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襲最新章節列表 > 627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8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27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87)

高考恢復的訊息,給了全國的知青們,最大的振奮。

誰也沒想到已經停止了十年的高考,竟然還有恢復的一天,而且這一天來得是這麼的突然,也這麼的讓人興奮。

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的知青們都陷入到了狂喜之中。

而這一份喜悅,在大季屯更是新增了別樣的滋味。

就在一年前,陶連文陶杏兒跟著雲裳學習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用瞧不起的目光看他們,有人嘲笑陶家人的異想天開,有人鄙視著陶家人的白日做夢。現在,這些人,當初有多深的程度瞧不起陶家,現在就有加倍程度的羨慕嫉妒恨。

幾乎所有大季屯的人都知道,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每一天的下午,陶連文跟陶杏兒都一定在家跟著雲裳學習,從不上工。

有些人也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思,還去陶連山陶連海面前挑撥,大概意思就是你看你們一家上下,你們都在外面打工賺錢,父母在家,也是上工掙工分,可陶連文陶杏兒呢,每天就做半天的活,卻在家享受一樣的吃住。

這樣的話,說到了陶連山的面前,通常說話的人連話都說不完,陶連山轉身就會走在紡織廠的上班,漸漸地對陶連山的個性還是改變了一些,沉默內向的人依舊不喜歡說話,但也不會像是以前那樣,就算是不喜歡某些人、某些話,也不會表現出來,只會默默地聽完。現在他會轉身就走,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不想聽。

如果這些話說到了陶連海面前,他的反應就不一樣了。

他會一邊點頭,一邊回應對方,似乎是認真且聽進去了對方的話,這讓說話的人更有述說的慾望。但等他們說完了,陶連海一句“然後呢”,就能讓這些辛辛苦苦說了半天的人,頗為有一種一記重拳打到了棉花上的憋屈感。然後,陶連海再來一句“我的弟弟妹妹,我就喜歡寵著”,就更加讓說話的人憋悶了。

現在,高考來了。

當初不管是看戲的人也好,嫉妒的人也好,現在通通變成了羨慕,許多人都在感嘆陶杏兒跟陶連文的好運。

但對知青們來說,卻是嗤之以鼻的。

知青們可都是知道的,顧雲朝再厲害那也就是個初中畢業,他教陶杏兒陶連文教得再厲害,也就是多了兩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而已。高考恢復,能去參加高考,有希望考過的,肯定還得是高中文化,別說陶連文陶杏兒了,就連顧雲朝本人都沒那個資格去考試。

這個念頭,最堅定的,就是劉小霞的。

當初女知青們圍繞在一起說八卦的時候,就有那跟劉小霞不是很對付的女知青,冷嘲熱諷地告訴劉小霞,當初瞧不起人陶連文,覺得人家是農村的,沒出息,現在好了,人家學了一年,眼見著就要參加高考,跳出龍門了,問劉小霞後悔不後悔。

劉小霞就拿顧雲朝的初中文化去懟那女知青。

那女知青不服氣說,說那又怎樣呢,高考如果突然恢復,大部分的人都脫離了課堂那麼多年,許多的知識早就忘記了。但人家陶連文這一年可都在用功,比劉小霞這半吊子的高中文化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劉小霞自然也不服氣,本來高中跟初中學的東西就不一樣,學過跟沒學會那是兩個概念。

總之,兩個人吵得那叫一個不可開交,最後因為鬧得太大,還傳得沸沸揚揚的,最後都落到了陶連文的耳朵裡了。

聽到劉小霞對自己的瞧不起,認定自己壓根就不可能透過高考,陶連文面上沒說什麼,但學習上,更加用功刻苦了。

看到這一幕,蔣荷花等人自然是分外高興的。

這個時候,如果能讀大學,那就等於鯉魚躍龍門,對任何一個有心想要參加高考的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雖然現在只傳來了高考恢復的訊息,並未落實到具體時間,可這一次的訊息來得那麼具體而熱烈,幾乎是沒有一個人懷疑這訊息的真實性。

