用來寫字最是方便不過。王上不妨一試。”御史中丞恭敬地說道。

秦王拿起毛筆(注:蒙恬改良了毛筆,並不是發明)一試,果真如此。對於用慣了竹簡的人來說,用紙張寫字簡直是非同一般的享受。對,就是享受。

“這是韓國的新發明?是怎麼做出的?王愛卿知道嗎?”秦王迫不及待地問道。

身為一國之君,他比誰都看出了這裡面蘊含的巨大利益。竹簡太過笨重,攜帶不便,帛書又太貴,書寫還會滲出。如果用紙張來代替,不僅可以完美解決他們的缺陷,還能節約大量的時間。要知道,做竹簡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

“王上,這是臣下的門客路過新鄭時購買的,一張要價足有二十錢。不過據商家所言,這是因為剛推出的緣故,想來以後售價不會超過十錢一張。此物為韓國太子然的發明,不過多是坊間傳聞,臣以為不足為信。但具體是怎麼製作的,臣下門人來得匆忙未及查明,臣下就不得而知了。”

秦王點了點頭,心道既然確定是新鄭的產物,派人一查,想必就會知道怎麼生產,這倒不要緊。

“來人,御史中丞王申獻紙有功,著賜百金。”秦王開懷大笑,說道。

“臣,謝王上隆恩。”御史中丞謝恩。

“丞相,你速速派人去往新鄭,儘快把如何造紙弄清。此事若成,寡人必有厚賞。”

一個命令剛下,秦王又下了第二個命令。

“喏!”丞相魏冉領命退了回去。

“眾愛卿,如今正是農忙時節。待下月農忙結束,寡人欲派二十萬大軍收復河東、河西兩郡。這段時間,望各位各司其職,為我大軍出征做準備。”

“治粟內史何在?”秦王言道。

“臣在!”一個大臣恭敬出列。

“兩個月內,你要給寡人籌集可供二十萬大軍三個月的糧草,此事務必辦妥,知道了嗎?”秦王不容置疑地說道。

“臣遵命!”

“大良造何在?”秦王繼續點名。

“臣在!”武安君白起躬身出列。

“寡人命你制定好計劃,待兵出函谷,你要用最短的時間給寡人收復失地。寡人不希望再有野王、伊闕這樣的事情發生,聽明白沒有?”

白起一臉正容地回道:“臣領旨!”

……

公子市靜靜地看著秦王釋出著命令,從主管糧草的治粟內史到負責軍械的少府,從朝堂負責指揮出征的將軍到基層負責徵召士卒的里長,秦王不厭其煩地宣佈著命令或者下達王旨。

公子市知道,這將是秦王挽回顏面的一戰,證明秦國實力的一戰。如果三晉大敗,那麼此前的戰果將一去不復返,少不得割地求饒。如果三晉大勝,那麼秦國將徹底屈居趙國之下。

這場國運之戰,秦王表現的很自信。這等要事,公子市知道自己的王兄是不會給自己多少權柄的,因此也沒有主動要求擔當什麼重要的要職。

只是,這一次,秦國到底有幾分勝算呢!公子市開始考慮如何在這場戰爭中獲利。

(感謝小水小水、1遊戲人生的打賞,發現起點每天都有發推薦票,不如各位從了我吧!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