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拜訪上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 拜訪上官

臘月二十四日,小年。

各種史料記載,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年,在各朝都是臘月二十四,直到清朝嘉慶年後,才分為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

清朝初期宮廷一直延續著臘月二十四“坤寧宮祭祀”的習俗,而坤寧宮祭的就是灶神。

清嘉慶年間,韃子家為了省錢,在臘月二十三日舉行的祭天大典中,順便把灶王爺給拜了,美其名曰刪繁就簡。

結果上行下效,就這樣,從清中期開始,北方以祭灶為代表的小年變成了臘月二十三。

南方人卻不吃這套,依舊維持傳統,堅持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日,徐煌前往揚州衛城,此行只帶著吳大有和李將臣二人。

他們一大早便騎馬出發,走走停停,讓馬匹休息,晚上還找了家客棧住下,第二天中午才跑完三百多裡路,小年當天抵達衛城。

騎馬一天也能跑三百多裡,只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馬會掉膘,估計要個把月才能恢復。

進入衛城內,這次比第一次來時更加熱鬧了。

臨近過年,小街小巷中到處都是買賣年貨的,軍民臉上洋溢著笑容。

徐煌讓吳大有找家店鋪買了幾份禮物,打算先去指揮使司拜見畢溫,畢竟人家是揚州衛的一把手。

經過指揮使司官署門口時,卻見一個中年人走出,正是升了官的羅體仁。

徐煌看去,只見這位羅大人一身三品指揮同知官服,臉上傲氣橫生,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

在他後面,還跟著幾個武官,看官服是百戶之類的,他們哈腰點頭的簇擁著羅體仁。

明代的武將和文官沒什麼區別,都喜歡搞內部矛盾,爭權奪利,一門心思想往上爬。

“羅大人!”徐煌衝他打招呼。

聽到有人呼喚,羅體仁等人目光投來,看到了大門前的徐煌三人。

羅體仁一怔,說道:“徐煌?你來做什麼?”

徐煌也是一愣。

我來做什麼?你似乎不怎麼歡迎我啊?

片刻後,他笑著道:“特來看望諸位大人,以及有些公務向大人請示。”

羅體仁瞥了徐煌兩眼,淡淡道:“哦,畢大人在後堂,本官還有事,改日再說吧。”

說著,他腳步不停,帶著眾人揚長而去,姿勢還是那麼拽。

被這般無視,徐煌神色陰沉,看著羅體仁的背影滿是厭惡。

……

異地任職的官員,基本都住在官署後宅,衙門越大,後院就越大,不比一般地主家的宅子小。

當徐煌見到指揮使畢溫時,他還是那個儒雅沉穩的老頭,只是不時地咳嗽著,也不知道得了什麼病。

旁邊的畢節一臉擔憂地看著他:“父親.....”

畢溫微微一笑,道:“無妨。”

他看到徐煌似乎很高興,當看到李將臣手中提著的厚禮時,臉上笑容更甚,命管家接下。

徐煌微笑介紹道:“畢大人,下官所送的酒名為百花仙酒,聽聞當年世宗皇帝和嚴閣老都曾飲用過,效果非常好。”

“哦?”

畢溫眼睛一亮,興致大增,連忙讓兒子畢節開啟,言說現在就要喝兩杯。

百花仙酒的大名,他是知道的,當年工部尚書趙文華為了拍馬屁,經常給他乾爹嚴嵩送這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嚴嵩之所以能七八十歲還不缺鈣,一口氣上跑下二里路,還腰不酸腿不痛,多虧了這種酒。

後來趙文華又越過嚴嵩送酒給嘉靖皇帝,皇帝喝了也誇好,為此還下了一道手諭給嚴首輔,讓他解釋酒的問題,說這麼好的東西,你先前為什麼不送給朕?

為此還引起了大明朝官場上的種種屁事。

徐煌給畢溫送的百花仙酒,自然不是當年趙文華的百花仙酒,只是普通藥酒,是在小巷子裡買的,包裝極為高檔。

至於這酒到底什麼成分,多少度,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是賺個大臉。

畢溫狂飲幾杯後,面色紅潤,彷彿感覺到了仙酒藥效,老臉一片笑容。

他語氣溫和地說道:“徐煌啊,你手下那些軍戶的跺集,本官已經造冊登記上報了。”

“多謝大人!”徐煌欣喜。

忽然想起了什麼,畢溫問道:“馬上就要春耕了,徐煌你那邊的屯田如何了?趙三泰可將耕牛種籽發放下去?”