所以,每一個人,都開始爭分奪秒地準備了起來。

在這其中,最讓人羨慕嫉妒的,還是陶連文跟陶杏兒因為有家人撐腰,恢復高考的消息傳遞來之後,兩人連上午的上工都被取消了,全天在家開始學習。

而這,還不是讓知青們最羨慕的,讓他們最羨慕的,是陶家竟然有高中的課本,成套的那種。

要知道,便是知青裡面那些高中生,都不一定還有高中的課本,便是偶有的,那也不可能成套。

這個消息傳遞出來之後,知青點真的是沸騰了。

大家都要籌備高考,想要透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初中文化的要學習、高中的要複習,首當其衝的,就是高中課本的問題。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現在,恢復高考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城裡的人只會比鎮上、鄉里的人知道得更早,書本有限,便是有,也早輪不到鄉下的知青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知青們奔走相告,努力了許久都沒能湊夠一套高中課本,可就在這時候,大家竟然知道了陶家有。

知青們幾乎跟陶家都是不熟悉的,但跟陶家走得近的顧山卻有不少的知青熟悉。

於是,當下不少的知青找到了顧山打聽,這一聽,就知道了一個更加讓他們吃驚的訊息,陶家果然是有的。

對大部分的知青來說,他們跟陶家幾乎是沒有任何接觸的,可是為了前途,還是有少數的知青,放下了面子,求到了陶家面前。

這事,借不借,都有些為難人。

但早就猜到了這個情況的雲裳,自然是早有準備,將她準備的後手告訴了陶連海。

整個事情,便由陶連海出面解決。

他告訴大家,陶家家裡的那一套,沒辦法外借,畢竟他們家裡,陶杏兒陶連文加上顧山劉德顧雲朝,也是五個人需要用。但他另外拿到了一套,會放到大隊長那邊,大家想要借書看,就直接去找大隊長就是了。

而等知青們找到大隊長,果然就看到了那一套完整的書籍,當下對陶家的人真是感激不盡。

再過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停了十年之久的高考,首次恢復的考試時間,也跟著定了下來:就在一個月之後,也就是10月21日。

時間的敲定,已經證明了高考恢復的板上釘釘,大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為了鼓勵廣大知識青年,重新參加高考,為國家選拔人才,每一個鄉鎮都收到了相關的檔案指導精神:重點鼓勵知青們參加高考,也鼓勵廣大的人民群眾踴躍參加,不限制年紀、不限制身份、不限制學歷,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參加高考。

報名人數、參考人數以及最終的入讀大學名額,都成為了每一個鄉鎮今年最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標。

在開會的時候,趙大隊長聽著身邊各個大隊的隊長書記都在長吁短嘆,尤其重點提到沒有課本這事,他跟自家的書記,兩人雞賊地對視了一眼,但笑不語。

自家屯上有兩套完整的課本的事,他們會說出去嗎?

當然不會。

現在光是自家人看都自顧不暇了,他才不會對外借呢。

回到大季屯之後,在趙大隊長的關注下,書記對那一套高中課本的借閱,看管得更加嚴格了。

很快,報名程式就啟動了。

而就在這時候,又一批知青返程的名額下來了。

跟之前大家爭著搶著返程名額的狀態相比,這一次,大部分的村子都出現了無人問津的狀態。

出現個情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馬上就是一個月之後的高考了。這時候,如果選擇了回家,先不說路上會耽誤不少的時間,就說回到家之後,是否還能趕得上家裡那邊的報名,也是未知數。

所以,知青們都願意就在本地報名本地參加。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雲裳接到了家裡來的信,催促他回家去,理由居然是:母親病危。

原來那一世裡,因為陶連海的原因,顧雲朝是第一批就返回的知青,而直到高考結束,顧母的身體都好得很,別說病危了,感冒都沒有一個。

現在,卻居然來了病危的通知書。

如果信上說顧母是意外車禍之類的,那麼雲裳還可能會勉強願意相信一下,可現在給的卻是“病危”。

試想一下,一個在原來那一世裡,直到顧雲朝都意外身故了,她都還活得健健康康、蹦蹦跳跳的人,怎麼這一世突然就生了重病了?!

