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宗室子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宗室子弟

戰場距離明軍大營大約四十裡地,徐煌等人到了傍晚方才返回。

鄧州城外,一座大營巍然聳立,隱隱可見營門前一面碩大的旗幡在風中招展,旗上隱約可見一個“楊”字。

再往裡走,裡面滿是比肩接踵的營帳,營燈閃爍,各色旗幡在嘩嘩作響。

此時大營裡最大的官是保定總督楊文嶽,崇禎十二年孫傳庭被關入詔獄後,楊文嶽便接管了他的職位,擢兵部右侍郎,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專事剿滅各地流賊。

駐紮在鄧州的明軍,楊文嶽的保定軍是主力,有總兵虎大威等將士兩萬餘人,多次與流賊作戰,其餘的都是各地來的雜牌,包括徐煌這邊的揚州衛,在人家眼裡就是個烘托氛圍的雜牌軍。

因此,當徐煌等幾百號揚州衛官兵出現在大營前,立時有驚訝的指點與議論聲不斷傳來。

“他們回來了!”

“就是他們殺了賊首一條龍?不可能吧!”

“就是他們,走了狗屎運了!”

在守門營兵的指指點點中,徐煌昂然而行,毫不在意。

他身後的小旗官朱盛鴻則從鼻子裡哼出聲:“狗眼看人低!”

進入大營,需要一一查驗腰牌,每個官兵身上都有各自的腰牌代表身份。

徐煌身為實授總旗,身著繡著彪樣紋飾的總旗官衣,腳下穿著牛皮官靴,腰間配著刻有自己名字的銅木腰牌。

或許是急著升賞露臉,千戶羅體仁有些等不及了,於是輕咳一聲。

楊百戶立刻上前,與營門前的幾位軍士客氣幾句,又塞給每人一些銀錢。

眾兵神情立馬更為親熱,還有的主動打起了招呼,連後面隨身腰牌都免去驗看了,直接就讓這幾百號人進了營門。

眾人笑著進入大營,徐煌卻是在思索,大營守備如此鬆懈,若是流賊用繳獲官軍的衣物,假冒官軍混進大營,裡應外合之下豈不全軍覆沒?

其實都不用繳獲的衣物,每年都有很多官兵主動投降流賊,他們對地方軍備瞭如指掌,因此朝廷剿寇是越剿越難。

進入大營後,所見仍是各色的目光與議論,羅千戶則是迫不及待的直奔中軍大帳。

楊百戶招呼眾人:“羅大人去給咱們請功去了,大家累了一天一夜,都回去休息吧!”

眾人歡呼一聲,各奔各營,徐煌也帶著自己的人返回營帳。

他大概清點了下人數,原本手下的五十個兵,回來的只有十八個,戰死的只有三個,其他都當了逃兵,好在幾個小旗官沒跑,算是保住了建制。

徐煌也能理解,那些個兵基本都是上面抓來的壯丁,還有路上撿的流民,臨時充數的,一旦打起仗來,還不趁亂溜走?

也有幾個是揚州衛的衛所兵,受夠了上官的剝削,乾脆直接跑路了,這種事情太常見了。

亂世中人命賤如草芥,誰都想活命,若非徐煌有著官身,家境還算殷實,他也早就在半道跑路了!

徐煌這邊的情況還算可以的,楊百戶手下的另一個總旗吳大有,他的兵在路上就跑了一半,到鄧州只有二十來人,一場仗打完又跑了十幾個,現在連他自己就剩三人了,其餘兩人還是小旗官,基本算是光桿司令了!

一個百戶所,滿編一百二十人,一個百戶,兩個總旗,十個小旗,戰前東湊西湊的好不容易湊足人數,這才打了一仗,就剩下二十三人了,幹部佔了一半!

難怪官軍越打越少,除了跑的,還有投奔流賊的。

其實明軍之所以這麼爛,主要是因為此時的大明正在進行兩線作戰,全國的精銳基本都被調往遼東了,事關明清國運的松錦之戰已經打響,剩下的基本全是混子!

清點完人數,眾人開始閒聊禹山之戰,一個個口水橫飛,描述此戰的兇險,彰顯自己的勇武,還把徐煌捧上了天。

忽然,小瘦子葉淵文問了一個很多人想問的問題:“朱大哥,你真是宗室子弟?”

朱盛鴻立時大叫:“這還有假?老子是太祖高皇帝第十世孫,楚藩“盛”字輩,排資論輩,系當今天子皇叔......”

