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川軍、秦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川軍、秦軍

第二日清晨,火燒店外再度熱鬧起來,不過這次闖軍沒有發起攻擊,而是採用勸降戰術。

幾個大嗓門的闖軍士兵對著官軍大聲喊話:“官軍們聽著!”

“你們已經被困死了!不要做無謂的抵抗,想想你們的可憐老母,嬌嫩的妻妾,可愛的兒女!”

“投降闖王,定得重用,一起討伐無道朝廷,封侯拜相亦無不可!”

“......”

闖軍一邊喊話,一邊調集人馬,密密層層的列陣火燒店一裡外,對官軍形成一個包圍圈。

李自成的包圍很有水平,東面與北面嚴密縫合,西面卻是兵力稀疏,暗合兵法中圍三闕一的意思。

然而在西面,是闖軍大營,佈置著闖軍數千馬隊,若是官軍向西突圍逃跑,闖軍以馬隊追擊收割,可以說是自投羅網!

闖軍將領雖都是泥腿子出身,沒讀過正經兵書,然這些都是他們在無數次實戰中積累的戰場經驗,簡單粗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闖軍喊話時,傅宗龍和楊文嶽駐足觀看,二人臉上皆是流露出不屑。

身為朝廷大員,出自書香門第,讀聖賢書,不恥投降!

面對闖軍的包圍,他們看看就行了,真要主動動手,就傻了。

闖軍兵馬十萬之眾,密密麻麻的隊伍拉出來比遊行還壯觀,看著就讓人發怵。

徐煌卻不這麼認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害怕的東西,著實不多。

此時他站在一處輜重車上,眺望闖軍營帳。

在他而言,闖軍人數雖多,然大多都是脅從,且老幼俱在,並無戰力,真正精壯之人,十之一二而已。

李自成所謂的十幾萬大軍,真正能打的,也就一兩萬人。

別看闖軍十來萬人馬圍攻火燒店,每次出動上萬人,其實都是為了唬人,大造聲勢。

闖軍每次進攻也就幾千人,還都是饑民為主,後面搖旗吶喊的居多。

古代戰爭,打得就是氣勢,十萬大軍,打個十天半個月,能有兩三萬人上場跟敵軍過兩招就很不錯了。

雙方主要是小規模戰鬥,試探進攻打完,差不多就會知道差距。

往往前軍幾千人被吊打,出現潰逃,後面也會跟著跑,所謂的十萬大軍頃刻間崩盤!

人多的好處就是唬人,嚇得對方勢力大洩,不敢交手,不敢反抗,己方則大壯聲勢,互相壯膽。

因此徐煌覺得,若有五千精銳,擊其首,即可大破闖軍!

只是官軍大都畏戰,即便這裡的官軍有點膽量,敢打敢殺,也是做困獸之鬥,並非敢衝之軍,戰鬥力也就那樣。

當然徐煌也不會傻到帶著自己這點微末隊伍,去自取滅亡。

不僅如此,他還告誡部下:“戰陣衝鋒,我們不過是途中螻蟻,生死只在頃刻間,性命全靠天意,如同手刮彩票,關鍵時刻還得以保命為主。”

朱盛鴻等人雖不知道“彩票”為何物,但也知戰場兇險的道理。

闖軍連續勸降兩日,官軍始終無人投降。

到了九月九日,闖軍終於再度發起衝擊,直撲火燒店!

慘烈的戰鬥又一次打響,徐煌等人不得不組織防守,投入大戰之中。

血戰一日,官軍又損失一兩千人,連紅巾軍也死傷二十多人。

第三日,又戰。

好在徐煌這邊抵抗激烈,闖軍似乎有意避開,攻向別處。

一連戰了三天,官軍已是精疲力盡,糧草消耗巨大。

實戰,是最好的練兵方式,紅巾軍在徐煌的帶領下,於數日戰鬥中提升巨大,不僅排槍越發熟練,就連膽氣也練出來了。

他們看到流賊不再緊張,有的只是一股子狠勁!

又經過數日的往返衝殺,官軍的鉛彈、弓矢、火藥皆已消耗光了。

徐煌的隊伍,火銃經過多次發射,銃管磨損嚴重,屢有炸膛,不得不換新的火銃。

他們不知道殺退了多少波闖軍的進攻,紅巾軍的士卒一個個倒下,總旗官崔武最為拼命,身上不知道受了多少道傷痕,連徐煌也掛彩了。

揚州衛的一個千戶直接戰死了,被闖軍分屍!

