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煌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初戰八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初戰八旗

號角聲響起,城外清兵大軍中一陣騷動,很快從各個牛錄陣列中推出若干盾車來。

清軍已迫不及待地前來攻城,想是被徐煌的無恥舉動給氣壞了。

遠遠看去,清軍陣中約有二十輛盾車緩緩而來,每架盾車上都豎著數面旗幟擋住視線,看不清後面有多少韃子。

徐煌清楚,八旗軍作戰,向來以盾車為前列,用來消耗城頭明軍的炮火,抵擋弓箭槍彈。

清代官修史書《滿洲實錄》中有一幅圖,名為“太祖大戰瑪爾墩”,說明在努爾哈赤時代,楯車便開始使用了。

自那以後,清軍對楯車進行了改進,以增強其防禦力,最終成為清軍攻城拔寨的主力武器。

根據《滿文老檔》的記載,後金每牛錄中每一百人就配備四輛楯車,由三十名士兵操作,佔比達三成,可見其地位。

在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進攻開原、鐵嶺的作戰中,就使用改進過的楯車參與攻城,成功將士兵掩護至城下。

到達城下的八旗軍或者挖牆腳損壞城牆,或者架設雲梯登上城牆,最終二城先後淪陷。

之後的天啟元年,努爾哈赤率軍攻佔瀋陽,楯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城頭上,徐煌神色不變,針對這幫韃子,他心中已有了應對的萬全之策。

清兵第一波出動了大約二百多個戰兵,輔兵三百多人,他們手執盾牌,或是大刀長槍等兵器,戰場經驗非常豐富。

後面又有身著輕甲善射的弓箭手,用來掩護支援那些輔兵登城。

最後是白甲兵押陣,他們是每個牛錄的精銳,負責伺機登城支援。

每個牛錄只有十七名白甲兵,人人一色的明甲,有著雙層重甲,盔上高高紅纓,背上有火炎邊旗一杆,

若是打野戰,這些白甲兵將是衝陣的主力,往往對明軍進行無情收割,無往而不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些盾軍緩緩而來,明軍毫無反應,城上的宣武營只是屏息凝神,等待著徐煌的命令。

見那些清兵己經逼近了百步,進入了火銃的射程,徐煌依舊沒有下令。

對付韃子兵的盾車,除了火炮,別無他法。

然而覺華島上只有幾門火炮,還都是廢棄多年的,幾乎是擺設。

明軍開場就處於劣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的盾車前進。

“徐煌,下令開銃啊!”沈廷揚驚叫。

徐煌微微搖頭,道:“不急。”

就在這時,清兵大陣中忽然傳來激昂的戰鼓聲。

城下的清兵一齊吶喊,他們豎起旗幟,狂叫著向前衝鋒而來!

鎮海衛那邊,聽外面清軍如狼似虎而來,越來越近,眾人臉色蒼白,心理壓力極大。

“啪!”

也不知誰先開的銃,緊接著鎮海衛和寧遠兵瘋狂開銃。

“啪!啪!啪.....”

雨點般的火銃射在清軍的盾車上,打得各輛盾車上的皮革棉被啪啪作響,卻是打不穿!

那些盾車前面有著高高厚實的木板,上面鋪著厚厚的皮革棉被,有效地抵擋住了火銃和弓箭,下面又有滾輪,轉動靈活。

躲在盾車內的清兵安然無恙,仍是快速衝來。

“誰他娘的開的火?”

徐煌沉著臉走到鎮海衛那,抽刀隨手砍死了一個仍在開火的火銃兵。

他厲聲喝道:“混賬東西!沒有本官軍令不準開銃!”

鮮血震懾住了鎮海衛的官兵,就連三個千戶也是不由自主地往後退幾步,驚恐看去徐煌。

唯有宣武營眾人面色平靜,他們平時訓練嚴格,軍紀森嚴深入人心,即便再緊張,不得軍令也無人開銃。

此時宣武營火銃手密密麻麻地佈置在北門兩側的城牆處,各個垛口上,他們身上披著盔甲,架著火銃,瞄準好衝鋒前來的清軍。

徐煌在城牆上來回大步走著,他一邊看著城下清兵們的動靜,一邊大聲喝道:“又打不到人,不要浪費子藥!等我軍令!”

清軍戰兵們大多穿著兩層重甲,內穿鎖子甲,外穿內鑲鐵片的棉甲。

甚至有些還穿著三層重甲,內穿鎖子甲,外套鐵甲,最外層又有鑲鐵棉甲。

這三層重甲,能有效地防護一定距離的弓箭與火器打擊。

他們才推進至城頭七十步,憑鎮海衛那些兵的裝填手法,火藥鬆散不實,就算清軍露出身子,他們射不穿。

只會白白浪費子藥,造成恐慌,當恐懼傳染,離崩盤也就不遠了。

李將臣帶著一隊軍士不斷巡視,不發一言。

看著盾車推進,清兵吶喊如雷,明軍各人臉上滾出豆大的汗珠,無人再敢動一下。

盾車後的不遠處,也有眾多的韃子兵跟役,穿著棉甲,或是未著甲,抬著幾副簡陋的雲梯。

囤糧城沒有護城河,讓這群包衣們一陣歡喜,大覺破城在望。

眼見韃子們有恃無恐的衝進了五十步,徐煌猛地抽出佩刀,前指大喝道:“火銃兵,放!”

城牆的眾多垛口、分佈著第一層宣武營火銃兵,他們一齊射擊,火銃齊鳴,噴射出了大量的火光與煙霧。

一時間,火銃的射擊聲響徹雲霄。

不過清兵的盾車依舊給宣武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銃彈無法擊穿,他們如常推進。

徐煌第一時間發現了情況,喝道:“第二排上,打那些奴才!”

第一排火銃兵退下,第二排迅速補上,瞄準那些扛著簡易雲梯的包衣們。

“放!”

城頭的宣武營火銃兵們又是一輪齊射,狠狠射向盾車前面的包衣。

嗆人的硝煙味飄揚,城外傳來一片慘絕人寰的慘叫聲,夾著一股難聞的鮮血腥臊味。

待硝煙散去,就見十幾個包衣被打翻在地,滾在地上大聲慘叫著。

火繩槍五十步可破棉甲,給這些身上無甲的包衣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一時間,那些包衣奴才們,紛紛撤回伏在盾車後,隨之傳出一片喝罵聲。

顯是躲藏在盾車內後的清兵,沒有估計到城頭的明軍火銃如此猛烈。

光有盾車是不行的,滿洲八旗厲害的莫過於弓箭,他們配合盾車才能發揮強悍的戰鬥力。

此時盾車已進入四十步範圍,隨著宣武營第三排火銃兵打出一輪齊射,各個盾車內一批身著棉甲的清兵立時閃出。

趁著宣武營換人的當口,弓弦聲響起,數十支利箭己是向城上各垛口處射來。

宣武營火銃兵站在垛口處密集射擊,被韃子一波突然襲擊,立時有幾人被射中悶哼倒下,還有一些被射中肩膀等處。