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匠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匠戶

徐煌繼續巡視著千戶所管轄之地,經過幾個鹽場,眾人很快來到另一個百戶所。

楊大庫介紹,這處百戶所住的大多是匠戶,有六十人,專門為千戶所打造兵器,還有部分火器。

明朝的匠戶和軍戶類似,都屬於特殊戶籍,比一般民戶地位低,他們要世代承襲,且為了便於勾補還不許分戶。

匠戶和軍戶想要脫離原戶籍,入普通民籍,難如登天,只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需要皇帝特旨批准。

第二,參加科舉考試,改變命運,有更改戶籍的機會。

這類人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萬曆首輔張居正,就是軍戶出身,孫傳庭的祖上也是軍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軍戶翻身的常見,但匠戶翻身的幾乎沒有。

大多匠戶生活艱難,衣食不給,除了官府發給的鹽糧和偶爾賞賜的衣物之外,沒有其它收入,手藝好點的才能接私貨賺點銀錢餬口。

徐煌一行人進了間匠作坊,只見裡面一些工匠正懶洋洋的打製著手上的兵器。

唯一認真點的是一個年近半百的老匠戶,他聚精會神地敲打著銃管,不時地修正角度。

徐煌沒有打擾他,在旁邊看了好一會,他隨手拿起一支打造好的火銃,不禁眉頭一皺。

憑他對火銃的瞭解,這些火銃偷工減料,多半質量不過關。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東西不合格,徐煌看著都生氣,於是高聲咳嗽一聲。

楊大庫衝著那老匠戶喝道:“指揮僉事徐大人蒞臨,還不過來見禮!”

看著那些工匠們蒼白的臉色,徐煌也沒有處罰他們,命管事的馮姓老匠戶召來所有匠戶。

不一會兒,匠戶們到了,紛紛跪倒向徐煌見禮。

說是六十人,到場的只有三十多人。

這些匠戶大多屬於住坐匠,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在當值以外的其餘時間,可以自由活動。

但是,匠戶在身份上仍是父死子繼,役皆永充。

徐煌一揮手,讓眾人起來說話。

他拿著一支火銃,道:“馮匠頭,這火銃如何打造才能不炸膛?”

馮匠頭一下跪在地上道:“大人饒命,不關小人的事啊!”

徐煌見他害怕的滿頭大汗,放緩口氣道:“我知道,本官只是想瞭解清楚,你有何難處,不妨直言。”

馮匠頭顫顫巍巍地爬起來,回道:“大人明鑑,不是小人吹噓,在整個揚州衛,小人打造火銃的手藝最好,很多十裡八鄉的鹽商都私下找小人打造火銃......”

哦,還是個技術人?

徐煌笑了笑:“那這些火銃,你為何打造不好?如此粗製濫造,豈不墮了你手藝人的名聲?”

馮匠頭嘀咕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便是小人手藝再好,料不夠小人也沒辦法啊。”

他拿起剛剛打造好的火銃,道:“就好比這把鳥銃,扳機,龍頭,槍床和簧片都沒問題,只有這銃管,需要管壁足夠厚實,要做到合攏無縫,得耗費不少料。”

說著,馮匠頭的聲音低了下去,說道:“千戶所的上官們給我們的料有限,還讓我們打造出規定的數量,我們沒辦法,只能減少料子完成任務......”

“這樣嗎?”徐煌瞧著他。

馮匠頭認為自己的技術遭到質疑,忙說道:“只要用料足夠,小人打造的火銃絕對沒有問題!大人不信可以去打聽一下!”

忽然看到楊大庫,馮匠頭連說道:“楊大人家丁的火銃就是小人打造的,大人您可以問問楊大人!”

楊大庫沉著臉瞥了一眼馮匠頭,又低眉順眼地對徐煌道:“大人,這老兒說的倒是實話。”

徐煌大為詫異,楊大庫那幾個家丁他是知道的,在河南半年,他們的火銃用的次數也不少,就沒出現過炸膛現象,為此徐煌還專門詢問了楊大庫。

沒想到,這手藝人竟在這裡。

徐煌笑著安慰道:“馮匠頭的手藝,本官大概知道了。”

他看了眼其他匠戶,道:“以後用料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本官只要求你們一點,打造出的火銃,務必全部合格!”

匠戶們只是愣愣聽著,臉上沒什麼反應,有幾個年輕愛笑的,倒是全程傻笑著。

見狀,徐煌秒懂,呵呵笑道:“只要你們打造的火銃全部合格,每人月餉一兩!”

月餉一兩!

匠戶們驚呼,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每個人的臉上,盡是欣喜,就連那幾個傻笑的,笑的更燦爛了。

他們這些匠戶,每月上工十日,歇二十日,按月由南京工部支給月糧,月支三鬥至一石,增減不一。

然而京師有一萬多名匠戶,南京內府各監局也有七八千,連年戰爭,朝廷缺錢燒糧,連戶部都拿不出錢糧,更何況給匠戶們發糧的工部。

月糧拖欠個一年半載都是常事,甚至有時候直接停發了,匠戶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極為沉重。

聽到徐煌說有月餉拿,這些匠戶們當場就失態了,一個個又跪又磕的。

徐煌好言安慰一番,讓他們好好做事。

他一邊沉思,忽然道:“馮匠頭,你手藝這麼好,為什麼不多帶幾個徒弟呢?”

馮匠頭一愣,道:“這......這手藝是小人吃飯的傢伙,怎可輕易教與別人?”

每個匠戶的手藝都是傳家寶,不會輕易教別人,這源自傳統,更關係到自己的生計。

古代對傳授技藝很講究的,拜師禮儀一系列流程不容輕視。

第一,先拜祖師,再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行拜師禮。

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最後,師傅訓話,宣佈門規及賜名等。

訓話內容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這一套正兒八經的拜師程式走完,確定好師徒關系,才能傳授技藝。

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還有這種情況。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去學個駕照,拜師禮是不需要了,但你交了幾千學費,還得私下再發紅包給教練,名為拜師費,這也是拜師禮的縮影,可以評定為陋習!

要是學車按照以往拜師程式,那就麻煩了。

首先,學車的行業保護神是誰?高粱河車神趙二?

其次,民國時就已經廢除跪拜了,你都新中國了,誰還願意行三叩首之禮?

教練們頂多保留收紅包的傳統,稍微負責任點的,會教育學員們開車要遵守交通規則,勉勵學員刻苦學車,不要偷奸耍滑,免得再考第二遍,到時還得發一遍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