原本眾人期待援軍到來,誰料過了十來天,不光其他總兵不來援救,即使是賀人龍、李國奇、虎大威亦不見蹤影。

固守火燒店的官軍這才發起毛來,軍心逐漸不穩。

有人勸督師大人提前想好退路,傅宗龍怒斥道:“他們避死,想必不來了,本官身為督師,難道也避死嗎!”

年已花甲的傅宗龍已滿鬢白髮,為凝聚軍心,他召集部下說道:“宗龍老矣,今日陷於賊軍包圍中,我要和大家一道死戰,絕不像他人一樣卷甲逃走!”

諸將聽後,皆是大聲效死!

如今傅宗龍身邊,大多是他從四川帶來的人馬,他們作戰勇猛,以不怕死著稱!

而楊文嶽的保定軍,不少是孫傳庭的秦軍,當時孫傳庭剛調任保定總督不久,就被崇禎派錦衣衛拿往詔獄。

經過十餘天的戰事,官軍糧草早已用盡,只得宰殺戰馬充飢。

到了第十三天,戰馬吃光,官軍便將殺死的闖軍士卒的屍體分開割著吃了......

第十五日,有不少人生病死去,受傷者只能眼見傷口潰爛化膿,卻一籌莫展。

傅宗龍清點士卒,除受傷、死亡的士兵以外,他還有六千兵人馬。

楊文嶽的保定軍亦是不多,同樣斷糧,還得面臨闖軍每日的進攻。

徐煌這邊處境更是艱難,他不僅要養兵,還有三百多個軍屬,上面缺糧,只配發他們百人的分量。

若不是徐煌暗中藏了不少糧食,只怕已經餓死不少了。

揚州衛的上官羅體仁,乃吝嗇貪婪之徒,因徐煌射殺賊首官升兩級,原本對徐煌的態度還算不錯。

然身處困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僅剋扣部下的軍糧,還把揚州衛所有輜重全部搶走,供他的家丁使用,搞的手下的幾百個衛所兵怨聲載道,險些發生譁變。

所謂的家丁,是武將所轄不入兵籍者,他們是將領身邊最精銳的近身部隊。

有明一代,軍戶地位極其低下的,說是軍人其實連最基本的農民都不如,他們要像農民一樣繳納賦稅,還要訓練作戰,負擔極重,而且要世世代代都要做下去!

明初之時的軍戶還有戰鬥力,自正統以後,軍戶制度已經開始僵化,衰落,軍戶都淪為軍官的佃戶奴隸,軍戶制度名存實亡!

軍戶制度崩潰後,嘉靖皇帝開始推行募兵制,推行軍士職業化,像聞名天下的戚家軍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讓大明在中期軍事力量得到了短暫的恢復,但明末整個官僚體系嚴重腐化,不管文官還是武將,都矢志不渝的以貪汙為主,軍餉軍費絕大部分被瓜分。

下層士兵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如何形成戰鬥力?

軍隊是為了給朝廷打仗,全爛了還怎麼打?仗總歸要打,因此明軍中催生了家丁制度。

明軍中只要是將官,無論官職大小,都擁有家丁,少則幾人,多則幾千人,他們是戰爭的主力,明末所有的戰爭,基本都是靠家丁在打。

家丁由將領親自教學,並由將領掏錢用肉食養著,每日訓練,不像普通衛所軍隊,主要種田,極少訓練。

聞名遐邇的關寧鐵騎也是從家丁部隊不斷地發展壯大,完全是一支家族化的軍隊,吳三桂等遼東將門,主要靠家丁殺敵攢軍功。

後來家丁制度得到朝廷承認,也配發糧餉,但家丁們吃著朝廷的糧餉,卻只忠心將領。

因此,很多軍官不把衛所兵當人看,只顧著自己的家丁。

最典型的就是寧遠總兵吳三桂,在前不久的松錦大戰中,見大同總兵王樸率先跑路,他直接丟下兩萬部下,僅率兩千關寧鐵騎突圍。

又如徐煌的直屬上司羅體仁,哪怕是手下幾百個衛所兵全死光了,他都不心疼,但若是家丁損失一兩個,如割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