說到後面,他的聲音立馬小了下來,或許是自己都覺得不配。

眾人表情各異,瘦弱的葉淵文滿臉崇拜,粗狂的崔武撇了撇嘴,一臉絡腮鬍子的秦桓鳴冷視朱盛鴻......

“冒充皇親可是大罪,你可悠著點。”有人小說勸道。

哪知朱盛鴻卻哈哈一笑:“就是去宗人府查,老子的名字也在玉蝶裡面!”

所謂的玉蝶,就是皇族族譜,分為宗室直系玉蝶和宗室旁系玉蝶,只要是朱元璋的後人,都會被錄入其中。(清軍入關後,明宗室玉蝶被毀了,而後衍生出明朝有百萬宗室的謊言)

見他說的自信,徐煌微微驚奇,問道:“你既是楚藩宗室,應在楚王封地湖廣,也有爵位在身,怎麼跑咱們揚州衛當個大頭兵了?”

幾人紛紛點頭,在眾人的印象中,皇族子孫享有特權,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

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襲罔替,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無需交稅,甚至可以在地方收稅、魚課、鹽店。

甚至有宗室仗著特權對地方官員橫加欺凌。

怎麼到了眼前這位,混成這副德行了?怎麼看也不像是天潢貴胄啊!相反倒是像個資深乞丐。

再者,明朝宗室的繼承特徵是長子世襲罔替,餘子降一等。

比如楚王一系,除了長子可以繼承楚王爵位,楚王其餘兒子,只能一級一級往下排。

親王之長子世襲親王,餘子皆封郡王;郡王之長子世襲郡王,餘子皆封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之子皆封輔國將軍,輔國將軍之子皆封奉國將軍,奉國將軍之子皆封鎮國中尉。

鎮國中尉之子皆封輔國中尉,輔國中尉之子皆封奉國中尉,奉國中尉之子皆封奉國中尉。

奉國中尉的所有兒子都世襲奉國中尉,不分長子、餘子。

算算這一套下來,也需要八九輩。

按照朱盛鴻所言,他是朱元璋的十世孫,也應有著奉國中尉的爵位,而奉國中尉每年的俸祿是二百石,相當於三萬多斤糧食。

根本嘉靖四十四年宗室俸祿改革,改為四分本色糧,六分折鈔,也就是一萬兩千斤糧食,外加大約二百多兩銀子。

(根據崇禎十四年糧價,每石糧食約銀二兩五六錢,小麥如之,各地鬧災糧價不一,僅供參考)

這樣的條件,放在當時怎麼也是個地主家資,朱盛鴻作為宗室,怎會淪落至此?

若是別人說這話,朱盛鴻能當場發飆罵人。

徐煌則不同,今日他一槍射殺賊首,腿麻的朱盛鴻可是全都看在眼裡的!

他躬身行禮,接著長嘆一聲:“大人有所不知,我宗室旁系子弟,苦啊!”

崔武當場跳起來:“你們宗室子弟還苦?那我們這些嗷嗷小民,豈不直接揮鋤自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懂個屁!”朱盛鴻叫罵一句,接著道:“說是年俸二百石,老子從出生到現在就沒見過!”

“咱們這些上不了檯面的遠支宗親,連飯都吃不上了,有脾氣硬的直接去搶官府,還有軟包慫貨,故意去犯事蹲大牢吃牢飯以求溫飽!”

說著,他竟擠出眼淚。

“咱都混到這種地步了,啥事不能做?出楚藩宗室封地去揚州當個軍戶怎麼了?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

朱盛鴻沒有說謊,由於宗室世襲罔替的制度,導致後來出現舉國一歲之入不能償宗室歲祿的局面,遠支宗親將軍、中尉沒有了俸祿來源,與庶民無異,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獄求飽者。

在這種情況下,朱盛鴻選擇遠走楚藩,自己出去闖蕩混口飯吃。

聽聞揚州富裕,還有水靈靈的小美人,朱盛鴻帶著對金錢和美人的嚮往,來到了繁華的揚州。

是金錢和美人,讓他們這些人相遇在揚州衛。

朱盛鴻因有奉國中尉的爵位,揚州衛不能拿他當個小兵,也沒人敢拿他當佃戶使喚,畢竟是皇族子弟,萬一被人告發,這事說小不小。

揚州衛的官員只能給朱盛鴻弄個最低階的小旗官身,又擠出五十畝位置不好的貧瘠之地,讓他自生自滅。

聞言,眾人都沉默了,連徐煌都生出一絲同情之色。

在這天災人禍、連年戰爭中,皇族宗室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又該如何艱難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