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董卓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訊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訊號

董卓今天覺得自己手下還是有一些人才的,就比如這個壺壽就很機靈,是個可造之材。在封賞董守業這件事情上,壺壽的表現可圈可點。

如今拜董守業為破虜將軍、持節這件事兒基本上就定下來了,董卓與三公也出奇地達成了一致,朝中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了。

作為目前主持朝中政務的領軍人物—司徒王允來負責此事各項文書的起草以及各種訃告、詔令的下達,通傳到全國各地。

雖然現在朝廷的威嚴有所下降,朝廷依舊是目前天下最為威嚴的所在,即便是一些心懷異志的諸侯對於朝廷的詔令也是認可的,即便是實力強大的袁術、公孫瓚等諸侯也開始放棄與朝廷的對抗,與朝廷走向合作。

就在前不久,袁術就曾遣使來到長安城內,帶了一些禮物進獻給天子,還有咱們的董太師。對於袁術這種上路子的舉動,董卓也是投桃報李,正是向小皇帝劉協表奏袁術為南陽太守。

這下子袁術以後將軍領南陽太守,更加就鞏固了其在南陽的地位,劉表對此表示嚴正的抗議,同時也開始向朝廷進貢。

董卓方面也在西涼軍全軍上下通報了董守業封賞的訊息。西涼軍內的明白人一看,馬上明白了董卓這時放出的這個訊號是明確地告訴西涼軍上下,董守業作為西涼軍合法繼承人的地位正式確立。

這也讓西涼軍內的很多人松了一口氣,一個勢力是否穩定與其是否有繼承人有很大的關係,沒有繼任者的勢力是前景堪憂的。西涼軍總體來說是一個比較排外的勢力,所以對於呂布接任西涼軍這種說法是非常牴觸的,而之前董卓卻說過有意讓呂布執掌西涼軍,當然那是剛剛招攬呂布的時候,即便是如此西涼軍軍中依舊有很多人反對。

這下好了,董卓的兒子董守業明確被確定為繼承人,大家都滿意了,沒什麼人反對了。在這個時代老子英雄兒好漢,子承父業是天經地義的,任何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西涼軍不是什麼朝廷的軍隊,而是董卓本人的私軍,雖然其中也有朝廷的軍隊組成,但其核心部分都是董卓的私人軍隊。像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都是董卓的部曲將領。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董守業持節這一事兒,目前西涼軍軍中持節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董卓假節鉞,另外一個就是董守業持節。這一點確定了董守業目前在西涼軍軍中的地位。

董卓是西涼軍的統帥,一號人物;董守業是西涼軍的繼承人,二號人物。

此時董守業的軍職並不是西涼軍中的第二位,第二位應該是董卓的弟弟,董守業的三叔董旻,他的軍職是左將軍,比董守業的破虜將軍高的不是一點半點,兩者之間在品秩上差三級。但是董旻沒有節制諸軍的權利,所以其真正地位要比不上現在的董守業。

現在西涼軍上下都歸董守業節制了,只要與董守業在一塊就得服從董守業的命令,瞭解到這一些的時候,董守業突然有一種手握風雲,掌握他人生死的感覺。

這種情況是李儒樂於看到的,在他的構想中,就是想讓董守業儘快成長,好能早日執掌西涼軍。他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地將董守業送上戰場,讓他早日成長,其做法雖然有點揠苗助長,但總體來說效果還不錯,董守業經受住沙場上血與火的考驗,迅速成長,現在已經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方面將領,如今也正式進入西涼軍的核心領導層。

李儒給西涼軍設計這樣一條未來的路,董氏父子二人一個在內,一個在外。董卓在內,董守業在外。董卓在朝堂與李儒一起主持朝政,穩定政局,同時恢復生產,積蓄實力;董守業領兵在外,征討不臣,開疆擴土,不斷擴大西涼軍的實際控制區域,最後奪取天下,廢黜漢帝,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說李儒不愧是東漢末年第一流的謀士,其方略端的是驚天地,泣鬼神。這個方略無疑是可行的,而且也有人這麼做過,最後也是成功地建立起一個嶄新的王朝,名傳青史。

唐高祖李淵就是這麼幹的,隋末,隋煬帝駕崩於江都,進而天下大亂。李淵趁勢起兵太原,然後渡過黃河攻取關中,佔據關中之後,擁立一個傀儡皇帝,然後在關中站住腳跟,進而稱帝,接著便派遣其子李世民領兵作戰,攻略四方,最後建立大唐的不世基業。

李儒真乃神人也,此方略早於李淵四百多年。

有些人被稱為一代奇才,究其原因,便是這種人往往想他人不敢想的事兒,當天下群雄還在惦記著朝廷這點遺產的時候,李儒已經將眼光放得更遠,他想的不是繼承漢室這點可憐的遺產,而是利用這些遺產去開闢一番前所未有的事業。

這是一個瘋子,比董卓還要瘋狂。只不過這種瘋是如此的內斂,而董卓的瘋狂又是如此地張揚。

事後,董卓將壺壽叫到身邊,對其說道:“今日之事,壺議郎處置妥當,隨機應變,實乃幹才也!”

壺壽見到董卓誇獎自己,心裡非常高興,口中趕忙謙虛道:“太師謬讚了,下官汗顏。這一切全賴太師栽培,以及守業公子響噹噹的戰功。下官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董卓大笑一聲,拍了拍壺壽的肩膀,說道:“嗯,好好幹,莫要領本太師失望!“

壺壽這邊連忙拍胸脯,表決心。

董守業也適時地向壺壽表達了謝意,這一次收穫這麼大,壺壽的功勞確實不小,原本董卓與李儒定下的底線就是破虜將軍,假節而已。沒想要,壺壽在其中這麼一弄,假節變成了持節。

後來,董守業打聽到壺壽這個人是寒門出身,一直做個小吏,沒什麼發展,後來遇到董卓之後,仕途才有所轉機,在涼州由一個縣吏幹到了一郡太守。等到董卓進京之後,便邀請壺壽來到洛陽任職,之後就一直跟在董卓的身邊。他現在的官職比較地位,只是個議郎,這也是董卓特意為之。

議郎官職雖小,但可以參加朝會,這樣可以在朝中作為董卓的喉舌,當有些事情董卓不便開口的時候,就可以讓壺壽來張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