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家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家底

千戶所大堂旁的西廳處,擺著幾桌酒席,有魚有肉有酒,歡慶楊大庫榮升正千戶。

楊大庫向徐煌效忠後,當天徐煌便書信一封快馬發往衛城,幾日後就得到了指揮使畢溫的回覆,准許楊大庫充任通州千戶所千戶。

畢溫是個老狐狸,輕重拿捏到位,甚至早在接到兵部封賞時,就內定了楊大庫為千戶。

他一直等待不發,就是想看看徐煌的態度。

如果這年輕人不知官場這些道道,一切好辦,若徐煌力爭討要,便順水推舟當成人情。

宴會上,徐煌位居主座,咳嗽一聲,眾人立刻停止笑鬧,齊齊看來。

徐煌清著嗓門道:“在衛城時,本官與幾位大人商議好了,這通州千戶所,由本官說了算,千戶楊大人輔助本官!”

眾人羨慕地看著楊大庫,實掌一個千戶所啊,這得多大的權利!

只有楊大庫心中發苦,說是正千戶,實際自己只是個陪襯,大權都在徐煌手中。

徐煌端起酒杯道:“來,讓我們敬楊千戶一杯!”

眾人都是轟然響應,楊大庫連忙站起來,舉杯先敬徐煌一杯,大聲道:“我們的一切,都是大人給的,能為大人效力,是下官的榮耀!”

說著,舉杯一口幹了。

徐煌微笑點頭,也是一飲而盡,示意楊大庫坐下。

片刻後,楊大庫再度舉杯,對眾人道:“本官新近上任,還望諸位同僚多多協助,一起將千戶所治理好!”

說著,又是一口幹掉。

眾人也配合地一齊幹了。

接下來,席中各軍官、吏員紛紛上前給徐煌敬酒,又向楊大庫敬酒。

不過眾人沒有多喝,他們提前得到通知,等會還有大事要議。

看吃喝得差不多了,徐煌起身,轉到大堂。

眾人忙跟著前去。

通州千戶所大堂寬敞明亮,佈置頗有武風,幾十個人站一起,絲毫不覺擁擠。

大堂內,徐煌掃向眾人,道:“下面安排職位分工!”

廳內立馬安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一個正千戶,兩個副千戶,十個百戶,二十個總旗官,皆是滿心期待地等著。

通州,下面領著海門縣,一州一線都是通州千戶所的防守範圍。

千戶所管轄的範圍很大,相應的士紳,利益集團也多,要做任何事都會阻礙重重。

對於千戶所下面的安排,眾人都是關心,特別是田地這塊。

徐煌看向楊大庫,道:“楊千戶管理千戶所內外屯田事物,副千戶吳大有協助屯墾經營。”

吳大有抱拳答應,喜笑顏開,楊大庫的神情則沉穩些,深深地抱拳施了一禮

徐煌微微點頭,對崔武道:“副千戶崔武,管理千戶所營操事務,仍繼續執掌你部下的一個百戶所。”

崔武上前抱拳,聲如洪鐘道:“卑職領命!”

徐煌掃向堂內諸人,表情嚴肅道:“餘者百戶、總旗,協助崔副千戶共同練兵,無論寒暑,雨雪還是下雹子,不得間斷!”

“是!”

眾人轟然應下。

這些百戶、總旗,都是跟著徐煌在河南出生入死的老兵,對徐煌的為人和練兵要求,他們比誰都清楚。

這時,徐煌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他目光掃了一圈,在李將臣身上定格,說道:“李將臣為千戶所鎮撫,執掌軍紀,若有抗命亂紀者,依本官軍令嚴懲不貸!”

千戶所的鎮撫是從六品,職位不算高,相當於試百戶,李將臣戰功不多,但也是軍中老人,還曾冒死出手護過徐煌。

最重要的是,這小子幾乎每日貼身跟在徐煌身邊,眾人戲稱他是親兵隊長。

由他當鎮撫,倒也不錯。

李將臣最大的硬傷是年齡小,過了年才十四歲,恐一些老油條不服他。

徐煌打算先看看,不行的話,到時候他親自監督軍紀。

沉吟了半晌,徐煌道:“從明日起,便開始組織軍士開墾田地,操練軍務!”

“是!”

見眾人表態,徐煌很高興,他道:“好,眾兄弟都是隨我身旁的老人了,無論將來如何,我徐煌都會與眾兄弟一起,同生死共富貴!”

沒有什麼猶豫,眾人都是一陣抱拳施禮:“卑職等唯大人馬首是瞻!”

……

各人事務安排好後,徐煌回到後堂,凝神細看起文冊來。

依千戶所文冊統計,所內有計有馬騾百匹,匠戶六十人。

軍器方面,有弓三百餘副,長槍四百杆,大刀和盾牌二百副,火銃一百二十支,其中魯密銃二十支,又有盔甲三十副。

此外還有銅炮三門,佛郎機炮五門,虎蹲炮八門,儲備鉛二百零七斤九兩,儲備火藥一百五十斤七兩,儲庫熟鐵和生鐵各兩千斤,生鐵子四百八十粒......

徐煌搖了搖頭,通州千戶所,兵沒幾個,裝備倒是不少,也不知在倉庫堆了多少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通州千戶所的軍器配置,完全是按照一個整編千戶所來的。

按照洪武十三年的規定:凡軍一百戶,要有銃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槍手四十名。

其中,裝備火器的銃手佔了編制的百分之十。

這還是二百多年前大明開國時期各衛所的配置,大明歷代皇帝一向重視火器,太祖朱元璋便是憑著火器,於元末大亂中掃平群雄、北伐殘元。

後來的幾代皇帝也重視火器,不斷在軍隊中推廣各種火器,到了成化年間,使用火器的軍人,高達三分之一左右。

而到了嘉靖年間,明軍中有的步兵營,使用火器的軍人竟佔了編制的百分之五十!

這類步兵營就駐紮在薊北長城一帶,領導者正是名將戚繼光!

揚州衛少經戰事,幾乎沒有火器和盔甲,僅按照明初的規制發放裝備,朝廷把重要軍備都優先給了前線將士。

再看屯田耕牛的情況,更是糟糕,耕牛還不到一百頭,整個千戶所在冊軍戶的軍田,加起來不到一萬畝。

徐煌算了下,一個千戶所的滿編軍戶是一千一百二十人,朝廷給的軍田只多不少。

畢竟田地也分等級,有的地方貧瘠,朝廷要保證軍戶收成,就得多分一些。

通州千戶所的軍田,保守有八萬畝以上!

現在在冊的只有不到一萬畝,其他的軍田哪去了,可想而知。

良久,徐煌抬起頭來,召來吳大有道:“明日招集所有軍官,本官要巡視千戶所各處!”

既然想把通州千戶所當作成自己的後方大本營,那就需要全盤瞭解,事必躬親。

只有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地方,做任何事才能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