送了禮就是不一樣啊,你看著關心的。

徐煌微笑回道:“趙大人都安排好了,耕牛種籽發了不少。”

“嗯,那就好。”

閒聊了幾句,畢溫忽然道:“徐煌啊,你來衛城,應該是有事吧?”

聽他這樣說,徐煌也不藏著,將軍田一事和開碼頭的打算與畢溫詳細說了。

畢溫聽後,臉上浮現一絲訝然,不過很快平靜下來,說道:“碼頭之事屬漕運,你應該去找羅大人。”

“至於軍田嘛,上一任通州千戶所的千戶也是羅大人,他正好又是你的上司,你應該直接找他比較好。”

徐煌眉頭微皺,感覺這老頭是在搪塞。

畢溫似乎看出了他的顧慮,嘆道:“老夫年齡大了,很多事無法親力親為,以後這揚州衛就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看在仙酒的面子上,他看向兒子畢節,又說道:“待會你在後堂擺上一桌酒席,將同僚們都請上,替徐大人接風。”

徐煌聽出了拉攏之意,深深拜謝:“多謝大人厚愛!”

畢溫滿意地點了點頭,再度看向那小罈子的仙酒。

當徐煌準備離開時,他忽然意味深長地道:“徐煌啊,你是個人才,只要你盡心為我揚州衛做實事,本官會全力支持你的!”

徐煌點點頭,告退出了花廳。

這畢大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啊,表面人畜無害,天知道心裡在算計什麼。

若不是當在開封時見識過此人嘴臉,徐煌或許真被他給迷惑了。

......

畢節秉承父命,命人殺豬宰羊,在官廳內宴請徐煌,以報獻酒之功。

趙三泰、錢塘兩位指揮僉事,揚州衛鎮撫孫巖等人都在,與上次一桌人一樣,少不了熱情寒暄。

在席中,眾人閒聊著,談起了時政局勢。

趙三泰喝了兩杯酒,開始感慨,提到了最近在山東梁山泊,佔山為王的大寇李青山。

李青山造反只有短短半年,卻聲勢浩大,拉起數萬人馬,成為山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反賊,他們率軍抗官兵,截漕運,攻打州府,屢屢攻陷附近州縣,震撼山東。

趙三泰氣惱道:“這叛賊把控著一段大運河,把保護費都收到官府頭上了,凡過往官府糧船,需繳納所載漕米的十分之三,賊人方予放行!”

徐煌聽後笑了笑,道:“這李青山估計是個小說迷,竟以截漕之舉解決叛軍的後勤供應,或許他是看了《水滸傳》,效仿宋江為以後謀取招安鋪路。”

趙三泰大為驚奇,叫道:“賢弟果然是奇才啊,竟能一語中的,那李賊截漕舟焚之,並驅漕舟攻至臨清,屢寇兗州,令山左騷動,就是想要脅迫朝廷招安!”

徐煌搖了搖頭,暗歎這李青山純粹是找死。

崇禎皇帝對李自成都不招安,還能招安他一個小小反賊?他這麼鬧騰,只會受到朝廷更大規模的圍剿。

果然,趙三泰又道:“朝廷豈能容他猖狂?聖上旨命巡撫張國維,山東總兵劉澤清,監軍劉元斌,鳳陽總兵黃得功等部,共擊梁山。”

“結果如何?”錢塘好奇道。

不等趙三泰說話,千戶畢節哼了一聲,道:“還能如何?叛賊一群烏合之眾,如何能抵得住兩位總兵大人的圍剿?估計是兵敗被俘押往京師了。”

趙三泰擺了擺手,道:“沒有沒有,叛軍雖是敗了,但李青山卻帶著百餘騎兵逃了,前不久到了臨沂又被總兵楊御蕃給招降了,你看這事鬧的。”

“招降了?”徐煌訝然,覺得不可思議。

眾人聊著,將李青山之事拋至九霄雲外,又聊到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