這種機率出現的唯一原因,除非是天道偏幫著自己,但那卻是最不可能的事。

這份“病危通知”,雲裳解讀出了顧家盼望著自己回去的資訊上一次的離開,雙方鬧成了那個樣子,若是這時候,顧家來的資訊若只是平平淡淡地讓她回去,那麼但凡有點智商,他們都應該知道,她不回去的機率非常高。

而且她沒猜錯的話,還是非常急切的那種。

否則那麼多的辦法可以將她騙回去,可顧家偏偏選擇了這個看上去不怎麼吉祥的辦法,也只能是急迫地想要讓她回去了。

想一想,這一世因為雲裳重生的關係,所以她沒有第一批返程,但顧雲強那邊應該是沒有什麼變化,他應該還是第一批返回到了長河市。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顧家家裡,顧雲強是在家的。

按照顧雲朝跟顧雲強的關係,甚至是顧雲朝跟整個顧家人的關係,斷然不可能發生顧家的人想念她了,讓她回去這種事,甚至在發現顧雲朝沒回家的時候,顧雲強應該非常高興,巴不得她一輩子都不回去了才好。

思來想去,大概也是某種陰謀在長河市等著她。

原來那一世,這個時候,真是顧雲朝被顧雲強跟安建設等人聯手算計,結果連高考的報考資格都喪失了。這一世,難不成顧雲強還想故技重施,毀了“顧雲朝”的前程?

不對,不對。

剛想到這裡,雲裳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顧雲朝從小的學習就不怎麼樣,又是個初中文化程度,顧雲強的手伸得再長,也不可能知道他在大季屯的情況,更加不可能知道對於高考,她手到擒來。

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對顧雲強來說,他都堅信顧雲朝是不可能考上大學的。

至於他為何會在顧雲朝高考之前就對顧雲朝動手,那應該不是顧雲強想要選擇的,而是安家的主意。

然而這一世,雲裳已經親手斬斷了顧雲朝跟安家的關係,沒有了婚約這回事,安家不會再將她當做敵人,安建設更加沒理由對她出手。

安家不對她出手,而顧雲強也是個向來瞧不起顧雲朝的,可顧家現在偏偏用了“病危”這樣的方式急切地想要讓自己回去,雲裳腦海裡的靈光一閃,不會是另外那件事提前了吧?!

搖搖頭,雲裳不打算再猜下去了。

反正不管顧家到底有什麼樣的陰謀等待她,她都非常樂意回去這一趟。

所以這一次,在幾乎所有知青都不願意報名回家的時候,雲裳給大隊長報了名。

除開報名,雲裳也拜託了大隊長一件事,那就是高考報名。

高考報名,各地一共給了三天的時間,而雲裳哪怕是現在就出發,等她回到了長河市,那邊的高考報名工作也都結束了。

好在國家在安排這一批知青返程的時候,也都考慮到了這個情況,根據政策,只需要由當地繼續報名上去,並出示政府文書,雲裳只需要高考開考前的一週時間內到長河市高考組織委員會報名,就不會耽誤任何事。

處理好報名的事情後,陶連海也幫雲裳買好了第二天雲裳並未解釋顧母的病危通知多半是顧家對自己的算計,所以陶連海想辦法弄的最快的票的火車票,是很難得的臥鋪。

雲裳也就在第二天,出發,回去長河市了。

這一去,就是三天的時間。

三天之後,雲裳再一次踏上了長河市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